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中道士们形象与现实道教常服的联系
阅读
2024-08-11更新
最新编辑:参两的塔子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8-11
最新编辑:参两的塔子
作者
前言
此文旨在浅谈黑神话悟空中道士们形象与现实道教常服的联系,并不会深入解析其形象设计的理由和道士们武器或其他。仅为编者的一家之言,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指出。本文的联系主要是来自目前透露视频的猜测,在游戏上线之后可能有所更改。
正文
黑神话设定
根据现在透露的游戏视频,其中执杖道士与靡道人的穿着极为相似,只是袍子颜色,头冠有所区别。不过需要注明的一点,靡道人的领子上纹有八卦图样,而拂尘道士在袍子的下摆处纹有八卦图样,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地区的道士常服并未有此类纹饰,它们多出现法衣法服之上。
在游戏的敌人中,有两种道士
其一是拂尘道士,他披着黄色短袍形制类似于经衣[1],在其内似乎还穿着藏青色的短褐,戴混元巾
道士佩戴的一种头巾。取道教“混元一气”之意,一般以黑缯糊成硬沿圆帽,中间开孔,以便露出发髻。
并无束发,穿藏青袴,足上缠有绑腿,并未穿鞋。他的整体形象更倾向于一个正在进行科仪法事的道士。
其二是执杖道士,身穿黄色长袍形制类似于中褂[2],手上缠有布条,腰上系有墨绿色布带,束发戴冠,穿藏青袴,足系云袜,穿十方鞋
道士们日常穿戴的重要服饰之一。鞋口通常为圆形,鞋帮上常采用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案。
两侧有十个白色小孔,代表着十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方和下方)。
穿十方鞋的道士往往搭配云袜(一种白色及膝长布袜),取“云游十方,无量度人”之意。
。
他们服装的与道教早期服装规定有部分相同之处。然也有错误,如拂尘道士戴混元巾应扎发髻,帽顶之孔露发髻,方向为卯酉向,以一簪贯之。且前额不得漏发后颈尽量不显。拂尘道士的这种束发在古代是不合戒规的,被监院或其他长辈所见要进行 处罚 。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关于道士常服的规定,由于编者能力有限,最早只能找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早期戒律仪范经典《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简称 《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 其中卷五,法服品有其规定:
科曰:道士、女冠执役衣先不具科,今备出之,其上、中、下衣。
皆用浅黄色,若黄屑土黄、作淡色,短小称身制之。
若在观居房,供养师主、尊年、耆德,或修饰经像、执捉营为、皆服此衣,名为执役。
若道士、女冠,裈袴衫𥜗,并作黄屑色,不得余色及白,违,减算三百六十[3]。
从这段话能看出,经书认为在此之前无具体科仪规范道士常服的规定,于是它作出规定,其无论男女道士服饰皆为浅黄色,且要贴身短小制之。
但黑猴的道士们所穿的好像都不怎么短小称身。
唐朝时期
发展到唐朝有了更为完善的《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详细的规定了道士们法服的级别:
太上曰: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
四者洞神,玄冠青褐[4];五者洞玄,黄褐玄冠。
而其中关于常服的规定为:
天师曰:道士衣服、卧具、坐褥,皆不得用青緑绀绛、红碧玄素、锦绮绣画、珠玉间错。违者,四司考魂,夺算八百。
明代时期
然而这一服饰体系在明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宗教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明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道教有着全面系统化管理的朝代。更伴随着宋代以来文人对道服的喜爱[5],元代道教人物影响力的扩大[6],道士的道袍逐渐受到广大世俗人物的喜爱[7]。道士们的衣服也开始逐渐世俗化脱离了仪制规范。
靡道人的服饰颜色应当是来自这种变化了之后的。
他身穿藏青色长袍形制类似于中褂,头上插卯酉簪
道士们日常佩戴的重要饰物之一。卯酉簪呈横式,即横向插入发髻中。其形状通常像一根细长的筷子,一端带有一个小孔,用于穿过头发固定发髻。
,腰上系有赤色布带,足系云袜,穿十方鞋
道士们日常穿戴的重要服饰之一。鞋口通常为圆形,鞋帮上常采用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案。
两侧有十个白色小孔,代表着十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方和下方)。
穿十方鞋的道士往往搭配云袜(一种白色及膝长布袜),取“云游十方,无量度人”之意。
。
这是一种从明清到现在我们常为见到的道士服装。如我们在现在前往道观或从网络上所见识到的道士们多为青衣,长袍及膝,系云袜,而十方鞋一般是外出所穿平常不易多见。
此类服装的颜色应正是来自《大明会典》对道士服装的规定
道士常服青,法服朝服皆用赤色,道官亦如之。唯道录司官,法服朝服皆缘纹饰以金。
在这个时期道士们的常服已经规定为了天师所言的四司考魂,夺筹八百的颜色。
总而言之黑神话悟空中道士们的服装在历史上均有其源流,虽然仍存在一些魔改之处,但总体来说还是符合我们对于道士的印象的。然后关于道士们的常服我个人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束发直袖,长裤系袜,便于干活。
——编者·参两的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