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如遇Chrome浏览器登陆后无法编辑点这里 BWIKI反馈留言板
AC.I 哨兵/现实原型
阅读
2025-01-29更新
最新编辑:Kpz-3476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1-29
最新编辑:Kpz-3476
长相奇特的巡洋坦克
Mk.I哨兵巡航坦克是一款二战时期由澳大利亚设计的巡航坦克。当时,澳大利亚决定设计哨兵坦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当时面临日军入侵的威胁,二是澳洲计划派兵到欧洲战场支援盟友。它是澳大利亚的第一种使用铸造车体的坦克,也是建国以来澳大利亚唯一能够量产的坦克。但是,因为日本最终并没有入侵澳大利亚本土,加上澳洲获得了英美援助的坦克,在少量哨兵坦克下线后,生产即告停止。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哨兵坦克也没有参与过实际作战。1945年,除保留3辆哨兵坦克作收藏评估外,其余哨兵坦克均报废拆除。
发展历史
AC Mk.I(英语:The Australian Cruiser tank Mark 1在1940年11月开始研发,计划安装QF 2磅炮。它是一款真正的巡航坦克,类似于加拿大的白羊坦克,澳大利亚的巡航坦克设计上借鉴了美国M3李战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底盘。但是装甲来得更厚,并且炮塔的样式比较接近英国的巡航坦克。但是,1942年,为了能够赶上德国的坦克设计水平,设计指标更偏向于美式的中型坦克。
因为澳大利亚以前缺乏坦克的设计经验,一个代表团被派往美国考察M3“李”战车的设计。同时,英国派出了一名有着多年坦克设计经验的炮兵军官,W.D.沃森 MC上校。他在1940年12月抵达了澳大利亚。
在1942年2月,AC Mk.I坦克被正式定名为“哨兵”。并由悉尼的邱罗拉坦克装备加工厂生产。该种坦克从1942年8月开始交付使用。它同时还被用于实验。并使用了一些其它坦克现有的配件。尽管要安装炮塔,但它的底盘是一体铸造的。这在同时代坦克中是独一无二的。
尽管原本计划安装QF 2磅炮,但是最后决定改为安装QF 6磅炮(口径为57mm,合2.25英寸)。不过,因为没法得到足够的6磅炮,因此,最初的65辆坦克仍然安装2磅炮。同时,安装了2门维克斯机枪作为次要武器。一挺安装在底盘上,另一挺作为同轴机枪安装在炮塔上。原本计划安装的普拉特&惠特尼R-1340汽油机或吉伯森柴油机带动一个28吨的坦克十分合适,但是因为澳大利亚当局无法获得这些引擎,因此,最终,哨兵坦克安装的是3门凯迪拉克346英寸³(5.7升)V8车用汽油机。(两门并排安装,一门在它们后方。)65辆坦克在1943年6月前全部完成。
更多的哨兵
- AC3“闪电”
AC3是哨兵坦克的继任者。它的火力和装甲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提高火力,将火力优于QF 2磅炮的QF 25磅榴弹炮很快改造为了QF 25磅短管坦克炮。并被安装在AC3坦克上。QF 25磅短管坦克炮被安装在一个比AC1坦克更大的炮塔上。但是,这个炮塔却被安装在同样的54英寸(合1372mm)炮塔座圈上。虽然这个炮塔的空间对于炮塔里的乘员来说有些狭窄,但是这却让AC3坦克能发射穿甲弹和高威力的高爆弹。为了留出更大空间安放炮弹,车体上的机枪和机枪手被去除。 AC3同样由3台V8引擎驱动,不过 他们现在呈放射状地安装在一个共同的曲轴箱和齿轮在一起,与“佩里耶- 凯迪拉克”(一种17.1升,24缸发动机)采取了相同的形式。并与之后的用于美军的M3 李,M4坦克克莱斯勒并联发动机在一些方面十分相似。在一辆原型车被制造出来后,又制造了25辆这种坦克。
- AC4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坦克的火力,一种能够安装当时盟军最先进的反坦克炮——QF 17磅炮的炮塔被研发出来。并被安装在了AC4坦克上。这种炮塔款式更新,尺寸更大,被安装在一个70英寸(合1778mm)的炮塔座圈上。为了安装这个炮塔,发动机的布局变得紧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