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个板块正在施工制作,现无法确定正式上线时间

全站通知:

Ppsh

阅读

    

2023-11-10更新

    

最新编辑:墨軒辞

阅读:

  

更新日期:2023-11-10

  

最新编辑:墨軒辞

来自我的世界潜行者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墨軒辞


Ppsh.png
基本资料
名称 PPSh
类型 冲锋枪
品质 Stalker
重量 3.6 kg
弹种 9 mm
伤害 20
弹匣 0/35
射程 104 m
射速 1000 shots/min
换弹 2.9 sec
战术换单 2.4 sec
散布 0.5°
腰射散布 2.4°
垂直后座 0.35°
水平后座 0.2°
相关内容
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 системы Шпагина обр. 1941.jpg
基本介绍

PPSh-41(俄语:ППШ-41,意为什帕金1941型冲锋枪),全名什帕金冲锋枪(俄语: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ёт Шпагина,罗马化:Pistolet-Pulemyot Shpagina),又称“波波沙”(Папаша)和“饱嗝枪”(Burp Gun)是一款由苏联在二战期间所研制及生产的冲锋枪,发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弹。

它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多的武器。设计该枪的目的是希望以一款较廉价的近距离速射武器取代造价高昂工艺复杂的PPD-40冲锋枪与PPD-38冲锋枪。PPSh是一款采用开膛待击和自由枪机原理运作的击发调变式自动火器。

该枪为苏联红军步兵在二战中的标志性装备之一,到战争结束时已有约600万把交付部队使用。除此以外,PPSh-41仍在二战后在许多武装冲突之中使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仿制PPSh-41的50式冲锋枪,一直到1970年仍然供应给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使用。尽管于1951年,苏联已经以AK取代了PPSh-41,PPSh及其仿制型从1950年代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的武装冲突,例如朝鲜战争和越战,以及最近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当中由各支正规军队、叛军和民兵所使用。根据在2002年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武器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PPSh-41目前仍然获得许多非正规军事力量所使用。[9]

历史

1942年,一名手持PPSh-41的德国国防军士兵身处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

1943年,手持PPSh-41的苏联红军士兵正押送一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俘掳的德军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开发PPSh-41的原因是由于苏芬战争期间装备索米冲锋枪的芬兰部队对大量装备莫辛-纳甘步枪配以少量PPD-40冲锋枪的苏联红军造成了巨大伤亡的教训所影响,苏军意识到冲锋枪在城市或丛林中进行近战时极为有效,故打算研制一款可方便大量生产的冲锋枪以装备苏军部队。1940年,苏联枪械设计师格奥尔基·谢苗诺维奇·什帕金开始研制新的冲锋枪,他从PPD-40冲锋枪的基础上作出改良并简化结构,新枪在1940年12月11日定型并研制成功,命名为“PPSh-41”,并于1941年在莫斯科附近开建了一批生产线,由一名苏联共产党地方党委高级成员直接监督工厂的生产进度。

截止到1941年11月,该武器的总产量仅有数百把,但在接下来的五个月内,这个数字突然攀升到了155,000把,而到了1942年春季,工厂一天就能生产出约3,000把PPSh-41。[10]战争期间,由于红军部队大量需求,苏军统帅部决定启用更多本身非从事军需品生产的工厂加入生产的行列,同时PPSh亦成为了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设计典范(类似的还有战时设计的M3,MP40和斯登)之一。在二战结束前,苏联一共生产了超过6,000,000把PPSh。他们甚至还在1942年提供图纸与制造工具授权伊朗生产,而苏联红军也获得了数万把伊朗制造的PPSh-41。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枪管需要机床加工以外,其余大部分零件都是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车修理厂或锡厂中由不熟练的工人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即可生产,使得更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投入其他精密武器的生产。PPSh-41是由87个零件组成,而PPD-40则为95个。生产一把PPSh-41仅需7.3个工时,而一把PPD-40则需要13.7个工时。[11]为了简化生产程序,PPSh-41的枪管可由来自M1891莫辛-纳甘步枪的7.62毫米步枪枪管加工制成,只需把莫辛-纳甘的枪管削为一半,并且改膛为7.62×25毫米托卡列夫口径,即可制成两根PPSh枪管。[12]

实战证明PPSh-41是一件耐用和保养方式较简单的武器,在全自动射击时这种武器能够以700-900发/分钟的射速射击。[13]PPSh-41亦具有一个较粗的枪口制退器,它可减少枪口上扬。铰链机匣在战场环境下可以方便地进行野战分解及清洁枪膛。

苏联红军常常整排地装备此枪,使他们在近距离上有着敌军无法比拟的火力优势。数千把PPSh更曾经被空投至敌后战线,并且大量装备游击队以切断德国的补给线和通信系统。虽然PPSh的弹鼓被认为是过重(有苏联士兵回忆称他们宁愿选用缴获的MP40),同时自1942年开始出现了更轻巧的35发弯形弹匣,但是大多数步兵仍然愿意保留载弹量多近一倍的弹鼓。[13]PPSh-41的弹鼓是仿制自芬兰索米冲锋枪的71发可卸式弹鼓,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装载的子弹数多于65发,射击时可能会出现卡壳的情况,所以一般只装填65发左右的子弹。[14] 德军士兵尤其喜爱使用缴获的PPSh。与德军装备的MP40冲锋枪相比之下PPSh虽然在性能上没有过于出色的地方,但由于使用71发弹鼓,容量比32发弹匣高出一倍有多,故火力持续性更强。同时也因为PPSh和TT手枪所用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本身是以毛瑟C96手枪的7.63×25毫米毛瑟弹改良而成的产物,所以PPSh和TT可以直接地使用德国子弹,但由于膛压较高的原故,7.62毫米托卡列夫口径子弹却不能反过来用在7.63毫米毛瑟口径的武器,否则会很危险。事实上,由于PPSh-41被大量缴获,它因此成为了德国国防军在东线中采用的第二款最常见的冲锋枪。此外,德国亦试图将该武器口径改膛为9×19毫米以使之更符合德国标准。不久,德军士兵们都得到了一套可将PPSh-41改造成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工具。被改成9毫米口径的PPSh-41甚至获得了一个德国国防军的武器编号“MP41(r)”;而未转换口径的PPSh-41则被称为“MP717(r)”。德国国防军亦向士兵印刷和分发如何使用PPSh的德文手册。[15]

另外,苏联也尝试过将PPSh-41用作密接空中支持杀伤人员武器的用途,他们在图波列夫Tu-2轰炸机的衍生型Tu-2Sh的机身架前端搭载了合共48把PPSh。[16]

战争期间出现了PPS冲锋枪,它是一款结构更为简单的冲锋枪。该枪在波波莎冲锋枪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甚至取消了快慢机,只能全自动射击。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虽有装备PPS-43,但它并未能取代掉PPSh-41。
该武器无法交易或拍卖

获取地点以及等级
损伤修饰
爆头伤害 X1.25
肢体伤害 X0.5
远距离减伤
8米 20伤害(秒)
40米到104米 12伤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