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新建相应的图鉴页请使用→
帮助:创建页面
孙极
你相信我,我跟你一样,都不希望重困百姓。但现在战乱之时,岂有各方得利的十全之法,总有一方要负重吃苦。
宋请
即便按照少卿您说的,那粮行还是要和籴,不能只和籴普通百姓。据下官所知,好几家粮行都在囤积粮食哄抬粮价,从他们手上和籴,各处利好,百姓也不用挨饿。
孙极
各处利好?长安城最大的粮行是哪家你想想?你和籴他们,必然受阻逾期,害了自己不说,还会贻误军情祸乱一方,绛州诸营要是投靠了史朝义叛军,这责任到时候谁担得起!
孙极
宋寺丞,(孙极语重心长)和籴军粮关乎军情民生,你初涉此务,经验不足可以理解。增籴之事就这么定了,你听我的,只要按照我说的做,一切都会相安无虞。你先吃饭吧,好好想想其中利弊。
[宋请]说:孙少卿所言也不是全无道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妥,可又说不出来……想去刷马了……
[少侠]说:你这个马刷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宋请]说:自然是特别的,这马刷是我的“贪腐入场券”
[宋请]说:早年我在杭州做官,当时官场黑暗,我若不同流合污,就很难托身其中为百姓做事,便也昧心贪了一个小小的马刷,由此上了道。
[宋请]说:那道实在太好走,让我差点迷失。幸好当时遇到一位贵人,是他点拔我官道迷途,否则我现在已是个人人唾骂的大贪官了。
[少侠]说:什么贵人?
[宋请]说:一个容不下黑暗官场、桀警果敢的贵人。只可惜…木直风摧,贵人已去……
宋请
吃饱了,开始说让人头疼的正事吧。孙少卿给的和籴文书是从寺卿那里拿到的,已经用贴黄修改且重新盖了寺卿大印,所以增籴是得到了寺卿首肯的。
宋请
和来文书已被修改,增来是肯定的了。但是文书上没写要如何和来,所以我们还可以操作。我看过两京诸市署的记录,长安城现有粮行近一百家,可售粮食四万多石。
宋请
但最近粮价虚浮大涨,除了粮荒这个原因,肯定还有粮行在囤积居奇翻炒粮价,所以实际可售粮食肯定不正四万石。这样的话,我们就还是按照原先的计划,以六万石的量优先从粮行和籴。两日后若是不足,再找百姓。富户先纳,贫户候补,应足矣。
宋请
和籴款是按寻常粮价购入四万石拨付的,现在增籴到六万石,价钱肯定会低于寻常粮价。但我想让百姓那边是寻常粮价和籴,所以会给粮行低一些的价格。但粮行我们可以弥补,比如减免粮行半年的商税。(宋请思索)嗯,可行。多亏有你给国库送纳的那批赋税,不然肯定行不通。
那批钱有用就好。对了,孙少卿说的长安最大的粮行是福禄粮行吧,这个粮行有什么问题?
宋请
弟弟,他是张皇后的弟弟。张皇后在宫外的势力主要是张家在经营,其中领头的两个一个叫张潜,是鸿胪寺卿,另一个叫张清,是太常寺卿,都是张皇后的弟弟。
宋请
(宋请一面说道,一面新写布告)张潜那个人仗着张皇后得宠,器张跋扈花钱如水,他常来我们太府寺要钱。长安诸司,就属鸿胪寺的花销名目最多。但他有张皇后护短,又身兼数个使职,户部、度支、金部、比部,就连御史台……都没人敢说什么,到我们太府寺这里,就只能给人揉捏了。
宋请
这次粮价飞涨,八成又是福禄粮行的手笔。和籴到张潜头上,他肯定认为我们是不把张皇后放在眼里,到时候少不了一番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