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区
阅读
2025-06-07更新
最新编辑:Raveniume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6-07
最新编辑:Raveniume
功能区由玩家决定在哪里建造住宅、商店和工厂。当一片空白区域规划为某类建筑用地时,只要有需求,建筑就会随时间推移自动建造。每种功能区需要满足不同的条件,才能繁荣。在正常运转的城市中,它们互惠互利:工厂需要分销商品,公司需要员工,员工需要住宅、购物场所和休闲设施。[1]
主题
主题代表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建筑风格。目前有两种主题: 欧洲主题 和
北美主题。
工具模式
工具模式决定了功能区的绘制方式:
填充:完全填充选定的功能区网格。
框选:绘制一个矩形并填充该区域内的所有功能区单元格。
绘制:填充光标经过的单元格。按住鼠标按钮可快速绘制多个单元格。
按住鼠标右键则使用选定的工具模式删除功能区。
功能区类型及密度
共有五种不同的功能区类型:
住宅区为居民提供住房。低密度住宅容纳的居民较少,但每位居民提供的税收更高,且更可能吸引家庭和老年人。高密度住宅容纳的居民更多,但每位居民提供的税收较少,且更可能吸引学生和单身成年人。
商业区允许企业销售本地生产或从外部连接进口的各种商品。商业区靠近住宅区会蓬勃发展,因为住宅区为其提供顾客。商业企业受益于本地制造业,因为它们能快速获取待售商品。本地制造商也受益于附近的商业公司,因为制成品运往零售商的运输成本低廉,使他们每售出单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工业区利用由送货卡车从外部连接运来的原材料,或是在专业化工业区内本地开采和加工的原材料来生产商品并销售。它们会优先尝试将商品卖给本地买家。如果某种商品生产过剩,企业会将过剩产品运往外部连接销售,但销往本地市场始终利润更高。持续向外部连接销售会进一步降低利润,因为它们需要将货物运送到越来越远的新买家处,这模拟了市场最终饱和的情况。企业通常会定期重新评估其业务,调整员工数量以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和市场需求。
办公区为私人和公司生产非物质性商品和服务。
专业化工业区 - 利用自然资源、为居民提供工作并为商业建筑提供产品的功能区。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高密度建筑通常会造成更高的交通流量,并在小型道路上引起拥堵。如果您打算建设一个庞大的城市,并且不希望挤在一个狭小空间内,请使用低密度功能区,因为低密度功能区需要的服务更少,并且比高密度功能区占据的空间更大。
请注意,工业和商业区会导致交通拥堵,尤其是当由于缺乏本地工业区而必须从城外进口商品时。进口商品不会影响这些工业的收入,但确实会影响游戏玩法,因为它需要发达的道路网格。
主题功能区
a. 所有功能区形状范围均显示为 宽度 x 深度,宽度指沿道路或平行于道路的方向,深度指远离道路或垂直于道路的方向。在游戏中,不同主题下可建造的功能区建筑可用尺寸无明显差异。
非主题功能区
图标 | 功能区 | ![]() |
描述 | 建筑占地[注2 1] |
---|---|---|---|---|
![]() |
廉租住宅 | 4 | 外观是大型公寓楼,内部提供租金便宜的小面积公寓,但低租金也会使税收降低。 | 4~36 格,2×2 ~ 6×6 |
![]() |
工业设施 | 0 | 车间、工厂、仓库以及堆货场。 | 4~36 格,2×2 ~ 6×6 |
![]() |
低密度办公楼 | 4 | 小型写字楼。 | 4~36 格,2×2 ~ 6×6 |
![]() |
高密度办公楼 | 10 | 摩天大楼和大型写字楼。 | 4~36 格,2×2 ~ 6×6 |
- ↑ 注:所列功能区建筑占地标注为宽度×深度,宽度指沿着或平行于道路方向,深度指远离或垂直于道路方向。
专门产业区
![]() |
专门产业区 | 产业 | ![]() |
所需资源 | ![]() |
![]() |
![]() |
---|---|---|---|---|---|---|---|
![]() |
牲畜养殖 | ![]() |
3 | - | 低 | - | - |
![]() |
谷物种植 | ![]() |
4 | ![]() |
低 | - | - |
![]() |
蔬菜种植 | ![]() |
5 | ![]() |
低 | - | - |
![]() |
纺织纤维种植 | ![]() |
6 | ![]() |
低 | - | - |
![]() |
林业 | ![]() |
4 | ![]() |
中 | - | - |
![]() |
石材开采 | ![]() |
3 | - | 中 | 中 | 中 |
![]() |
煤炭开采 | ![]() |
5 | ![]() |
中 | 中 | 中 |
![]() |
矿石开采 | ![]() |
7 | ![]() |
中 | 中 | 中 |
![]() |
石油业 | ![]() |
8 | ![]() |
中 | 中 | 中 |
建筑等级
所有功能区建筑都拥有1至5级的建筑等级。建筑等级代表建筑物从较低品质向较高质量的发展过程,并反映了其居民的富裕程度。随着建筑等级提升,其维护费用增加,这意味着租金也会上涨。
在住宅建筑中,每户的电力与水资源消耗量也会降低。当中密度与高密度住宅建筑达到3级和5级时,会提供更多公寓单元。
在商业建筑中,每售出一单位商品或产品所消耗的电力与水资源会减少。此外,商业建筑能够更快地生产商品和服务,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这使得市民倾向于选择更高级别的商业公司。
同样地,在制造类建筑和办公建筑中,每生产一单位商品所需的电力与水资源也会减少。更高级别的建筑采用更优的公共设施利用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并减少垃圾与污染物的产生。
从视觉上看,建筑会在每个等级(具体是奇数等级如1、3、5级)发生外观变化,体现建筑品质的提升。较低等级的建筑外观较为朴素,而较高等级的建筑则呈现出更现代、更精致的外观。
需求
需求指市民对不同类型和密度建筑的建造请求。城市发展主要基于不同功能区类型对空间的需求及其共生关系。新市民迁入需要住房,从而提升住宅需求;随后他们需要工作、购物和休闲场所,又提升了工业和商业需求。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企业需要销售产品的场所,这进一步增加商业区需求。更多公司成立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反过来又刺激住宅需求增长。
调整针对不同教育水平以及城市中生产和销售的各种商品的税率,会对本地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税收政策可用于扶持特定商品生产,或帮助新兴产业起步。
住宅需求在新市民想要迁入时增加:因工作迁入的市民、寻求教育机会的学生,或被城市宜居环境吸引来安家的人们。家庭和老年人偏好大户型公寓,推高低密度和中密度住宅需求;单身人士和学生倾向中小户型,青睐中密度公寓和高密度住宅楼——更多住户分摊生活成本使居住更经济。当工业、商业和办公领域提供就业岗位时,住宅需求同步提升。失业率上升或岗位短缺将抑制需求,直至问题解决。若存在大量空置住房,住宅需求也会降低直至空房入住。
商业需求取决于制造商的产品供应、潜在顾客规模及就业需求。工业区生产商品后需本地销售获利,刺激商业企业发展。但商品供应仅是基础,商业区更需要市民具备足够购买力以维持繁荣。市民的家居购物需求和休闲消费习惯是商业需求的关键因素。当企业发现城市存在合适劳动力时,商业需求也会提升——充足雇员填补岗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工业需求源于制造业岗位需求和商业企业的商品采购需求。本地专业化工业的资源开采能力可进一步刺激需求,设立专业化工业区能提供本地原材料,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劳动力供给是工业需求的基石:吸引新市民直接促进各领域需求增长。企业持续优化生产,寻求匹配的工人;随企业等级提升,对教育程度更高的员工需求增加,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利润。本地仓库存储系统也利好制造业,使企业在无即时买家时仍可维持生产,同时灵活寻找新客户。
办公需求随市民的办公就业意愿以及社会对非物质性商品的需求而增长。办公区开发的软件使制造业和其他办公企业共同受益——软件产品催生更多能开发衍生服务的办公企业。匹配岗位需求的优质劳动力极大提升办公企业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不同年龄群体偏好各异的非物质商品:成年人和老年人青睐金融服务,儿童青少年则消费更多媒体产品。
区域适宜性
每种区域类型都配有「区域适宜性」信息面板,在开始规划区域时会激活。根据所选区域类型,它会显示相关的信息,指出哪些区域适合该类型。例如,规划商业区时会显示潜在顾客的分布位置,而规划住宅区时则会突出地面污染区域,以便在规划时容易避开。它还会显示其他可能不适宜的区域,例如由于高地价导致低密度住宅租金过高的地区。
土地价值
土地价值是《城市:天际线2》中追踪的一个属性,代表特定地块的价格。它是了解哪些地点对市民和企业具有吸引力的工具,通过道路向周边建筑传播,逐步提升区域整体价值。
市民通常重视宽敞的住宅、商铺和所需服务的邻近性、学校与工作场所,以及无污染的环境。若市民找到符合需求的住房便会迁入,而当他们在此生活幸福且足够富裕时,能够支付更高租金,这会转化为区域土地价值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单纯在社区内设置所有城市服务并不会自动提升该区域的土地价值。只有当居民和企业的需求被满足——无论是市民的服务和购物选择,还是企业的客户与转售渠道——土地价值才会因居民和企业认为该区域对其生存具有价值而受到影响。
当租金高于建筑维护成本时,居民会将剩余资金用于改善建筑,最终推动建筑升级。特定区域类型的需求激增也会提升租金和土地价值,因为迁入城市的人数多于现有住房数量。
如需调控土地价值,可通过调整住宅税率引导或抑制市民迁入。同时,增加高需求区域类型的规划有助于平衡供需从而控制土地价值。也可以通过减少必要的服务和休闲设施数量维持较低土地价值,因为市民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需求缺失并保持相对幸福的生活。
当市民无力或不愿支付更高租金时,租金会下降,进而影响周边土地价值。若生活成本过高且需求未被满足,居民将迁出该区域,甚至离开城市。若居民持续无法承担租金,建筑将因缺乏基础维护资金而逐渐破败,居民大规模迁出后建筑会被废弃,进一步降低土地价值。废弃建筑可能被无家可归者占据,但由于持续失修,建筑最终会坍塌。
土地价值对不同住宅区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异。低密度住宅区随着土地价值上升会迅速变得昂贵,因单栋建筑仅容纳一个家庭,租金涨幅完全由该家庭承担。因此低收入家庭往往迁往中密度住宅区寻找新居所。中高密度住宅区受土地价值影响较小,因居住成本由数十户家庭分摊。许多市民更倾向于居住在成本较低的小户型住宅,而非为支付高昂租金而挣扎。
企业选址时部分依据土地价值和租金规模——租金会从企业产出价值中扣除。但企业也会考虑材料运输成本:需支付材料运至厂区的费用,以及产品运往转售商和客户的费用。运输成本越低,选址对企业越有利。与住宅类似,企业会将覆盖建筑维护成本后的剩余资金用于改善建筑并最终推动升级。
另请参阅
参考来源
- ↑ 特色亮点#4:功能区与标志性建筑,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