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登录看百科更方便!
Artbook-World
阅读
2025-05-30更新
最新编辑:啃泥丝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5-30
最新编辑:啃泥丝
WR百科 > 百科文库 > Artbook-World
故事开始了...
2080年,人类在地球上正处于繁荣时期。跨国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技术发展,改善了数十亿人的生活,也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各国政府在企业巨头面前变得微不足道,但很少有人将其视为威胁。资源充足,分配高效,光明的未来似乎只差下一项革新技术。
然而,一旦技术竞赛成为目的本身,安全考量往往被抛诸脑后。一项雄心勃勃的星际跃迁技术实验发生了严重意外。地震、引力异常、电磁风暴席卷全球,摧毁了城市,干扰了通讯。最为致命的,是“跃迁龙卷风”的出现——这些由纯粹跃迁能量构成的能量柱随机在世界各地现身,所触及之物皆被湮灭,甚至将巨型物体随机传送至未知之地。
随着局势日益不可控、愈发危险,唯一的生存之道便是逃离地球。在五大超级企业的带领下,人类残余势力踏上了前往火星的旅途——每一个企业都怀揣着自己的野心与计划。
旧地球的政府,已然被取代
前往红色星球的旅程充满危险,而火星并非一个热情的东道主。每家企业在火星的不同区域建立了落脚点。SpaceTech降落在盖尔撞击坑内一块相对宜居的区域。DSC则定居于北半球的阿西达里亚平原——那里白昼短暂,夜晚寒冷刺骨。Icarus Technologies运气最差,被迫在南极附近寻求庇护,迎接他们的是极端低温与令人战栗的寒风。EvoLife在夜之迷宫中建立了基地,他们在裂隙间建造了隐秘的地下实验室。至于炎帝实业(Yan-di Ventures),这家公司选择留在火星轨道上,远离地面可能爆发的冲突。
火星生活充满挑战,人类被迫适应。在这里没有城市,只有封闭的殖民地,隶属于各大企业的领地。旧地球的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如今每一个超级企业就是一个独立的政权。其“公民”不过是签署忠诚誓言的企业员工,人生轨迹皆由企业规章所定义。
有些企业,如SpaceTech,允许成员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另一些,如DSC,则建立了严苛的军事政体,殖民地如堡垒一般,被无法突破的护盾所守护。而像Icarus Technologies这样的公司,则正在构筑真正的赛博朋克社会——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几近消失。
火星是无情的。资源稀缺,开采极其艰难且代价高昂。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大企业开始批量制造双足采矿外骨骼装甲。早期的型号笨重迟缓,但却胜任工作,使工人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完成任务。谁又能料到,这些曾用于采矿的步行机甲,最终会演变为企业战争的核心力量?
地球仍在——遍体鳞伤、动荡不安,但尚未死去。
多年过去,人类尝试首次重返故土。最初的尝试来自Icarus Technologies的一小队科学家,他们展开了一次开拓性的探索。
他们发现了两件事。其一,至少部分地区的地球正在恢复;其二,曾引发浩劫的跃迁技术其实仍可回收,并具备复制的可能性。为了率先重新掌握这项关键技术,Icarus紧急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最终揭示了40年前导致地球覆灭的根本原因:跃迁隧道需要明确且稳定的“入口”和“出口”,一旦缺失任意一端,隧道便会发生灾难性的坍塌,在现实空间中引发难以估量的破坏。
不过,如果将可控跃迁驱动器安装在母舰上,并与地球上的跃迁信标相连,就可以实现从轨道一跃直达地表——几乎是一瞬之间。
地球不再是永远的失落之地,一场新的霸权争夺由此爆发。由于“企业公民”数量稀少,每一位战士都弥足珍贵,各大公司纷纷押注于重装甲部队,作为夺回地球的关键力量。最快、最高效的方式,就是重新利用既有资源——于是,那些原本行走于火星矿井的采矿机甲,如今踏上了战场,迈向这场“重夺故乡”的战争。
轨道基地
轨道基地是母舰的“停车场”,供指挥官们为其座机加油、维护——当然,费用需自理。这其中暗藏一套精巧的经济循环:企业向指挥官出售机器人并发布任务,指挥官参与战斗,获得酬劳,再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战争机器的维修中。如此循环往复,企业永远是赢家。
母舰
母舰是巨型轨道飞船,作为指挥官的前线基地存在,既能将机器人跃迁投放至战场,也能提供火力支援。跃迁传送仅在存在两个跃迁信标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一个位于母舰,另一个必须部署在地球地表。这也正是地面信标至关重要的原因——掌控信标的企业可迅速增援部队,建立对区域的主导权。
火星
各大企业所制造的各类机器人,也常被出售给驻扎火星的独立指挥官与飞行员。新托尔图加(Neo Tortuga)是一座独立殖民地,也是所有雇佣兵的集结地。自由飞行员们在此生活、训练、组建小队、寻找任务。
公开翻盘不是明智之举
若战争蔓延至火星及其脆弱的殖民地,人类或将永无恢复之日。合作也不可取——因为利益需要最大化,企业之间避免合并。 随着时间推移,五大企业各自确立了独特的意识形态与伦理体系,以凝聚旗下公民,巩固对关键资源的掌控。然而,这个扩张的机会实在诱人,冲突已不可避免。
于是,企业选择由流亡者与边缘人来替他们打这场代理人战争。他们称这些雇佣兵为“飞行员(机师)”(Pilots);而承担战斗部署与后勤指挥工作的首领,则被称为“指挥官”(Commanders)。这些群体为最慷慨的出资者而战,并以自己艰难争取到的独立身份为荣。
战场上的每一位飞行员都是嗜战如命的狂人,他们沉迷于战斗带来的快感。对他们而言,这场机器人战争更像是一场游戏。
然而,即便是最残酷的游戏,也有其规矩。每台机甲都配备有“自动弹射模块”,一旦机体遭受致命损伤便会立即启动,确保飞行员得以逃生。
机器人可以更换,但飞行员不可替代。如今的天才人类已所剩无几,没人能承受不必要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