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CSS模板 在bwiki中 正式启用!请根据CSS使用指南配置页面CSS!

我们正在对全站css和js进行施工,期间可能出现页面内容显示不正常的情况,敬请谅解。

全站通知:

Entity 9

阅读

    

2025-02-13更新

    

最新编辑:白色白面包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2-13

  

最新编辑:白色白面包

来自Backrooms后室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白色白面包

编号:9


栖息地:周游


描述

无面灵(即 Entity 9),是一种几乎无需介绍的人形生物。作为大多数层级标配的风景线,但凡对后室略知一二者都对它们熟悉不已。


无面灵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们与人类惊人地相似——无论是生理结构还是行为表现。解剖表明无面灵的身体构造与人类如出一辙,即便它们似乎并不依赖体内的器官维生。无面灵还会模仿人类的动作、职业与路线,但从其表现来看,它们并不清楚这些行为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此外,这些生物似乎还会模仿人类的群居习惯。无面灵往往栖息于城市环境的层级和 / 或大量人口定居之地——这也包含了 Level 11。只要某个层级中出现了丝毫人类建筑的痕迹,就有可能在其中发现无面灵社群。而且,无面灵的数量似乎与人口规模正相关。尽管它们本就已十分常见,但随着近年来后室人口的激增,无面灵的数量也迎来了显著上涨。

历史与进化

无面灵自古存在。对它们的记录延续了无数岁月,随着古老壁画、民间传说与文字记载一直流传至今。特别的是,后室古人长久以来积累的无面灵记录表明,这一物种似乎正在进化——从远古直到今天,从未停止。失落一族的族人们慷慨地为 M.E.G. 提供了它们对 Entity 9 长期以来的记录,足以让我们深入研究它们跨越亘古的进化历程。


截至目前,我们所知最古老的无面灵画像显示,它们是一种由皮肤、血肉、错位的肢体与器官融合而成的怪物,与肢团十分相似。在此后,它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他团队帮助我们翻译了以下文献的节选,足以说明这一进化的过程。


“这些怪物仅是血肉与骨骸对人类苍白的复制,是伟大者们所厌弃的污秽遗留。它们被留存在此地,与吾等完善后的造物两界相隔——历来如此,直到我们无意坠入这片不完美的天地,不得不与它们同担此方现实的诅咒。


“有人说它们是恶毒的灵魂,引诱无辜者深入迷宫直至在绝望中迷失,是窃取死者遗骸的邪祟;也有人认为它们是介于生死之间的可悲造物,是死后无法解脱的不幸灵魂,因诅咒而永世徘徊,不得一日安宁。 ”


——节选自 το χαμένο βιβλίά του χώρου(失落的空间之书),第一卷


“无面之人既无思考也无知觉,只能如觅草的羊群般游荡。据说这些造物曾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因而被剥夺意志,罚为永世受难的怪形。


“它们的躯体残缺丑陋。它们没有面容与皮肤。他们不可视物、不具五感。它们脆弱,无求生之本能。它们日落而死,却从未绝迹,更迭迅速。


“吾等理应远离这些秽物,因它们的躯体中充斥厄难。一旦有人接触这些扭曲存在,便会受它们诅咒。传说记载,触摸过无面之人的不幸者迅速失去心智,沦落到与它们同样的境地,盲目而残缺。这也定然是它们源源不断的缘由。”


——节选自 το χαμένο βιβλίά του χώρου(失落的空间之书),第五卷


“无面的生灵极有可能是人类被一巨大邪恶所侵蚀的结果,它们偏离了荣耀正直之路,选择与邪恶力量同流。或许它们被侵占躯体、吞噬血肉的邪灵所蛊惑,或许它们是邪恶者与魔鬼交媾诞下的憎恶产物,因无家可归而不得不栖居此地。


“如今可以见得,与我们先祖所留下的言语不同,它们并非恶毒之物,却不过是单纯的无知且未经开化。它们眼不能见、心不可思,因而也无力伤害他人。它们存在的唯一作用,便是让我们徒增些许烦恼。”


——节选自 το χαμένο βιβλίά του χώρου(失落的空间之书),第十二卷


最初对无面灵的记述便称它们无知无觉,但却也将之形容为“邪恶之物”。然而,我们却从未发现过细致描写无面灵展露恶意的记述。哪怕到了今天,我们也只有几份难以证实的报告称,看到成年无面灵为了自保而进行反击。 有部分理论试图解释 Entity 9 的存在与进化。其中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无面灵是后室企图复制人类的产物,随着我们踏入后室的疆土而一并诞生。这一过程应当与“层级的生成”类似。正如许多“前厅复制品”层级与前厅中的真实地点十分相似,这些生物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它们是前厅真实地点中人类居民的复制品——然而却未能完全成形,所以残缺扭曲,与它们的所处的层级一样。


在此基础上,虽然这些人类的复制品最初是畸形、“不太对劲”的,但到了最后,它们依然开始经历“自然选择”的过程。作为一种寿命短暂的有瑕生物,它们中发育更为完善的个体开始占据主导,在漫长的试错中逐步进化。


因而,这一进化的过程也导致了无面灵品种的多样性,就如同不同的遗传学分支。今天,我们能看到大量截然不同的无面灵亚种,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无面灵的种类

  • 多边无面灵

与最常见的无面灵不同,很多亚种并不像它们的同族那样展现出普通人类的外观。其中一支有名的异形亚种便被称为多边无面灵。


正如其名,此亚种的身体由巨大、平坦的多边形平面构成。虽然它们的轮廓依旧与人类相似,但却更加笨拙,身材矮小,就像是早期 3D 游戏中的角色建模。它们的皮肤粗糙而干燥,手感酥脆。


有证据表明多边无面灵的怪异外表是因意外切行形成的。这种异常反应的具体原理无从知晓,或许是因为他们脆弱的身体结构无法承担跨维度旅行的重压。

  • 暗影无面灵

一种名为暗影无面灵的亚种拥有漆黑如幽灵的躯体。它们往往自发漂浮在后室中的黑暗区域。它们会被光源吸引。与普通无面灵相比,这一亚种的情绪波动更加明显。在遇见人类时,它们更容易受惊并采取防御性攻击,但他们的力量不足以对人类造成太大伤害。此外,它们也很容易被手电筒和火把引诱,因此避开它们并非难事。许多遇到这种无面灵的流浪者都着重强调,它们的行为与笑魇十分相似。虽说如此,我们并未发现二者之间有什么实质联系。

  • 记忆无面灵

记忆无面灵是一种尤为特殊的无面灵亚种。它们非常罕见,至今只有不到二十次可信的遭遇记录在案,这让我们难以研究它们古怪的特征。

这种无面灵能够模仿接近者所爱之人的外貌——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它们依旧没有清晰的面容。有理论认为它们能够读取、回应流浪者的记忆,从而改变自己的形体。这一改变不仅是外表上的,它们似乎还会尝试复制模仿对象的行为习惯和举止。遇到这种无面灵的流浪者往往会因看到久别的爱人而做出相当情绪化的反应。我们推测这种无面灵与记忆蠕虫存在一定联系,但却无法解释它们如何获得了这种能力。

生物学特征

正如其外表所示,无面灵的构造与人类相似,但内在却是畸形的。除了明显缺少面部特征外,它们的许多器官都发育不全,难以正常工作。


描述无面灵的生理结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事实上,不同无面灵的身体运作机理可能截然不同。不过总得来说,如果仅是为了维生和活动,无面灵并不需要常规的器官——它们一般也没有。例如,虽然它们没有口齿,消化道也不完整,但它们本就不需要进食。虽然它们没有眼睛,但却不妨碍其如常行动,仿佛能见到面前的景象。一反直觉的是,无面灵的器官对它们而言往往弊大于利。无面灵的器官不会给它们的生存做多少贡献,但发育不全的状态却会导致器官更易衰竭,而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则会伤害、乃至杀死无面灵。失调的器官将腐烂、破裂、或引发肿瘤增生,侵占原本正常运作的身体系统。无面灵的自然死亡十有八九都是因为器官衰竭。


无面灵的生命周期是另一项有趣的生物学课题。无面灵不会繁殖,但显然会随机地直接出现,或者说是被它们所栖居的层级“自发生成”。任何无面灵的外貌都不是根据其真实年龄决定的,它们的外表在诞生之初就会自然地呈现为某一年龄段的人类。在生成之后,无面灵会像人类一样随时间自然衰老。


在诞生时形同婴儿的无面灵往往发育得更为完善。这很可能是因为相较于成年人类,婴儿的解剖学构造更为简单。然而,婴儿无面灵往往也是消亡最快的,它们的内在器官无法支撑长大后的躯体,也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儿童、青年无面灵则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它们通常发育不良,但大部分还是能生长成熟进入成年期。生来成年的无面灵结构最完整,许多都能活到老年。


值得重视的是,近期有部分 Entity 9 似乎进入了进化的最终阶段。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陆续收到了零散的报告,称有无面灵长出了异常的面部器官(例如独眼、独耳)。但就在近几年,大量无面灵展露了虽仍然畸形、但已趋于完整的面部特征。不同于它们无面的同类,这些进化的物种似乎更加依赖完整的体内系统,此前不存在的五官也融入了身体系统的运作之中。例如,进化后的无面灵不仅多出了鼻子,连带体内也具备完善的呼吸系统,并积极呼吸着空气。


尽管如此,新进化出的面部器官仍有着显著缺陷。两个鼻孔通常相连,引发严重的呼吸问题。虽然有目能视,且需要靠视力认路,但它们的眼球却小而原始,导致了近视问题。它们的嘴没有嘴唇,由于下颚发育不全无法合拢。它们的耳部扁平,大量耵聍引发耳道堵塞,因而听觉十分受限。


除了面部特征,进化的无面灵在其他部分也表现出了更完善的发育。和普通的无面灵一样,它们拥有完整的头发;但更进一步的是,进化种开始发育出额外的体毛与面部毛发。虽说如此,它们依旧没有眉毛与睫毛,因此双眼无法抵御灰尘,易受感染。此外,数个死亡进化种的标本表明它们拥有完整的骨架,但其骨骼与普通无面灵一样脆弱。

行为

多数无面灵都是温顺的。虽然个体的行为并不相同,但他们大体上都在尝试复制不同的人类角色,并模仿其生活。它们极力复原着人类的文化、传统与宗教行为。人们常常能看到无面灵庆祝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身穿传统服饰,甚至做出类似祈祷的动作。

然而,虽然它们完全沉迷于模仿人类,这些生物却对人类社会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它们参与活动的行为也没有深层逻辑、思维或目的的指导。一个作为收银员“工作”的无面灵或许愿意接收任何货币,但它们却无法真正理解一宗交易的价值。一个“白领”无面灵会一直坐在桌前,面对未通电的电脑终端在键盘上无序地输入,永远也不歇息。一个“路人”无面灵可能日复一日地沿着同一条路线行走,没有变数,也没有怨言。


无面灵之间可能发生相当友善的互动。在没有感知器官的情况下,它们依旧能清楚地理解对方,并尝试不同程度上复刻正常人类的社交行为。一些无面灵会对自己认识的人招手,进行对话(无对话,毕竟它们没有发声器官),暂时停止日常行为,转而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在部分层级中,该实体甚至能做出有智能的集体行为。众所周知,无面灵乐于交友乃至寻找配偶,最终依靠领养关系建立大型的家族。


然而,无面灵也十分易怒。哪怕是最微小的刺激也有可能激怒它们。这些情感上的波动甚至可能升级为肢体冲突,尤其是在有人刻意激怒它们时。这一状态下的无面灵将会攻击激怒它们的事物,同时连带破坏周围的环境。然而,由于身体结构脆弱于大部分成年人类,愤怒的无面灵很容易被甩开。


心理学研究显示,该实体难以控制冲动的情感,光是管理整体情绪就已弥足困难。毫无疑问,这肯定就是它们难以评估自身面临的威胁、常常做出过激反应的原因。对无面灵大脑的扫描显示,这很可能是它们更小、更原始的前额叶造成的。


虽然无面灵的威胁不大,但招惹它们依旧是不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它们成群结队时。当无面灵发现有人在故意攻击它们的同类时,会表现得尤为敌对。它们将不顾一切互保,尤其是保护幼年无面灵。如果受害的无面灵与自己存在社会关系乃至家庭关系,它们的反应还会进一步加剧。


此处需要指出,根据报告,面对冲突时,幼年无面灵才是攻击性最强、最不稳定的类型。由于大脑发育落后,它们完全无法调控自身情绪,往往不能明辨是非。一旦情绪低落,它们就会立刻开始踢打、抓挠周围之人,甚至在这一过程中伤到自己。不过,传统安抚人类孩童的方式对它们似乎也有效。


随着记录,我们很快确认无面灵具备交流的智力,还可以与人类完成社会性合作。一项教导无面灵智慧语言的提案已被批准,目前由新上任的实体研究专家查娜·奈特牵头实行。在该项目中,专员们发现进化种的无面灵能够学习手语,写字的速度也快许多。它们中许多都已能通过这种方式与人自主交流。随后的提案希望能教导它们字母表的发音,从而让这些进化种学会通过语言与人交流。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在人类的干预下,无面灵将迎来进一步的进化。大多数无面灵都能习得简单口语、说出连贯的语句,而它们无面的同类也能通过手语与写作自我表达。

行为准则

应当:

  • 温和地对待无面灵,尊重他们的边界。
  • 如果你有需要,尝试与它们交流。多数无面灵都非常乐于助人。
  • 如果发现新的亚种,立刻上报。

不应:

  • 玩弄、挑衅、攻击这些实体。
  • 遇到无面灵时,表现得像是个威胁。
  • 教无面灵骂人。

“Entity 9 - “无面灵””,作者 Jo 与 Higher Being Love Cereal!,原合作者 Reddit 的后室探险者们,原重写者 1000dumplings,现重写者 Nikuchan,来自后室英文维基。原文链接:http://backrooms-wiki.wikidot.com/entity-9。译者 Ambersight,来自后室中文维基。译文链接:http://backrooms-wiki-cn.wikidot.com/entity-9。遵循 CC BY-SA 3.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