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夜阑悠时申请于2020年02月11日创建,编辑权限开放,如遇Chrome浏览器登陆后无法编辑点这里 BWIKI反馈留言板
四天王与哪吒·阿摩婆罗提篇(五)
阅读
2022-03-09更新
最新编辑:19370_K
阅读:
更新日期:2022-03-09
最新编辑:19370_K
前面的文章中提到,印度的神话演变经历了自然信仰、三相神崇拜、宗教兴起与演化等多个时代。形成时间自然信仰较早的自然信仰和三相神崇拜之前已经做过讨论。下面就来说一说阿摩婆罗提剩下的四位天王与哪吒俱伐罗的故事。
不过在开始前,还是像笔者在印度篇最开始说的那样,印度文明本身就没有记载史书的习惯,四天王天与哪吒经过东亚文化圈的交流变化与最初的印度信仰间早已产生巨大差异,印度教、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和民间神话各有千秋。本文四天王天形象主要参考佛教。所以文章与其他说法有任何的出入都属正常。如有错误,希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东方天王·持国天】
持国天(Dhritarastra,音译多罗陀),四天王天中掌管东方的天王。
持国天又名“多罗陀”,意译持国天。“持国”即慈悲为怀、保佑众生之意。宗教神话中持国天为主乐神,手持琵琶,身白色,率领乾闼婆、富单那二部鬼众守护东胜神州。
神代中的持国天是正直的男子汉形象,喜欢音乐的设定来自主乐神的身份。故事中他替毗湿奴镇守东部前线,参考了东方天王的身份。
【南方天王·增长天】
增长天(Vidradhaka,音译毗琉璃),四天王天中掌管南方的天王。
增长天梵文名毗琉璃,意即“增长”,传令众生,增长善根之意。宗教神话中增长天持宝剑,身青色,率领鸠盘荼、薛荔多二部鬼众守护南瞻部洲。
游戏中的增长天为少年形象,手持长枪,为了修行而游历过多个神界。
【西方天王·广目天】
广目天(Virapaksa,音译毗留博叉),四天王中掌管西方的天王。
广目天梵文名毗留博叉,意即“广目”,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之意。宗教神话中增长天持龙蛇,身白色,率领龙、毗舍阇二部鬼众守护西牛贺洲。
神代中广目天是一个睿智而温柔,还带有毒舌腹黑属性的角色,是四天王中的智囊形象称号为“天眼”,有占卜的能力,与其名“广目”对应。神迹卡【天眼】、【水镜】为广目天形象。在立绘以及【水镜】的卡面当中广目天身后有龙相伴,即来自神话“率龙蛇众”的设定。仔细观察,立绘中广目天的脚踝处也有龙鳞样的纹身。
游戏中广目天除了担任智囊的角色之外,设定剧情还和尼夫尔海姆、阿斯加德、梦境旅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方天王·多闻天】
多闻天(Vaisramana,音译毗沙门),四天王中掌管北方的天王。
多闻天梵文名毗沙门,(没错,就是高天原势力的毗沙门天),意为“多闻”,善听四方之意,又有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之意。多闻天很多时候作为四天王天中的首领出现,率领夜叉、罗刹二部鬼众守护北俱卢洲。
多闻天的神话形象相对于其他三位天王更为复杂。法国禄是遒的《中国民间崇拜》中提到公园733年四天王崇拜传入中国。在中国民间,多闻天,或者说毗沙门天还有个名字,叫“托塔天王李靖”。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本是隋末唐初的名将,镇守长安门,又称披沙门。在晚唐时代民间崇佛之风盛行,毗沙门天崇拜尤盛。镇守披沙门的唐初名将李靖逐渐和毗沙门天混淆,也就产生了“托塔天王”这一中国本土化的形象。后来毗沙门天又随佛教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广为崇拜的财神、军神。
神代设定上尊重历史,多闻天在阿摩婆罗提的身份多闻天为最初的本神,在太清殿的身份李靖为其分灵改造而成,而在高天原的身份毗沙门天也为多闻天的分灵。
除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形象,四天王天在民间传说(或者广义上说属于道教)中还对应着“魔家四将”的身份。魔家四将,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主要的故事集中于明朝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四将当中魔礼青对应增长天(使青锋宝剑),魔礼红对饮多闻天(使混元伞),魔礼海对应持国天(使碧玉琵琶),魔礼寿对应广目天(使神鞭,有花狐貂)。
李靖在《封神演义》中也作为托塔天王的形象出现。到《封神演义》成书,四天王与哪吒的形象在中国基本稳定,李靖和哪吒的道教身份也完全本土化。
【天王之女·哪吒俱伐罗】
哪吒俱伐罗(Nalakubala,或称那罗鸠婆),多闻天王之子。
哪吒俱伐罗,或称那罗鸠婆,传说为多闻天王第三子。与其父相同,哪吒俱伐罗在不同文化中的形象也有很大不同。佛教中哪吒俱伐罗名为那咤,道教或民间传说中称为哪吒。另外,在波斯传说中,名为努扎尔(Nuzar)的英雄与《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十分相似。当然,学界所认为的是努扎尔与哪吒俱伐罗相关性远大于其与哪吒的关系。
神代中哪吒俱伐罗的戏份不多。与其父相似,哪吒俱伐罗的分灵在太清殿被改造为半机械神哪吒。
从四天王与哪吒俱伐罗的文化演变当中可以看出,在地理上连接中西方的印度在文化上也成为中西文化的连线。雅利安文明既是与波斯、希腊、希伯来等西方文明同源的,又借助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散布到东亚、东南亚各国,进而在包括中国的各国本土化,形成各自鲜明的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