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90F90高达
阅读
2025-08-11更新
最新编辑:再生的天际线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8-11
最新编辑:再生的天际线
高达WIKI > 全机体资料 > 机动战士高达F90机体 > F90F90高达
F90高达的介绍
F90 F90高达(Gundam F90)是海军战略研究所进行的MS小型化计划“方程式计划”中制造的试作机,该机设计于U.C.0111年完成,并于次年的U.C.112年,在地球联邦军举办的次世代主力机竞标(Advanced Tactical Mobile Suit, ATMS)中获得高度评价,F90成功赢得了这一席位。尽管其后的量产计划被搁置,但在阿纳海姆电子公司一家独大的联邦军机动战士开发领域,这无疑是一次轰动的事件。
其型号“F90”意为“F9系列的0号机”。正如编号为0号机所示,本机是作为技术验证和数据收集目的而开发设计的原型机,原本并未计划投入战场。尽管如此,仍有数台被制造出来。根据记录,在经历测试运用后,到了U.C.120年,1号机在第13独立机动舰队服役,而2号机则以被火星独立吉翁军夺取的形式投入了实战。
本机是以F89F89高达为基础排除不必要的机能进一步缩小尺寸,回归泛用性MS原点的机体。本机的设计团队涵盖了对AE社故步自封而出走的前AE社雇员,前新吉翁团队以及负责过泰坦斯的TR计划的开发团队组成,所以本机虽然看似保守,但实际上运用了很多独创甚至激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本体的高度小型化以及凭借丰富可选武器带来的高扩展性。首先在小型化方面,它将此前标准尺寸在18~20米左右的机动战士,在保持输出功率的同时成功缩小至约15米级别。这带来了更高的机动性以及更低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其标准装备虽然较为简洁,包括光束步枪、光束军刀、火神炮,但拥有名为“任务背包”的丰富可选武器系统。该系统基于机体全身11处挂点,允许根据战况或任务需求换装不同的背包,例如用于远程攻击、电子战或格斗战等。尽管本机大体构造依然维持第二世代MS的构造,但机体引入了多项最新技术:包括成功应用微蜂窝技术实现轻量化的装甲,以及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8000系神经计算机等。这些技术后来被SNRI开发的后续机型F91F91高达及其系列所继承,在机动战士的发展历程中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技术分水岭。
尽管本机运用之初并未考虑到实战,但令人惊愕的是,F90一号机U.C.0121年的火星战役、U.C.0122年的第二次奥兹莫比尔战役、U.C.0130年代的神之雷作战中均投入使用。之所以将原本并未被设想为实战规格的F90积极投入实战,既是SNRI忠实于「战场之火正是锻造兵器的熔炉」这一军队的古老格言的体现,同时也倾注了他们对于F90的自信吧。
基本概要
[编辑]
机体型号 | F90 | 中文名称 | F90高达 |
---|---|---|---|
日文名称 | ガンダムF90 | 英文名称 | Gundam F90 |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F90 机动战士高达F90:极速方程式 | ||
机体类型 | 攻击用试作型MS | ||
制造商 | 海军战略研究所 | ||
所属 | 地球联邦 | ||
初次配备 | U.C.0111 | ||
机师 |
![]() 赛弗 ![]() 戴夫·施泰利昂 ![]() 伯格·斯奎德 ![]() 立花奈奈 ![]() 铃木稔 |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 位于躯干的360°全周天/线性座椅驾驶舱 | ||
---|---|---|---|
尺寸 | 头顶高:14.8米 | ||
本体重量 | 7.5吨 | ||
全备重量 | 17.8吨 | ||
装甲材料及结构 | 高达尼姆合金陶瓷复合材料与可动式框架 | ||
发动机功率 | 3160KW 动力源:J-79型米诺夫斯基超小型核聚变反应堆 | ||
推进力 | 27510KG×2+9870KG×2=74760KG | ||
加速度 | - | ||
装备及设计特征 | 姿态控制喷口数:51 特殊装备:换装系统 操作系统:Type A.R. | ||
固定武装 | 头部60mm火神炮×2;光束军刀×2 | ||
选用武装 | 专用盾牌 | ||
选用手部武器 | 专用光束步枪;MEGA光束火箭炮 | ||
远程武器 | - | ||
武器设定 |
更多图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