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曲解研究所参与建设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欢迎收藏起来防止迷路,也希望有爱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编辑哟~
编辑帮助:目录BWIKI反馈留言板

全站通知:

成都永陵博物馆

阅读

    

2025-05-28更新

    

最新编辑:战术白貂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5-28

  

最新编辑:战术白貂

来自物华弥新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康熙自来火二号枪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
成都永陵博物馆

成都永陵博物馆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永陵路10号

成都永陵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史称“永陵”,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永陵(王建墓)距今己有1100多年历史,发现于1940年,发掘于1942年,是我国首次科学发掘的帝王陵,也是目前我国唯 座地上皇陵。地宫选址考究,石刻精美绝伦,出土玉器、银器巧夺天工,堪为文物精品。
成都永陵博物馆是依托永陵(王建墓)设立的古墓葬类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由文物保护区、综合馆、园林保护区三大部分组成 ,千年文脉神秘深邃、百亩园林鸟语花香,是成都市著名文博旅游胜地。成都永陵石刻乐队是迄今所见唐五代音乐舞蹈资料中最全面系统和最直观真实的一种。永陵地宫棺床南、东、西三面刻有一组完整的宫廷乐队。在我国同类文物中,乐舞场面最大,乐器种类最多,气势最为恢弘,表现出晚唐五代宫廷乐队的盛大规模及壮阔场景。

文件:成都永陵博物馆-弹竖箜篌乐伎.png
弹竖箜篌乐伎
乐伎竖抱箜篌于胸前,头部略向左倾,脸面贴近竖箜篌,双手从两面拨动琴弦。翻飞的衣袂、凝神演奏的情态栩如生。箜篌因有脚柱装置,琴身可置于地面而空出手来“双手齐奏之”,这种演奏方式在当时叫“擘”,故弹箜篌又称作“擘箜篌唐五代时期,竖箜篌是深受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的一种乐器。
文件:成都永陵博物馆-吹篪乐伎.png
吹篪乐伎
乐伎作吹篪状。头部略偏向右侧,双手横执篪管,篪管前端吹孔置于唇部,篪管尾端向右下方斜握至右肩前,右手指正按篪管尾端音孔,左手指反按篪管中段音孔。篪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战国时期已有实物出土。篪以竹管制成,形似笛,但管较笛身短且更粗壮,管身前后开6个音孔,吹孔上横出一小截,名叫翘,以口含翘而吹。
文件:成都永陵博物馆-击鸡娄鼓摇靴牢乐伎.png
击鸡娄鼓摇靴牢乐伎
乐伎左手执靴牢举于头部左侧摇播,右手持杖击打挟于左腋下的鸡娄鼓。牢又称鼗(táo)鼓,为我国传统乐器,商代用骨文中已有记载。其形状,以一根木柄上穿1至3个小鼓,鼓侧系带小珠的短绳,当演奏者持柄左右摆动时,小珠随之摆动打击鼓面发声。鸡娄鼓由西域传入中原,形体近于球形,演奏时鼓夹左腋下,右手执杖击打发声。
官方网址:成都永陵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成都永陵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成都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