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mm机枪
基础数据
- T3
- T2
- T1
- 37mm机枪
-
防空炮防空
T3 -
伤害 -
-
初始 12/轮 -
强化+6(满) 24/轮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0.72s/轮 -
强化+6(满) 0.63s/轮
-
-
防空 12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23 -
索敌角度 360 -
所属阵营 铁血 -
伤害修正比例 -
-
强化+7前 100% -
强化+7 104%
-
-
-
适用舰种 主副驱逐 主副轻巡 主副重巡 主副超巡 主副战巡 主副战列 主副轻航 主副航母 主副航战 主副潜母 主副重炮 主副潜艇 主副维修 主副运输
背景介绍
这种高射武器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每个主要战舰。 它只能半自动射击,每个炮弹都必须单独装填,这是一个相当慢的防空武器。 由于这个原因,它在战争后期被37毫米KM42和37毫米KM43所取代。
除了正常的旋转轴和仰俯轴之外,这种武器的安装有第三轴,当船运动或倾斜时,该轴线稳定了炮支架。 这样可以让炮跟踪飞机而不受船舶运动的干扰。 然而,这种安装带来的问题导致在随后的37毫米炮的设计中放弃。
37毫米/ L83 SK C / 30U设计用于U艇,并用于“湿式安装”。
这些武器有些数量出口到了西班牙。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 3.7 cm/L83 (1.5") SK C/30
3.7 cm/L83 (1.5") SK C/30U |
射速 | 30发每分 |
弹种 | 高爆曳光 |
初速 | 1000米每秒 |
45°角射击射程 | 8500米 |
炮座型号 | 双联装, 连装中轴式LC/30 单装, 通用炮座LC/34 |
补充注解
注1:双联装有6名操作员包括装填手
装备考究
历史参数
历史型号 | 3.7cm/69(1.5") Flak M42 |
装备舰船 | 部分U艇、埃姆登、部分驱逐舰和扫雷艇 |
服役时间 | 1944 |
射速 | 160-180发每分,实际约60发每分 |
弹种 | 高爆示踪弹、高爆燃烧弹、穿甲示踪弹 |
初速(分别对应上方弹种) | 865、845、815m/s |
45°射击射程 | 6400m |
85°射击射高 | 4800m |
仰角 | -10 / +90 度 |
旋回角 | 360 度 |
穿深 | N/A |
炮塔型号 | 单装(U艇):Ubts.LC/39 单装(水面舰艇):Flak LM/42 |
背景介绍
该武器由Rheinmetal-Borsig制造,实质上是陆军3.7cm Flak 36的加长枪管版本。与旧的3.7 cm/83 SK C/30相比,这种高炮有了很大的改进,射速更高,使用后坐式自动结构、风冷散热并使用五发弹夹,火力持续性更好。比手拉机强了不少
这是战争海军第一批带有护盾的轻型高射炮,这也是德国海军最早一批装备了护盾的此类型武器。
该武器的设计强调易于制造,方便更换炮管。
注:这东西不是手拉机!在结构和性能上有较大差别的,请不要搞混了
(本段资料来自:维基百科-3.7cm Flak M42、NavWeaps-Germany 3.7cm/69(1.5")Flak M42)
图片
装备导航
- 其他
- 白鹰
- 皇家
- 重樱
- 铁血
- 东煌
- 撒丁帝国
- 北方联合
- 鸢尾教国
- KizunaAI联动
- Hololive联动
- DOAXVV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