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Mini Metro WIKI!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欢迎收藏起来防止迷路,也希望有爱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编辑哟~
目前本WIKI的主要内容已基本完成,欢迎补充教程、原型介绍等拓展内容~
编辑帮助:目录 • BWIKI反馈留言板
欢迎来到 Mini Metro WIKI!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欢迎收藏起来防止迷路,也希望有爱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编辑哟~
目前本WIKI的主要内容已基本完成,欢迎补充教程、原型介绍等拓展内容~
模板:地图卡片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地图卡片|
|中文名=伦敦 <填入中文名>
|英文名=London <填入英文名>
|语言=英语 <填入地图所在地区语言>
|当地名称={{注音|London||原语言=en}} <填入当地名称>
|实装日期= <填入该地图实装日期>
|地图主题="Tube" <用于创意工坊city.json中的"theme"值>
|音频ID="london" <用于创意工坊city.json中的"audioLoadoutId"值>
|初始车站=[[文件:圆形车站图标.png|30px|link=]]×1 [[文件:三角形车站图标.png|30px|link=]]×1 [[文件:方形车站图标.png|30px|link=]]×1 <填入初始车站>
|初始道具={{图标|线路}}×3 {{图标|机车}}×3 {{图标|隧道}}×3 <填入初始道具>
|升级1={{图标|机车}}×1(当机车拥有量<28时) <填入第1阶段升级可获得物品:机车、新干线、有轨电车>
|升级2={{图标|线路}}×1(未达到上限时) {{图标|车厢}}×1 {{图标|隧道}}×2 {{图标|换乘枢纽}}×1 <br>以上随机抽取2项后选择1项 <填入第2阶段升级可获得物品:线路、车厢、隧道、桥梁、换乘枢纽>
|十字形= <该特殊站点是否出现,是填Y,否填N>
|星形=
|五边形=
|菱形=
|扇形=
|钻石形=
|谷形=
|车站容量=6 <填入车站容量>
|车辆容量=6 <填入车辆容量>
|挑战1= <填入本关的挑战内容,若没有则留空>
|挑战2=
|挑战3=
|挑战4=
|挑战5=
|线路1=环状线 Circle Line <这7项均填入线路对应现实线路的名称,若未知则填入未知,若地图的线路数量<7则多余线路留空>
|线路2=中央线 Central Line
|线路3=皮卡迪利线 Piccadilly Line
|线路4=维多利亚线 Victoria Line
|线路5=区域线 District Line
|线路6=汉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Hammersmith & City Line
|线路7=贝克卢线 Bakerloo Line
|介绍=亲手重建地下铁路的始祖——伦敦地铁。 <填写游戏内地图介绍>
|陆地1=#f0f0f0 <日间模式的颜色数据,这7项均填入线路16进制颜色代码,若没有则留空>
|陆地2=
|陆地3=
|水域边框=#64caf5
|水域主体=#c5e6fa
|车站边框=#463633
|车站主体=#fcfafa
|陆地1N= <夜间模式的颜色数据,这7项均填入线路16进制颜色代码,若没有则留空>
|陆地2N=
|陆地3N=
|水域边框N=
|水域主体N=
|车站边框N=
|车站主体N=
}}
复制用
{{地图卡片|
|中文名=
|英文名=
|语言=
|当地名称=
|实装日期=
|地图主题=
|音频ID=
|初始车站=[[文件:圆形车站图标.png|30px|link=]]×1 [[文件:三角形车站图标.png|30px|link=]]×1 [[文件:方形车站图标.png|30px|link=]]×1
|初始道具={{图标|线路}}×3 {{图标|机车}}×3 {{图标|隧道}}×3
|升级1={{图标|机车}}×1(当机车拥有量<28时)
|升级2={{图标|线路}}×1(未达到上限时) {{图标|车厢}}×1 {{图标|隧道}}×2 {{图标|换乘枢纽}}×1 <br>以上随机抽取2项后选择1项
|十字形=
|星形=
|五边形=
|菱形=
|扇形=
|钻石形=
|谷形=
|车站容量=6
|车辆容量=6
|挑战1=
|挑战2=
|挑战3=
|挑战4=
|挑战5=
|线路1=
|线路2=
|线路3=
|线路4=
|线路5=
|线路6=
|线路7=
|介绍=
|陆地1=
|陆地2=
|陆地3=
|水域边框=
|水域主体=
|车站边框=
|车站主体=
|陆地1N=
|陆地2N=
|陆地3N=
|水域边框N=
|水域主体N=
|车站边框N=
|车站主体N=
}}
效果
| 基本资料 | |
|---|---|
| 中文名 | 伦敦 | 
| 英文名 | London | 
| 当地名称(英语) | |
| 实装日期 | |
| 地图主题用于社区地图的 "theme" 值 | "Tube" | 
| 音频ID用于社区地图的 "audioLoadoutId" 值 | "london" | 
| 地图资源 | |
| 初始车站 |  ×1  ×1  ×1 | 
| 初始道具 |  线路×3  机车×3  隧道×3 | 
| 升级(1) |  机车×1(当机车拥有量<28时) | 
| 升级(2) |  线路×1(未达到上限时)  车厢×1  隧道×2  换乘枢纽×1 以上随机抽取2项后选择1项 | 
| 可出现特殊站点 | |
| 车站容量 | 6 | 
| 车辆容量 | 6 | 
| 挑战 | |
| 挑战(1) |  在伦敦将200位乘客送到目的地。 | 
| 挑战(2) |  在伦敦将1000位乘客送到目的地。 | 
| 挑战(3) |  不用或仅用一个隧道,在伦敦将1000位乘客送到目的地。 | 
| 线路色(以游戏内为准) | |
| ● 环状线 Circle Line | |
| ● 中央线 Central Line | |
| ● 皮卡迪利线 Piccadilly Line | |
| ● 维多利亚线 Victoria Line | |
| ● 区域线 District Line | |
| ● 汉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Hammersmith & City Line | |
| ● 贝克卢线 Bakerloo Line | |
原型介绍
| 伦敦地铁 London Underground | |
|   | |
| 概要 | |
|---|---|
| 所在地区 | 英国,伦敦 | 
| 交通类型 | 地铁系统 | 
| 轨距 | 1435 mm | 
| 线路 | 11 | 
| 车站 | 272 | 
| 里程 | 402 km | 
| 年客流量 | 12.65亿人次(2013) | 
| 开始运营 | 1863/1/10 | 
| 运营单位 | 伦敦交通局 | 
伦敦地铁(英语:London Underground)是英国伦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于1863年1月10日通车。地铁车辆在伦敦城中心地底运行,至郊区在地面运行,其中地面运行线路占55%。伦敦地铁在英文中别称The Tube(管子),名称来源于车辆在像管道一样的圆形隧道里行驶。
伦敦已经建成总长402km的地铁网,其中160km在地下,共有11条线路、272个运作中的车站,每日载客量平均高达304万人。 2004至2005年度总载客人次为9亿7600万。 2003年起,伦敦地铁成为伦敦交通局的一部分,该公司同时运营市内巴士(包括伦敦著名的红色双层公共汽车)及伦敦地上铁系统。
伦敦地铁是国际地铁联盟的成员之一。
历史
建立
伦敦地铁最初的一部分:都会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市内载客地下铁路,该条铁路在帕丁顿(现在的帕丁顿站)和临时的法灵顿街站(现在的法灵顿站西北)间运行。尽管铁路计划在1854年就被批准,但由于财政等各种原因被一再推迟。不过地铁最终于1863年1月10日正式运作,开张当天即有4万名乘客搭乘该条线路,列车为每10分钟一班。到了1880年,扩展后的大都会铁路每年运载4千万名乘客。与此同时,其他线路也迅速跟进,1884年,内环线(现在的环线)竣工。由这些早期的线路均使用需要顶部通风良好的蒸汽火车,所以隧道较浅较大。随后电气化铁路的使用使得新隧道可以比原本隧道建造的更深更窄,同时也使用和进一步发展了盾构技术。第一条电力运行的深层隧道-伦敦城与南伦敦铁路(City & South London Railways,现在北线的一部分)于1890年建成。
伦敦地下电气铁路公司年代
20世纪早期,由于当时六个独立的运营商经营着地铁不同的线路,导致乘客换乘十分不方便,有些地方想换乘的乘客必须在地面行走一段里程才能到达另一个站台。与此同时运营这些铁路系统的成本也十分昂贵,为了进一步扩展线路到郊区,和将早期的蒸汽运作的线路电气化,很多公司开始寻找资本家来寻求资金。这当中成果最显著者为美国大亨郑京士,他在1900到1902年间获得了大都会区域铁路(今区域线)和当时在建的查令十字、尤斯顿暨汉普斯特德铁路(今北线的查令十字支线)。耶金斯后来也获得了大北方及河岸铁路、布朗普顿与皮卡迪利铁路(随后合并为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顿铁路,今皮卡迪利线的核心部分)和贝克街-滑铁卢铁路(随后成为今贝克卢线),郑京士于1902年4月9日将这三条线路合并成为伦敦地下电气铁路公司。该公司也拥有一些有轨电车线路并于后来继续购买了伦敦公交总公司,这一壮大的新公司当时被民间称之为“合体”(The Combine)。 1913年1月1日,伦敦地下电气铁路公司将另外两条独立的地铁线——城市及南伦敦铁路、中央伦敦铁路并入,后者建立于1900年7月30日,是一条重要的城市东西贯穿线,现为中央线一部分。
伦敦客运委员会年代
1933年,伦敦客运委员会(London Passenger Transport Board,LPTB)成立。地铁、大都会铁路、所有的市营巴士和独立巴士、有轨电车线路全部被并入该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规模与先进伦敦运输公司类似。委员会推出线路扩张的计划(1935-40 New Work Plan),旨在扩展部分线路,并取得当时仍由他人运营线路的控制权。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这一计划终止。到了1940年代中期,德国空军发动的伦敦大轰炸迫使很多地铁车站充当防空洞。
伦敦公共交通管理局(1948—1962)年代
战后,交通拥挤情况持续恶化。后来经过精心规划的维多利亚线,呈东北-西南对角线穿越伦敦中心区,吸引了大量战后扩张引起的过量交通,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
大伦敦议会年代
1970年1月1日,大伦敦议会接手地铁事务。 1975年2月发生沼泽门地铁撞车事故,数十人死亡。 1977年皮卡迪利线延伸到希思罗机场。
1979年,银禧线通车。它由一条从贝克街站到查令十字站的新隧道和部分贝克卢线路段组成。
伦敦区域交通局年代
1984年,伦敦区域交通局成立。 1994年4月,英铁滑铁卢及伦敦城铁路被转交至伦敦地铁运营,并改称滑铁卢及城市线。在1999年,银禧线从绿园站经码头区延长至斯特拉特福站,同时停止服务绿园站至查令十字站路段。延长段车站是伦敦地铁首批设有高站台门的车站。
伦敦交通局年代
2000年,伦敦交通局成立。
非接触式电子票证智能卡牡蛎卡自2003年开始使用。 2007年,东伦敦线停止服务,由伦敦地上铁取代并延长。 2009年12月,环城线延长至咸思密。 2014年9月,其他类型的非接触式电子票证智能卡也可用于支付车资。
线路
| 线路 | 起点&终点 | 开通日期 | 长度/km | 车站数 | 
|---|---|---|---|---|
| ●  贝克卢线 Bakerloo Line | 哈罗及威尔德斯通 ↔ 象堡 | 1906 | 23 | 25 | 
| ●  中央线 Central Line | 西莱斯里普/伊灵大道 ↔ 埃平 | 1900 | 74 | 49 | 
| ●  环状线 Circle Line | 汉默史密斯 ↔ 帕丁顿 ↔ 帕丁顿 | 1884 | 22 | 36 | 
| ●  区域线 District Line | 温布顿/里奇蒙/伊灵大道/肯辛顿(奥林匹亚) ↔ 埃奇韦尔路/上敏斯特 | 1868 | 64 | 60 | 
| ●  汉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Hammersmith & City Line | 汉默史密斯 ↔ 柏京 | 1863 | 14 | 29 | 
| ●  银禧线 Jubilee Line | 史丹摩 ↔ 斯特拉特福 | 1979 | 36 | 27 | 
| ●  大都会线 Metropolitan Line | 阿尔德门 ↔ 阿克斯桥/沃特福德/切舍姆/阿默舍姆 | 1863 | 67 | 34 | 
| ●  北线 Northern Line | 高巴尼特/磨坊山东/埃奇韦尔 ↔ 巴特西发电站/莫登 | 1890 | 58 | 52 | 
| ●  皮卡迪利线 Piccadilly Line | 卡克福斯特斯 ↔ 阿克斯桥/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 | 1906 | 71 | 53 | 
| ●  维多利亚线 Victoria Line | 沃尔瑟姆斯托中央 ↔ 布里克斯顿 | 1969 | 21 | 16 | 
| ●  滑铁卢及城市线 Waterloo & City Line | 银行 ↔ 滑铁卢 | 1898 | 2 | 2 | 
所有模板列表
| 基本资料 | |
|---|---|
| 中文名 | |
| 英文名 | |
| 当地名称() | |
| 实装日期 | |
| 地图主题用于社区地图的 "theme" 值 | 未知 | 
| 音频ID用于社区地图的 "audioLoadoutId" 值 | 未知 | 
| 地图资源 | |
| 初始车站 | |
| 初始道具 | |
| 升级(1) | |
| 升级(2) | |
| 可出现特殊站点 |               | 
| 车站容量 | 6 | 
| 车辆容量 | 6 | 
| 挑战 | |
| 线路色(以游戏内为准) | |
| [[文件:{{{中文名}}}预览图.png|360px|center]] | 
| {{{介绍}}} | 
| 地图颜色信息(左为日间,右为夜间,以游戏内为准) | ||
|---|---|---|
| 陆地 | ● {{{陆地1}}} | ● {{{陆地1N}}} | 
{{:{{{中文名}}}原型介绍}}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714 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7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