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Ref
注脚是一种标明资料来源、为文章补充注解的方法。注脚一般会在文章内以符号或数字标示出来,然后在文章末端(也就是文章的「脚」的部位),列出所有的补充信息,以及资料来源的详情。注脚能使编者在保持版面整洁之余,得以补充细节,且不影响行文的聚焦。
用法
- 开始标签
<ref>
和结束标签</ref>
之间的文字,会集中在使用模板{{reflist}}
的地方列出。若没有{{reflist}}
,则所有注脚会被显示在条目页面的结尾。 - 您正在阅读的这个页面就使用了注脚,会显示成这样子:[1],查阅本页的原始码就可以看见使用注脚功能的实例。
<ref>
标签内无法使用模板subst语法,而且也不能嵌套<ref>
标签,所以往往也使用{{refn}}
来替代。两者的使用方式完全相同,仅仅是两种不同写法的差异,编者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之一。
例子如下:
科学家说,太阳是挺大的<ref>张三(2005年):《太阳》,第23页,香港:学术出版社。</ref>。
不过,月亮就没有那么大了{{refn|李四:《月亮的大小》,载《科学选辑》第46期,第78页,北京:科学研究社。}}。
== 注释 ==
{{reflist}}
显示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本模板时若注释内容含有=
、|
等会被解析为wikitext的符号时,请使用{{=}}
、{{!}}
等辅助模板替换此类符号,或是改用<ref></ref>
标签。
多处标明同一项注脚
如果想多处标明同一项注脚,请用{{refn|name=Example|...}}
代替<ref>
,Example是该注脚的名称。文章后段如果需要参照同一个注脚,您只需再次输入带有Example的注脚就可以了,第二个和以后的注脚里面写的东西不仅不会显示出来,还会导致系统报错。在末端输入斜线可产生空标签:{{refn|name=Example}}
。
以下例子使用了同一项注脚三次:
这是多处标明同一项注脚的例子{{refn|name=multiple|请谨记,多次使用同一项注脚,系统只会参照第一次的注脚文字。}}。
这种方法可以表明,同一项注释作出了多项表述{{refn|name=multiple|这裡写的字是多馀的,不仅哪裡都不会显示,还会导致报错文本出现呦。}}。
不填写文本参数即可{{refn|name=multiple}}。
== 注释 ==
{{reflist}}
上述文字码会显示成:
这是多处标明同一项注脚的例子[3]。
这种方法可以表明,同一项注释作出了多项表述[3]。
不填写文本参数即可[3]。
<ref>
标签;name属性“multiple”使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注意:
- name属性不能是单一的数字。
- name属性对大小写和繁简都敏感。
- 删除多项注脚的第一项标签的时候,应当特别留意,以免影响文章后段的一切注脚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