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
阅读
2025-05-19更新
最新编辑:哈乌戴德·迪乌斯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5-19
最新编辑:哈乌戴德·迪乌斯
- RX-105Ξ高达
- RX-105Ξ高达(小说版)
- RX-105Ξ高达(小说版)
高达WIKI > 全机体资料 >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撒维机体 > RX-105Ξ高达
Ξ高达的介绍
RX-104FF佩涅罗佩完成之后,阿纳海姆电子公司极为秘密的研制改造了一台佩涅罗佩的改进型MS——RX-105Ξ高达(Ξ Gundam),并将这台最先进的MS卖给了反联邦组织马夫蒂。Ξ高达的命名继承了RX-93ν高达,是希望它也能像ν高达那样发挥强大的作用,但设计上两机并无直接继承之处。
和佩涅罗佩一样,Ξ高达同样使用了米诺夫斯基飞行器,可在大气圈内自由飞行。但与前者不同的是,Ξ高达的米式飞行器被整合在了机体的框架内,因此它不需要像佩涅罗佩那样外加一个飞行装甲就可以自助进行飞行,由此得到了一个更为轻量化的体积。利用光栅抵消空气阻力,机体的速度同样可以超过音速达到两马赫。
另外该机还搭载了塞可缪系统,可使用浮游导弹进行远程攻击。其他武装还包括与佩涅罗佩相似的MEGA光束炮等。综合而论,该机的机动性和攻击力远超当时普通的MS。
U.C.0105年,该机在阿纳海姆从月面工厂运至地球印度尼西亚的哈马黑拉岛时被马夫蒂接收,由马夫蒂的领导者马夫蒂·纳比尤·艾林(即哈撒维·诺亚)担任机师,企图攻击位于澳大利亚的地球联邦领导人会议。虽然Ξ高达表现出优于佩涅罗佩的性能,但最终壮志未酬身先死,遭到联邦军的陷阱攻击,机体损毁,残骸被联邦军回收,而哈撒维被逮捕后遭到枪决。
基本概要
[编辑]
机体型号 | RX-105 | 中文名称 | Ξ高达 |
---|---|---|---|
日文名称 | Ξガンダム | 英文名称 | Ξ Gundam |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撒维(剧场版) | ||
机体类型 | 米诺夫斯基飞行系统搭载型MS | ||
制造商 | 阿纳海姆电子公司 | ||
所属 | 马夫蒂 | ||
初次配备 | U.C.0105 | ||
机师 |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 位于躯干的全周天屏幕/线性座椅单人驾驶舱 | ||
---|---|---|---|
尺寸 | 头顶高:26.0米;全高:28.0米 | ||
本体重量 | 32.0吨 | ||
全备重量 | 80.0吨 | ||
装甲材料及结构 | 高达尼姆合金 | ||
发动机功率 | 动力源:米诺夫斯基超小型核聚变反应堆 出力:3980KW | ||
推进力 | 160000kg | ||
加速度 | - | ||
装备及设计特征 | 特殊系统:塞可缪系统;米诺夫斯基飞行器;光束屏障系统 感应器有效半径:30000米搭载塞可缪系统 | ||
固定武装 | 光束军刀×2;MEGA粒子炮×2(除剧场版外,GPF机设可兼做光束剑座);肩部浮游导弹发射器×2(剧场版机设新增);后裙甲浮游导弹发射器×2;头部60mm火神炮×2;腕部三联装对舰导弹发射器×2;膝部三联装对舰导弹发射器×2 | ||
选用武装 | 专用盾牌(内藏MEGA粒子炮);腰部导弹集装箱(可外挂于身后,暂未在动画中体现) | ||
选用手部武器 | 专用光束步枪 | ||
远程武器 | 浮游导弹 | ||
武器设定 | 关于本机二连装光束炮所在位置:由于当时连载时并没有具体机设图,因此光束炮在不同画师手上有不同的位置:在森木靖泰的最初设计稿中,本机的肩甲部位是没有镂空位置的,对应EXVS系列以光束军刀“底座”状位置发射光束炮;而在Katoki Hajime的重修机设中,肩甲前端的位置追加了两个类似进气道的镂空,对应G世纪系列以前肩甲镂空部分发射光束。剧场版机设则删去了原“底座”状设计,且取消了二连装光束炮的设定,但盾牌则追加了米加粒子炮。 |
高达WIKI > 全机体资料 >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撒维机体 > RX-105Ξ高达(小说版)
Ξ高达(小说版)的介绍
自U.C.100年起,第五代MS的开发被提上日程,并由阿纳海姆(以下简称AE)负责开发相关事宜。在RX-104FF佩涅罗佩完成并交付联邦军后,AE又秘密研制了一台更为先进完善的五代机,即RX-105Ξ高达。
第五世代MS是指同时搭载(准)赛克缪与米诺夫斯基漂浮装置(Minovsky Craft,简称MC)的机体,普遍为30米级大型机。RX-104FF佩涅罗佩为该系列的初代机体,而Ξ高达正是基于其数据开发,故两者亦有姊妹机的美称。
Ξ高达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将前代机体佩涅罗佩的外挂式米诺夫斯基漂浮装置、光束屏障以及浮游导弹等装备完全整合进机体内部。换言之,Ξ高达才是真正意义上能独立运作的第五世代MS "完全体"。
其搭载的米诺夫斯基漂浮系统更是尤为突破性,这种以往用于大型舰艇(譬如白色基地)的系统,首次在非可变式MS上实现独立长程飞行。光束屏障则是最为先进的气动控制装置,当光束屏障展开时,机体表面会形成特殊的空气导流层,有效降低超音速飞行时的激波阻力,而相较于佩涅罗佩,柯西所搭载的版本完成度更高,据称机动性也更胜一筹。
这套系统让原本外形毫无空气动力学可言的MS获得了超音速飞行能力,使得30米级的钢铁巨人能以战斗机般的敏捷性在大气层内穿梭,可谓是拥有跨时代的意义。而得益于这两项技术的整合,Ξ高达在最高速度突破2马赫的同时,亦拥有令人咂舌的续航里程。
Ξ高达另一显著特征是30米级的庞大身躯。MS大型化趋势自格里普斯战役时期便日趋明显,而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型MS”更是一度成为高性能的代名词。但随着15米级小型MS(即第二期MS)的研发,Ξ高达成为了大型MS的绝唱。
而从外观难以辨识的是,Ξ高达实为一台重武装机体。除标配的光束步枪、光束军刀及盾牌等常规武装外,更搭载了肘膝关节导弹,以及赛克缪式无线诱导终端"浮游导弹"。其中浮游导弹据传衍生于FA-93HWSν高达HWS装备型所计划采用的赛克缪榴弹,该武装虽一度因难以缩减体积而被弃选,但据传相关技术研究仍在继续,其衍生武装体系中便包含了浮游导弹。浮游导弹射出后可由机师通过(准)赛克缪系统对弹道进行控制,在数量众多的同时拥有不俗的杀伤力和机动性,可谓是该机压箱底的王牌武装。
U.C.105年,Ξ高达被交付给向AE订购新式机体的反联邦组织马夫蒂,并由领导者马夫蒂·纳比尤·艾林(即哈撒维·诺亚)驾驶,该机在之后的实战中屡次战胜联邦军麾下的金伯利部队,并数次将姊妹机RX-104FF佩涅罗佩击坠,可谓是战功显赫,一时风头无两。但在之后U.C.0105年4月26日的阿德莱德战役中,该机在与佩涅罗佩的死斗中误入金伯利部队的指挥官凯奈斯·斯雷格所设的光束屏障陷阱,惨遭击坠,而哈撒维·诺亚亦重伤被俘,马夫蒂的起义自此宣告失败。
不过即便活跃时间较为短暂,马夫蒂,或是说哈撒维·诺亚仍在UC纪元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经历如同一道刺破昏暗天幕的闪光,为后来者所铭记。而Ξ高达亦是如此,即便伤痕累累,即便最终难逃被击坠的结局,但它仍坚持奋战至最后一刻,无愧于高达之名。
基本概要
[编辑]
机体型号 | RX-105 | 中文名称 | Ξ高达(小说版) |
---|---|---|---|
日文名称 | Ξガンダム | 英文名称 | Ξ Gundam |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撒维 | ||
机体类型 | 米诺夫斯基漂浮系统搭载型MS | ||
制造商 | 阿纳海姆电子公司 | ||
所属 | 马夫蒂 | ||
初次配备 | U.C.0105 | ||
机师 |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 位于躯干的全周天屏幕/线性座椅单人驾驶舱 | ||
---|---|---|---|
尺寸 | 头顶高:26.0米;全高:28.0米 | ||
本体重量 | 32.0吨 | ||
全备重量 | 80.0吨 | ||
装甲材料及结构 | 高达尼姆合金 | ||
发动机功率 | 动力源:米诺夫斯基超小型核聚变反应堆 出力:3980KW | ||
推进力 | 160000kg | ||
加速度 | - | ||
装备及设计特征 | 特殊系统:(准)赛克缪系统;米诺夫斯基漂浮装置;光束屏障系统 | ||
固定武装 | 光束军刀×2;后裙甲浮游导弹发射器×2;腕部对舰导弹发射器×2;膝部对舰导弹发射器×2;迎击用霰弹屏障 | ||
选用武装 | 专用盾牌(内藏导弹) | ||
选用手部武器 | 专用光束步枪 | ||
远程武器 | 浮游导弹,对舰导弹 | ||
武器设定 |
无
{{{内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