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右上角🔍,可以搜索 WIKI
全站通知:

奥西里斯/神明考究

阅读

    

2020-07-12更新

    

最新编辑:佛罗伦萨小夜莺丶

阅读:

  

更新日期:2020-07-12

  

最新编辑:佛罗伦萨小夜莺丶

来自方舟指令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佛罗伦萨小夜莺丶
方舟指令Wiki
不给次的QQ糖

神明考究

赫里奥波里斯-九柱神之一。水神与尼罗河之神,也是冥王,植物、农业和丰饶之神。

Poster-奥西里斯.jpg

奥西里斯(Osiris),在埃及语中的发音为Asar。

赫里奥波里斯-九柱神之一。他生前是一个开明的法老,惨遭嫉妒自己的弟弟沙漠之神赛特用计害死,且尸体被肢解成十四块散落到埃及各地,幸被私生子阿努比斯做成木乃伊,由妻子伊西斯使用魔法复活。之后成为冥界的主宰和死亡判官。他是文明的赐予者,冥界之王,执行人死后是否可得到永生的审判。

曾于第五王朝取代拉成为主神。

在最早关于奥西里斯死亡的神话里,他是在与伊斯法特阵营(isfet,意为“混沌”)的战斗中被塞巴所杀(Seba,类似于恶魔的存在)。而将死后的奥西里斯迎接上天国的神祗之一,就是当时对亡灵持友好态度的赛特神。
当赛特弑君的故事盛行开来后,风评被害的赛特也随之转变为亡灵的敌对者。
无论在哪个时代,众多关于奥西里斯死亡的记载里皆表示他是被溺死的,这些神话很可能都在影射现实中与水有关的自然灾害。而赛特谋杀奥西里斯的神话,则被认为是反映了海洋淹没埃及的土地与河流的现象。


【信仰与神性】

奥西里斯是埃及神里唯一被明确为“善神”的神。他负责掌管农业和畜牧业,也是葡萄酒的发明者。
其宗教圣地之一为杰都(Djedu)。奥西里斯原本只是掌管农业和尼罗河泛滥的地方神祗,当他传播到下埃及的杰都地区时,与当地的地方神安杰提(Andjety)融合,因此获得冥神的神格。
他的象征物是代表“稳定”的杰德柱(Djed-pillar),其被视为他曾被赛特毁坏后又修复完好的脊椎。杰德柱也是原本属于安杰提的象征物。
后来奥西里斯信仰传播至上埃及的阿拜多斯(Abydos),与当地的冥神亨提亚门提(Hentiamenti)融合,奠定了身为冥王的地位。 你的神格很不错,下一秒就是我的了
阿拜多斯继而发展成奥西里斯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作为上层阶级的陵园而闻名。此处也是神话里奥西里斯头部的埋葬地。

奥西里斯虽是冥神,但与“死亡”这一概念毫无瓜葛,反而恰恰象征着“生命”、“永恒”、“重生”。 (其实埃及所有冥神都与“死亡”这概念无关)

古埃及人从植物年复一年循环生长的现象里获得启示,将其与奥西里斯的重生联系起来。他们会在坟墓里放置盛有种子和土壤的容器,当墓室封闭后,种子就会在黑暗中发芽生长,寓意着死者将会重获生命。


【古埃及宗教核心理念之“二元论”】

古埃及人极其注重正负相对二元平衡的概念,每个神都拥有与自己相对应的神祗,可能是性别上的对立、神性上的对立等等。
与奥西里斯对应的神祗则是赛特,这也是古埃及宗教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一对“二元论”神祗。(所以才特意拉出来提一下)

他们分别代表着:黑土地(被尼罗河浸润后呈现为黑色的沃土)与红土地(呈现为红色的沙漠);丰饶与荒芜;润泽与干旱;善与恶;生命与死亡;秩序与混乱……

古埃及的主流神话大多围绕着奥西里斯与赛特对立的情节展开,包括荷鲁斯(特指小荷,下同)与赛特之争的神话,其本质上是奥西里斯与赛特之争的延伸。
古埃及人把荷鲁斯视为复活后的奥西里斯,也是奥西里斯在人间的形态。他像奥西里斯那样统治国家,像奥西里斯那样享有生命,像奥西里斯那样接受崇拜……最终成为另一个奥西里斯,接着留下子嗣,而他的后裔也将成为下一个奥西里斯。
以这种形式来体现奥西里斯无限重生的神性。


【冥界与死亡观】

古埃及的冥界称作杜阿特(Duat),其入口位于西方,在两座支撑天穹的巴库山之间的山谷里,由地神盖布看守,所以冥界的入口亦被称为“盖布之口”。
因西方是太阳落下的地方,古埃及人将西方视为亡灵的领地,在尼罗河西岸修筑墓地供奉死者,而东岸则是生者居住的区域。
杜阿特是个与现世很相似的地方,同样有一条贯穿大地的河流,以及沙漠、原野、湖泊、洞穴等。那里也是危机四伏的可怖之地,唯有历经艰险闯过重重关卡才能到达奥西里斯的审判庭。

古埃及的“来世”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重生。古埃及人认为他们在死而复活后能够回到人世俗称诈尸,他们没有转生、转世这种“新开局”的概念。
其二是指冥界中奥西里斯所统治的国度。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异空间,一个与现世别无二致的镜面世界。

当死者通过审判后便可进入奥西里斯所统治的乐土,并且像神那样获得永生。这片世外桃源有着人们所希翼的一切美好,他们依旧像生前那样劳作和生活,还会与逝去的亲友重逢,以及和随后到来的亲友团聚。
那些获得永生的人可以搭乘途径冥界的太阳船,与船上的诸神一同经由天空返回现世,也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前往冥界,在来世和现世之间任意往来。

“冥界审判”这一风靡世界的概念最早就是出现在古埃及的。如果死者被判有罪,不仅会被吞噬心脏,还会被扔进位于冥界东部的屠宰场,在负责惩罚罪人的神祗手下遭受永恒的折磨。
奥西里斯的审判庭则位于冥界西方,其中有着由分别对应四十二诺姆的四十二名神祗组成的陪审团。除去审判死者能否获得永生的资格外,也会处理其余与死者有关的诉讼。
如果现世的生者觉得自己受到了逝者的打扰,就会写信告知已前往来世的亲人好友,让他们帮忙把违反规矩的家伙告上审判庭。加班警告

古埃及人相信“死亡”是获取永生的必要手段,也是必须要击败的“敌对者”,他们甚至终其一生都在为死后的旅程和考验作准备。
他们认为复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保证尸体的完整度,因此发明了制作木乃伊的技术。制作木乃伊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与质量成正比,在大多情况下,那些保存相对完好的木乃伊都是具有一定身份的人士。
古埃及的房屋普遍简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现世的居所只是暂时的栖身地,而坟墓才是永恒的居所,因而耗尽心力去打造华丽宏伟的丧葬建筑。但对平民百姓来讲,简陋的坟墓和简陋的房屋才是常态。


【丧葬文献】

古埃及人认为文字和语言具有魔力,被说出来或写下来的东西都会成真。为了让死者应对死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确保死者能够以期望的方式复活,他们创造了这些专门与死者相伴的咒语、祷文、经文等文献。
其中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处理尸体时使用的咒文;能帮助死者复活的供品名单;为死者应对冥界鬼神而提供的密码和暗号;呼吁众神引导和接纳死者的祈祷;赞扬诸神的颂歌;死者在审判庭上为自己申辩的自我陈述等等。

古埃及的丧葬文献主要分为三部分。

最先出现的是《金字塔文》,这些雕刻在金字塔内部的铭文也是世上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的神话。
因为是只服务于法老的产物,它们最初都被皇室所垄断,其中也囊括了奥西里斯神话。古埃及文献的一个特点在金字塔文里体现的尤为突出,即隐晦。
如上所说,他们相信文字会成为现实,所以很忌讳把负面的内容记载下来,而关于奥西里斯受到伤害和死亡的内容则更甚,大都是碎片化的信息。
总体来讲金字塔文即使在所有古埃及文献里也属于最晦涩难懂的类型,甚至对法老有利的部分也难以解读,因此也极大拔高了阅读和使用这些文献的门槛。这也和当时的文字和语言体系发展得不够完善有关。

随之出现的是《棺木铭文》。
当经历中央集权崩溃、皇权衰落的时代后,原本被极少数人独占的丧葬文献也流传了开来。最先得益的自然就是统治者身旁的贵族、官员等上层阶级。
他们对金字塔文进行了改良,使之更为通俗易懂,并把这些文献刻在自己的棺木上。
但刻制铭文的成本太高,平民百姓通常都负担不起。棺木铭文依旧属于特权产物,而且基本是照搬金字塔文,其包含的理念也仍以服务特权阶级为主。

到新王国时期,丧葬文献发展成了最终形态——《亡灵书》读作“大型副本杜阿特攻略指南”,古埃及人称其为“有关重见天日的经文”。
亡灵书也是流传最广泛的版本,这得益于手写文字的发展。这些以颜料描绘在莎草纸上的文献远比它的“前辈”要轻便小巧得多,且可批量生产,成了寻常商铺中随处可见的货品,并迅速在民间普及。
比起它那偏向于太阳崇拜的前身,亡灵书更加强调奥西里斯信仰的重要性,它声称的作用是保证每一个拥有这些经文的人都能通过奥西里斯的审判获得永生。
另外,亡灵书剔除掉了部分关于神的事迹,增加了与死者本身相关的内容占比。完整的神话剧情在亡灵书里已几不可见。


——附录——

【冥王的小八卦】


腹黑的奥西里斯曾威胁众神,表示如果不把王位判给荷鲁斯,就把冥界里的妖魔鬼怪放出去骚扰诸神。赛荷的王位之争就是因此结束的。
奥西里斯的座位底下放着用于记录的小本本。
奥西里斯复活之前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曾蜷缩在冥界的某个阴暗的洞穴里。
奥西里斯曾担心过赛特会闯进审判庭中袭击自己,而怂得对随从们千叮万嘱要把家里的门给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