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将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分类:诺福克级重巡洋舰

来自碧蓝航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郡级重巡洋舰

澳大利亚号于1937年的状态,展现了郡级的典型外形特征
伦敦号大规模改装之后的状态,与其他郡级标志性的外观不同,拥有与城级非常相似的上层建筑设计

  郡级重巡洋舰(County-Class)是英国从1924年开始建造的一系列条约型巡洋舰(重巡洋舰这一称谓则要到伦敦海军条约才确定)。其满足《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相关限制,即标准排水量在10,000英吨(10,160公吨)内、火炮口径不超过8英寸(203毫米)。按皇家海军在1920年代中期的分级方式,郡级则因其设计吨位和角色而被称为1万吨级大型巡洋舰,或所谓的“A级巡洋舰”。本级舰共建造13艘,根据不同批次的技术状态改进分为3个子级:肯特级伦敦级诺福克级
  由于海军条约限制了主力舰的数量,新的巡洋舰势必要在缺乏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未来——也就是条约时代,成为事实上的舰队主力,皇家海军对这一“A级巡洋舰”的设计思路非常保守。为了替代数量不足的战列巡洋舰用作海外殖民地旗舰和保交力量,郡级在设计上要求极其优秀的适航性和续航力,这造就了郡级在一众条约巡洋舰中独树一帜的设计特征:拥有干净利落、甚至比许多战列舰还高干舷的高大平甲板船型,以获得极其良好的适航性、稳定性,为大批舰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空间,确保在海外、尤其是气候炎热的远东地区长期运作的能力和可靠性、以及担当海外舰队旗舰的指挥能力。但这也导致郡级的船体空重在第一代条约巡洋舰中无出其右,作为1万吨级巡洋舰,其船体空重竟达到5,400吨,因此在条约限制范围内,能够留给其他系统、尤其是装甲防护的吨位少之又少,以至于郡级的最初版本甚至没有主装甲带!尽管后期改进加强了装甲,但装甲薄弱始终是郡级不可避免的一大缺陷,也因此为其带来了“白象”、“白色的坟墓”和“薄皮锡罐头”这样的蔑称。
  值得一提的是,郡级的上层建筑使用了进取上试验过的新型箱式舰桥设计,并由此得以通过将大型电子设备集中在舰桥上来简化桅杆设计。郡级共安装8台海军部三汽鼓锅炉,每对锅炉使用一个烟道排气,其中舯部的两对锅炉烟道被合并到一个烟囱内,形成了郡级与其船体造型同样独特的整齐三烟囱设计,但这一设计由于浪费舰面空间而一度受到批评。郡级共装有8台锅炉,驱动4台帕森斯(贝里克号使用布朗-柯蒂斯)汽轮机主机,产生8万马力的额定功率,设计航速31.5节。这一速度在其设计时期作为巡洋舰是及格的,但随后航速高达33节以上的条约巡洋舰设计层出不穷,郡级的航速就不可避免地显得有些慢了。而后期加装强化装甲后,郡级的实用航速更是进一步下降到了30节上下的水平,在条约巡洋舰中几乎垫底。郡级相对较低的航速是其除了防护水平之外另一深受诟病的问题。
  郡级的主炮为4座双联装BL 8英寸Mk.VIII舰炮,确保其主炮火力至少不弱于其他条约重巡洋舰。这一主炮塔在早期设计中不切实际地希望作为高平两用炮IJN觉得很赞,导致设计仰角高达70度,造成了不必要的结构复杂度。副炮火力则相对薄弱,由4门单装QF 4英寸Mk.V舰炮组成,并安装在Mk.III型高射炮座上以提供防空能力。在30年代的中期现代化改装中,各舰先后部分或全部换装双联装Mk.XVI副炮。值得一提的是,在开战前,郡级上的Mk.XVI副炮曾一度被拆掉炮座以减重确保满足条约吨位限制,此举受到海军官兵和研究人员的大肆嘲讽。同样为了控制吨位和节约空间,在郡级建成时没有安装原计划的2门8联装40毫米砰砰炮,而是临时安装了4门单装40毫米高炮。此外,在舰舯还设置有每侧各4具鱼雷发射管。
  郡级的基本防护水平非常糟糕,甚至可以说近乎完全无防护。由于可用于装甲的吨位严重不足——郡级的装甲重量足足比妙高级少了1,000吨之谱——其基本设计甚至没有安装侧舷主装,仅依靠加厚的1英寸/25毫米船壳抵挡弹片,船体完全依赖过穿来防护大口径炮弹。取而代之的是,其使用4英寸/102毫米厚的内置装甲盒来保护主炮弹药库。不过塞翁失马的是,郡级这种迫不得已的防护设计反而使其成为第一批条约巡洋舰中主炮弹药库防护水平最佳者,英国人可以说是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而巨大的船体带来的充裕储备浮力也让郡级的抗沉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水平防护同样相当薄弱,除轮机舱上方有1.25英寸装甲甲板、舵机有1.5英寸穹甲、弹药库装甲盒有2.5英寸顶部装甲之外,都仅有依靠强化船壳来抵挡弹片的最低限度防护,炮塔和炮座也是同样的防护水平。其水下防护则相对好一些,拥有防雷突出部设计。
  总体而言,郡级是一种在特殊需求驱动下催生的条约巡洋舰,其设计尽管存在种种不足,但定位非常清晰、设计取舍也非常明确。作为所谓的“海外二等主力舰”而言,其出色的适航性、居住性和自持力无疑是完美的,但实际面临的战场局势却不幸与其设计想定作战环境大相径庭。尽管如此,这并不完全是郡级的自身之过:在其设计的时代,皇家海军无法预料到自己的对手会拿出各种极端的条约重巡洋舰设计,因此郡级的战斗力和性能只需要能够确保完全压倒现有的轻巡洋舰、在保交战中压倒潜在对手的袭击舰和武装民船便已足够,而4座双联装8英寸主炮的火力完全满足这一要求。尽管在舰队战中、尤其是在面对其他条约重巡洋舰时表现乏力,但郡级在其最初的设计目标方面表现非常出色,而在其本职工作——作为海外二等主力舰,在北海等恶劣海况或是远海区域执行护航、反潜、封锁和侦察任务时,郡级在设计方面向适航性的倾斜则表现出了丰厚的回报。诺福克在北海的保交护航作战、以及寻歼俾斯麦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的战斗中都居功至伟,可以说是完美体现了郡级在其预期设计方向上的优秀性能。由于其卓越的适航性,郡级在二战中活跃在皇家海军所参与的每一个主要战区,并参与了诸如丹麦海峡海战北角海战萨沃岛海战等重大战役,可以说是劳苦功高、名副其实的二等主力舰。
  此外,郡级的巨大舰体带来了良好的改造潜力,因此在二战之后,坎伯兰在1948年被重新启用,并作为技术试验舰继续服役直到1958年,测试了将用在未来虎级巡洋舰上的新型6英寸自动主炮塔和3英寸副炮塔、以及可能会在未来的核大战中用到的水面舰艇三防系统。皇家海军甚至一度有呼声要将同期仍在预备役的伦敦德文郡苏塞克斯什罗普郡诺福克等舰也一同恢复服役,并借助其出色的居住性改装作为舰队旗舰使用。作为第一代条约巡洋舰而言,这一表现可谓相当出色。不过最终,除坎伯兰之外的其他郡级仍在1950年前后先后拆解,而随着坎伯兰在1958年底正式退役拆解,郡级也为盛极一时的条约重巡洋舰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肯特级(Kent-Class Cruiser)

  本级舰为郡级第一批次,原定一次性建造17艘,但随着1923年12月工党政府上台,预算被剧烈削减到仅够建造5艘。此后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又订购了2艘,即澳大利亚号和堪培拉号,最终总共建成7艘:贝里克坎伯兰萨福克肯特康沃尔澳大利亚堪培拉。所有舰船均于1924年开工,1928年先后服役。
  肯特级在服役期间作出的第一个改进是将烟囱抬高约4.6米,以避免烟气飘进艉楼平台,随后的所有郡级改进型在建成时都沿用这一改进。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肯特级可以按照条约的规定,在约200-300吨的吨位限额内进行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造。在这一次改造中,肯特级全舰均加装了一条4英寸/102毫米厚、1.8米高的主装甲带,终于摆脱了连主装甲带都没有的惨淡防护水平。同时,坎伯兰和萨福克的艉楼被拆除,改为能够装载2架水侦的大型机库,并加装了弹射器。为补偿增重,还将Y炮塔后的舰艉甲板拆去一层。其他的改进还包括加装高射控制装置(HACS)、换装双联装4英寸副炮和加装防空火力等。贝里克和康沃尔也进行了类似的改装,但因时间紧而没有拆掉舰艉甲板,肯特则仅加装了主装甲带和改装舰炮,未进行机库改装。在1939年,所有肯特级都拆除了鱼雷发射管。
  实际上,据估计,改装后的肯特级根本无法保持在条约限制内,以肯特为例,其改装后的实际标准排水量据估计为10,300-10,600吨,超出了条约限制约150-450吨,而经历了更大幅度改装的其他舰则可能超重更多。当然,和厚着脸皮公然扯谎瞒报吨位的其他各国条约重巡相比,皇家海军算是积极主动维护自家提出条约的优秀代表了。有说法称,由于时间紧迫,海军部根本无暇对改装所需吨位进行仔细的计算,并决定将这一轻微的超重瞒过政府。

伦敦级(London-Class Cruiser)

  本级为郡级第二批次,共建造四艘:伦敦德文郡苏塞克斯什罗普郡,于1926-27年先后开工,1929年服役。其建成时基本设计与肯特级基本设计非常相似,仅去掉了防雷突出部,并稍微加长了船体,以略微增加长宽比,换取约0.75节的航速提升。为了弥补去掉防雷突出部的损失,舰底内层船壳增加了第二层以加强水下防护。此外,舰桥向后略微移动,以减少侧舷齐射时受到的B炮塔炮口暴风影响。
  从1938年到1941年,伦敦号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其包括烟囱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被完全拆除并重建为类似于城级轻巡洋舰的样式,在侧舷安装了一条2.4米高的3.5英寸主装甲带,从水线一直覆盖到装甲甲板。然而,这次大规模改装使其上层建筑严重增重,超过原有船体甲板的设计承载能力,并导致上层甲板出现裂缝,直到1943年才完全解决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加之战争爆发,伦敦级的另外三艘姐妹舰均未接受类似的改装。在大战期间,她们按照肯特级的方案进行了战时改装,并拆除了鱼雷发射管,此外德文郡和苏塞克郡拆除了X炮塔以减重。什罗普郡则没有拆除炮塔,并保留了鱼雷武器,在堪培拉号于1942年8月9日在萨沃岛海战中被击沉后,于1943年移交给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取代堪培拉号。

诺福克级(Norfolk-Class Cruiser)

  本级为郡级第三批、也是实际建成的最后一批。本级舰于1926年计划,原定建造五艘,但在1929年工党再度上台后,其后三艘的建造计划先是被推迟、最后被取消以节约预算,并作为对即将召开的伦敦海军会议的让步姿态。最终本级仅建成两艘:诺福克多塞特郡。其设计基本与伦敦级相同,但稍微降低了舰桥和艉楼高度,并将8英寸主炮塔更换为Mk.II型,其去掉了不切实际的防空要求,最大仰角降低到50度,从而简化了结构、加快了装填速度。
  本级舰在1937年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改装,将4英寸副炮更换为双联装,加装了八联装40毫米砰砰炮,随后又在1944年经历了类似伦敦级的战时改装,并额外加装了从盟军支援获得的20毫米厄利孔和40毫米博福斯高炮。由于多塞特郡已经在1942年被日军空袭击沉,因此实际上照此改装的仅有诺福克一舰。

萨里级(Surrey-Class)(取消)

  包括萨里诺森伯兰,原为诺福克级的三/四号舰,如前所述随工党上台而被推迟,由此进行了改进设计并被归为新一批次。其拥有加强的装甲设计,以弥补郡级长期存在的防护缺陷,但为补偿强化装甲的重量,将郡级本已受到船体吨位挤压的主机组进一步简化,去掉2台锅炉、总功率降低到6万马力,导致航速降低多达2节,进一步影响了本已偏慢的航速。尽管如此,其拥有厚达5.75英寸(146毫米)的主装甲带和2.25英寸(57毫米)的装甲甲板,令长期受到防护不足缺陷困扰的郡级得以一跃跻身为防护能力最强的条约巡洋舰之一。然而,随着《伦敦海军条约》的签订,各国重巡洋舰的可用吨位受到进一步限制,皇家海军所有新造重巡洋舰项目全部取消,萨里级也由此而停留在了制图板上。

分类“诺福克级重巡洋舰”中的页面

以下2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2个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