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大唐历史研究所申请创建,意在整理剑网3端游相关剧情设定,为剧情党提供参考,且暂不开放编辑组申请(人够用了)有意讨论剧情可以进群1151298075。
因剑网3年深日久,有诸多设定冲突,一切均以剑网3端游表现为主,并会注明冲突点供参考。如有已编辑内容错误,可以在该界面下留言或联系大唐历史研究所进行提交,请勿擅自更改造成编辑重复难以寻回的情况。

全站通知:

江湖录·卷二

阅读

    

2023-10-22更新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阅读:

  

更新日期:2023-10-22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来自剑网3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大唐历史研究所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新建相应的图鉴页请使用→ 帮助:创建页面


万花



万花万花谷可以说东方宇轩一人建立的门派,他凭借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笼络天下奇人异士,一时间,万花谷成为大唐时期思想最超前,气氛最自由的地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万花谷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成为各种思想各种特长人才的圣地。东方宇轩琴棋书画是无一不晓也无所不精。东方宇轩建立万花谷后,常常邀请社会名流以及武林高手到万花谷中下棋品茗,饮酒弹琴。久而久之,万花谷竟成为江湖上第一风雅之地,许多厌倦了武林生活,官场险恶的名士们纷纷选择到万花谷隐居。
万花谷之名盛,几乎可以和当时的长歌门相提并论。但是万花谷又与长歌门有所不同,长歌门是骚人墨客聚集之所,讲究的是诗词歌赋,吟诗作对等风雅之事,而万花谷则可以说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各种奇人异士都可以在万花谷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但是既然踏入江湖,就很难做到不问世事。江湖上很快就传出了万花谷主东方宇轩其实是侠客岛方家的人,因为某种原因来到中原,一时间侠客岛这个名字又在武林引起一阵新的骚动。
据说《万花秘笈》共分为《总纲》、《武经》、《棋经》、《书经》、《医经》、《琴经》和《杂经》七部分。这是隐居在万花谷的能人异士们耗十年之功呕血完成,内容博大,所蕴精深,其中《武经》与《医经》是武林人士最为关注的。万花谷医术之神奇是众所周知的,人在江湖行走,难免有各种伤病,据说《医经》所含医术有起死回生肉白骨之效,而且更关键的是,万花谷的医术是五毒毒术之克心,受够了五毒之苦的武林人士更是恨不得早日拿到《医经》。
但是最让大家关注的还是《万花秘笈》中的《武经》,原本倒也不打紧。但是据有人从隐元会高价收购的消息,说他把一部分方家的武功心得写到了《万花秘笈》之中,一下子又勾起了大家当年的回忆。万花谷成为了武林的焦点。



七秀



七秀开元年间,那时江湖上还没有七秀坊这个地方,但武林中出现了一位奇女子,人称公孙大娘(其实还有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同胞妹妹,但江湖上能分辩她们两的人就没有几个)。公孙氏的剑舞在当时可以说是名动天下,就连当今皇宫大内里的皇帝唐中宗都不免在一年内连下了七道圣谕招公孙大娘入宫为求一观公孙氏的剑舞(去的是公孙二娘)。最后公孙二娘出宫那天唐玄宗以本来为自己建的扬州乐坊相送(公孙二娘进宫有八年之久),为求剑舞绝艺不至失传。
十余年后,公孙大娘和二娘并没有辜负玄宗的期望,她们在中年后收养的二十个孤女如今在江湖上的名气直追她们当年,人称她们叫“七秀十三钗”。七秀十三钗无一不是色艺双修的绝佳女子。无论是当时的达官贵人,还是各大门派的英年才俊,都以能够与她们一睹芳泽为荣。七秀坊也是这时候才定名的。一时间七秀坊成为与万花谷、长歌门齐名的大唐三大风雅之地。七秀坊分外坊和内坊之别。外坊是表演场地,是随意让人参观的;而内坊是七秀众弟子居住与练习剑舞的地方,是属于七秀的禁地。
如今公孙大娘和二娘早以不问世事,七秀坊已经完全交由七秀之首叶芷青管理。七秀坊与别的门派不同,徒弟基本上是由七秀十三钗在每年在江湖上救来的孤儿与被男人伤了心的年轻女子。而她们最痛恨的也是轻薄与薄情寡义的男子。
曾经日本遣唐使吕庵贤由于在七秀坊内醉酒闹事,被削去了耳根。回国后这样向天皇这样介绍:“唐朝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尤其是那个叫做七秀坊的地方,我以天照大神的名字发誓,那里的唐人女子真是无以伦比……”。



天策



天策天策府是李世民还在做秦王时就设立的组织,后期随着李世民的上台成为机密机关,负责江湖事宜。虽然经过武周一代的极力打压,天策府还是成为大唐王朝在江湖上的一支秘密代表。明教势力的日益扩张,早就落在官府眼中,玄宗上台之后立刻就颁布了《破立令》,宣布明教为非法,明教与天策的冲突在所难免,光明寺事件爆发,天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击明教高层聚集地,直接击伤明教四大法王及许多高层,明教损失惨重,仅以教主一人身免,明教不得不西迁。
自此以后,天策府“东都之狼”的外号不胫而走。现在天策府的核心主要是两人,分别是都统李承恩和副都统秦颐岩。李承恩原名徐承恩,是大唐开国功臣李绩之后,世袭英国公。李家世代忠良,代代都对李唐忠诚无比,初代英国公李绩善于用兵,史称他“临敌应变,动合时机”。而第三代英国公李敬业更是为了维护李唐的正统,起兵抗周,但寡不敌众,惨遭灭族。但李承恩大难不死,在众家将拼死护卫之下幸免一死。
"秦颐岩和李承恩一样是将门之后,世袭胡国公。祖上就是赫赫有名,人称: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的秦琼。武林人士经常严厉地批判天策府,尤其是秦颐岩被抹得特别残暴,但据说秦颐岩在副统领任内,还曾把自己的拳头伸到嘴巴里逗小孩子玩,由此可见其英雄不失椎子心的气概!以家传双锏见长的秦颐岩,比较没有机会见识到其他武功而容易被人批评为落伍,不过他绝不是食古不化。"
在第一次围攻恶人谷结束后,秦颐岩曾经跟王遗风举行过面谈,主张所谓正义武林应该检讨反省的秦颐岩,在听过王遗风所陈述的武林情势,以及王遗风的人性本恶论之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后来秦颐岩写了一封信给王遗风:「我很羡慕你的立场,如杲我是恶人谷的人,也许会记同你的看法....」就某个层面而言,秦颐岩后悔了,他感慨自己对时代认识得太晚了。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军大败。
见识到安禄山人海威力的李承恩对着秦颐岩苦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用枪就可以挽回的时代了!」尽管注定要失败,秦颐岩依旧勇敢地拿着祖传双锏面对死亡的来临。在他兵败被捕后,留下了一句有名的唐诗:兵败山倒复何取,取义舍身满乾坤。引头不过三尺剑,只将一死报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