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曲解研究所参与建设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欢迎收藏起来防止迷路,也希望有爱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编辑哟~
编辑帮助:目录BWIKI反馈留言板

全站通知: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阅读

    

2021-03-10更新

    

最新编辑:丛云酱

阅读:

  

更新日期:2021-03-10

  

最新编辑:丛云酱

来自来古弥新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jpg

“作为朋友,这洒金宣纸包的种子就送给你吧。”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作为朋友,这洒金宣纸包的种子就送给你吧。”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立绘文衡山先生手植藤.jpg
  • 基本信息
  • 背景故事
  • 文物简介
器者名称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基金会登记状态 未登记
基金会身份 ———
本体现藏 苏州博物馆
目睹了数百年间的世故人情,自苏醒起她便被磨平了棱角。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普通甚至有些无聊,或许是时候找点乐子了。一些传闻开始从拙政园传出,包里突然出现的紫藤种子、毛笔签过名的书、在忠王府里独自看书的神秘幽灵……

文徵明擅诗文书画,无论哪一项在当时都颇受推崇,在作出《拙政园诗画册》后,他就没再来过这拙政园。那是被种下一年后的嘉靖十二年,她第一次亲眼看见对方,也是最后一次。但见识其才华后,对方便成为了她在文学上的光。

她的出现令人惊讶,这与我们以往发现的“常规器者”有些不同,或许应该考虑联系其他的机构进一步确认……但冬谷基金会仍是她经常主动光顾的地方。

自古紫藤为文人所爱,各类作品或批判、或赞扬,使其成为了承载文脉的实体之一,得名“文藤”。她将文人寄托的情感化为种子,使它们可以走到更远的地方,将“文脉”延续下去。

苏州博物馆馆内紫藤,为“明四家”之一文徵明(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亲手所植,雅称“文藤”,被视为活的文物。此株紫藤从馆内拙政园嫁接移栽至东部辅展区,藤叶枝蔓在空中缠绕盘错,遒劲别致。每至仲春时节,东风送暖,园区内藤花垂垂,人们相聚于花蔓之下驻足凝望,百年前的江南风雅由此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