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yuki丸子申请于2020年03月03日创建,现站长辉錵。WIKI正在急速更新中,请大家多多关注收藏,也欢迎加入我们来一起完善。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如遇Chrome浏览器登陆后无法编辑点这里 BWIKI反馈留言板

BWIKI收藏到桌面的方法说明

全站通知:

SU-76D/现实原型

阅读

    

2025-03-30更新

    

最新编辑:Kpz-3476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3-30

  

最新编辑:Kpz-3476

来自灰烬战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Kpz-3476

野战反装甲

SU-76(Samokhodnaya Ustanovka 76)是二战期间及战后使用的苏联轻型自行火炮。SU-76 基于T-70轻型坦克底盘的加长版,装备ZIS-3 mod. 1942 76 毫米师级野战炮。由首席设计师SA Ginzburg (1900-1943 年)领导开发。其结构非常简单,具有多用途作战功能,是继T-34中型坦克之后,二战期间产量第二多的苏联装甲战车。

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克里姆林宫“卫国战争中的高尔基公民”纪念馆内的 SU-76M 轻型自行火炮

设计与发展

SU-76 的设计始于 1942 年 6 月,当时国防委员会 (GKO) 下令建造配备ZIS-3 76 毫米师级野战炮和 M-30 122 毫米榴弹炮的步兵支援自行火炮。首席设计师SA 金兹堡选择了T-70轻型坦克底盘来安装 ZIS-3 火炮,并且加长了基本坦克的车体,每侧增加了一个负重轮,以便于更好地安装火炮。火炮安装在车体后部上方固定全封闭装甲炮廓前装甲板的炮眼内。动力装置由两台与变速箱并联的发动机组成。后者的装置也是并联的,并在主齿轮的高度连接。机械驾驶员坐在车辆的前部,包括指挥官(通常是少尉)在内的三名炮手位于炮廓内。 SU-76(工厂型号为 SU-12)根据 1942 年 12 月 2 日的 GKO 法令投入使用。


首批 SU-76(25 辆)于 1943 年 1 月 1 日制造完毕,并送往自行火炮训练中心。 1 月底,混合组织的首批两个自行火炮团(第 1433 和第 1434 团)被派往沃尔霍夫方面军,参与打破列宁格勒围困。1943 年 3 月,又组建了两个团——第 1485 和第 1487 团,参加了西线的战斗。


然而,在投入军事行动 10 天之后,大部分 SU-76 就因变速箱和主轴故障而失灵。通过加固主轴来纠正这种情况的尝试并未取得任何结果。此外,这种车辆的故障率甚至更高。很明显,SU-76 的传动装置存在一个根本的设计缺陷,即两台双发动机并联安装并共同使用一根轴。这样的传动方案导致轴上发生扭转共振。此外,共振频率的最大值会导致发动机最剧烈的运行模式(越野时以 2 档行驶),从而导致其迅速失效。消除这个缺陷需要时间,因此,1943 年 3 月 21 日,SU-76 的生产暂停。基洛夫第 38 号工厂共生产了 560 辆。在1943年冬季自行火炮大规模失效事件的调查中,由I.M.扎尔茨曼主持的委员会认定,罪魁祸首是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总设计师部主任金兹堡。他被免职并被派往前线,担任第29坦克军第32坦克旅修理处处长。斯大林得知此事后,不赞成如此草率的决定,下令将这位才华横溢的坦克设计师从前线召回,但为时已晚——金兹堡在战斗中阵亡。


一种更可靠的车辆 SU-15 诞生于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领导层发起的一项配备 76 毫米师属火炮的轻型突击自行火炮竞赛中。GAZ和第 38 号工厂参加了此次竞标。1943 年 7 月,在库尔斯克会战最激烈的时候,在戈罗霍维茨炮兵训练场对新型自行火炮进行了测试。SU-15 在军队中获得了最大的成功,经过一些改进后被推荐进行量产。需要减轻车辆重量,为此拆除了炮廓上的装甲车顶,同时解决了所有通风问题,也方便了乘员上下车以及火炮维护。1943 年 7 月,红军采用了 SU-76M 型号的 SU-15。


轻型自行火炮恢复生产后,GAZ和位于莫斯科附近梅季希的第 40 号工厂于 1943 年秋加入生产(与此同时,T-70轻型坦克的生产也全部结束),共生产了 13,732 辆 SU-76M。其中 9,000 多辆由高尔基汽车厂 (GAZ) 独自生产,该厂从 1944 年 1 月 1 日起成为生产 SU-76M 的主要工厂。SU-76M 成为二战中产量第二大的苏联装甲战车,仅次于T-34中型坦克。在总设计师 NA Astrov 的领导下,自 1943 年秋起,GAZ 开始改进自行火炮,使其设计适应量产条件。SU-76M 的设计进行了更改。后期的车辆战斗舱后部装甲板更高,有两个射击口和一个更大的门,炮塔后部左右两侧焊接有一根管子,似乎可以安装机枪用于防空。开始使用新形状的射击口,更适合用机枪射击等。SU-76M 于 1945 年 10 月停止批量生产。在当代文献、公共广播和电视广播中,SU-76M 经常被称为 SU-76,省略了“M”,因为与原始 SU-76 相比,它们更为普遍。


SU-76M 的布局和底盘与 SU-76 相比保持不变。但 SU-76M 的装甲炮塔顶部敞开,后部部分敞开。GAZ 的两位首席设计师 NA Astrov 和 AA Lipgart 将动力装置布置改为T-70轻型坦克的布置 - 两台 GAZ-202 发动机串联连接并安装在车辆右侧。传动装置由双片干摩擦主离合器、ZIS-5型四速变速箱、主传动装置、侧离合器和侧传动装置组成。


SU-76M 的离地间隙为 0.3 米(1 英尺 0 英寸)。自行火炮可以爬上 28 度的斜坡,越过 1.6 米(5 英尺 3 英寸)宽的战壕,0.6 米(2 英尺 0 英寸)高的墙和 0.9 米(2 英尺 11 英寸)深的浅滩。


ZIS -3火炮的瞄准角度垂直方向为 -5度至 +15度,水平方向为左右各 15度。瞄准修正后的火炮射速为每分钟 10 发,快速射击时最高可达每分钟 20 发。


SU-76 是苏联第一种量产履带式装甲防空车ZSU-37的基础。SU-76M 停产后,ZSU-37 继续大规模生产。大多数SU-76M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苏联军队退役,但有些SU-76M一直保留到20世纪 60年代后期,作为坦克兵的训练车。

相关改型

  • OSU-76

该实验模型基于T-60轻型坦克底盘,配备 76 毫米 ZIS-3 火炮,于 1944 年夏天制造了三辆原型车。

  • SU-76(工厂编号为 SU-12)

基于加长的T-70轻型坦克底盘,采用早期 T-70 的劣质双引擎布置。仅生产了 560 辆,由于传动问题(即并联安装两个双引擎,共同驱动一个轴),这些坦克很快退出前线服役。该版本的炮塔有装甲顶,但它导致通风问题,有时会在野战仓库中拆除。战斗重量为 11,200 公斤。


  • SU-76M(工厂编号为SU-15)

主要生产型号(生产了 13,732 辆)。炮廓顶部敞开,部分向后敞开。动力装置取自后来的T-70轻型坦克,由两台串联的 GAZ-202 发动机组成。战斗重量为 10,500 公斤(23,149 磅)。


SU-85A 和 SU-85B 以 SU-76M 为基础,车身加长。SU-85A 装备 85 毫米 D-5S-85A 火炮,原型车于 1944 年进行了测试,但原型车存在缺陷,例如射击时稳定性不足。SU-85B 是 SU-85A 的改进型,装备 85 毫米 LB-2 火炮,战斗室和悬架也进行了改进。SU-85B 原型车于 1945 年 4 月和 5 月进行了测试,并被建议投入生产,但由于战后车辆产量削减,最终未能投入生产。


自行式高射炮,基于 SU-76M。 1978年,罗马尼亚111所设计了一款基于SU-76M底盘的装甲运兵车,配备TAB-71炮塔。该车辆以MLVM的名义投入使用。

缩略图1956 年起义期间,布达佩斯街头的 Su-76M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