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通知:

MSZ-006Z高达

阅读

    

2025-04-10更新

    

最新编辑:三玖天下赛高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4-10

  

最新编辑:三玖天下赛高

来自高达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小五十50
唱歌的吼叫尾
流动城堡
可恶人伊扎克
神翼炼
再生的天际线



高达WIKI > 全机体资料 > 机动战士Z高达机体 > MSZ-006Z高达

Z高达的介绍

MSZ-006Z高达Z高达

U.C.0083年,迪拉兹事件的败露让阿纳海姆电子公司的MS开发部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但靠着私下接触那些反对以地球圈治安维持名目结成的泰坦斯专横行为的势力,阿纳海姆公司也算是获利不少。

U.C.0086年,在帮助奥古开发出MSA-099利克·迪亚斯后,该组织要求开发更高性能的可变形MS作为旗舰机,便把正在进行的G计划改组为Z计划这个计划通称“Zeta计划”,代表要研发出终极的MS,其开发代号便为希腊字母ζ。

要求的必备机能:MS形态在20公尺以下与全领域运用能力,社内为达成目标而组成大科组,这就是之后诞生许多名机的“Z计划”的起源。

计划初期,便预想到在20公尺级MS内设计变形机构在存在诸多技术困难,若像NRX-044亚希玛这般大容积可变MA的话,其变形机构、机体强度、动力炉出力等也容易取得平衡,哪怕高度上已经放宽两米,但要想维持必要性能的同时加入没有先河的变形机构,于阿纳海姆而言任务量还是太过沉重。

最初阿纳海姆制造出编号MSN-001“δ 高达”,但因其传统的半可动半硬壳导致结构强度不足,发展到一半便立刻终止,开发工作也因此一度搁置。

由于格里普斯战役前夕的风浪,社内计划整合进度缓慢的项目资源,由此展开了次时代机型的竞标,最终阶段Z因预计开发周期快于θ得胜。

为了避免问题积重难返,项目负责人先用散件组装出MSZ-006X试作型Z高达X系列三台用于性能测试,但自始至终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社内没有丝毫头绪推进下一步。正当开发工作一筹莫展之际,奥古意外的从泰坦斯势力区夺得了RX-178高达Mk-Ⅱ一号机。得益于高达Mk-Ⅱ的可动式框架与其机师卡缪·维丹的设计建议,技术人员尝试将飞行装甲与MS进行结合,这一阶段的在日后被称为半Z高达,基于半Z高达的测试结果进一步将飞行装甲集成化,最终计划顺利完成,成品便是MSZ-006 Z高达(Zeta Gundam)。

躯干骨架在配置上高度模块化,由于使用了轻盈的高达尼姆γ合金与磁气覆膜技术,躯干的机械运动速度达到了理想指数,并通过复层空间装甲技术使得遭受的损伤不会轻易引起诱爆。腰部裙甲直连腿部骨架,为保护相比一般MS更为脆弱的胯部结构,裙甲的覆盖面积显著扩张,后裙甲两边均内置2枚小型热核火箭推进引擎,加上中央共五枚,而侧裙甲亦充当光束剑/光束炮的收纳匣。

变型机构的主要部件是背部的飞行装甲,中央三角体除作为主推进器外具有AMBAC制御效果,两侧机翼末端载有大量推进储剂以及中型推进喷口,表面装有长尾燃烧器式自稳器用于提高逆向动作时的安定性,可张开两侧机翼达到一定程度的制御效果,而在突入大气圈时的MA形态之所以被称做“乘波体(Wave Rider)”,是因为在大面积的平整结构使得机体下方形成了一道被压缩的冲击波,而机体便是依靠这股冲击波产生升力飞行,也因此对于表面的强度要求极高,该部位成为本机全身最厚实的装甲部位之一。若Z高达以WR形态起飞,机体顶面还可加装可抛式附加引擎组件以提高该形态的推进性能,因此机体在突入大气圈后尽管气动不如空优战机但也胜于传统SFS甚至是TMA。此外,在突入大气圈时也可以充当SFS携带MS一同突入。

虽说是以MA形态为主的机型,但即使变成MS形态也同样具有优良的运动性能,机体肩部总计6个喷口(两小一大),以此作为RCS(Reaction Control System——反应控制系统),小臂后肘带有挂点,默认挂载榴弹发射器(需卸载后才可变形),亦可更换为光束步枪、钩爪I力场、INCOM甚至是UAV等等。

小腿内皆配置了主动力炉、中型热核火箭式推进引擎、防侧翻系统及燃料槽。出于全领域作战的需要,主动力炉在功率上相比以往MS要高。在变形后双腿后部推进器提供了主要的推力,双引擎的配置使得在一边推进设备熄火后还能靠另一边维持。另一方面,双腿在变形后成为飞行装甲的一部分,因其在大气圈降下时其表面温度较高,所以此处装甲也是全身最厚的部位。

出于实战考虑,机体能在瞬间完成变形(0.5s内),为此结构上的磨损与强度隐患在长期使用后是难以避免的,成本亦随即提升。此外,由于喷嘴为可动式,在运动型方面极佳。

MS形态可使用的武器在变为MA后绝大部分仍可使用。

U.C.0087年7月,Z高达准备下线,为进行测试又额外制造了几台被称为“Mk-1A”的试验机供AE在月球范围进行作业,基于测试结果对机体进行最后的微调。

11月,Z高达交付给奥古的亚伽玛级巡洋舰的舰载MS部队,由机师卡缪·维丹驾驶,后在机体上搭载了生物传感器,其能感应出驾驶员的脑电波以辅助机体的控制、增加机体的机动力。据传言,传感器可形成物理性的精神力场用于增强光束武器的出力,甚至能够引发使敌机无法行为的埃尔德里奇现象。

卡缪驾驶该机活跃在格利普斯战争当中,大会战上机体击破了帕普迪马斯·西洛克上尉驾驶的PMX-003铁奥,为格利普斯战争画上了终止符,但也因此卡缪受到帕普迪马斯·西洛克的精神攻击从而分散了心智。最终其随需求补给的阿伽玛号战舰前往了第一殖民卫星香格里拉,在那里遇见了回收宇宙垃圾的少年捷多·亚西塔和他的伙伴们,最初一行人打算夺取Z高达来卖钱,最终却成为了亚迦玛号的成员并参与到第一次新吉翁战争中来。

机体起初由捷多驾驶,在其得到MSZ-010ZZ高达后,Z高达便交给了奥古志愿军露·卢卡

某次遭遇战中,存在由于头部损失而替换上了MS-06F扎古Ⅱ的头部应急,由伊诺·阿帕夫临时驾驶,该形态被称为“Z扎古”。

U.C.00089年初,Core-3海面会战末期,拟·阿伽马方为围剿葛雷米派,高达小队实施突入作战。在与NZ-000昆曼沙对峙阶段,露驾驶的Z高达遭受重创,最终时刻由于璞露兹的离开,Z高达将葛雷米·托托连同昆曼沙头部一同击毁,随着阿古西斯的爆炸Z高达被彻底摧毁,露则搭乘ZZ高达成功逃出。

有传闻该机残骸后续被联邦高层回收以预防NewType的叛乱,因其他高达系机体也会在战后失踪,因此其被隐藏起来的可能性很大。本机的生物传感器于UC.0090年移植于FA-78-2重高达二号机上。


基本概要

[编辑]


机体型号 MSZ-006 中文名称 Z高达
日文名称 ゼータガンダム 英文名称 Zeta Gundam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Z高达 机动战士高达ZZ
机体类型 攻击用试作型可变MS
制造商 阿纳海姆电子公司
所属 奥古
初次配备 U.C.0087
机师 卡缪·维丹js.jpg
卡缪·维丹
蕾柯亚·朗特js.jpg
蕾柯亚·朗特
捷多·亚西塔js.jpg
捷多·亚西塔
露·卢卡js.jpg
露·卢卡
伊诺·阿帕夫js.jpg
伊诺·阿帕夫
蒙多·雅加凯js.jpg
蒙多·雅加凯
比查·奥利格js.jpg
比查·奥利格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位于躯干的全周天屏幕/线性座椅单人驾驶舱
尺寸 MS模式下头顶高:18.7米;全高:19.85米
MA模式下全长:24.32米;翼展:18.61米
本体重量 28.7吨
全备重量 62.3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高达尼姆合金可变式框架
发动机功率 动力源:米诺夫斯基超小型核聚变反应堆
出力:2020KW
推进力 推进器:热核喷气/火箭发动机
推力:5×12200KG+2×10600KG+4×7600KG=112600KG(MS形态);240000KG(WR形态时推算)
加速度 -
装备及设计特征 姿势制御喷嘴数:8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14000米
特殊装备:生物传感器
固定武装 头部MU-86G型60mm火神炮×2;腕部2连装榴弹发射器×2(可换装螺旋钢鞭;光束炮×2;INCOM×2;UAV×2);A.E.BLASH XB-G-35/Du.105型光束剑×2(额定输出功率0.6MW,MA形态下可作为光束炮);BOWA·XBR-M87A2型光束步枪/长光束剑(额定输出功率5.7MW);FF-XV-SH-609Z型多用途防盾(含M87A2光束步枪用E-CAP匣×2 or 2发导弹(电影版)),可换装为高机动、隐形和重武装防盾
选用武装 飞行装甲内置式火箭弹;扎古Ⅱ头部;钩爪I力场
选用手部武器 I力场爆破剑
远程武器 FXA-03M2型高功率光束武器超级米加发射器/长光束剑(额定输出功率8.3MW);H-Baz-87-A*E/Ver.004型高能火箭筒
武器设定 Z高达的主武装为BOWA公司新研发的XBR-M-87A2型光束步枪,加装了自带激光指向的箱式镜头,提供Mega粒子的E-PACK也是可与高达Mk-Ⅱ通用的型号。,有效彻甲距离约为8km,最大射程超过20km。并且枪口还可生成光束刃,原理上等同于炮剑两用的光束剑。

在侧裙甲的收纳匣中收纳着光束剑,在基座充电时更能当作光束炮使用。经过驾驶员的实战使用,被投掷出作回旋运动的光束剑加上一下光束步枪的攻击,便能生成一个有一定威力的光束扰乱膜。这并非原设计上的功能,而是驾驶员活用了他的专业知识,从而作出的一个大胆举动。理所当然地,这成为了Z高达的一个特色能力。

此外,阿纳海姆还为Z高达设计了一支比百式的巨型火箭炮发射器更为小型化的高功率光束武器超级米加发射器,自带推进系统,看似不适合格斗,但同样能在枪口形成光束刃,挥舞起来更能称之为光束长枪。

Z高达的防盾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能配合好飞行装甲,维持整机特别是机腹的流线型。防盾的挂钩能接上前臂的挂点,因此可以省出机体的左手作他用。

废案


光束步枪通过与主动力炉连接供能,确保了强大射程的同时破坏力也能得到增强。

剧外资料


永野Z草案存在两版,由于一开始认为高达不应该有变形的需求便设计第一版,后续的第二版相较第一版少了后续百式的背包并增添一面盾牌,并存在可变形的设定,然而实际变形方式完全没有,因而被弃用(第一版内部有核心战机),之后永野护因纠纷离开了剧组,但脸部设计在此阶段已经确立。

藤田一己自1984年年底(此时大河原邦男的航天飞船背包版Z高达草案已经成型)着手Z的设计,1985年1月11日确定了躯体设计与变形机制(变形部分参考了大河原邦男的草案),但头部设计依旧未有定论,并非OP开头的谜之Z头,动画放映后一个月,Z的决定稿完成。可以说,成稿为藤田根据了永野护(面部造型)与大河原邦男草案(飞行装甲版、1984年10月-11月区间,背包设计与变形流程基本不变的保留下来)、协同近藤和久与小田正弘得出的结果。

藤田案直至最后一刻才将头部天线改为偏传统的类型,先前数张草案多呈RGZ-91灵格斯的设计语言。

Z的变形设计主要是为了奥古的降下地球作战而作准备,通过变形以提高大气圈内飞行与滑翔性能,换言之Z存在“侵略地球的武器”概念,高功率光束武器超级米加发射器极有可能是为了强袭地球基地作战成功后,为解决战舰无法同行导致的火力不足所制。

1984年7月17日企划书中明确表示本机为后半段登场,与一般认为的“设计难度较大,故推迟登场”的说法存在冲突,后半段换机体的做法在富野前作《圣战士丹拜因》与《重战机艾尔盖姆》中皆有出现

为了不让主角机在登场后没有模型销售,导致需要配合模型发售日期调整了动画时间表,虽然在剧集(Z的鼓动)中首次登场的时间为7月27日,但实际MS形态的登场(希洛克之眼)时间为8月3日(1/144模型套件发售时间为同年8月)。

在森口博子的翻唱专辑「Gundam Song Covers」系列中,有一台比例为1:144 的HG森口博子上色版蓝绿色涂装Z高达作为限量钢普拉套装盘赠品与系列的第3弹捆绑出售,该盘于2022年03月09日发售,售价8000日元。

更多图片

MSZ-006(Z GUNDAM) back.jpg
MSZ-006 - Zeta Gundam - Waverider Mode.jpg
995355fb.jpg
Zgdhetwh.jpg
Zgundam-mecha-edition.jpg
9593cbef76097.jpg
Mg-msz-006-ver2-hdcolor.jpg
1328577666032.jpg
5DDFFD.jpg
Zgundam-naochika-uc.jpg
Hguc-msz-006.jpg
Zeta (6).jpg
Zeta gundam.jpeg
701428349b.jpg
QQ截图20160403212613.jpg
Waverider-morishita.jpg
Zeta2-morishita.jpg
Zeta-battle-morishita.jpg
Zeta-morishita.jpg
243419d8bc3.jpg
Zeta Zaku.jpg
Z GUNDAM GREEN.jpg

相关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