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曲解研究所参与建设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欢迎收藏起来防止迷路,也希望有爱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编辑哟~
编辑帮助:目录BWIKI反馈留言板

全站通知:

【来古考据】“南海一号”宋金项饰

阅读

    

2024-05-26更新

    

最新编辑:战术白貂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5-26

  

最新编辑:战术白貂

来自物华弥新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康熙自来火二号枪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


宋金项饰01.jpg


【来古考据】“南海一号”宋金项饰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器者是来自蓝色海洋,可盐可甜可冰凉的宋金项饰。


宋金项饰02.png


这是一份集阿拉伯时尚、宋地风格与辽地审美的金光闪耀。


宋金项饰03.jpg


整条金项饰长1.72米,带体呈麻花状,带扣装饰细腻浮点状纹饰,极具异域风情。


其中一端有五个小圆环,可以用来调节松紧。

宋金项饰04.png


关于《论宋金项饰的多种穿搭方法》,下面有请漂亮妹妹本人来为我们倾情演绎~


Round 1 腰缠金带,万人迷哎。
宋金项饰05.jpg


Round 2 手链金金,日进斗金。
宋金项饰06.jpg


Round 3 项链一戴,大家都爱。
宋金项饰07.jpg


你学会了吗?


这样一条美丽项饰的出水其实是个偶然。

那是1987年8月的一天,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一家海上探险与救捞公司原本是在寻找一艘印度沉船,却意外发现水下24米深埋的一艘宋代木质沉船,也就是之后的“南海一号”。


被发现的宋金项饰就像是开启“南海一号”宝船的吉祥物,直至20年后的2007年,整艘宋船的完全体打捞出水。

沉默近8个世纪的它们终于再次呼吸水面上的空气,在“水晶宫”的新家扬起风帆。


宋金项饰08.png
(“南海一号”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新家——“水晶宫”)


/ 唤醒这场沉睡

“南海一号”的沉船海域位于广东上川岛的西南方,这里不仅淤泥厚重、水下能见度低,季风、台风等天气因素也导致海况复杂,使得打捞工作困难重重。


于是这场“南海一号”的苏醒计划持续了整整20年。


它经历了前期数次的水下调查与试发掘

宋金项饰09.png
(水下考古的作业方式)


宋金项饰10.png
(“南海一号”船体的水下状况)


宋金项饰11.png
(“南海一号”的水下环境与文物状况)


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论证。

最终确定了“整体打捞 原址保护 就地展示”的保护方式。


这是最好的保护,也是最最艰难的保护。


宋金项饰12.jpg
(整体打捞现场图)


Step1 起重船与沉箱准备。

宋金项饰13.gif


Step2 沉箱下水。

宋金项饰14.jpg


Step3 由考古队员在海底对装载“南海一号”的沉箱进行安装。

宋金项饰15.jpg


Step4 由于周围海泥坚硬,所以需要对沉箱上压水泥重块帮助下沉。后来甚至拆掉了码头持续加码直至4000吨。

宋金项饰16.jpg
宋金项饰17.png


Step5 进入承重临界值的沉箱仍差2米触底,潜水员于是开挖沉箱周围泥土。此时海面风浪大,海底能见度为零,全靠触觉。一旦箱体支撑点受力不均,倒塌后会毁坏整个“南海一号”。

宋金项饰18.gif


Step6 穿梁:在箱体插入36根钢梁,把沉船拖起来。由于海泥又厚又硬,反作用使得钢梁弯曲变形(解决后的穿梁技术已成为国家机密)。

宋金项饰19.png


Step7 起浮:“南海一号”终于出水!

宋金项饰20.png
宋金项饰21.png


Step8 拖航:沉箱下放圆柱形气垫,直接拖入“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

宋金项饰22.png


入住新家之后,“南海一号”的神秘面纱也在一层层慢慢揭开。

宋金项饰23.png
(2014年春季发掘遗址正射投影图)


宋金项饰24.png
(2015年冬季发掘遗址正射投影图)


宋金项饰25.png
(根据“南海一号”相关数据官方复原的宋代福船)


从水下走上陆地,“南海一号”的苏醒是新的开始,也让更多的物华珍宝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新的见证。


/ 异彩瓷金

金属器们造型素雅、工艺精细。


宋金项饰26.jpg
(金虬龙环)


宋金项饰27.png
(可以镶得下一颗“鸽子蛋”的金戒指)


宋金项饰28.png
(锡牌饰)


宋金项饰29.png
(金花卉纹带插销镯)


宋金项饰30.png
(细丝圆圈形金耳环)


宋金项饰31.png
(用于大宗商品交易的金叶子)


更有热销海外,离不开的绝美China瓷器。它们来自各方名窑,争奇斗艳。


宋金项饰32.png
(龙泉窑青釉内出筋葵口碗)


宋金项饰33.png
(景德镇青白釉印花宽折沿花口盘)


宋金项饰34.png
(磁灶窑绿釉印花卉纹折沿菱口碟)


宋金项饰35.png
(德化窑青白釉印牡丹纹六棱带盖执壶)



这些装满船舱的万贯珍品从泉州出发,扬帆出海,目的地是万里行舟后的远方。 然尚未远航,便沉南海。



在深海观察人类的800余年后,终于完全了这场等待。



“南海一号”宋金项饰,来古如故,请多关照。



参考资料:

[1] 刘冬媚:《南海一号沉船——解读南宋海洋贸易的重要宝库》,《收藏家》2019.5.10

[2] 刘黎丁:《“南海一号”的打捞与我国水下考古的现状》,《沧桑》2013年第5期102-104

[3] 吴小玲:《“南海一号”与宋代广西北部湾的对外交往》,《广西民族研究》 2012年第1期149-154

(其他资料cr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官网及中国考古网)



宋金项饰结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