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新建相应的图鉴页请使用→
帮助:创建页面
叶泊秋
老夫已经完成了刑天方盾的修理,而且这把斩马也被老夫做了新的处理,不会有原来那么大的煞气,虽然攻击性大大减弱,但是我相信你应该可以用得着了。
你试试……
而后将结果告诉老夫。
再次互动叶泊秋可触发如下对话,不对话任务也可继续。
叶泊秋
老夫敢肯定,绝对没有问题。你想想,会不会是使用方法有问题,你知道这方盾的用法吗?
这盾即使改良了也比一般军用盾牌要重上一倍,之前使用过这个盾的人都是力大无比的将领,如果说军队里,除了已故的薛讷,应该没有人能使得吧。而且这柄斩马的特殊技法听说也只有薛
讷才会。现在唯一的线索你只能去问问你们苍云的那个丫头……哦,不,你们的掌门。
收集争神焱舞x 1,寻求答案
对话上阳宫-观风殿的长孙忘情
长孙忘情
......
噢,原来叶老先生还记得那件事。好吧,我告诉你,此兵器叫国御,又名踏雪刀。是薛讷老将军当年为唐军征战时所用的兵器,不过传闻其邪太过凶险。
编者注:这里说的是上个任务给的【踏雪啸风】
长孙忘情
听薛直掌门提过,当年与其兄弟,也是身为左金吾将军的薛徽,期望薛讷老将军将此物赏赐于他们作为功助的奖励,但被薛讷老将军训斥,后来左羽林将军薛畅为此物还与父兄多次争吵。
最后,我爹将兵器交给了当时到雁门关作客的天策府总教头杨宁,并委托其送去藏剑山庄去其戾气。
长孙忘情
再后来就不得而知了。没想到被送到了少林寺。爹让我不得将此事传出,影响唐军的声誉,故而隐瞒。不过既然已经得以处理,想必应该没有很大危险了吧。
长孙忘情
但要说这兵器的使用方法,薛直掌门在世时倒是未曾提起过,而且薛讷老将军去世那么久,也没留下什么武功秘籍或者是刀法剑谱,如果真有,就只能从你得到的画上面找线索了……
编者注:这里指的是先前任务获得的【山海绘卷】
李复也是找副本里的那个
李复
……
嗯,此画从何而得?我虽不认得出自谁手,不过看这笔墨,应该是东晋时期的画作,而且这诗歌……如果我没搞错,应该是出自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笔下。
李复
这画中雄山挺拔,山外峭壁下则是汪洋大海,应该所指的是东海之境,不知你是否知晓他诗中所指?来,我们逐句解读……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何所谓?
刑天失败了但仍旧挥舞盾斧,他那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李复
精卫是传说中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后灵魂化作飞鸟,她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而山海经中的战士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之意。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李复
嗯,这是陶渊明赞颂顽强反抗精神的诗歌,不过这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一种抑郁非常的感受,对于将士来说应该是承担无数痛苦但还必须百折不挠的意味,唉,这么看来苍云还是辜负了老将军啊……
李复
我想,当年薛讷老将军一生为国做了不少大事,收藏陶渊明的这首诗倒是应了军人为国不屈抵抗侵略的意义,老将军必然不希望看到如今的状况,但是既然苍云既已存在,再叹息当初的乱况已无益,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将此物遗失部分的诗句填上,再将此物作为老先生的遗物交给长孙忘情保管比较好。
李复
“徒设在昔心……”最后一句已经模糊了,你能想到是什么吗?
李复
你等等,画上好像浮现出了一列字:飞雪雁门,月落蹄声,千里之内,一刀纵横。这很像是什么刀法中的一式……
长孙忘情
没想到李复真能找到这幅画的秘密了,看样子你找对人了。
当初这盾在雁门关丢失,也算是我的过失。既然现在靠你才失而复得,证明薛讷老将军的这盾和这兵器与你有缘。好!那就赠予你吧。即使你无法像薛讷老将军在战场上那么勇猛,但也算找到了它的新主人。
初始
升2900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