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104FF佩涅罗佩(小说版)
阅读
2025-05-24更新
最新编辑:XI-G_Ver_Titans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5-24
最新编辑:XI-G_Ver_Titans
高达WIKI > 全机体资料 >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撒维机体 > RX-104FF佩涅罗佩(小说版)
佩涅罗佩(小说版)的介绍
自U.C.100年吉翁共和国放弃自治权后,地球圈脱离了被大型战乱所笼罩的时代,但和平总是短暂且脆弱的,而战乱从未消弭。事实上,随着终战宣言的发表,围绕地球圈展开的恐怖活动与各式争端反而愈演愈烈,而联邦军的性质也逐渐从正规军队转向以地球政治据点为核心的反恐作战体系,快速反应能力成为衡量军队素质的重要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邦军开始积极推进新一代MS的开发,预期标准是“能够彻底改变在大气层内运作模式的新世代MS”。在此之后,由阿纳海姆主导开发,以“搭载米诺夫斯基飞航(Minovsky Craft/ミノフスキー・クラフト,译为米诺夫斯基飘浮/飞航,简称米飘或米浮,以下简称MC)与赛克缪系统”为标准,能够在大气层内进行无障碍高机动的第五世代MS便应运而生,而该世代首台下线并交付联邦军的机体,便是RX-104FF佩涅罗佩。
如何让MS脱离重力环境的桎梏做到无障碍机动,一直是UC纪元的MS开发者们所探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吉翁在OYW期间投入的MS-07H-8飞行型老虎,还是TTS于U.C.0080年代投入的以亚希玛加普兰为首的TMA机群,它们在战场中的出色表现都证明了空优机体在大气圈中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不管是依靠优异的气动外形,还是干脆堆满引擎玩力大砖飞,归根结底,这些机体仍难逃名为“推进剂受限”的桎梏。而在此之后,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人员更是将目光投向了常用于宇宙舰艇或大型MA的———MC装置。
众所周知,当米诺夫斯基粒子以一定浓度散布于空间中时,由于粒子间的静电力与T力在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它们会以立方晶格的形式排列形成i立场(I Field,以下简称IF)。而MC便是利用了这种性质在物体下大量散布米粒,形成足以令物体漂浮的IF。米粒难以渗透到导电性物质的内部,所以如果在特定空间放置记忆性导电物体,则IF的晶格构造将被破坏。但如果导电物质不再增多却不断地释放出米诺夫斯基粒子,就会形成新的IF。这样一来,就会出现IF没有崩溃反而会产生抬高物体的力量,使得导电物质上升。
这便是MC的基本原理,简而言之,对于目标船舰或是机体来说,不断散布高浓度米粒形成的持续性IF就如同 “救生圈”或是“气垫”一般,赋予了它们悬浮于空气之海的能力,而运用这一技术的MC装置,就是“气垫“的制造机器以及充气的”气筒“。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这种装置以往只能用于以白色木马为例的大型舰艇上。根据资料记载,以精神力高达为例的一系列重型TMA亦有搭载MC装置,对此推测为军方对MC技术实用化所做的尝试,而阿纳海姆在接手相关设计资料后进行了长时间的再研究,最终将其小型化到可以搭载于MS之上,而第五世代MS便是这一突破性壮举的产物,可谓是拥有跨时代的意义。
作为新世代高达型MS,佩涅罗佩的造型可谓是粗犷到堪称离经叛道。该机基本设计思想仅延续了少许传统高达系MS特征,其双肩的巨型复合装甲为主MC组件,背部、腿部则设有辅助发生器,由此实现大气层内巡航飞行。背部的MC组件与多传感器合为一体,主要负责在飞行时高速转换方向。另外,胸部突出单元的尖端设有独眼,高速飞行时作为主摄像机发挥作用。头顶部的巨大突起是主传感器(基部搭载了多传感器),背部伸出的则是浮游导弹架。这些遍布机体全身,造型迥异且生物感十足的特殊组件赋予了该机宛如钢铁巨龙一般视觉冲击力十足的外形。当然,更赋予了佩涅罗佩以第五世代MS的身份傲视群雄的底蕴。
作为系列首台机型,佩涅罗佩在拥有极高评价的同时,自然也有着属于先行机的缺陷。譬如因为开发时期技术尚不成熟,MC与光束屏障发生器不得不选择以外置组件形式加装在机体上,这便使得该机在一体化上略逊于姊妹机Ξ高达一筹。佩涅罗佩需要切换为“飞行形态”才能进入超音速巡航模式亦是同因,而内置了完整版光束屏障组件的Ξ高达则无须如此,两相比较之下,实在是令人叹惋。
武装方面,佩涅罗佩可谓是拥有与其体型相配的重火力,该机在继承了高达系MS最基础的光束步枪&光束军刀配置的同时,还配备了四联装火神炮(搭载于头顶主传感器尖端),以及新型武器——浮游导弹(ファンネル・ミサイル)。这种导弹脱胎于ν高达(HWS装备所计划采用的赛克缪榴弹,与通常的赛克缪型无线诱导终端采用“发射”、“移动”、“定位”、“射击”的攻击方式不同,浮游导弹从发射到击破目标的过程是一次性完成的,具有不易被敌人察觉的优势,在实战中就连独角兽型MS也难以躲避。而随着赛克缪装置本身逐渐小型化与高性能化,浮游导弹实际上比构造复杂的旧式浮游炮更可靠,在后世得到广泛采用。
基本概要
[编辑]
机体型号 | RX-104FF | 中文名称 | 佩涅罗佩(小说版) |
---|---|---|---|
日文名称 | ペーネロペー | 英文名称 | Penelope |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撒维 | ||
机体类型 | 米诺夫斯基漂浮系统搭载型MS | ||
制造商 | 阿纳海姆电子公司 | ||
所属 | 联邦 | ||
初次配备 | U.C.0105 | ||
机师 |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 位于躯干的全周天屏幕/线性座椅单人驾驶舱 | ||
---|---|---|---|
尺寸 | 头顶高:26米 | ||
本体重量 | 36.4吨 | ||
全备重量 | 112吨 | ||
装甲材料及结构 | 高达尼姆合金 | ||
发动机功率 | 动力源:米诺夫斯基超小型核聚变反应堆 出力:4050kW | ||
推进力 | 168000kg | ||
加速度 | - | ||
装备及设计特征 | 特殊装备:(准)赛克缪系统;米诺夫斯基漂浮装置;光束屏障系统 | ||
固定武装 | 机首火神炮×4;浮游导弹发射器×2;迎击用霰弹屏障 | ||
选用武装 | 复合短盾×2 | ||
选用手部武器 | 专用光束步枪 | ||
远程武器 | 浮游导弹 | ||
武器设定 |
剧外资料
① 关于第五代MS的标准在剧场版中由搭载米飘(Minovsky Craft)被修订为搭载米飞(Minovsky Flight System),但本页面为小说版机设,故在撰写时以小说版设定为准,望读者知悉
② 佩涅罗佩&柯西的机设在千禧年前后由原设森木靖泰亲手操刀大改,也就是为大伙所熟知的G世纪版(游戏版),该版本的佩涅罗佩无论是造型还是武装配置都变化极大,包括核心机RX-104奥德修斯高达,佩涅罗佩组件乃至阿戈尔装备在内的多种新设都出自此版,而小说版中提到的飞行形态以及最终决战的轻装型并不包含于此列。
③ 关于文中MC设定相关的段落,其原文出自off(高达公式百科事典)p677,详细翻译则摘自TCRI所著《UC米学02-MAWS02-飞行和推进系》(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034103/?jump_opus=1),特此感谢。
更多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