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白露级驱逐舰
白露级驱逐舰
概况
白露型驱逐舰(日文:白露型駆逐舰/しらつゆかたくちくかん,英文:Shiratsuyu class destroyer)。是旧日本帝国海军(IJN)于1930年代建造的条约型舰队驱逐舰(一等驱逐舰),改良自前型初春型驱逐舰,因此也被视作初春型的准同型舰。
原本白露为第一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中预定建造12艘初春型的7号舰,但在友鹤事件后海军检讨一味追求重武装而导致复原性不足的问题,初春型在建造6只后中止进行改装,建造中的白露紧急停工,彻底改良设计后,从白露开始,总计6艘称为白露型,再算上4艘改白露型,共计10艘同型舰。
白露型标准型
白露型标准型共6艘,重新设计后的白露型航速从36.5节降到34节,但比改装后的初春级33.3节微高。装备方面;白露型和改装后的初春级主炮配置相同,但白露型首次搭载了2座四联装610mm鱼雷发射器。之后日本驱逐舰也都以四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作为标准装备。另外由于第四舰队事件的影响,白露型还加强了船体强度。总结来说白露型在安定性能和战斗性能上都较初春级为高。
改白露型
在第二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中,原本计划再增加建造14艘白露型驱逐舰,但在第四舰队事件后,针对船体强度不足的问题,新造的白露型在船体和舰桥结构进行了修改(据部分资料显示进行了防空强化,拆除了单装三年式127mm舰炮和双联装40mm机枪,增设了10门单装25mm96式防空炮,1门双联装25mm96式防空炮,3门三联装25mm96式防空炮),因此也有人将修改后的称为改白露型,或依首舰海风号而称为海风型。但在此时日本退出了伦敦海军条约,海军方面判断,以受到条约限制的初春型和白露型大小无法满足海军的战力需求,因此改白露型建造4艘后中止。
之后,日本海军就开始进行2000吨级的大型驱逐舰——朝潮型驱逐舰的建造计划。
同型舰
白露 | 1936年8月20日于佐世保工厂完工 | 1944年6月15日沉没 |
时雨 | 1936年9月7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 1945年1月24日沉没 |
村雨 | 1937年1月7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 1943年3月5日沉没 |
夕立 | 1937年1月7日于佐世保工厂完工 | 1942年11月13日沉没 |
春雨 | 1937年8月26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 1944年6月8日沉没 |
五月雨 | 1937年1月29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 1944年8月26日沉没 |
海风 | 1937年5月31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 1944年2月1日沉没 |
山风 | 1937年6月30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 1942年6月23日沉没 |
江风 | 1937年4月30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 1943年8月6日沉没 |
凉风 | 1937年8月31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 1944年1月25日沉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