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如遇Chrome浏览器登陆后无法编辑点这里 BWIKI反馈留言板
长弓手/现实原型
阅读
2025-02-23更新
最新编辑:Kpz-3476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2-23
最新编辑:Kpz-3476
前后不分的另类载具
射手坦克歼击车(英军定名为SP 17pdr, Valentine, Mk I, Archer, A30)是二战时期英国以瓦伦丁步兵坦克的底盘作蓝本,配以17磅炮而成的一种坦克歼击车。
设计与开发
1943年英军仍然使用QF 2磅炮及QF 6磅炮作为坦克的主要武器,然而对付德军装甲车辆的火力相当不足,QF 17磅炮虽然火力强大,但只能以牵引方式送达战场,只可作防御用途,为了快速提高反坦克能力,英军决定把17磅炮装上当时正量产的华伦泰步兵坦克的底盘上,成为射手坦克歼击车。
不过以瓦伦丁步兵坦克的底盘细小,无法以旋转炮塔方式加装大型的QF 17磅炮,只能把主炮向后安装,再配低矮的开顶式固定炮塔,成为了一种绝佳的伏击武器,通常发射数发后就可快速转换位置,无须浪费时间原地旋转车体离开,不过细小的空间令主炮后膛刚好在驾驶座上,发射时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座免被后座力所伤。
后来英军的挑战者巡航坦克、阿基里斯坦克歼击车(也就是装备有17磅炮的M10狼獾)及谢尔曼萤火虫也能安装QF 17磅炮,射手坦克歼击车不再生产。
弓箭手坦克歼击车在1943年中期开始进行生产,1944年10月正式使用,主要服役于西线战场及意大利攻防战,至二战结束时只生产了665量,英军定位为自行火炮,并装备英国皇家炮兵团(Royal Artillery)及英国皇家坦克团。
二战后一部分射手坦克歼击车交给埃及陆军,并参与了第二次中东战争。部分己退役的则存于现存以色列的以色列装甲部队纪念馆、荷兰上洛恩战争博物馆及英国巴温顿坦克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