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大唐历史研究所申请创建,意在整理剑网3端游相关剧情设定,为剧情党提供参考,且暂不开放编辑组申请(人够用了)有意讨论剧情可以进群1151298075。
因剑网3年深日久,有诸多设定冲突,一切均以剑网3端游表现为主,并会注明冲突点供参考。如有已编辑内容错误,可以在该界面下留言或联系大唐历史研究所进行提交,请勿擅自更改造成编辑重复难以寻回的情况。

全站通知:

康念

阅读

    

2024-03-16更新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3-16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来自剑网3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大唐历史研究所

角色信息

[[文件:康念
(康静文)头像.png]]
角色名 康念
(康静文)
生卒年 开元十二年
(公元724年)
性别 籍贯 洞天福地岛
称号 闭目晓音
所属势力 长歌门
职位 挽音阁教习
出场地图 长歌五台山洞天福地岛
相关奇遇


角色经历

编者注:仅为概括角色大致活动表,可以简单看成官方小传脱水版(目移)


角色小传

《剑胆琴心》
康念本名康静文,出自东海三大世家之一的康家,集父母兄长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静文继承了康家惯有的美貌。肤色雪白清丽,面容秀美绝俗,就算在才貌出众的康家也难找出第二个可以与之媲美。父母伉俪情深、恩爱异常。
母亲好琴,或许是因为洞天福地的熏染,母亲的琴音悦耳沉静不夹杂一丝的世俗之音。静文小时候最喜爱的事情便是被母亲拥坐在怀中,和母亲共抚一琴。
开始还只是由母亲手把手地教习,后来便逐渐能跟上母亲的速度,母亲力度稍大,奏出的琴音轻扬悦耳,静文力度稍逊,但音色却更加轻柔婉转。一把只可供一人弹奏的古琴在母女二人手下竟能达到完美的融合。
父亲于母亲二十五岁生辰那年潜东海之渊取奇木,奇木虽泡于海水之中却不烂不腐,并带着一股天然的异香。
又猎岛上凶兽龙角犀,取其筋浸于金华茶树油中七七四十九日,制成琴弦。
再经日头下暴晒二十一日后。父亲亲自雕磨打琢而成了一把古琴,琴体漆黑如墨,父亲雕工了得,又加上极为用心,琴上的那对比翼双飞鸟被父亲雕琢得栩栩如生,此琴取名——鸾翔。
静文至今仍然记得母亲那时久久都不曾退去的笑容,那夜,母亲为父亲在月光下整整弹奏了一晚的琴,父亲就那么静静地在母亲的旁边听了一整晚。
若不是有不断的琴音传来,她还以为这一切都是静止的。
很多年过去了,这一幕美好仍然深深地刻在静文的脑海中,即使拿笔描绘,也无法将当时的情景呈现在画纸之上……
只可惜母亲自幼体弱,虽然常年经由草药调理,仍是每况愈下。父亲遍寻海岛为母亲寻药,但都不见效。母亲卧床的时间越来越长,陪她练琴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年少不懂事的静文依旧每天闹着要母亲陪她练琴,却每每遭到父亲的喝止。时间久了,她便不再闹着母亲,而是在一旁为母亲弹她最爱的《关雎》。
母亲醒着的时间越来越少,那日傍晚,外面海浪翻涌,雨横风斜。母亲醒来后便源源不断地传来咳嗽声,并呕出大块的殷红血块。父亲焦急地出门说是去寻找东海的神医素手银针——方济悬,并带上了最好的船家康六叔。
父亲一夜未归,母亲不顾佣人琴姨的阻拦,打开门去码头等待父亲,终于在清晨时晕倒在了码头,这一倒下便再也没有醒来。族里的长辈们遣人四处寻找父亲,并于两日后在一处礁石附近找到了重伤的父亲,他和康六叔遇上了海上难得一见的凶兽六角蛟,六叔被卷进了海浪,再也回不来了。
听闻母亲死讯的父亲伤心欲绝,连续几日不曾进食,并于一个夜晚离开了东海,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偶然从长辈们的谈论中得知,父亲去了中原。
数年后他在江湖上很有名,人尽皆知:素手清颜康雪烛。母亲和父亲的名字一样很美,叫作文秋。父母离去之后,静文一连哭了数日,双眼渐渐看不清东西,越来越陷入黑暗。双目看不清东西,耳力自然便好了起来。
没有繁华红尘的干扰,只用双耳去感知万物,每日不是弹母亲留下的那把鸾翔琴,便是去聆听,聆听树林,聆听大海,聆听松风,聆听花开,聆听雁过……
尽管外公和二叔都对她倾尽呵护,但静文却很少再露出过笑容。长辈们都说她的琴艺进步飞快,和她的母亲已经不相上下了。
但只有静文自己知道,她的琴艺和母亲还相距甚远。母亲曾于林中弹琴,吸引着一些小兽纷纷来听,此景甚是壮观。
但静文抱琴而坐一弹便是一天,却始终无法达到以音唤友的效果。两年过去了,静文弹了两年的琴。长辈们都说她现在的琴艺较之母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名声已经传遍了东海,很多人慕名而来听她弹琴。
静文有邀便至,很少拒绝,但只要求不露出真容,每次都以屏风为遮。
久而久之,大家都传康家这个琴艺绝佳的女子太过神秘,有人说曾于东海的渔樵石上见过一女子抱琴而奏,以巾遮面,却是人身鱼尾。
有人传她的容貌极丑,并且生来便较常人多出一臂,故能弹出常人所按不到的音,奏出常人所不及的节奏。
还有人传她容貌绝美,倾国倾城,却生性嗜血,满口血红,故不能见人张口说话……就连静文自己也不记得多久没有照过镜子了,那里只有一个轮廓,淡淡地,看不清楚。随着年岁渐长,康家人发现她长得越来越像她已故的母亲。
匆匆苦短,佳梦无期,聚也云烟,散也云烟,若不是他的出现,或许一辈子她都只能是东海之上的一个琴女。
那一日天气格外的好,她临窗而坐,抚着鸾翔感受着最新鲜的春天,窗外的那只金丝百灵也逐渐地对琴音有了回应,有时甚至会立在窗前听琴,摇晃着小脑袋。
静文在这里弹琴久了,她对周围气息自然敏感,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也是到了微毫之境,就算清风吹过院中泥沙的声音也能辨别得出。
那时她突然觉察到小院的假山外有人,为防止来人的突然发难,康静文开始暗中戒备,琴音转得尖啸而密集,若是心神不定之人或许听到这琴音就会乱了心智。
她知道大石背后的那人一定痛苦异常,但一曲终了他都坚持了下来,非是定力异常之人绝难忍受。她对来人的好奇心也逐渐重了起来,虽然结交的人不多,但康静文识人的方式确是用手中的琴。
因为一个人在听琴曲时,所流露出的情感和气息都是最真实的,她以琴识人,来听琴的人越多,所知之人便越多。
虽然与假山之后的人未曾谋面,但她也知对方是个血气方刚的真性情男子。
她一曲比一曲柔和,那人的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甚至随着琴曲开始了修炼,掌风呼呼作响,可怜那人竟然不知道康静文早已发觉了他。
那天的事情静文对谁都没有讲,那个人来过一次之后便一直没有出现,直到一月过后方才出现。仍然是躲在假山之后,仍然是伴着琴音开始修炼。抚一天的琴,练一天的功。
这一天她弹了整日的《龙翔》,因为此曲最能助人修炼。以后每月他都会来一次,只是一直不肯露面。静文的好奇心逐渐重了起来,有时想去一探究竟,但终究忍住了,这样的距离不是心中一直期望的吗?
既然他识音又何必计较是谁。月复一月,直到后来岛上的大乱……听说是有一个叫作尹放的人,他带领众人闯入了洞天福地,大战康家众人,声称要替父母双亲一雪前耻。
康静文赶了过去,虽然未曾识面,但是听见他发招的声音,康静文便已知他是那个日日听她弹琴之人。他武功了得,越战越勇,但却难挡康家众人的围攻,逐渐落入下风。不知为何康静文又开始抚琴,
弹奏起了每次奏与他听的《龙翔》。
尹放听了琴音,不出所料,已经黯淡的内息重新翻涌起来,很快地便将劣势化为优势,连败康家数人。最后,外公文霄汉不得不承认当年是他派人散布尹放的母亲和父亲的恶言。
大败康家的尹放后来又来到小院。

尹放:方才静文小姐助我一战,尹某多谢。
康静文:鸣琴而已,何谈相助?谢却不必了。
尹放:原来你早知是我在听你弹琴。你的琴音助我在武学上进益很多,还要再谢。
康静文:还是那句话,我弹我的琴,何须言谢?
尹放:既然你知道我的存在,莫非你的武学在我之上吗?
康静文:我不懂武功,只会弹琴知人。
尹放:跟我走吧。
康静文:为何?
尹放:我叫尹放,出身这东海上的尹氏一脉,实是你母亲文秋的同母兄长,你的舅舅。我听懂了你的琴,晓得现在的日子非你所想。
康静文:我父母离去后我便再无亲人,你觉得我适合怎样的生活?尹放:音可悦人,无人相知,凡俗不堪。康静文:你想带我去哪里?
尹放:江湖上有个所在,叫作长歌门,它是这样一个地方……不久,康静文加入长歌门,改名康念。
从此,长歌门多了一位年轻的琴艺教习和听音大师。
据传,她的琴音收放自如,一曲弹奏出来可以达到多个效果,助己,摄敌。她登台便可引得林鸟来聆听。
而她虽本身不会武功,但内力深厚已达到了慑心之境。公元742年,康雪烛在万花谷因高绛婷之事,恶名传遍江湖。
康念这才知道,父亲原来同在大唐三大风雅之地中,她得知父亲为母亲所做之事,百感交集,不知如何面对……
而门主杨逸飞并不知道,他最憎恨的恶人康雪烛的女儿,就在自己的门中……


相关武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