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曲解研究所参与建设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欢迎收藏起来防止迷路,也希望有爱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编辑哟~
编辑帮助:目录BWIKI反馈留言板

全站通知:

考据/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阅读

    

2024-06-08更新

    

最新编辑:战术白貂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6-08

  

最新编辑:战术白貂

来自物华弥新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康熙自来火二号枪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
考据 银香囊0.png







案香囊者,烧香器物也……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


——唐 释玄应、释慧琳《一切经音义》



        作为《梦归长安》活动主人公之一,活泼可爱的银香囊和她神奇的“旧事香”想必把屏幕前的你也一同带回了如梦如幻的长安城。

        银香囊,全名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档案编号C-149-197045,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器者隶属于资料部,也是“唐代香谱研讨组成员”,本体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考据 银香囊1.png



        银香囊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作燃放固体香料之用。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刻葡萄花鸟纹,不仅具有极佳的装饰性,而且便于香烟飘散镂空。香囊盖顶上部铆接有环钮,上套接链条,其上连接环钩弯曲,这样既可悬挂室内,又可作为装饰品佩带于身。

“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


——唐 白居易《青毡帐二十韵》
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正如银香囊所言,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使用历史可谓悠久。

        古时人们常采用各种芳香草木制成香料,用以驱虫消毒、净化空气、熏衣养生等,袅袅香烟寄托着鬼神崇拜的美好愿景,亦有洁身去秽之益。随着社会发展,熏香活动逐渐成为具有审美意味的雅事。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一不对香料爱不释手,使得用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上乘享受。

考据 银香囊2.png



        早期先人在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过程中,采用燃烧柴木和其他祭品的方式,以扶摇直上九天的青烟作为与上苍沟通的媒介,开启了后世祭祀用香的先河。

        西周、春秋时期基本沿袭前代,用香的唯一目的也是祭祀,主要为烧柴木、燃香蒿、烧燎祭品和谷物等。此阶段,燔燎升烟祭天所用的香草仅限于本土植物,只有泽兰、蕙草、椒树、桂、郁金、白芷、茅、松以及柏等少数几种。除了用于祭祀外,这些芳香植物还被人们用来清洁香身、香化环境和辟邪祛秽,有熏烧(蕙草、艾蒿)、佩戴(香囊、香花和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和入酒等多种使用方法。

        先秦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插戴花草、随身佩戴香囊的习俗。所佩戴的香囊也称“佩帷”,就是将经过干燥的芳香植物置于绸缎或纱布缝制的袋囊之中,使香气不断发散出来,既有香身的美化妆饰作用,又可以辟秽防病。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战国 屈原《离骚》



        此时,除了实用之外,人们已开始将用香上升到了道德修养的精神层面,将其视为一种日常的礼仪。《礼记·内则》中记载:未成年人在拜见长辈问安之前,不仅要漱口洗手,整齐发髻;而且要在衣穗上系挂香囊,以表达对长者的恭敬。

        借助于汉武帝大规模开拓疆域,西域的香料开始传入中土。香料的传入扩展了香的用途,打破了以往“香必用祭”的垄断。此时期,熏香风气在以王公贵族为代表的上层社会中盛行,用于室内熏香、熏衣熏被、宴欢娱乐和祛秽致洁等许多方面。东晋《拾遗记》记载,汉武帝不仅置椒房殿以储宠妃,用沉檀木所做的亭台楼阁不计其数;还做出了用香的若干规定,使香开始真正进入到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中。

        汉代用香风盛,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用香进入了宫廷礼制。《汉宫典制》规定,官员上朝,要事先以香熏衣并佩香,宫中还设有专门用香熏衣的曝衣楼。官员向皇帝奏事时,要口含“鸡舌香”以香口,以至于后来“含鸡舌香”“含香”甚至成为在朝为官的代指。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出现了中外文化的大交融,中土与西域、南洋贸易往来日渐增多,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盛产的各种香料和香文化逐渐传入中国。随着香料品种的增多,至东汉时,人们已开始研究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并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与调和制造出特有的香气,继而出现了香方的概念,即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和香。这个时代的熏香,大多放在装有燃炭的炉中直接烧熏,既有一种香材单焚,也有几种香材合烧。

        唐代是熏香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域外香料输入畅通无阻。唐宣宗之前,皇帝“宫中每欲行幸,即先以龙脑、郁金藉地”。唐敬宗李湛还用龙脑香、麝香粉末造纸箭,与嫔妃们戏乐,“每嫔妃群聚,帝躬射之。中者,浓香触体,宫中名‘风流箭’”。玄宗时期编撰的《唐六典》中规定,皇帝在岁终腊日的仪典之上佩戴香囊是一种国家的礼仪规范。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发布了一条诏令:皇帝本人只有在“焚香盥手”之后,才能阅览大臣献进的章疏。唐代官员依前代旧例,上朝前熏衣留香,奏事含香。宫殿、官署等办公场所均设香炉熏香。

考据 银香囊3.png



        在大唐,使用香囊以及香料绝非皇帝的专享,如此风雅已经渗透进当时整个社会,朝廷、贵族、文人等亦大量使用香料。唐中宗时期,就经常举办一种高雅的聚会,大臣们在会上“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唐朝的一些风流少年,很喜欢把香囊佩挂在衣外,或放于袖中。

“平明小猎出中军,异国名香满袖薰。画榼倒悬鹦鹉嘴,花衫对舞凤凰文。”


——唐 章孝标《少年行》



        隔火熏香之法在此时开始流行。“隔火熏香”是指用云母片、银叶或其他隔火材料将香材和香炭火隔开的品香方式。此种销香之法既可消除烟气,又能使香味散发得更加舒缓。虽然程序繁琐,依旧备受青睐。与“烧香”相比,“熏香”这种“只闻香气不见烟”的品烟方式,不仅能使香品的香气释放得更加舒缓,香味更加醇和宜人,而且能增添诸如“红袖添香伴读书”的情趣,因而深得文人的喜爱。

考据 银香囊4.png



百和至宝:由各种香料和成的香,简称“百和”。古人在室中燃香,取其芳香除秽,为使香味浓郁经久,又选择多种香料加以配制,因称为“百和香”。

“至七月七日,乃修除宫掖之内......燔百和之香,张云锦之帐。”


——汉 班固《汉武帝内传》



旃檀微烟:宫廷贡香。相传,武则天未登基前曾到少林寺进香,少林方丈见其与众不同,有帝王之象,故赠以旃檀微烟贡香的香方,武则天登基为皇帝后,命以此香为御用香,并在用香火院“普救寺”使用。该香用料考究,有韵贯人天,通经开窍之功效,香气华贵典雅,意蕴长久。

葡萄花鸟纹



        在“唐尚新题”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唐代金银器装饰纹样多以现实题材为内容,图案刻画写实完整。各式香囊的装饰纹样以动、植物相结合的形式为主,局部以珍珠纹为地。植物纹大致可分为卷草纹、宝相花纹、莲花纹等,动物纹则多为鸟纹,例如银香囊之飞鸟、鹦鹉银罐之鹦鹉纹。

考据 银香囊5.png


唐鹦鹉纹提梁银罐 即器者鹦鹉银罐的本源



        鹦鹉羽毛色彩美丽,形象聪慧可爱,是仁鸟祥瑞之禽,同时也是美好爱情的象征,是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

考据 银香囊6.png


隋唐纹样题材分类



        银香囊表面满饰葡萄花鸟纹饰,纹饰自然婉转,疏密考究,线面得体;花纹以顶点和底点中心均匀对称分布,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葡萄枝叶繁茂硕果累累,有五谷丰登的寓意,雀鸟活泼灵动、敏捷轻盈,与植物纹搭配动静结合、相映成趣。花鸟与葡萄相结合,表达出吉祥的含义。

考据 银香囊7.png



        银香囊的写照立绘中,环绕挂链秋千的葡萄藤蔓和飞鸟就还原了香囊本体的葡萄和花鸟花纹,交织映衬,相得益彰。

考据 银香囊8.png



        《诗经·七月》中记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这里的“薁”,指的便是野生葡萄。这说明,早在殷商时期,先人就已经采集并食用野葡萄,并将其视为延年益寿的珍品。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葡萄的种植培育方法被引进。在此之前,葡萄并没有被大规模种植。

        汉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葡萄的种植范围不仅仅限制在西域或者皇宫内,中原地区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技术的技术传播,葡萄种植空间逐渐得到了扩展。葡萄的推广成为葡萄纹由兴到盛转变的基础之一。

        在佛教艺术中,葡萄被赋予五谷不损、五谷丰登之意。同样,葡萄枝叶繁茂蔓延,果实丰硕累累,也有祈盼绵延兴旺、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葡萄纹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民俗相得益彰的产物,日后逐渐成为传统纹样。

金银器和制作工艺



        唐朝金银需求多、量产丰富,金银器在唐代工艺美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它也是彰显贵族身份、评定官宦等级的度量衡,譬如唐高宗时期《唐律疏议》中就有规定“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诸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浑金玉,六品以下,不得用浑银”

        唐代金银工艺的具体记载虽已佚失,但从明人引用的《唐六典》中提及的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等十四种分类就可见曾经辉煌。银香囊所出身的何家村窖藏出土了包括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在内的上千余件珍贵金银器,工艺繁复,器型精美,足可推测其时兴盛。

考据 银香囊9.png



        银香囊材质极好的韧性决定了香囊特定的加工工艺和表现手法,即运用了捶揲,錾刻,镂空,鎏金等方式制作。

        捶揲是利用金银质地柔软、延展性好的特点,将自然或冶炼出的金银类材料放置在砥石粉和松香拌合制成的柔软底衬上进行捶打,通过模具把预先设计好的图形敲击出凹凸起伏的图案或所需的器物形态。何家村窖藏中的绝大多数金银容器都采用捶揲法成形,例如银香囊就是用厚一厘米的金片捶打而成,外壁密密麻麻捶揲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辨。与范铸法相比,捶揲成形耗材少,且更方便操作,因而成为唐代金银容器的主流成形工艺。

        鎏金工艺至少在春秋时期业已出现,譬如浙江绍兴306号战国墓就曾出土一件鎏金嵌玉扣饰。据茂陵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器身铭文可知,鎏金这种工艺在当时称作“金黄涂”,是将金与汞按比例混合制成的“金汞齐”涂于器物之上,然后在火上烘烤,汞受热挥发,金便留于器物表面。金汞齐的制备过程为“煅金成薄如绢,铰刀翦之,令如韭叶许,以投水银中”,即将极薄的金箔剪碎,投入锅中加热至红,在金融化前加入数倍量的水银与之混合,待冷却后形成灰白色膏泥状物。制备金汞齐所用的金箔要求纯度高、质地轻薄。

        錾刻也是常用的金银器纹饰加工工艺之一,即通过錾刀在器物表面运动形成图案。錾刀通常要配合小锤使用,錾刻时工匠一手持锤,一手持錾刀,通过敲击锤子使錾刀在器物表面留下痕迹,纹饰的深浅、走向全靠錾与锤的配合。在錾刻不同的纹饰时会选用不同錾头的錾刀,如起稿勾勒轮廓时使用尖头錾,刻画纹饰主体线条时使用平头錾,制作衬底的鱼子纹(珍珠地)时使用管錾。

考据 银香囊10.png



        镂空作为比较常见的加工手法,可以很好地呈现金银器表面的纹饰,在今天亦常有使用。镂空即在器物表面去掉部分,通过空缺的部分来表现主题纹饰。出于功用的考虑,何家村窖藏中两件熏香器具——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和忍冬花纹银熏炉,均采用了镂空的装饰工艺。器者立绘中,银香囊的裙摆就惟妙惟肖地还原了镂空工艺。

考据 银香囊11.png



何家村窖藏



        那么,银香囊和鹦鹉银罐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这就又不得不提到长安西安了。

        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工地上,工人施工时发现了一个装满金银器的陶瓮,由此向世人揭起了何家村窖藏的神秘面纱。

考据 银香囊12.png



        窖藏共出土了千余件文物,以数量众多、种类繁复、工艺精美、保存完好著称于世,这也是二十世纪隋唐考古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出土文物包括各种金银器、银铤、银板、银饼、中外钱币和宝玉珍饰,为研究唐代及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出土的丹砂、单流金锅等医药用品及用具,为唐代医学科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金银器器身有很多墨书文字,除记载了当时度量制下的器物重量外还标识了署名信息,是研究唐代的经济生活的重要依据。这批珍贵文物蕴含信息十分丰富,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风俗、技艺等多角度、多层面地揭示了大唐的时代生活。

        对比唐长安城图纸,何家村窖藏点便位于长安城的兴化坊,即唐高宗李治的孙子邠王李守礼宅府所在地,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可能是他的窖藏所在;有的研究者认为租庸使刘震也曾经住在这里,宝物应是他替朝廷保管的财物……即使目前还没有明确这些珍宝的来历,但这些沉寂了一千多年的珍宝在见天日后,还是以其精湛的工艺、精致的造型为我们还原大唐文化增添了重要的物证。

肌肤已坏?



        《旧唐书》曾记载,安禄山反叛,唐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当初埋葬时用于裹尸的紫色褥子以及尸体都已经腐烂,唯有香囊还好好的。

“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考据 银香囊13.png



        根据北大齐东方教授的研究,当时杨贵妃所佩香囊就是与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同形制的金银香囊。

香囊的“黑科技”



        银香囊最令人为津津乐道的,便是她所隐藏的“特技”——

考据 银香囊14.png



        而能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香囊的内部结构说起。

考据 银香囊15.png



        银香囊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制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外层是镂空刻花的银球。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平衡构造原理与现代陀螺仪相同,显示了极高的设计水平。

考据 银香囊16.png



            银香囊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支点悬挂法。银香囊内部有半球形焚香盂,以其直径与边缘相交的两点为轴线,与内持平环用活轴衔接。当内持平环呈水平位置时,香盂因自身重心低,可以前后轻微晃动而不会左右倾斜翻倒。内持平环与外持平环亦用活轴相连接,连接点在焚香盂原连接直线垂直的方向,两轴心线的夹角为九十度。内持平环能避免香盂前后方向倾斜,外持平环则能防止香盂(包括内持平环)左右倾斜。

考据 银香囊17.png



“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讶火长烧。”


——唐 元稹《香球》



考据 银香囊18.png



        银香囊的立绘就采用了香囊的外壳和内部机环结构作为背景,写照中宛如秋千的结构则是还原了悬挂或佩戴时香囊所呈现的自在效果。

        不要小看香囊展现的原理,要知道,欧洲到16世纪才由意大利人希·卡丹诺发明出相同原理的“万向支架”,而陀螺仪原理在20世纪才被广泛用于航空、航海领域。

胡旋逸舞



         银香囊的衣装“胡旋逸舞”也是独属于唐长安城的靓丽风景。

        胡旋舞属于燕乐《康国伎》,因表演者站在一块西域毛毯上旋转如风而得名。这是流行在西域粟特族中的一种舞蹈,传入唐朝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对唐代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据 银香囊19.png



        胡旋舞的特点是“于一小毯上舞,纵横腾踏,旋转如风,双足始终不离毯上”,是一种难度很大但极具观赏性的舞蹈。这种舞蹈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需要一面正鼓和一面和鼓、一支胡笛、一对铜镗做为伴奏,随着鼓点不断加快,舞者旋转速度也越来越快,以至“但见金光不见人”,这是胡旋舞的最高境界。

考据 银香囊20.png



        胡旋舞最初传到中原是在北周武帝娶突劂阿史那皇后之时,由阿史那皇后从突厥带入中原的。当时随阿史那皇后陪嫁到中原的西域各国媵妾会聚长安,这些媵妾来自西域各国,其中不乏胡旋舞高手。在她们的带动下,中原大地掀起了第一个胡旋舞传播的小高潮。

        到了隋炀帝时,由于杨广爱好音乐舞蹈,专门派侍御史张胄出使康国、史国等西域国家,带回了十几名西域舞女,胡旋舞得以再次在中原大地传播开来。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唐 白居易《胡旋女》



        到了唐朝,随着西域达官贵人与长安贵族的交流升温,贵族们的喜爱更是成就了胡旋舞在上流社会的地位。宫廷乐舞的推崇,使得胡旋舞迅速将长安城的男女老少都纳入了“粉丝范围”。当时,大街小巷的百姓和各大乐坊的舞伎们,都加入到了胡旋舞的学习队伍中,在唐朝大型游乐会或举国欢庆的节日中,必然少不了胡旋舞的身影。

        唐朝人热爱胡旋舞,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拥有足够的自信。同时,他们又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异域文化,他们跳动着胡旋舞,也在其中表达着自己的文化态度与生活态度。

        遗憾的是,胡旋舞因历史浪潮而兴,也因其而衰。安史之乱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以及民间往来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胡汉之间裂缝产生,那些侨居中原的胡人也纷纷外迁。至此,胡旋舞在中原地区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稳定根基。之后,胡旋舞逐渐走向失传,这一古老的舞蹈,和盛唐一起被留在了历史长河中,只有在画作和诗篇中,得以窥见一瞥惊鸿影。

考据 银香囊21.png


莫高窟第220窟壁画



        胡旋不再,香谱难寻。长安的繁华如一场旧梦,今人身在城中,却不见当年的灯火鱼龙。然而故梦虽已远去,但华夏儿女依旧守望着这片土地,守望着从共至今未曾改变的对未来的期许。薰香袅袅,馥郁芬芳穿越千年,时至今日,依然萦绕在中华大地上。


“香盂正暖!”




参考文献:
宋青鸾《天香飘渺——走进传统合香的香熏之旅》
朱青峰《唐代金银器纹样研究》
徐晨《唐代金银香囊艺术研究——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例》
张倩《何家村窖藏所见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述略》
陈滔《唐代金银香囊的装饰艺术设计初探》
吴婉莹《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银器装饰纹样研究》
刘筠璨《匠心独出——唐代金银香毬设计研究》




曲解研究所出品
作者: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