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大唐历史研究所申请创建,意在整理剑网3端游相关剧情设定,为剧情党提供参考,且暂不开放编辑组申请(人够用了)有意讨论剧情可以进群1151298075。
因剑网3年深日久,有诸多设定冲突,一切均以剑网3端游表现为主,并会注明冲突点供参考。如有已编辑内容错误,可以在该界面下留言或联系大唐历史研究所进行提交,请勿擅自更改造成编辑重复难以寻回的情况。

全站通知:

浑瑊

阅读

    

2024-03-17更新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3-17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来自剑网3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大唐历史研究所

角色信息

文件:浑瑊头像.png 角色名 浑瑊 生卒年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
性别 籍贯 铁勒皋兰州
称号
所属势力 朔方军
职位 归德将军 幽陵都督
出场地图
相关奇遇


角色经历

编者注:仅为概括角色大致活动表,可以简单看成官方小传脱水版(目移)

角色图片

对不起没有.png



角色小传

《剑胆琴心》
浑瑊的父亲是有着铁勒族浑部第一勇士之称的浑释之,同时也任朔方右武锋使,是期方节度使郭子仪麾下的左膀右臂。铁勒浑氏的部落自唐太宗贞观年间就世代居住在期方管辖地区之中。浑瑊刚出生不久就被母亲带回了浑氏部落,他在六岁之前并未见过父亲浑释之,但是听族人口中讲述,父亲在十岁的时候就可以空手制服一头发狂的成年野牛,现在就在单于都护府当大将军,很是威风,之后浑部里鬼兰都督的名头定会是父亲的囊中之物。 若是汉人的小孩,五岁时还在父母的怀中撒娇,但在铁勒的部族里,五岁的孩子就已经是一位战士了,他们要穿上有着兽牙装饰的小皮甲,跟随家中的长辈外出狩猎,戍卫部落安全。浑瑊作为族长的孙子,就要经受比旁人更加苛刻的训练。 浑瑊从三岁起,小手可以握住一把短刀时,母亲就从马厩里挑选了一匹性格暴躁的小马,让他凭借自己的力量驯服小马。浑瑊一次又一次爬上马背,然后一次次地被摔落在地上,可鼻青脸肿的浑瑊就是不服输,他从马厩中拿了一条麻绳,在麻绳一头绑了一个套,当他再一次爬上马背的时候,用这个套缚住了小马的脖颈,尔后用剩下的绳子死死地将自己捆在马背之上,他紧紧地攥住马鬃,任凭小马怎么龙蹶子、嘶鸣、奔驰,他都不会再从马背上摔下来。从清晨直至黄昏,狂暴的小马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安静了下来,浑瑊这才将自己与小马绑在一起的绳子用匕首割断。 他躺倒在枯草之中,小马用水汪汪的黑色眼睛望着他,伸出粉嫩的舌头轻舔他胳膊上被麻绳勤出鲜血的伤口。这是浑瑊第一次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之后,这匹小马也随着他一起长大,会与他并肩沙场,也会载着他去见自己心爱的姑娘。 浑瑊自小身量就比同族中人健硕几分,他穿上父亲当年的兽皮甲,披散着黑色的短发,仅凭一双拳头,就连手拿武器经过好几年训练的孩子都不是他的对手。身为族长的祖父也说他身上有父亲浑释之当年的影子。六岁那年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果然和自己想象中一模一样,是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在父亲身边一位儒雅的白袍将军的旁边,他见到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他是父亲的主将郭子仪的儿子,名为郭晞。郭子仪见小浑瑊对浑释之依依不舍,便劝浑释之不如将其带回军中教养,自己的儿子也在军中,两个孩子年龄相仿也能做个伴。 这样算起来,浑瑊五岁便入了朔方军,在当时的朔方军中,确实是年龄最小的士兵。任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笑着打趣郭子仪和浑释之二人,说他们将吃奶的娃娃都给自己征来军营中当兵了。浑瑊是胡人,虽然年龄比郭晞小了三岁,但一般不知道的人打眼看过去,反倒会觉得是浑城的年龄大一些。 浑瑊和郭晞之间,一开始可不是肝胆相照的兄弟之情,两个都不愿服输的孩子,都颜为看不惯对方身上的那股傲气,言语间不免夹枪带棍火药味十足。浑瑊虽然力气比郭晞大许多,但郭晞自幼在军中习武长于巧劲。浑瑊觉得这小子滑头滑脑,躲来躲去怎算得上是男子汉大丈夫,要么就正儿八经地和自己真刀真枪地比试一番。郭晞则认为,浑瑊的功夫挺不错,但是个木鱼脑子,行军打仗又不是和野兽搏斗,用他的法子,早不知道被敌军剿灭多少次了。 然而一次野外遇装,将两个彼此看不顺眼的孩子变成之后生死与共的兄弟。朔方军每年的防秋演习,像浑瑊和郭晞这般大的小兵肯定是不会列在参加的名单中的,而两个不安分的少年却想到了一起去,他们偷偷地从马厩牵出了自己的小马,趁着父亲们忙于调兵遣将无暇顾及自己,悄悄混入了行伍之中。 但朔方军中将士皆是按照先前布置好的军阵行动,虽说是一两万人马的部队演习,但是每一队中的人数都是明确固定的,而且阵法的变换速度极快。纵使浑瑊和郭晞两人努力地挥鞭拍马跟上众人的速度,但阵法变了几次之后,他们还是落单了。 防秋本就是为了提防临近的游牧部落,趁丰收之际南侵掠夺,不巧的是大部队未曾遇到敌人,而落单的两人却遇到吐蕃的侦查骑兵。浑瑊觉得这是立功的大好机会,侦察小队不过十来人,若是能将他们击败,不但是军功一件,传回部落里,以后父亲浑部第一勇士的称号就会是自己的了。但是郭晞冷静分析了一下形式,觉得不应该贸然行动,策马回营禀报消息,才是当务之急。浑瑊嗤笑郭晞是个懦夫,他们铁勒浑部的男子汉才不似汉人这般优柔寡断,加紧马肚挥舞手中的小马刀便向吐蕃骑兵冲过去。 结果可想而知,纵然浑瑊神勇,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眼见就要毙命于吐蕃骑兵刀下。郭晞灵机一动,策马疾驰于远处山头,用怀中的火折子点燃枯草,跳入回声谷里用铁剑击打身上的铁甲,发出百余骑兵冲杀过来的声响,这才迷惑了吐蕃骑兵,使他们落荒而逃,救下了浑瑊的性命。浑瑊感念郭晞的救命之思,觉得这个汉人小子挺有义气。郭晞说,听自己大哥讲的故事里,汉族人要是和谁有过了命的交情,就要喝酒,念切几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叫作义结金兰。浑瑊听着觉得很有意思,便当即跪地,拿下马背上的活囊,在星河的见证下与郭晞结为义兄义弟。 后来浑瑊和郭晞一起入了期方军骁果营,他凭借着身上的悍勇之气,总是会在危机时刻拼得战功。继郭晞取得跳荡功后的第二年,浑瑊也夺得此功。 “先锋挺入,陷坚突众,贼徒因而破败者,为跳荡。”这是期方军骁果营中少年兵所能取得的最高功勋。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在大将哥舒翰指挥的石堡城之战里,年仅十三岁的浑瑊仅率一队骁果营的骑兵,便收复了龙驹岛,他身中八创,战袍浴血,腰间挂着十余个敌军的头颅,杀气腾腾,因功夺得了折冲果毅之位。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率部叛唐,郭子仪、浑释之领命率兵北上追击,郭子仪让浑瑊统率左偏军从旁策应,谁知少年气盛的他居然让手下士兵备好十天干粮,轻装简从,深入葛逻禄部,一路经过狐媚碛,又领兵穿越特罗斯山,最终追上了逃窜的阿布思部,生擒首领阿不思及其族人。 郭子仪虽然口上斥责了浑瑊此番冒进之举,但是面无愠色,转而对浑城之父浑释之叹道:“若时逢汉武,令郎定为冠军侯。”后来浑瑊在随军作战时,意外结识了苍云飞羽营统领申屠远,他见那男子身挂七壶长箭很是奇特,便有意讨教一二。没想到这个汉人将军对于弓术的把控,居然如此精准,自己从三岁时便在马背上习练骑射之术,但比起申屠远还是差了许多。经由申屠远的点拨,他对弓术的理解更近了一步。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浑瑊随朔方军西出平叛。在郭李二位将军指挥下的河北九门之战,狼牙史思明部队中有位名为李立节的大将,武功高强神勇无比,不少朔方军将士都折在了他的板斧之下。浑瑊见此,单膝跪于郭李二人马前,愿立下军令状,言自己一招之内便取此人首级,朔方军众多以为他在说大话。但见浑瑊解下身上劲弓,从马上箭壶中取出一枚带着鸣镝的羽箭,他张弓搭弦,随着一声尖锐箭鸣,李立节只来得及作抬头的动作,箭镞已至眼前,正中眉心,李立节的身体也被这一箭之力贯于马下。浑瑊此举大振朔方将士军心,故而一鼓作气歼灭史思明众。 浑瑊此番神勇之举传于肃宗座前,李亨赞道:“有此勇将,何愁狼牙不平!”升他为右骁卫将军。在之后平定两京的战斗中,他常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所获军功不亚于父亲浑释之。


相关武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