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yuki丸子申请于2020年03月03日创建,现站长辉錵。WIKI正在急速更新中,请大家多多关注收藏,也欢迎加入我们来一起完善。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如遇Chrome浏览器登陆后无法编辑点这里 BWIKI反馈留言板

BWIKI收藏到桌面的方法说明

全站通知:

瓦伦丁Mk.II/现实原型

阅读

    

2024-03-10更新

    

最新编辑:刻在DNA里的忠诚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3-10

  

最新编辑:刻在DNA里的忠诚

来自灰烬战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普罗托斯-亚顿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角色信息 空艇数据 现实原型 测评 画廊

瓦伦丁Mk.II

瓦伦丁Mk.II

类型:步兵坦克
重量:16000kg
全长:5.41m
宽度:2.63m
高度:2.27m
操作人数:3(车长兼装填手、驾驶员、炮手)(该车组人数适用于Mk.I,Mk.II,Mk.IV,Mk.VI~Mk
.XI)
装甲:车体最厚处60毫米,炮塔装甲65亳米
主武器:QF2磅炮
副武器:7.92mm贝莎机枪
发动机:131马力AEC柴油引擎
公路最大时速:24km/h
越野最大时速:15km/h
作战范围:145km

阅历

瓦伦丁坦克参加了二战中大部分战役,于1941年在北非首次作战。

该坦克除装备英军外还装备苏联,新西兰和埃及等国的军队。加入新西兰军队时参与了太平洋战役。大量瓦伦丁通过租借法案进入苏军,并且在苏联红军苏德战争与八月风暴行动中也有作战记录。

IMG 7984.jpeg

部分由瓦伦丁坦克底盘改造装甲车辆也在1944年收复西欧的行动中被记录出战。

制造数量:8275辆

研发历史

1938年,维克斯公司计划开发新的步兵坦克。设计参考了英军原有巡航坦克A9及A10。瓦伦丁坦克采用与它们相似的悬吊系统及车身结构,部分零件也十分相似。不过瓦伦丁坦克把前装甲加强到65mm,以确保其步兵坦克的功能。最早的Mk.I上使用的AEC-A190型汽油引擎不算给力,只有135马力,不过着火几率却不大。后来的Mk.II换为柴油机。

瓦伦丁坦克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驾驶舱,战斗舱及引擎舱。

驾驶员坐在车身中线上,其左上方及右上方有进出舱门。驾驶员可利用正前方的窥视孔或窥视孔两侧的潜望镜对外观察。 驾驶舱后为狭窄的战斗舱。大部分瓦伦丁坦克(Mk III及Mk V 例外)采用双人炮塔而非作战效率较高的三人炮塔,且空间十分有限,使英军不甚满意。双人炮塔中,左侧为炮手。

早期炮手要以肩部控制主炮俯仰,并无手摇的高低机。右侧的车长工作繁重,需兼任装填手和通讯员。因只能靠一副单管潜望镜对外观察,车长视野也不甚良好。

350*350像素

炮塔后方为十九型无线电机。炮塔由液压系统转动,亦可手动微调。

引擎及变速器位于车身后方,变速齿轮箱有五档。

即便英军不甚满意其部分设计,但考虑到当时欧洲紧张的局势对武器的需求,1939年7月瓦伦丁坦克被批准投入生产,并从1940年5月开始服役。至1944年停产时,瓦伦丁坦克各型号共产8275辆,其中6855辆于英国生产,1420辆于加拿大生产。 在1941年,部分在英军服役的瓦伦丁坦克参加了北非战役,主要用来填补马提达坦克的不足,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瓦伦丁坦克所参加的第一场战役为十字军行动(Operatior Crusader)。瓦伦丁坦克表现不俗,其稳定性及可靠度优于同期其他英军坦克。

型号演替

Mk.I(308辆):最初型号,铆钉连接,装备135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和一门2磅炮。

IMG 7985.jpeg

Mk.II(700辆):使用131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并有一个辅助油箱添加到车体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