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和烧”的版本间差异
Lu_23333 (39886146)(讨论 | 贡献) |
云寻风 (12230353)(讨论 | 贡献) (→技巧心得) |
||
(未显示9个用户的3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导航|物品|酒}} | {{导航|物品|酒}} | ||
{{:干和烧/数据}} | {{:干和烧/数据}} | ||
'''干和烧''' | '''干和烧''',{{c|仙品|仙品}}酒,有2个泡酒物栏位。由[[羔儿酿]]升阶得到。 | ||
== 效果 == | == 效果 == | ||
每饮一口,立刻恢复当前上限一成八分的生命;其后片时内,持续缓慢恢复四成八分的生命。 | |||
*立即恢复:+18% | |||
*持续恢复:+6%/s,持续8s | |||
== 获取方式 == | == 获取方式 == | ||
酒品升阶:[[羔儿酿]]升阶一次即获得,需要5个[[三冬虫]] | |||
{{:技巧心得/干和烧}} | |||
{{ | |||
== 考据 == | |||
===干和烧相关=== | |||
隋、唐、宋、辽、金直到元代,800年间,产自山西杏花村的酒被统称作“干和酒”或“干酿酒”、“干酢酒”,连续几个世纪被誉为酒中翘楚,历六朝而不衰,也成为世界酒文化中的一大奇观。 | |||
“干和”实际上就是一种干法造酒工艺,是对之前湿法酒醪酿酒工艺的延续与继承。取“干”做酒名,目的在于与之前的湿法造酒相区别。史籍载:“以此法所得之酒,清澈如水,醇香甘冽无比。名传遐迩,来村品饮者络绎不绝。” | |||
此外,在唐代的文书和一些诗词里也多次提及“乾和”酒。从一些史料和研究文章看,“乾酢”、“干酢”、“乾和”、“干和”都曾出现,表达的意思却大致相同,就是酿酒过程减少用水,提高酒精浓度,水少为干,“乾”和“干”表达着相同的字义。 | |||
===器物相关=== | |||
器物原型应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战国 绹纹鸟首瓠形壶'''】<ref>台北故宫博物院 [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DigitImageSets.aspx?sNo=04027854 戰國 綯紋鳥首瓠形壺]</ref> | |||
[[文件:干和烧-绹纹鸟首瓠形壶.jpg|缩略图|200px|left|戰國 綯紋鳥首瓠形壺]] | |||
{{clear}} | |||
== 参考 == | == 参考 == | ||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
{{clear}} | {{clear}} | ||
{{导航/ | {{导航/酒食}} |
2025年3月10日 (一) 20:58的最新版本
干和烧,仙品酒,有2个泡酒物栏位。由羔儿酿升阶得到。
效果
每饮一口,立刻恢复当前上限一成八分的生命;其后片时内,持续缓慢恢复四成八分的生命。
- 立即恢复:+18%
- 持续恢复:+6%/s,持续8s
获取方式
技巧心得
葫芦选用五鬼葫芦、
妙仙葫芦时,酒品可选择干和烧(或羔儿酿),此时葫芦效果中恢复量减半的负面影响最小
该效果只对恢复效果中立即恢复的部分生效,而缓慢恢复的部分不受减半效果影响,恢复量变化如下:
- 羔儿酿
- 初始:20%+25%=45%
- 减半效果后:10%+25%=35%
- 干和烧
- 初始:18%+48%=66%
- 减半效果后:9%+48%=57%
增加了攻击力的同时,恢复量几乎没有多大影响。
考据
干和烧相关
隋、唐、宋、辽、金直到元代,800年间,产自山西杏花村的酒被统称作“干和酒”或“干酿酒”、“干酢酒”,连续几个世纪被誉为酒中翘楚,历六朝而不衰,也成为世界酒文化中的一大奇观。
“干和”实际上就是一种干法造酒工艺,是对之前湿法酒醪酿酒工艺的延续与继承。取“干”做酒名,目的在于与之前的湿法造酒相区别。史籍载:“以此法所得之酒,清澈如水,醇香甘冽无比。名传遐迩,来村品饮者络绎不绝。”
此外,在唐代的文书和一些诗词里也多次提及“乾和”酒。从一些史料和研究文章看,“乾酢”、“干酢”、“乾和”、“干和”都曾出现,表达的意思却大致相同,就是酿酒过程减少用水,提高酒精浓度,水少为干,“乾”和“干”表达着相同的字义。
器物相关
器物原型应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战国 绹纹鸟首瓠形壶】[1]
参考
- ↑ 台北故宫博物院 戰國 綯紋鳥首瓠形壺
阅读
2025-03-10更新
最新编辑:云寻风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3-10
最新编辑:云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