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馏塔
阅读
2025-04-17更新
最新编辑:幻虚道长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4-17
最新编辑:幻虚道长


生产公式
为什么要使用此公式?
使用方式
分馏塔铺设时,推荐使用蓝带 串联成一个环,
白爪 进氢,如上图所示。可直接使用蓝图
特别的:
- 分馏塔效率和氢在分馏塔中的流速有关,因此在解锁集装物流系统后可以使用#集装机 或 至少
改良5 的
白爪 将货物堆叠为四层,使环内的氢能达到极限速度7200/min流动。
- 因中途未补充被分馏出的氢,每座分馏塔相比前一座效率会降低1%,因此串联分馏塔数量不宜过多,不宜超过28个(14对)。如果用#白爪补氢,虽然不会降低效率,但要考虑重氢输出带的运力上限,不建议超过48个(24对)。
- 输出重氢可直接用T型带合并,不必使用四向分流器。
- 气巨星和冰巨星的氢属于无限资源,而增产剂的原料是有限资源。前期资源有限,没必要对氢进行增产。
- 不建议在环内添加
四向分流器 ;环内也不需要缓存,所以不用在其中添加任何存储设备
。
- 如果环内有存储设备,堆叠氢与需求氢均可能导致环内的储存设施储量超过其容量,造成环带堵死。
生产速率
满带情况下,不同布局和策略对应的分馏效率如下
![]() |
![]() |
![]() |
4堆叠![]() - |
4堆叠![]() 满增产 | |
---|---|---|---|---|---|
分馏塔流速 | 360 | 720 | 1800 | 7200 | 7200 |
每分钟产量 | 3.6 | 7.2 | 18 | 72 | 144 |
分馏塔功率 | 0.72 | 0.72 | 0.72 | 3.96 | 9.90 |
能效比* | 12 | 6 | 2.4 | 3.3 | 4.1 |
- 能效比,指平均每生产一个重氢,分馏塔耗电所需消耗的燃料净热值,单位MJ
增产和集装
向氢喷涂增产剂,可以提高分馏效率。例如向氢 喷涂
增产剂Mk.III ,进入分馏塔后,分馏塔的分馏效率提高至2%。提高传送带的运载能力也可以提升重氢的产量,例如将集装两次后的氢使用极速传送带导入分馏塔,此时极速传送带的运载能力为7200个/分钟,那么重氢产量的数学期望为72个/分钟。
使用增产剂和使分馏塔的分馏速度超过1800/分钟都会增加电力的消耗,具体公式如下:
- [math]\displaystyle{ 电力消耗功率 = \frac {[(每秒分馏的货物 - 30) \times 50 + 1000] \times 使用增产剂的功率 \times 720 kW}{1000} }[/math]
例如现在我们将集装两次后的氢使用极速传送带导入分馏塔,此时分馏塔的分馏速度为7200个/分钟,即120个/秒,由于我们没有使用增产剂,那么使用增产剂的功率为1。将以上变量带入公式我们得到电力消耗功率为:
- [math]\displaystyle{ \frac{[(120 - 30)\times 50 + 1000] \times 720 kW }{1000} = 3.96 MW }[/math]
如果同时我们使用了增产剂Mk.III,那么使用增产剂的功率为2.5(增产剂 Mk.III的额外电力消耗为150%,即总共消耗2.5倍的电力),那么此时电力消耗功率为:
- [math]\displaystyle{ \frac{[(120 - 30)\times 50 + 1000] \times 2.5 \times 720 kW }{1000} = 9.9 MW }[/math]
使用技巧
集装机堆叠
前期未升级集装分拣器 改良5,可以使用3个
自动集装机 对氢进行集装,以实现环内7200/min流速。如图所示。
白爪补氢
如追求满效率密铺运行,可使用改良6在分馏塔之间的传送带上补氢。
- 相比非白爪补氢的方案,效率提升不足10%,但大幅增加了蓝图制作难度,可参考蓝图重氢分馏10368密铺。
- 密铺技巧:将分馏塔的重氢输出口改到中间,可减少占地;如需中间走带白爪补氢,可将补氢带升高0.25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