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曲解研究所参与建设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欢迎收藏起来防止迷路,也希望有爱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编辑哟~
编辑帮助:目录 • BWIKI反馈留言板
考据/李白草书《上阳台帖》·中
阅读
2024-05-29更新
最新编辑:战术白貂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5-29
最新编辑:战术白貂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
久等了!《上阳台帖》考据的第二篇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上一篇中,我们讨论了钤印与题跋中的收藏史,这一期我们将注目于书帖本身。不过,正如语文课上要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一样,想要了解《上阳台帖》文本的具体内容,也要先了解此帖的幕后故事。
说在前面:在上一篇考据中也提到,《上阳台帖》的真伪暂无定论也难以定论,其写作时间也有多种说法。除去来古采用的744年(天宝三年),亦有735年(开元二十三年),725年(开元十三年)之说,这都是学术讨论之中的正常现象。
笔者不是中国史专业人士,难以直接考辨这些年份孰对孰错。因此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来古采用的“744年于河南济源王屋山阳台观所作”的说法更合理,也更动人。后续的考证也将在这一前提之下展开。
Part.1 阳台、王屋山、司马承祯——唐代道教之风
“上阳台帖”四字应断为“上|阳台|帖”,意味李白登临阳台写下的文字。你有没有把器者的名字叫错呢?别惦记你那“上阳老哥”了
既然是造访了“阳台”,那“阳台”在何处?当然不是在窗户边上。来古在上阳台帖的器者资料中,跟从主流说法,释其为王屋山。
王屋山,在今河南济源,道教名山之一。我们知道,唐代物质资料极为丰富,精神文明繁荣昌盛,是为中国历史中可圈可点的盛世。由于思想上的统一还未形成,唐代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之主心骨的儒教,自西而来又在隋唐加速中国化的佛教,以及魏晋时期蔚然成风的本土宗教道教,都在唐代社会举足轻重,呈现出独特的“三教并行”之景(高中学文科的有没有dna动起来,上一个知识点是“三教合一”,下一个知识点就该是儒学复兴和程朱理学了)。
道教之“道”,源头可以追溯到阴阳五行学说,根本在东周的道家学派,受到汉代谶纬学说影响,于魏晋时期以玄学为表现风骚一时。而“道家”进化为“道教”,必然需要世俗的催化,使其思想落在具体的物质上。东汉末张角的“太平道”和张天师的“五斗米道”,都为他们的创立者在乱世积聚了一股实打实的政治力量。我们现在认知中的经典道教元素——符箓、丹药等,也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到了东晋,道教的开山宗师人物——葛洪(著作《抱朴子》)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提出利用道教治国的设想,这便是从道家到道教的跨越。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道教蔚然成风,李渊反隋建唐就受到道士的帮助。
于是,出于一些政治原因与抑制前代尊佛传统的需要,道教在统治者的授意下急速发展。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 颁布诏书,定三教顺序为“道先、孔(儒教)次、释(佛教)末”。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再次颁诏重申道教居第一位。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 ,尊老子为“太上玄皇帝”, 规定《老子》 入科考。
唐末道士杜光庭《历代崇道记》有载:
“从国初以来,所造宫观一千九百余所,度道士计一万五千余人。”
直到李白生活的唐玄宗时期,道教依然处于空前繁荣阶段。王公贵族,文人雅士,都广受道教影响。这便使得如司马承祯这样的道教名人,得以通过科考为官之外的方式与帝王家产生联系。
司马承祯,生于646年,卒于735年(贞观二十年——开元三十五年),字子微,法号道隐,人称白云先生。今河南温县人,相传为司马懿之弟司马馗后人,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善写善画,艺术修养极高,是彼朝道教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恪守道士的修炼信条,向来无意进入官场,尽管统治者多次求见,他拒绝召见的次数也远大于接受之,是德才兼备的文化名人,清心的道教徒。
作为道士,比起道术,司马承祯的理论研究极为出彩,代表作为道教理论书籍《坐忘论》《天隐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亦有一席之地,其成果甚至影响到宋明理学。
司马承祯曾受到武则天、唐玄宗、唐睿宗的召见,陈子昂、孟浩然、王维、贺知章都与他交游过。
开元年间,唐玄宗应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书,在王屋山敕建一座阳台观。《旧唐书》记载,修建阳台一事发生在727年。彼时司马承祯已至晚年:
(开元)十五年 , (玄宗)又召(司马承祯)至都。玄宗以天台山幽远,迎请不便,令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特置阳台观以居之,并亲自为之题额。
李渤《王屋山贞一司马先生传》有载:
(司马承祯)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置坛宇以居之”,并向皇上进言:“今五岳之神祠,皆是山林之神,非正真之神也。五岳皆有洞府,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请别立斋祠。”
这里面说,让司马承祯“自选形胜”建宫,修建时还拉踩了一脚五岳封禅的神祠,在最高统治者面前,此等礼遇,不可谓不高。这座恢弘的阳台观现名阳台宫,一直留到今日。
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记载了阳台观在唐代的景象:
明皇御书寥阳殿榜,内塑五老仙像。阳台有钟一口,上篆六十四卦,曰万象钟;有坛曰法象坛;有钟楼名曰气象楼。殿西北有道院,名曰白云道院。
擅长书画的司马承祯,还为阳台观设计了巨幅壁画。记住这张画,之后我们要考:
所以披纂经文,据立图象,方知兆朕,庶觌希夷。则临目内思,驰心有诣;端形外谒,望景无差。乃名曰《天地宫府图》。
一生与道教钟情的李白,当然也认识这位宗师。早在阳台观修建之前,青年李白就见过司马承祯了。《李白年谱》考:
(724年)李白二十四岁,游峨眉山。出蜀,经三峡,至江陵,遇见道士司马承祯。
彼时早已名声大噪的司马承祯相当欣赏李白,还将他列为“仙宗十友”之一。李白《大鹏赋》序: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我们知道,李白之所以成为翰林学士,其中就有受到玉真公主引荐的缘故。而玉真公主以热衷修道闻名,正是司马承祯的弟子。三年的翰林岁月虽然没能给李白官场上的胜利,但若没有司马承祯推他一把,这个目标都可能难以达成。
Part.2 不辞远,寻仙去也——《上阳台帖》的道教色彩
744年这个数字,对李白来说无比重要。这一年是天宝三年,李白四十四岁,脱离了可称为“青年”的年纪。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744年正月,引荐李白的贺知章请度为道士,实为告老还乡。
玄宗许其还乡,李白为他送行,写就一篇送别诗: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贺知章归乡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将自己的家宅改为了一座道观,是年,八十六岁高龄的贺知章在故乡去世。同年三月,李白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也请还山。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成为一个道士。为此,他要去齐州。
唐代成为道士户籍,要入道箓。李白入道箓的场所在山东齐州紫极宫,而他也在744年十月授箓。李白成为道士,可能不仅有看破了红尘的原因。《李太白年谱补正》提出:
李白入道箓并不是因为他看破红尘,而是因为他漏于户籍。......当时他的家在兖州,故而他放还的地方也只能在山东。......他的户籍大概是在长安时补办的。放还后他的户籍大概指定落在齐州紫极宫。这并不是对李白的惩罚,而是对李白的恩赐。在唐代,寺庙道观是不要缴赋税的。
但这一年中依旧存在大量的空白。文前我们也提到,这一年一般被认为是《上阳台帖》创作出来的时间。对此,我想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上阳台帖》是在744年某个十八日写的,那么是哪个月的十八日呢?
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窥见一段故事。它可能并非真实的历史,但是一种历史情境的可能性。 这一年(744年)一到三月,李白仍是翰林。三月请还山,挥泪辞京,这时他还在长安。744年四月,李白向东往洛阳去了。期间取道商洛,其大致方向如图:从长安去洛阳,怎么走都不经过王屋山
孟夏(四月),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约定与其游陈留。在这之中则先前往开封,到了秋天再与杜甫、高适一起前往陈留。
再之后,他们的行程干脆离开了河南,北上至安陵(河北吴桥),往齐州去,更与王屋山无关了。
那么,在以上出现的几个李白暂住过的城市中,李白最有可能在何处停留时前往了王屋山呢?
我想,更可能是距离最近的洛阳。李白在这里度过了这一年的夏季,农历夏季为四、五、六三月,我们也就有了三个可能的日期:四月十八,五月十八,六月十八。
其中有一个日期可以引领我们进行一个猜想。刘大彬《茅山志》:
司马子微于开元乙亥岁(735,开元三十五年)六月十八日蜕形于天台。
蜕形:道教用语,类似于佛教中的“圆寂”。
若是李白于六月十八日登阳台观并写下《上阳台帖》,这一天就正好是司马承祯的忌日。
在铺陈了这么多历史背景之后,我们终于可以开始解读《上阳台帖》的文本了。
《上阳台帖》原文共二十五字,全文如下: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译:崇高的山峰,源远的流水,王屋山上壮丽景象万千,不是老练娴熟的妙笔,何能穷极这清新豪健的景象。十八日,参拜阳台观书,太白。)
看起来是一首写景的四言诗。但说实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感到什么不对劲?“非有老笔,清壮可穷”的“老笔”该怎么理解呢?此次参拜阳台恰好没有诗文印证,难道是说李白觉得自己写不出来诗吗?不能够吧。如若其实他写了诗但没有流传下来,那这句的意思莫非是自夸“只有我的笔法能写出王屋山的美景”吗?倒是符合他的狂气,只是可惜了一篇名作湮没于历史。
不过,或许还有一种可能性:用笔来作的事,不止是诗文,还有绘画。还记得在上一部分中,司马承祯曾为阳台宫设计过什么吗?
壁画。就是那幅《天地宫府图》。
阳台观大罗三境殿壁画完成的日期是735年六月十二,就在司马承祯去世前一周。可惜的是,《天地宫府图》已然失传,原版的壁画也没有保留下来。但其中绘制的内容为何,是有迹可循的。司马承祯《洞天福地记·天地宫府图序》:
所以披纂经文,据立图象,方知兆朕,庶觌希夷。则临目内思,驰心有诣;端形外谒,望景无差。乃名曰《天地宫府图》。其天元重叠,气象参差,山洞崇幽,风烟迅远,以兹缣素,难具丹青,各书之于文,撰《图经》二卷。真经所载者,此之略备。仙宫不言者,盖阙而未详。
天地宫府,指的是道教中神仙的居所。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崇尚回归自然,因此,与“洞天福地”意思相近,此处的天地宫府指的是那些处于山水之间的名胜。那么这幅壁画的主要内容,自然就不只是王屋山一座,而是包括了天下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胜景了。
好了,现在再回到《上阳台帖》的原文,我们就能发现每一句都有了另一重意思:
山高水长:指的是山水名胜,洞天福地。
物象千万:“物象”与“意象”相对,指的是物质的外在特征,此处是用富有道教风味的词语赞颂壁画中描绘的仙境。
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只有司马承祯这样道教修养顶尖,画工深厚的人士,才能将仙境以图像保存下来,失掉了这两个身份中的任意一个都做不到。
画仍存,白云先生已经羽化而登仙。洞天福地之中司马承祯在哪一处?立于壁画之前的李白,思念着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故人,想到自己未来也将入道门,不知何时,还会与故人在仙境重逢一面吗?
器者上阳台帖的资料中提到:
本体上书“山高水长,物象千万”,因此爱好四处游历且常年行踪不定,很少出现在故宫博物院内,需要基金会工作人员的主动寻找。
————器者上阳台帖人员评估
现在你知道了,上阳台帖不止是一位说走就走的驴友,笔者认为,上阳台帖四处游荡的目的地就是这些“洞天福地”,换言之,我们的器者依旧在寻仙。
既然说到了器者,便趁机说说上阳台帖这身衣服吧。肖形立绘中,上阳台帖的外套上可辨“长”字。这里在原件上其实是残缺的:
写照立绘中,外套右侧可见“十八日,上......”字样,身后衣摆处有”清壮何穷”里的“壮”和“何”字,均为镜像;右袖子上还有“阳台”的“台”字。左胸右胸正好一头一尾,因此外套后背是一件《上阳台帖》原文痛衣。出cos定做衣服难度直线上升了
器者肖形立绘上带着的鸟,是两只杜鹃,即子规。
子规是中国文学中的常见意象,由于其叫声悲切,常用以抒发伤时、思乡之情,又得名断肠鸟。李白写子规的名作有《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杜鹃鸟与蜀国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典故:杜宇化鹃。李商隐《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在《华阳国志》记载中,杜宇是一位功高劳苦的君主,广受蜀国人民爱戴。杜宇去世正逢子鹃鸟鸣,因此蜀人听到子鹃鸟鸣都会悲伤。这个故事在流传中逐渐转化为“杜宇死后,灵魂化作杜鹃,在蜀国大地上泣血盘旋”的版本,更加扣人心弦,成为文人墨客乐于引用的典故。此诗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年),李白已至晚年。故国留给他的回忆在人生中并不多,但艳红如血的杜鹃花依然让他神游回梦中的蜀地。
尽管王屋山并不在四川,但《来古弥新》在塑造上阳台帖时,仍然扣紧了“李白出蜀”来进行塑造。爱山爱水爱旅游的器者,对天府之国的景色也格外中意。四川之美或许在器者老哥心中有着独特的分量,前往蜀地远游,也是为了弥补李白二十多岁就离开家乡仗剑远游的遗憾:
他啊,二十多岁出了四川,便再没回来过。怕是只在梦里见过峨眉山月还有那平羌江水了……
——器者上阳台帖交谈三
可器者终究不是李白。上阳台帖不是那个才华横溢的李白,不是那个被看作明月又被说最终归于明月的李白,不是那个力士脱靴的李白,不是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不是被户籍所囿,被生活所迫的李白,更不是一生浩荡却一生失意,经历过巅峰经历过谷底,潇洒远游背后尽是政治与经济困境在推动的李白。器者的长生与了无牵挂,让上阳台帖真正地自由,让他能够最深切地缅怀名为李白的人,为他的遗憾而行。
君游早晚还!勿久风尘间。
此别未远别,秋期到仙山。
上阳台帖,上阳台帖,当你真的寻到了仙人,请问问他:
是否认识一位谪仙,千年之前,乘着月亮回还?
Part.3 笔走龙蛇,熔金流野——李白的书法
说完了上阳台帖背后的故事,接着再简单说说李白的字。在第一篇考据中,我们曾概说过唐代读书人对书法的重视。要以书法闻名,首先要摆出自己学书的谱系传承,再拿出像样的作品,若是能与高官厚禄相应,自然是无可辩驳的书法大师。李白虽然没能做大官,但学书渊源可考,成为皇帝的翰林又岂是浪得虚名。解缙《春雨杂述·书学传授》,李白的草书学的是张旭:
旭传颜平原真卿、李翰林白、徐会稽浩。
张旭,字伯高,颜真卿米芾欧阳修大夸特夸的草书杠把子,被奉为“草圣”。以狂闻名。李白《猛虎行》: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李白自然也能写楷书与行书,在翰林院的时光也让他得以接触宫中收藏的名帖,有了进一步精进书法的机会。不过他对草书的喜爱,无疑是最深的。
李白《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这首诗到后边还放了些狠话,好 徒 弟:
王逸少(王羲之),张伯英(张芝),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张旭)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由此也可见,李白在此时已经发展出了自我的风格,故而说出“我师此义不师古”,决心与老师不同了。那么,李白发展出了什么别具一格的特色?
物华中器者的普攻技能叫作“笔走龙蛇”,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这个词也出自李白诗《草书歌行》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李白的字,豪迈之气一如他的诗歌。许衡《自书诗卷》说李白写起书法来狂气不输张旭怀素:
观其(李白)草法之神,迅如奔雷,疾如掣电,出规入矩,飞舞自得,即使旭素见之,亦当掣肘逊避。
《上阳台帖》之中,“山高”二字,饱墨一气写就,如山石欲崩,力量感十足:
阳台”之“台”,一撇成锋,飞白可见,不难看出书者兴致高昂,心潮澎湃:
而“笔走龙蛇”一词,大概在“清壮可穷”四字中获得了最好的诠释。如果不说,大概看不出来那蚊香似的一扭竟是一个“可”字,实在是太随心所欲,不落窠臼了:
最后,我们回归完整作品,用专业鉴赏家的话为之作结
白此帖中,唯质成文,援笔墨中锋引带,驭锋直冲拔真气,点承暗筑运斤风,沉着痛快处,出者进也,纵勒驰掣间。煌煌然,若熔金出冶。随地流走,真大德曰生也。
Part.4 结语
时隔一月有余,《上阳台帖》考据之二终于完稿了。本篇的重点放在了重建《上阳台帖》的创作背景之上,结合了本人对来古中器者上阳台帖人设的遐想,希望能为你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与想法。
考据的第三篇,即系列考据的收官之作,我们将从考古文博的视角转向文史方面,以李白生平为纲,逐条考据《上阳台帖》台词中的用典,看看来古中的器者上阳台帖如何写就李太白一生的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