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钟
阅读
2025-03-29更新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3-29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角色信息
文件:玄钟头像.png | 角色名 | 玄钟 | 生卒年 | 咸亨二年(公元671年) | |
性别 | 男 | 籍贯 | |||
称号 | |||||
所属势力 | 少林寺 | ||||
职位 | 代方丈;前证道院首座 | ||||
出场地图 | 少林;少林80小橙武;少林-佛光普照;少林·乱世 | ||||
相关奇遇 |
角色经历
编者注:仅为概括角色大致活动表,可以简单看成官方小传脱水版(目移)
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出生;
周天寿二年(公元693年),天竺菩提会会首师子光来犯少林,玄钟力不能敌,身受重伤,从此收心养性,专心培养后辈弟子;
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天南王家宣布捉住『血眼龙王』,开屠龙大会,借机囚禁各大门派掌门,玄正被囚,玄钟被推举为代方丈;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鉴真和尚东瀛弟子仲虚念率东瀛僧侣团来访辩经论法。仲虚念阴郁乖戾,争论之中走火入魔。玄钟同澄正、澄实、澄理、澄信一起将其制服;
角色图片
角色小传
《风起稻香》
白衣僧渡会的大弟子,证道院前任首座,专研佛法多年。玄钟对佛法的悟性极高,见解常常受到研佛多年的高僧赞赏。但唯一让人头痛的便是玄钟研佛时过于执著,常常为了一个问题追着师傅们几天都不罢休。所以每当看到玄钟又在那里埋头苦思的话,寺内人就会远远地避开。唯独他的师兄玄正每次都会和他一起耐心讨论佛理,久而久之,师兄弟间的情谊越发深厚。
年少时,玄钟也同不老僧渡法一般性格跳脱,于习武之事不甚挂心。周天寿二年(公元693年),天竺菩提会会首师子光来犯少林,玄钟力不能敌,身受重伤,又是羞愧又是歉疚,深知自己不是练武奇才,不能完全继承师父衣钵,从此收心养性,专心培养后辈弟子。他为人和善,甚得寺中众人信赖。卸下证道院首座重担后,常年于少林习武场梅花桩指导弟子。
南诏反唐时期,方丈主持玄正身陷南疆,达摩堂首座澄正率寺中高手前往驰援,寺中群龙无首,各部首座经过商量,请出了退隐多年的玄钟大师暂代方丈之职。
相关武器
涸鱼得水·好重
玄钟赠予虚空的两把禅杖之一,分量过重,虚空将其收藏,待长大再用。
涸鱼得水·好轻
玄钟赠予虚空的两把禅杖之一,分量过轻,虚空将其收藏,欲传给未来的师弟。
无音
少林玄钟大师年轻下山游历时,曾用禅杖。
敛意·无相/明心
静意敛风华,禅心自明光。
长六尺一寸,重十六斤三两。
初唐四杰之一白衣僧渡会的大弟子玄钟少时性情跳脱。常游历江湖,或于泰山观日出之奇景,或撑一叶扁舟南下赏莲花满塘。一次途经昆仑时,于冰峰中偶得块晶石,非玉非金类且于月下能散发出皎白光芒。玄钟随即请工匠辅以玉石、铁器铸成禅杖,也曾执此杖与江湖中人以武论交。后天竺菩提会会首师子光来犯少林,玄钟力不能及,羞愧万分,从此收心养性,专心培养后辈弟子。这炳禅杖也随之敛去风华,存于寺中。
相关人物
师父 | 渡会【白衣僧】 |
师伯 | 渡法【不老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