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40mm博福斯对空机炮
基础数据
- T3
- T2
- T1
- 四联40mm博福斯对空机炮
-
防空炮防空
T3 -
伤害 -
-
初始 48/轮 -
强化+10(满) 120/轮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1.29s/轮 -
强化+10(满) 1.04s/轮
-
-
防空 45 -
大型作战塞壬增伤 强化+11后获得此属性 -
-
强化+13 3%
-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28 -
索敌角度 360 -
所属阵营 白鹰 -
伤害修正比例 -
-
强化+11前 100% -
强化+13 118%
-
-
-
适用舰种 主副驱逐 主副轻巡 主副重巡 主副超巡 主副战巡 主副战列 主副轻航 主副航母 主副航战 主副潜母 主副重炮 主副潜艇 主副维修 主副运输
所属科技箱:克洛希德
设计图掉落:5-4、11-3、坠落之翼D1、光与影的鸢尾之华C3、复刻坠落之翼D1、传颂之物SP4、苍红的回响C3、铁血音符誓言D3、铁血音符誓言SP、复刻光与影的鸢尾之华C3、复刻苍红的回响C3、穹顶下的圣咏曲D2、复刻铁血音符誓言D3、复刻铁血音符誓言SP
备注:可通过装备研发获取
背景介绍
- (由于篇幅过长只沿用美军的背景)
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自动防空机炮,改型博福斯机炮甚至在战后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武器被装备到绝大多数美国和英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上,它也是它们最有效的对空武器。德国人获得并使用了挪威产的博福斯机炮并将其称为4cm/56 Flak28,日本方面则照搬了在新加坡缴获的博福斯机炮设计从而生产了4cm/60五联式机炮
美国海军在战前也对这种武器大感兴趣,1940年早些时候兵器局购入了一门用于测试的气冷式的博福斯机炮。它从瑞典出发,于1940年8月28日抵达纽约。在同一个月,荷兰护卫舰金斯伯格号在特立尼达向美国人展示了这些武器。兵器局1941年6月获得瑞典方面正式许可,虽然在此之前已经开始实际生产。
美国海军于1942年1月试用完成第一种双联装版本博福斯机炮,在1942年4月试验完成四联装版本。其第一艘安装四联装博福斯机炮的船是炮术训练舰(前战列舰)USS怀俄明号(AG-17)于1942年6月22日。第一艘安装双连装版本的船是USS科格伦号驱逐舰(DD-606)于1942年7月1日。
从美国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武器时直到战争结束总共有39200门此型机炮被生产出来。即使如此,直到1944年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那时,博福斯机炮才完全取代了战前的1.1寸机炮。注意美国海军从1934年到1946年建造完成的400多艘驱逐舰仅有战前建造的4艘格里德利级(DD-380)驱逐舰和战争早期被击沉的少数驱逐舰没有安装博福斯机炮,以此我们可以说明美国人生产了博福斯机炮的极为庞大的数量。
在二战晚期,美国海军将一些20mm厄利孔机枪替换为40mm博福斯机炮,厄利孔机枪这样的较小口径的防空武器对抵挡日本神风攻击起不到多大作用。无论如何,即使如同博福斯机炮也对1945年初的自杀式空军还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为此美国海军最终在1940晚期到1950年代之间将博福斯机炮替换为新研制的三英寸速射炮。(3"/50 RF (7.62 cm))。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博福斯机炮是二战时期最好的重型机炮,美国海军将其视作一线武器仅仅只有6年时间。有一些博福斯机炮继续在美国海军的辅助舰和非现代化舰船上服役到1970年底,主要原因是三英寸速射炮(3"/50 RF (7.62 cm))的替换程序从未获得充足资金。
历史性能
(以下数据用的是美国版本)
设计型号 | 40 mm/56 (1.57") Mark 1, Mark 2 , M1 |
射速 | 140-160发每分 |
弹种 | 高爆MK1, 高爆MK2, 穿甲M81A1和A2 |
初速 | 881米每秒 |
45°角射击射程 | 高爆10180米, 穿甲8679米 |
炮座型号 | 双联装, MK1 四联装, MK2, MK4 |
补充注解
注1: 1970年生产的该机型号每分钟射速提升到180发,通过使用香蕉形弹仓以接受4发弹夹的连续供弹,使弹仓永远保持20发的容量。
注2:Mark1型从左侧上弹而Mark2型从右侧上弹。M1型由人力从左侧上弹。
注3:大多数该型高炮使用4发弹板。填装滑轨每次可以填装两个弹板。两发炮弹发射之间可以再填入弹板。一个四发弹板重约19.0磅(8.6公斤)。
注4:Mark4型四联装炮架是一种低重量版本的炮架,甲板下加装了大功率电机和GE RPC系统。这些炮架相对于早期版本拥有更快的俯仰和回旋速度,但是在战争结束前只完成了100座。
注5:美国舰船上装备大量的博福斯机炮,譬如USS萨拉托加号安装了25座四联装多达100门机炮。埃克赛斯级航母安装了10-18座四联装炮架,而最多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则安装了20座。
- 四联40mm博福斯对空机炮
-
防空炮防空
T2 -
伤害 -
-
初始 43/轮 -
强化+10(满) 108/轮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1.36s/轮 -
强化+10(满) 1.09s/轮
-
-
防空 25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28 -
索敌角度 360 -
所属阵营 白鹰 -
伤害修正比例 100%
-
-
适用舰种 主副驱逐 主副轻巡 主副重巡 主副超巡 主副战巡 主副战列 主副轻航 主副航母 主副航战 主副潜母 主副重炮 主副潜艇 主副维修 主副运输
- 四联40mm博福斯对空机炮
-
防空炮防空
T1 -
伤害 -
-
初始 38/轮 -
强化+6(满) 76/轮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1.42s/轮 -
强化+6(满) 1.26s/轮
-
-
防空 12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28 -
索敌角度 360 -
所属阵营 白鹰 -
伤害修正比例 100%
-
-
适用舰种 主副驱逐 主副轻巡 主副重巡 主副超巡 主副战巡 主副战列 主副轻航 主副航母 主副航战 主副潜母 主副重炮 主副潜艇 主副维修 主副运输
装备考究
背景介绍
- (由于篇幅过长只沿用美军的背景)
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自动防空机炮,改型博福斯机炮甚至在战后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武器被装备到绝大多数美国和英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上,它也是它们最有效的对空武器。德国人获得并使用了挪威产的博福斯机炮并将其称为4cm/56 Flak28,日本方面则照搬了在新加坡缴获的博福斯机炮设计从而生产了4cm/60五联式机炮
美国海军在战前也对这种武器大感兴趣,1940年早些时候兵器局购入了一门用于测试的气冷式的博福斯机炮。它从瑞典出发,于1940年8月28日抵达纽约。在同一个月,荷兰护卫舰金斯伯格号在特立尼达向美国人展示了这些武器。兵器局1941年6月获得瑞典方面正式许可,虽然在此之前已经开始实际生产。
美国海军于1942年1月试用完成第一种双联装版本博福斯机炮,在1942年4月试验完成四联装版本。其第一艘安装四联装博福斯机炮的船是炮术训练舰(前战列舰)USS怀俄明号(AG-17)于1942年6月22日。第一艘安装双连装版本的船是USS科格伦号驱逐舰(DD-606)于1942年7月1日。
从美国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武器时直到战争结束总共有39200门此型机炮被生产出来。即使如此,直到1944年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那时,博福斯机炮才完全取代了战前的1.1寸机炮。注意美国海军从1934年到1946年建造完成的400多艘驱逐舰仅有战前建造的4艘格里德利级(DD-380)驱逐舰和战争早期被击沉的少数驱逐舰没有安装博福斯机炮,以此我们可以说明美国人生产了博福斯机炮的极为庞大的数量。
在二战晚期,美国海军将一些20mm厄利孔机枪替换为40mm博福斯机炮,厄利孔机枪这样的较小口径的防空武器对抵挡日本神风攻击起不到多大作用。无论如何,即使如同博福斯机炮也对1945年初的自杀式空军还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为此美国海军最终在1940晚期到1950年代之间将博福斯机炮替换为新研制的三英寸速射炮。(3"/50 RF (7.62 cm))。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博福斯机炮是二战时期最好的重型机炮,美国海军将其视作一线武器仅仅只有6年时间。有一些博福斯机炮继续在美国海军的辅助舰和非现代化舰船上服役到1970年底,主要原因是三英寸速射炮(3"/50 RF (7.62 cm))的替换程序从未获得充足资金。
历史性能
(以下数据用的是美国版本)
设计型号 | 40 mm/56 (1.57") Mark 1, Mark 2 , M1 |
射速 | 140-160发每分 |
弹种 | 高爆MK1, 高爆MK2, 穿甲M81A1和A2 |
初速 | 881米每秒 |
45°角射击射程 | 高爆10180米, 穿甲8679米 |
炮座型号 | 双联装, MK1 四联装, MK2, MK4 |
补充注解
注1: 1970年生产的该机型号每分钟射速提升到180发,通过使用香蕉形弹仓以接受4发弹夹的连续供弹,使弹仓永远保持20发的容量。
注2:Mark1型从左侧上弹而Mark2型从右侧上弹。M1型由人力从左侧上弹。
注3:大多数该型高炮使用4发弹板。填装滑轨每次可以填装两个弹板。两发炮弹发射之间可以再填入弹板。一个四发弹板重约19.0磅(8.6公斤)。
注4:Mark4型四联装炮架是一种低重量版本的炮架,甲板下加装了大功率电机和GE RPC系统。这些炮架相对于早期版本拥有更快的俯仰和回旋速度,但是在战争结束前只完成了100座。
注5:美国舰船上装备大量的博福斯机炮,譬如USS萨拉托加号安装了25座四联装多达100门机炮。埃克赛斯级航母安装了10-18座四联装炮架,而最多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则安装了20座。
注6:美国海军制造了超过2300座四联装炮架,以及大约10000座双联装炮架和10000多座单装炮架。在战争时期的这种大规模生产减少了生产成本,四联装炮架的成本从86000美元下降到67250美元,双联装炮架的成本从62300美元下降到43640美元。
装备导航
- 其他
- 白鹰
- 皇家
- 重樱
- 铁血
- 东煌
- 撒丁帝国
- 北方联合
- 鸢尾教国
- KizunaAI联动
- Hololive联动
- DOAXVV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