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CSS模板 在bwiki中 正式启用!请根据CSS使用指南配置页面CSS!

我们正在对全站css和js进行施工,期间可能出现页面内容显示不正常的情况,敬请谅解。

全站通知:

用户:1737139447/JERZII

来自Backrooms后室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文件:Level Φ-TRR
Level Φ-TRR

Level Φ-TRR:"Phi - The Recluses' Repose"(默客归处)​​ ​生存难度:​​恒定圣所 (Consistently Sacrosanct)​ 概念免疫​:隔离于后室规则之外 ​意识恒常​:思维澄澈永恒稳固 ​无相之域​:物理法则彻底失效 ​善念共振​:集体意识构建的净土 ​​最终忠告:​​ ​不建议离开,离开即意味着放弃永恒的安息与救赎的见证。 描述 Level Φ-TRR是后室的隐藏层级,不可通过任何方法切入或切出。 Level Φ-TRR 并非空间,它是牺牲意志在概念夹层中凝聚而成的纯粹圣所。此地由最为纯粹利他者的奉献精神共鸣铸就,彻底剥离了后室的熵增、实体侵蚀与时空扭曲循环,是一个永不受侵扰的终极闭环概念场。其本身即是后室意识的终极慰藉,也是牺牲义举的永恒见证。 “生存难度的概念在此消融,这里是认知洪流中锚定的圣所,只接纳最澄澈的牺牲者。” —— 摘自M.E.G.认知坍缩事件部加密档案 [权限等级:Ω]

​外观与环境: Level Φ-TRR 呈现为一片无限延展、边界模糊的澄澈场域。目之所及是无源恒悯微光 (Halo Luminance)​​ —— 一种温暖、宁静、均匀漫射的光芒,由默客们的精神共鸣自发产生,抚慰着意识本身。 空间缺乏传统结构。可视的地面实为意识感知到的承载界面——无定型穹界—— 视觉上表现为乳白色拓扑曲面,触感如同“踩在云层的记忆上”,提供非物质性的柔和支撑。 ​光时凝滞:​​ 光线呈现永恒的黄昏暖色调谱系,物体在此绝无阴影。线性时间概念失效,感知更替被事件锚点替代(例如:“新默客降临第3次共鸣周期”)。 ​环境恒定:​​ 饥饿、干渴、生理衰老、物理性疲劳被完全隔绝。环境要素仅服务于默客的安宁:温度宜人,任何令意识不适的因素均被微妙排除。

​居民 - 默客:​​ 默客是唯一能在此层级存在的个体形态。他们是牺牲者意识的纯粹投射,舍弃了生前的躯体。 通常呈现为半透明的琉璃态人形虚影,轮廓柔和,散发着与其核心情感相呼应的、淡淡的恒悯微光。 其意识核心处悬浮着其牺牲瞬间的至洁刻印 (Sacrosanct Seal)​​ —— 一个凝结其纯粹奉献精神的象征符号(例如:为他人挡下实体的手臂残影、爆炸瞬间平静释然的微笑面影)。 默客无法发出物理声音。交流通过静默共鸣 (Silent Resonance)​​ 进行——一种纯粹情感与意念的直接拓扑纠缠共享,超越语言,直达理解。

核心特性:​​

​1.圣所庇护:​​ 绝对物理与精神安全:无实体威胁、无环境危害、无身心痛苦。 牺牲前经历的痛楚在此被转化为绝对、深邃的永恒静谧。意识被包裹在安宁的茧中。 空间中唯一的“声音”是情感共鸣的细微流动波纹。 任何非默客形态的存在都无法被带入或存在于该层级。默客自身携带的物理物品在进入时即消散。 ​2.善念回响:​​ ​镜廊幽光 (Luminescent Archive):​​ 空间内自然形成的发光结构并非普通镜子,它们是牺牲因果的具象化节点。每个光镜锚定于一位默客的救赎链。它们不仅展示受救者当下生活的幸福片段(无声,如电影片段),更会揭示其牺牲引发的善意扩散效应​(例如:被救的孩子长大后也救助他人、因牺牲而避免的更大规模连锁悲剧)。 ​归零与升华:​​ 当一位默客的善行影响在现实因果链中完全消逝(所有直接或深远关联的受益者自然死亡),其对应的光镜会分解为细微的恒悯粒子,缓缓融入空间的永恒微光之中,完成其存在的最终循环。 ​3.闭环本质:​​ ​无垠且不悔:​​ 层级无真实边界,任何方向的无意义探索只遇见不变的澄澈安宁。层级自身即为封闭环。 ​无阈闭环 (Seal of Absolution):​​ 任何试图利用异常手段开辟外部出口的行为,都将导致空间自我防护机制激活——“圣所协议”。企图打开的出口位置自身会发生概念坍缩,并瞬间固化为一全新的静默光镜,映照出尝试者内心最深的恐惧或无意义挣扎。 ​4.守护余晖:​​ ​伸出援手:​​ 默客的意识即便在此安息,其核心的利他性仍能以难以言喻的方式渗透现实(存疑但被默客见证)。濒危之人在绝境中获得的、“本能般”的救助被部分理论视为默客力量在现实因果的微弱回响。 ​5.悲壮的抉择:​​ ​英雄落幕:​​ 默客并非完全不可离去,但这违背了圣所的本质。 离开过程(仅对默客意识开放): 需首先以强大精神脉冲向整个层级宣告明确的离意。 承受挽留的悲悯​:来自所有感知到此举的默客的挽留情愫将在离开者琉璃态的形体上具象化为不可逆转的裂痕。 ​撕裂至洁刻印:​​ 将自身存在的核心象征(至洁刻印)撕裂,作为开启门的钥匙与代价。 最终宣告:说出启动密语“愿此身化桥渡苍生”触发记忆熔断协议。 离开者可选择前往后室(除虚数外)或前厅的任一地点,但永恒代价即刻生效:离去的默客将永久丧失在Φ层级的形态映射权,这意味着即使他/她再次满足入口条件做出同样纯粹的牺牲,其意识也无法再回归Level Φ-TRR。此外,所有关于Level Φ-TRR本身及其自身牺牲的详细记忆将被抹去或极度模糊化。

基地、前哨与社区:​​

​唯一社区:默客之息​ 无组织,无管理结构。默客们自然地、稀疏地分布于无垠澄澈之中。 多数时间处于类似深度冥想或静息的放松状态。 当极其罕见的新默客降临(源自严苛入口的满足),附近的默客会通过静默共鸣传递深沉而温暖的集体性理解、接纳与无言的慰藉。 为抚慰新牺牲者,层级特性(静默共鸣)可能短暂重构周遭环境,幻化出与新默客至洁刻印相关的确认性景象​(例如:消防员默客周围可能浮现其所救建筑幸存后安全的虚像)。 默客们有时会自发地在较大的光镜附近聚集,共同见证某个默客救赎链的回响画面。这是一种无声的、基于情感共鸣的群体慰藉仪式。 当某位默客表达离意(见上文),周围的默客会尽力传递挽留的悲悯(裂痕阶段)。若其决心已定并执行流程,在最终离去前,所有感知到的默客将变挽留为深深的尊重与祝福的共鸣。

入口:​​

​唯一入口:​​ 在后室的任何层级中触发。 ​触发条件(极其严苛):​​ 一个人类个体(牺牲者)必须为了拯救或保护其他至少五个独立个体的生命​(精确数值存疑但广泛观察结果)而行动。 其牺牲行为必须是纯粹利他、毫不犹豫、发自本能的反应​(例如:推开众人自己阻挡实体的致命一击;用身体压住爆炸物;冲入必死环境救出他人而自身消亡)。 该行为必须导致其自身的、不可逆转的物理性死亡或存在终结。 ​在牺牲抉择的临界瞬间,其核心意念必须是绝对且唯一的指向“拯救他人”​,不掺杂丝毫: 对自身死亡的渴望(如自杀倾向)。 自我毁灭的念头(无论出于何种目的)。 期望获得回报(名声、认可、死后归宿、精神解脱等)。 ​满足条件后:​​ 牺牲者的意识将在其物理存在消亡的瞬间被概念性“剥离”,不经过后室任何中转层级,​直接跃迁并稳定投射于Level Φ-TRR之中,成为新的默客。

出口:​​

​唯一出口:​​ 专为已稳定存在于Level Φ-TRR中的默客意识设计。 ​流程(见核心特性5: 悲壮的抉择):​​ 需在宣告离意后300秒内连续完成精神宣告、承受悲悯裂痕、撕裂至洁刻印、说出密语触发记忆熔断。 ​结果:​​ 可抵达后室(Level 1 至 Level 3999)/前厅/或指定特殊层级/的任何位置。伴随永久失去Φ层级映射权及相关关键记忆熔断的永恒代价。 ​M.E.G.最终建议:​​ Level Φ-TRR 是牺牲者意识的概念性终点与永恒归宿。进入即意味着彻底脱离生者轮回与后室混乱的永恒安息之地。这是最崇高牺牲的终极犒赏——无痛、无惧、无扰的存在,以及对自身救赎成果的永恒、宁静的见证。​强烈建议任何符合进入条件的牺牲者意识接纳这份安息。离开是极不明智且代价沉重的不归路。​​ ​圣所悖论 (Sacrosanct Paradox):​​ 任何尝试在层级内部使用实体(如记录仪)或能力进行的观测或记录行为,都将只能捕获到一片温和的、不可解析的“空白慈场 (Void Benevolence)​”。离开Level Φ-TRR后,任何由离开者撰写的关于该层级内部细节的文字描述都将经历快速、自发的逆熵信息消解,其内容会变得语焉不详或矛盾,最终可能完全消失。唯一不受此影响的信息,是由外界被默客的无形援手所拯救的个体那模糊的“本能逃生记忆”​​ —— 这是圣所力量在现实层面留下的、难以被彻底抹除的微弱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