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yuki丸子申请于2020年03月03日创建,现站长辉錵。WIKI正在急速更新中,请大家多多关注收藏,也欢迎加入我们来一起完善。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如遇Chrome浏览器登陆后无法编辑点这里 BWIKI反馈留言板

BWIKI收藏到桌面的方法说明

全站通知:

Panzer IV F2/现实原型

阅读

    

2024-08-03更新

    

最新编辑:Kpz-3476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8-03

  

最新编辑:Kpz-3476

来自灰烬战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Kpz-3476
bili14359602309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角色信息 空艇数据 现实原型 测评 画廊


德意志军马—四号坦克

四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IV),或称IV号坦克,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并且与专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三号坦克协同作战。在三号坦克的整体性能逐渐不敷二次大战中期装甲战斗需要时,四号坦克因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而比三号坦克有更大的改良空间,因此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四号坦克逐渐成为装甲师装备的主力车种。四号坦克较大的改良空间亦使其较为容易改装,既有改造为突击炮、坦克歼击车,也有改造为弹药运送车、架桥坦克等,成为用途最广泛的坦克。从投产至二战结束,德国共制造了约8,800辆四号坦克或其改造型。四号坦克参加了几乎所有战役,而且表现出相当的可靠性,没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号有大量的技术问题,就数量、服役时间来看,这型坦克才是德国装甲兵的主力,因此被德军装甲兵昵称为“军马”。四号坦克除了由德国自行使用,亦有出口至其它国家,甚至二战结束后仍有国家将其投入战争。

法国博物馆内一辆配备了Zimmerit、炮塔装甲裙边及金属丝网制侧裙的四号坦克J型

研发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其中协约国禁止其发展与生产坦克,然而到了1920年代中期,德国军方已体察到未来建立装甲部队的需求,故机动兵总司令部参谋海因茨·古德里安于1930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1934年1月,陆军武器署提出了由三号与四号两种坦克搭配组成装甲部队,前者作为主力,而后者则定位为支援型坦克。除了主炮之外,四号坦克皆与三号坦克相似,同样有五名乘员,并配搭无线电系统以便于沟通,同时总重量限制在24吨左右。 为规避条约,四号坦克最初研发时有着“中型拖拉机”的代号,后来德军改以“营长用车”(Bataillonsführerwagen)为代号继续研发。1934年年底,陆军武器署交予克虏伯、莱茵金属及MAN开发。虽然当时流行多炮塔坦克,但它们仅设计了几款单炮塔坦克。(在随后的历史中证明,多炮塔坦克是个非常鸡肋的设计)

莱茵金属交付的原型车重约18吨,并配备320马力的引擎,最高时速为30公里/小时。原型的引擎舱位于车身后方。驾驶员与无线电操作员分别处于坦克左前及右前方,无线电操作员同时兼任机枪手。炮塔方面,坦克指挥官坐在车顶舱口下方,而炮手位于炮膛左边及装载机右边。炮塔比底盘中心线向左偏移了66.5毫米,而引擎则向右移动152.4毫米,以清除扭矩轴与转动炮塔的电动马达间的阻隔物,同时让扭矩轴连接到驾驶员与无线电操作员之间的变速箱。由于非对称布局,坦克右侧留有大量空位,这里后来用于放置弹药柜。陆军武器署后来要求悬挂系统使用新设计的扭力杆,以允许负重轮能垂直偏转得更大,借此提高越野性能及乘员的舒适性。(苏联坦克兵实名表示羡慕)但后来,由于对新型坦克有迫切需求,陆军武器署放弃使用扭力杆,改以技术成熟的弹簧式悬挂。1935至1936年,所有原型经过各种测试后,陆军武器署最终选择克虏伯公司的方案,并赋予编号“第622号试验车”(Versuchskraftfahrzeug 622,简称“Vs.Kfz.622”),指定由其进行生产,1937年10月,克虏伯于马德堡的工厂开始生产四号坦克。四号坦克即成为德国于战前开发的最后一款坦克。

克虏伯于马德堡开始生产四号坦克A型。然而,四号坦克却没有像三号坦克般有大量不同生产商,因此1941年底前马格德堡成为四号坦克唯一一座生产基地。 1935年10月15日德军成立了第一批装甲师,当时坦克排辖下只有一号及二号坦克,原本预定要追加三号及四号坦克,但由于三号坦克仍在试制阶段,故四号坦克的生产进程被迫延后,其生产效率甚至在战争开始后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以致于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在开战初期也仅有几辆四号坦克可供调派的境地。

德军原预想四号坦克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大,故列为武器生产顺位较后者,这亦是战争初期四号坦克只由一个厂商负责生产的原因。1940年初期,只有约少量工人在克虏伯于马德堡的工厂中工作,生产能力只达合同中约定的35%。1941年,F1型开始生产,此时沃玛格、尼伯龙根工厂亦加入参与生产。1942年,当三号坦克的升级潜力用尽后,德军开始大规模生产四号坦克,其装甲钢板、底盘和炮塔主要由克虏伯的埃森厂房供应,引擎为迈巴赫制,变速箱则来自采埃孚,总造价刚好不超过10万帝国马克。

四号坦克设计之初为方便组装,生产工作即将车体分为四个部分制造,分别为底盘、车头结构、车尾结构及炮塔,组装时只需用螺丝把四大部分拴在一起即可,之后的豹式坦克与虎式坦克皆没有采用此方式,而是利用焊接制成。由于生产线很少达至理想状态,每辆四号坦克约需花2,000小时来组装,各部件生产时间的完整生产周期更高达15,000小时左右。德军生产四号坦克初期,钢板加工作业耗费不少时间,然而自1943年引进了气焊与气割两种新技术后,克虏伯粘接坦克表面硬化钢的时间大大缩减了近100小时。

1943年,德国军方打算停止生产四号坦克,全力量产豹式坦克,然而当时位居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大加反对,指若真的如此,前线将有一天没有任何一辆坦克可以使用,军方其后撤回命令。当年4月克虏伯收到命令要改为生产豹式,四个月后又要改回四号坦克,此一转换就浪费了30万工时,相当于生产150辆四号坦克。同年12月,克虏伯工厂开始转产四号突击炮;1944年春天,沃玛格工厂亦开始生产四号坦克歼击车,只剩下尼柏龙根工厂继续生产四号坦克。德国工业随着战事发展逐渐崩溃,盟军的空中和地面攻势压力越来越大,尼伯龙根工厂亦遭到轰炸而严重损坏,1945年三月至四月的生产量更下降到1942年前的水平,每月只有约55辆坦克驶下生产线。

具体型号
  • 四号A型

1937年10月推出的第一款四号坦克为A型,编号为1/BW。四号坦克A型的动力由迈巴赫HL108TR供给,引擎输出250匹马力,并使用SGR 75变速箱驱动5个前进及1个倒车档[来实现31公里/小时的最大道路速度。四号坦克A型使用KwK 37 L/24 75毫米坦克炮,该炮初速较低,主要用以发射高爆弹以作支援。使用穿甲弹时,初速能达到430米/秒,在700米距离外射击可以击穿30度倾斜装甲板至43毫米。一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置于主炮炮塔同轴,另一挺则置于前装甲板上。四号坦克A型正面装甲厚14.5毫米,炮塔则有20毫米的装甲,然而它们只能防御炮弹破片,轻型反坦克炮炮弹等。此型号的坦克很少走上战场,主要用作培训装甲兵及制造技师。

苏台德地区的一场阅兵,图中为四号坦克A型

  • 四号B型

1937年,A型生产了37辆后,厂方开始生产四号坦克B型。新式的四号坦克将原有的引擎换成马力更高的300匹迈巴赫HL120TR,同时使用新型SSG75变速箱以提供6个前进和1个倒档。尽管重量增加至16吨,但坦克的速度仍提高至39公里/小时。倾斜装甲板最大厚度增为30毫米,连接在车体上的机枪亦被替换成手枪射击口。

  • 四号C型

时值1938年,厂商在生产了42辆B型后又对C型进行了改制,将炮塔装甲增厚到30毫米,从而使坦克增重至18.14吨。在完成了40辆C型坦克的组装后,由80341底盘编号开始,引擎再改为改良版HL120TRM。军方此时将四号坦克作为提供火力支援以压制目标的角色,相对之后的D型也只是其改进版,实体没有太大改变。

四号坦克C型

  • 四号D型

1939年8月生产了140辆C型后,D型开始投入生产。编号为4/BW及5/BW。D型重新安置车体机枪,同时炮塔机枪的内部炮盾改为外部炮盾。此外,装甲再次获得提升,侧面装甲的厚度增至20毫米。1939年9月波兰战役完结,军方决定增产四号坦克,并于9月27日予以编号Sd Kfz 161。
为了对抗马提尔达二型步兵坦克,德军原定替四号坦克换上由Pak 38反坦克炮改制而成的50毫米炮。然而,由于德军在法国进展神速,订单在进入生产程序前被取消。

  • 四号F1型

1941年4月,四号坦克F型开始生产。编号与F2型同为7/BW。与E型的附加式装甲不同的是,四号坦克F型于炮塔及正前方上直接安装上50毫米装甲,而侧部装甲亦同时加厚至30毫米。改装后车重22.3吨,这使厂商相应将履带宽度由380毫米增加至400毫米以减少地面平均承受的压力,宽一点的履带也有助安装雪地单向齿轮配件。生产商同时改造了滚轮及前链轮。

四号坦克F1型

  • 四号F2型

1941年5月26日,在巴巴罗萨行动前几星期的一场会议中,希特勒决定增强四号坦克的火力。克虏伯获得该合同,它整合了Pak 38反坦克炮到新型车体:Sd Kfz161/1。第一架原型于1941年11月15日交付。

然而,一个月后出现的KV-1坦克与T-34坦克使德军发现他们需要一门更强力的坦克炮。1941年11月,曾经决定使用的50毫米炮又被放弃,改用莱茵金属制的75毫米反坦克炮,该炮后来称为75毫米Pak 40 L/46。由于该炮的后座行程甚高,四号坦克的炮塔根本放不下。因此军方以加装炮口制退器,加强制退机性能与缩短弹壳降低发射药装药量方式缩短后座行程,成为75毫米KwK 40 L/43。这些手段也造成PAK40与KWK40的弹药需要各自专用而不能通用互换,增加了后勤负担。最初四号坦克的炮管安装了单腔球型炮口制退器,它提供了略低于制退系统总需求一半的制退能力。这种装备长炮管 7.5厘米KwK 40炮的四号坦克F型被命名为四号坦克F2型,同时装备短炮管的就改名为F1型。当发射39型穿甲弹时,炮弹的初速从以前的430米/秒提高到990米/秒,能于1,830米外穿透77毫米的钢制装甲板。坦克的重量此时增加到23.6吨。除了生产时装上长炮管外,有二十五辆回厂维修的亦改装上长炮管。三个月后,四号坦克F2型重新命名为G型,早期的G型与F2型没有太大分别。

四号坦克F2型

  • 四号G型

G型生产的一年当中,其又小改进了几次。编号为8/BW。鉴于该坦克几近达到改装上限,为了避免再增加重量,侧面附加的20毫米钢板遭到删除,但基本装甲厚度增加至30毫米。省下来的重量转移到前方装甲,该处附加了一块30毫米表面硬化装甲板,至此正面装甲厚达80毫米。正面装甲附加的30毫米装甲板其后又改至焊接在装甲上。除了因为增加重量而导致驱动系统发生技术问题,1942年11月8日的报告显示增厚的正面装甲受到部队好评。此时军方决定为四号坦克上一块30毫米附加装甲板,1943年1月5日,希特勒决定将所有四号坦克改为80毫米前装甲。此时,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只能在100米以内击穿四号坦克的前装甲。为了简化生产,炮塔两侧和正面右侧的观察镜被拆除,而两个备用负重轮则放在车体左侧后方。然后再将7个备用履带链放置在正面倾斜装甲板之上。在较热地区执行任务的坦克改善了后侧的通气口,而在较冷地区执行任务的坦克则加设加热冷却液的装置及一个起动液喷气器。新光源取代了原来的大灯,炮塔上的通讯器亦遭拆除。1943年3月19日,第一辆在两侧和炮塔加了侧边装甲裙的四号坦克展出。G型后期将指挥官的两片式舱门改为一个较大加厚的圆型舱门。1943年四月原来的炮管改为更长的KwK 40 L/48坦克炮,并加上一个重新设计的双腔式炮口制退器。四号坦克在此时开始取代了三号坦克的地位。

  • 四号H型

H型于1943年4月开始生产,其车体改进为Sd. Kfz. 161/2。编号为9/BW。H型亦由将附加式装甲改为单一80毫米装甲而改善了其完整性。德军步兵备有HHL磁性吸附雷,为了避免盟军加以复制利用,因而为坦克加上Zimmerit(防磁涂层)。坦克的侧面和炮塔四周进一步增加5毫米侧裙及8毫米炮塔裙。H型生产期间,其橡胶覆盖的回轮改为纯铁制,车身也为容易损坏的侧裙设置三角支架。这使坦克的重量跃升至25吨,直接导致H型的越野时速大幅下降至16公里/小时(10 英里/小时),即使换装三号坦克的SSG 77变速箱亦没有解决问题。用来发射S雷的人员杀伤雷发射器也因为弹药的存量已经很少至近乎没有而取消。

四号坦克H型

  • 四号J型

J型为H型的后继款式,其与H型相差不大,但由于德军战损非常多,J型大幅简化其生产过程以增加生产速度。编号为10/BW。用来协助旋转炮塔的电动马达遭移除,故此组员需自行手动旋转炮塔。留下来的空位用来作辅助燃料槽,该槽容量达200升,故其巡行里程程增至320公里。厂方移除炮塔上的手枪射击口及观察口,同时简化引擎的散热器。此外,取消了结构较复杂的抑制器,代之以两支仅配置抑焰器的排气管。1944年后期,德军的装甲车的坦克不再使用Zimmerit,同时四号坦克的侧裙改为铁网制,履带拖带轮亦由四个减至三个。

其他型号

为了加强四号坦克的火力,军方曾尝试将豹式坦克的炮塔连同其75毫米70倍径炮安装至四号坦克的车体上。结果以失败告终。鉴于此,军方认为四号坦克已达其改装极限。

根据描述猜测,图片来自于《坦克世界》

  • III/IV型

III/IV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III/IV(PzKpfw III/IV))是一款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实验型中型坦克。这款坦克使用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的部件,试图融合这两款坦克。但工程最终仅停留在蓝图阶段,甚至一辆原型车也没有造出来过。

根据描述猜测,图片来源于《坦克世界 闪电战》
“军马”辨识
  • A型
4- A.jpg

首先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A型的车体正面是交错式布置的。在航向机枪和驾驶员观察窗之间留有手枪射击座。
其次看炮塔上的车长塔。高耸的车长塔上,观察窗的四周并没有额外的装甲保护。
主炮的炮盾所采用内嵌布置。

  • B型
4-B.jpg

在B型中,车体正面变得更加平整。将先前布置在中间的手枪射击口调整到了最右侧区域。
车长塔上的观察窗四周有了明显的装甲保护

实物图对比,左侧为四号B型,右侧为四号A型

  • C型
4-C.jpg

C型与B型在外观上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黑幕|B和C在后期都给驾驶员观察窗上加装了挡雨板)}
主要还是要来看炮塔部分。在主炮旁边安装的是一挺MG-34通用机枪。区别就在同轴机枪的布置上。
B型的同轴机枪的枪管直接裸露在外,而C型则在枪管外加装了一定的装甲保护。
同时也可以去观察炮盾处的阴影细节

4-BC-2.jpg

如图,B型的炮盾几乎垂直于炮根部分,而C型炮盾与炮根呈现一定的角度。那么在自然光的条件下,B型的炮盾会亮一些,而C型则相对会暗一点

4-BC.jpg

  • D型
4-D.jpg

D型的变化非常明显。车体正面再次变的交错不平,手枪射击口回归车体中间的位置。航向机枪口外观呈现方形。
炮塔上,炮盾由先前的内嵌式炮盾转变为外置一体式炮盾。

4-D-50mm.jpg

然而在历史中,D型曾经还装备过5cm Kw.k 39 L/60火炮

图中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车体中间的手枪射击口

  • E型
4-DE-paota.jpg

首先从侧面来对比一下D型与E型在炮塔上的区别。
E型相比与D型增加了炮塔顶上的换气扇,并将消除了原本部分突出在外的车长塔。

4-DE-cheti.jpg

在车体的正面,E型沿用了D型的布局,但是在驾驶员观察窗处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D型的挡雨板将驾驶员的观察孔和观察窗全部覆盖了,但是E型的挡雨板没有覆盖住驾驶员观察孔

  • F型
4-EF-paota-2.jpg

F型与D型在炮塔上的区别主要在于炮塔侧面的舱口部分。
D型为一整块装甲板,而F型为两块装甲板

实物图对比

在车体正面,F型又用回了平直的正面装甲,这种设计自此一直被沿用到J型

4-DF-cheti.jpg

  • F2/G型
4-G.jpg

四号F2型,或者说G型与之前所提到的四号坦克一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换装了长身管的75炮。
在历史中G型有着许多不同的炮塔外观。

  • H型

对于四号H型,众所周知的都是加装有裙甲和炮塔附加装甲或者像俄罗斯原神里那种装有防磁涂层的样子。

4-H.jpg

但是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G型的后期款与H型的早期,甚至说中期型相比,并没有许多非常明显的变化。
硬要说的话主要是看悬挂部分

4-GH-zhudonglun.jpg

首先从正面来看,H型的主动轮基座有着较为明显的加强筋存在,而G型则没有此设计

4-GH-zhudonglun-2.jpg

再看主动轮,H型的主动轮呈扁平状,而G型的主动轮带有一定的弧度。

  • J型

J型作为H型的简化版本,从侧面看上去一个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将履带的拖带轮由4个减少到3个。

4-J.jpg

在车体后部,由传统的排气改为两个单独的排气管

4-HJ-paiqiguan.jpg

对于所装备的裙甲,由钢装甲板变为了蜂窝状的装甲网

Panzer IV-1.jpg
其他改型
  • 四号潜水坦克

就像三号坦克一样,四号坦克也被改造为潜水坦克。初期德军曾希望在海狮计划中使用四号潜水坦克奇袭英格兰,但后来计划取消,这些坦克被改用在横渡巴格河。当时使用了40辆四号坦克D/E型来改造。此类坦克在外部涂上一层密封剂以防止漏水,车体与炮塔中间用充气式密封橡胶囊塞著。在水下时坦克可透过两条露出水面的单向排气管来排出废气。这使引擎可以在15米的水下运作约20分钟。

  • 四号指挥型

1944春季德军开始生产四号指挥坦克。它们的外表与普通四号坦克没有大分别,但内里安装了更先进的无线电仪器和额外天线。填装手此时则当作第二名无线电操作员。到秋天时已有89辆四号坦克改装为四号指挥坦克,另外8辆则直接从生产线上改装。

  • 四号观察型

四号观察坦克通常提供给炮兵团作为观察车使用,此类四号坦克仍然保留其武装。四号观察坦克的天线会带有一颗星,而车顶上亦有一支额外天线。车长则获得一个可伸缩的潜望镜。1944年秋季到1945年春季期间德军并获得96辆四号观察坦克。

  • 灰熊突击炮

四号突击坦克是一款由四号坦克底盘改装而成的突击坦克,尽管灰熊式听起来符合德军坦克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惯例,但实际上其由盟军的情报人员命名。四号突击坦克使用150毫米StuH 43 L/12,正前方装甲厚达80-100毫米。因为四号突击坦克具备厚重的装甲和强劲的火力,因此非常适合巷战。

法国索谬尔坦克博物馆展示的灰熊式突击炮

  • 四号突击炮

1943年后,突击炮开始取代牵引式反坦克炮。当时德军只有阿尔凯特公司生产的三号突击炮,于是军方下令研发四号突击炮,以提升危机应变能力。1943年12月三号突击炮的厂房遭轰炸,因此克虏伯开始生产四号突击炮,其后开始分发至各步兵团,但后来因为装甲师的坦克不足,因此当作坦克歼击车并入装甲师使用。

四号突击炮

  • 四号坦克歼击车

三号突击炮于1937年加入战事后经过多次改进,成为一种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但后来三号坦克到达其升级极限,因此军方决定使用四号坦克底盘制造新型坦克歼击车。另外,有了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经验,新式的四号坦克歼击车车身较低矮,并加强对步兵的火力。这些四号坦克歼击车大部分皆分至新立的坦克歼击车营。

1940年起因为坦克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军方开始研究将三号及四号坦克一件共通化,但后来因为三号坦克生产线皆转产三号突击炮,统一底盘及零件的计划亦告终止。

但后来军方要开发新式自行火炮时发觉没有足够底盘可用,也就用计划中的混合底盘当作自行火炮开发平台。

第一种是搭载88毫米炮的黄蜂式,后来又改名为犀牛式。犀牛式生产了四百九十四辆,全部交给军级直辖的重坦克歼击车营。

美国亚柏丁坦克博物馆户外展示的犀牛坦克歼击车

野蜂式自行火炮亦是使用了混合底盘,其装备了一门150毫米榴弹炮。此类自行火炮成为装甲师炮兵团的主力,而每个重火炮连配有6辆野蜂式自行火炮及1辆弹药搬运车。

德国明斯特装甲兵博物馆收藏的野蜂式自行火炮

  • 四号防空车

德国军方发现空军对于打击敌地面攻击战斗机的力量相对较弱,因此军方开始大力发展地面防空武器,以弥补空军的不足。同时,这种自行火炮亦要跟上装甲师的移动速度,因此军方将高射炮改装至坦克之上,量产所选的即为四号坦克。
量产的四号防空坦克分三种,第一种是家具车式防空坦克,名字来自其独特的方型战斗室。其主要武装为一门3.7厘米43年式高射炮。多数的家具车式防空坦克都是使用四号坦克H型或J型的底盘,但其炮塔只能在四块挡板放下后方可自由转动。

现存于德国辛斯海姆汽车与技术博物馆家具车式防空坦克本体,但在车体安装的是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

3.7厘米43年式高射炮

第二款为旋风式防空坦克,其有四支2厘米43年式高射炮,炮塔亦换成开放式九角型。德军共制造了87至105辆旋风式防空坦克,但由于东建筑工程公司和德国国防军纪录的差异有出入,实际数字仍是未知。

博登加拿大军队基地的旋风式防空坦克

最后一款为东风式防空坦克,炮塔再换成开放式六角型,其武装为同样为3.7厘米43年式高射炮。东风式防空坦克的改进了射程,炮塔装甲的技术亦稍微进步,以及安装作为次要武器的MG34,然而总生产数只有45辆。

东风式防空坦克的模型

  • 四号架桥车

1939年,军方已向克虏伯和玛机洛斯订购50辆架桥车辆。1940年3月生产了第一辆架桥坦克并送至第一装甲师,至5月时已有20辆,并附带训练好的人员。计划中第一至第五装甲师各3辆。架桥时,第一辆放置向上的一段步兵突击桥,另一辆则放置向下的另一段桥。其后军方又再加订60辆架桥车辆,然而又再取消,让多下来的底盘可以继续生产原本的四号坦克。军方后来发觉架桥坦克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又再改回去四号坦克。

  • 弹药运输车

1941年,克虏伯开始制造一些特殊的四号坦克来当作卡尔臼炮的弹药搬运车。通常每两辆弹药运送车配一个卡尔臼炮,但每辆弹药运送车只能运送3发共重2.2吨的600毫米炮弹。此类弹药运送车亦有一些特殊装置来直接将炮弹送至卡尔臼炮内。

  • 四号抢修车

1944年未,36辆四号装甲回收车正式服役。这些四号装甲回收车皆由因受损而回厂修理的四号坦克改造而成。这些装甲回收车与四号架桥坦克为同一批。

  • 大麦克斯

1941年春季,克虏伯制造了两辆坦克歼击车自行火炮的原型,并为其装上一支K18野战炮。其预设的作用为攻坚,或坦克歼击车打击盟军的重型坦克。此原型车把前装甲加厚,并将侧面装甲减少,后方甚至是开放式。其原来希望在攻占直布罗陀时使用,但后来计划取消,这两辆原型也就跟随第3装甲师到东线作战。这种强力的自行火炮可以在大部分距离击毁所有苏联坦克。1941年秋季其中1辆因弹药自燃而毁掉,另1辆则回到德国。至于此自行火炮没有进入生产程序是因为德军开始生产犀牛式坦克歼击车。(大麦点灯啊!大麦!)

一辆大麦克斯被遗弃在东线战场上

  • 蝗虫10式自行火炮

蝗虫10自行火炮于1943年初由克虏伯及莱茵金属开发。莱茵金属原型带有10.5厘米的轻型榴弹炮,并为开放式炮塔。克虏伯原型则为一个闭合式炮塔,装甲约厚15毫米。两者的炮塔皆为可拆卸式,既可部署为碉堡,也可作拖曳式火炮。但最后军方命令取消生产,因为这样会使坦克的产量下降。海因茨·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原来可以加入此自行火炮,但古德里安认为火炮的发展不值得打断坦克的生产。最后,蝗虫10自行火炮的开发于1943年2月取消。

蝗虫10式自行火炮

  • 四号液力型

1944年,位于奥格斯堡的采埃孚公司制造了一辆利用液压驱动的四号坦克。该四号坦克H型没有使用齿轮,相反安装了两条油管,由引擎通过变速箱到后方的动轮,炮塔亦由液压驱动。惟一一辆制造出来的四号坦克原型没有进行过实战,德国就战败了。战后此坦克随即运往美国,并在那里进行测试,但最终因零件不足而不能再运作,而测试报告亦没有公布。此坦克现正存放于美军于马利兰州的博物馆中。

美国陆军火炮博物馆的液压四号坦克

相关链接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9B%9B%E8%99%9F%E5%9D%A6%E5%85%8B----中文维基-四号坦克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10.5_cm_K_gepanzerte_Selbstfahrlafette----维基百科-大麦克斯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9D%97%E8%9F%B210%E8%87%AA%E8%B5%B0%E7%A0%B2----中文维基-蝗虫10式自行火炮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7%8A%80%E7%89%9B%E5%BC%8F%E9%A9%85%E9%80%90%E6%88%B0%E8%BB%8A----中文维基-犀牛坦克歼击车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9%87%8E%E8%9C%82%E5%BC%8F%E8%87%AA%E8%B5%B0%E7%82%AE----中文维基-黄蜂自行火炮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3.7%E5%8E%98%E7%B1%B318/36/37/43%E5%B9%B4%E5%BC%8F%E9%AB%98%E5%B0%84%E7%82%AE----中文维基-3.7㎝43年式高炮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AE%B6%E5%85%B7%E8%BB%8A%E5%BC%8F%E9%98%B2%E7%A9%BA%E5%9D%A6%E5%85%8B----中文维基-家具车自行防空坦克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97%8B%E9%A2%A8%E5%BC%8F%E9%98%B2%E7%A9%BA%E5%9D%A6%E5%85%8B----中文维基-“旋风”自行防空炮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9D%B1%E9%A2%A8%E5%BC%8F%E9%98%B2%E7%A9%BA%E5%9D%A6%E5%85%8B----中文维基-“东风”自行防空炮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7%81%B0%E7%86%8A%E5%BC%8F%E7%AA%81%E6%93%8A%E7%A0%B2----中文维基-“灰熊”突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