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大唐历史研究所申请创建,意在整理剑网3端游相关剧情设定,为剧情党提供参考,且暂不开放编辑组申请(人够用了)有意讨论剧情可以进群1151298075。
因剑网3年深日久,有诸多设定冲突,一切均以剑网3端游表现为主,并会注明冲突点供参考。如有已编辑内容错误,可以在该界面下留言或联系大唐历史研究所进行提交,请勿擅自更改造成编辑重复难以寻回的情况。

全站通知:

瞻彼四裔

阅读

    

2021-04-07更新

    

最新编辑:沥鸢

阅读:

  

更新日期:2021-04-07

  

最新编辑:沥鸢

来自剑网3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托莉Tauri_Channel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新建相应的图鉴页请使用→ 帮助:创建页面


南诏


【环海六诏】
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政权与地方社会的不断摩擦和消长,滇池以西(包括洱海及其以西、以南)地区中央政权权力缺失,当地的氐羌系古族演化出了乌蛮、白蛮两个构成未来南诏国主体的民族群体。在此基础上,洱海区域出现了所谓“六诏”。其中,蒙舍诏在六诏之南,又称南诏。

【西河话事】
武德初年至麟德元年(618-664年),唐通过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取得了对云南北部和西北部的统治权,姚州都督府设立。

调露二年(680年),唐在云南的势力受到了吐蕃的挑战——安戎城被吐蕃洗劫。安戎城的陷落标志着吐蕃插手云南事务,这种对抗影响了洱海地区各个部落的关系,很多部落改为效忠吐蕃

景龙四年(710年),监察御史李知古在推行郡县制的过程中采取了严政,当地部落民众引吐蕃兵杀李知古,重创了唐在云南的统治。

开天之际,洱海各部落走向统一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继任蒙舍诏首领的皮罗阁势强,当然有并吞其他部落的企图;为了应对吐蕃以洗劫安戎城为开端的一系列在西洱河地区扩张自己势力范围的行动,唐廷也在寻找一个代言人。这种关系所造成的结果是——在此后一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吐蕃势力的消长,南诏都是受益者。

【立威滇东】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起,皮罗阁在唐的支持下对效忠吐蕃的两蛮诸诏部族发动了一系列军事活动,统一了洱海地区,并通过插手安宁地区爨氏势力暴动(注:安宁城为南北通道“步头路”的中转要冲,唐于彼处筑城),树立了自己在云南东部的权威。

【违唐附蕃】
750年,阁罗凤攻陷姚州,当地三十二个羁縻府州也落入南诏手中。

天宝十载(751年),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士兵从北攻入云南,阁罗凤投靠吐蕃。当年四月,南诏军在吐蕃的支持下大破唐军,杀敌六万。

752年,阁罗凤接受了吐蕃封号“赞普钟”,正式与吐蕃结盟,成为了吐蕃政权的“东帝”,并改国号为“大蒙”。此后,南诏军队频繁劫掠唐在四川西部的边境城镇。

753年,南诏与吐蕃联军袭击了再设姚州的唐军。

天宝十三载(754年),唐廷广募京畿关中士兵,前一年五月从南方五个州征召来的军队共同组成了一支大军,在西洱河边与南诏展开决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是,李宓率领的唐军被全歼。

756年九月,南诏和吐蕃趁唐内乱袭击了嶲州都督府。同年,阁罗凤亲自率兵包围了会川,他们带着大量的财物和妇女返回了南诏。



粟特


【葱岭之国】
粟特人,在中国史籍中又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杂种胡、粟特胡等。从人种上来说,他们是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族,从语言上来说,粟特语是一门专门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东伊朗语。粟特人的本土位于中亚的泽拉夫珊河流域(主要范围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在自汉及今的历史上,该区域的粟特人组建过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其中以撒马尔干为中心的康国最大,它与安国、东曹国、曹国、西曹国、米国、何国、史国、石国等被合称为“昭武九姓”,其实有时候不止九个国家。

历史上的粟特人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因此长期受周边强大的外族势力控制,但粟特人非但没有灭绝,反而保存了独立的王统世系,成为中古时代控制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
【丝路行商】
西晋中期以来(3至8世纪),粟特人沿他们经商的路线由西向东进入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中原北方、蒙古高原等地区,有许多人就此移居中国。西晋以后,粟特本土所在的中亚政治形势多变,大批粟特人或者进入漠北突厥汗国,或者入于北朝军政机构,客观上也促进了粟特人的东迁。

东迁中国内的粟特胡人,再徙时多受到政治变动的影响:十六国到北朝时,大量粟特胡人聚居在中原政权控制力较弱的河西走廊。北朝末年至唐初,突厥强盛,大量粟特人进入漠北地区(随着唐与突厥战事,这些粟特胡人几次被作为“突厥降户”先后安置),与此同时,不少粟特人入仕唐朝,而经商的粟特人及其聚落的分布更是极为广泛,从据史德、于阗进入河西走廊,再东南入洛阳、东北向营州、北上定州的四条主干道上的各个主要城镇,粟特人几乎都留下了聚落,长安和洛阳更成为粟特商人的聚集地。

贞观年间,东突厥败亡,河北地区陆续有粟特人徙入聚居。开元四年,唐朝在营州地区招辑商胡,可能吸引了粟特人前来。天宝初年,突厥第二汗国内乱,又使得一些原在突厥境内的粟特胡人(柳城胡)归降到河北。天宝朝后期,由于安禄山、史思明的经营,河北地区成为粟特胡人的向往之地。【萨保为领,依傍祆祠】在行商的过程中,粟特人往往形成聚落(包括殖民聚落),这些聚落由胡人集团的政教大首领萨保主持。由于大多数粟特人信奉祆教,所以聚落中往往会有祆祠。

北朝、隋、唐时期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控制这些胡人聚落,把萨保纳入中国传统的官僚体制当中,以萨保为一级职官,作为视流外官。唐朝建立以后,逐渐将正州县中的胡人聚落改做乡里,两京城镇中的胡人同样不以聚落形式存在,但边境地区的萨保府制度并未终结。北朝隋唐的中央政府对粟特聚落的控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以两京的粟特人家为例,他们仍然相邻而居,环绕着他们的祆祠和生活所仰赖的市场。至少公元7世纪结束以前,粟特人的聚落都保持着内部通婚的习惯。

【胡风吹染】
从北朝到隋唐,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几乎被粟特人垄断,这使得粟特一直以商业民族的形象活跃在中国中古社会当中。粟特人用他们擅长的语言能力,在丝绸之路沿线传播着各种精神文化,在唐前期,主要为其民族信仰祆教。能歌善舞的粟特人以及他们翻领窄袖的衣着,深入地影响着唐人的民间风貌。胡姬、胡店、胡食、胡妆、胡服、胡语、胡乐、胡部新声、胡旋、胡腾、胡神、胡祅、胡祝、胡律……等等,指的都是粟特胡人的文化。进入唐朝的粟特人,有的进入统治阶层,成为新贵,也有些作为普通百姓(特别是突厥汗国降户中的一般民众),受到剥削。

开元九年四月,六胡州地区牧马的粟特民众在康待宾率领下反叛,平叛的却正是灵州的粟特胡人部曲。安禄山的部将之中,不乏柳城胡的好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中原地区形成了一种排斥胡化、憎恨胡人的社会风潮。至德二载十一月,皇帝李亨进入刚刚收复的长安后,将带有安字的宫省门、地名、坊名全部改掉。留居中原的粟特胡人,讳言出身,力图用各种办法改言自己的出身和郡望。北魏以来的“凉州六姓”之一、在唐对外战争中屡立战功的武威安氏,就在至德二载五月时改姓为李。



吐蕃


【云巅雅砻】
兴起于青藏高原南部雅砻地区、集合了众多藏缅语族藏语支及彝语支民族的吐蕃政权,在8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乾封二年(667年)以前,吐蕃主要通过征服羊同,取道于经彼处(在今阿里地区和拉达克一带)的“食盐之路”交通西域,并在逻些(今拉萨)建国、统一青藏高原以后日渐兴盛,灭亡了彼时以西域南道为生命线的强大的鲜卑征服政权吐谷浑(于663年)。这一时期内,弃宗弄赞(史称“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文成公主和泥婆罗(今尼泊尔)国王之女,吐蕃王朝的政治体制和军事制度逐渐确立,吐蕃的统治阶层之间开始流行定居生活,并从印度引进了文字及文化,唐文化也开始真正大规模的传入吐蕃。不久,唐与西突厥争夺对绿洲国家话语权的过程,便已微妙地受到了吐蕃势力的影响。

西域取道反覆
此后,噶氏专权的吐蕃逐渐进入西域,在西突厥、波斯萨珊、大食诸方势力的交战中,通过联合西突厥余部,与唐反复争夺安西四镇。这一时期(667年起至692年止),“食盐之路”与西突厥地区的“五俟斤路”连接起来。而唐安西四镇的角色也逐渐由宣抚转向军屯。

长寿元年(692年)又复四镇以后,唐廷于四镇驻扎重兵防守,吐蕃再难使用中道(即前所述食盐之路),亦无法使用经过石城镇(今新疆若羌)的东道,被迫向西开通跨越葱岭之路。唐蕃两方于是在葱岭地区展开了二十余年(692-720年)的政治角逐。大小勃律、绿洲文明诸国以及所谓的“胡疆”都是两方争取话语权的对象。角逐的结果是,虽然大食等其他势力也进入了葱岭话事,又或者唐蕃两国内政的变动影响了外交的姿态,但至少在葱岭以南,唐的权威更受认可,小勃律成为“国之西门”,吐蕃不同大食或唐朝发生冲突就不能与突骑施交通。

开元八年及其后的十七年(720-737年),吐蕃又一次寻求由东道打通西域。吐蕃与突骑施联盟在西域东部的瓜州、石堡城、吐火罗、勃达岭同唐多次进行军事较量。突骑施分裂以后的十余年间(737-755年),吐蕃则在葱岭南部地区同唐反复进行军事争夺。在更换了三任安西都护以后,唐朝最终不仅攻破大小勃律,也收回了陇右的河西九曲之地。在开天年间西域拉锯的同时,吐蕃整体态势已成为:吐蕃赞普辖下除吐蕃本部外,另以藩国方式统辖工布、娘布与吐谷浑地区,以青海道军区掌控整个青海地区

以和亲方式间或羁縻突厥、突骑施余部;时而联盟大食;以兄弟之邦控制南诏;据此威及部分西域,统有青海、西康、南诏等,而与唐相对峙于青海湖东南日月山一线。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的拉锯之中,此前于景龙四年作为金城公主的嫁妆被“让”给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注:常以鄯州代称,在今青海省西宁市之南的黄河南岸一带),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攻唐的经济支持和吐蕃在陇右的本营。故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城公主的婚姻是和蕃公主政策一个失败的案例。

【东争唐地】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葱岭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倾斜:至德元载(756年),护密、俱位和识匿的部使致礼于吐蕃。而唐廷也从陇右道东部几乎是全国最为雄厚的驻军之中东调部曲平叛。同年八月,吐蕃派出使者自请“讨贼”——这时距离哥舒翰夺回九曲河湟之地不过三年。吐蕃对陇右道的蚕食就此开始。安史之乱当年,吐蕃即攻洮州,并在不久后占据了军事要塞石堡城,向鄯州等地发动兵事。至德元载(756年),鄯城郡临蕃县覆没。至德二载(757年)十月,西平郡郡内各军镇守捉覆没;

至迟在当年末,郡治湟水(即临洮城、制胜军所在)陷落。乾元元年(758年),吐蕃陷河源军。至德二载三月,吐蕃遣使和亲,遣给事中南巨川报命。乾元元年,唐廷再次派遣散骑常侍李之芳、太子左庶子崔伦出使吐蕃。吐蕃扣留了唐朝使臣,以此开启了唐蕃外交的新一阶段。



回纥


【何谓铁勒】
所谓铁勒,是贝加尔湖之南到阿尔泰山脉一带的突厥系部族的总称,也有人认为铁勒就是敕勒、高车的音译。回纥本是其中的一个部族,本土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该族群曾先后以“袁纥”“韦纥”“回纥”等名称出现在汉文文献中。大业年间,“韦纥”与仆骨、同罗、拔野古等部族尝试反叛突厥汗国独立,自称“回纥”。此后直到中唐,“回纥”一直是该族群在汉文语境中的名称。


【碑上名姓】
天宝三载(744年),在骨力裴罗的领导下,回纥统合了九姓铁勒,将突厥故地纳入囊中,将整个蒙古高原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玄宗正式承认了骨力裴罗的霸主地位,封他为怀仁可汗。自突厥汗国时代迄乾元年间,回纥是九姓铁勒一部,而铁勒诸部长期役属于突厥汗国,但根据属于第二突厥汗国时代的碑铭材料,突厥人并不将九姓铁勒视为“突厥”。这时的“突厥”一词,明显是一个狭义的部族-政治集团概念,只指先后建立第一、第二突厥韩国的核心部族——蓝突厥。

从回纥的角度看,他们虽然认可自己的语言是“突厥语”,但自我认同属于“九姓乌古斯系统”(汉文文献中,有九姓铁勒的说法),也与“突厥”的措辞截然不同。突厥汗国称霸草原之时,包括回纥在内的九姓铁勒部皆受突厥役使,在这期间,回纥与诸姓铁勒屡次反抗阿史那突厥统治,与突厥作战。相关战事在汉文史料和突厥碑铭中多有记载。长期的历史竞争恐怕是两方在民族认同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8世纪中叶,是回纥取代突厥成为草原霸主之时。安史之乱中回纥出兵助唐,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该世纪九姓铁勒统治中心与蓝突厥就中亚东部统治权历史竞争的尾声。安史之乱中,葛勒可汗命令太子率领四千精兵赴唐支援。回纥的军事援助虽然力强,但唐廷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战胜叛军后,回纥要求履行“金帛女子尽归回纥所有”的承诺,在洛阳剽掠三日,将府库一扫而空,洗劫市井村坊。作为援军的回报,唐朝每年送给回纥的绢帛高达两万匹。在残损的《磨延咄碑》上,回纥将安史之乱中援唐之事表述为:「鸡年……他给了……消灭了,于是他来了把其二女(作为献礼)给了……他去了……“我将不违背你的话”——他说。“我将不做错事。”——他说。……(但)并没有内属」

【谁为教化】
8世纪中叶,回纥的封建制已经是一种“封建的、宗法的游牧社会”。在此时的汗国(史称“漠北回鹘汗国”,虽然那时“回鹘”之称还未出现)内部,可汗、可敦是最大的牧主,各级官吏和内外九姓的首领,都成为级别不等的牧主。他们占有大量的牧地,而牧民和黑民是畜牧业的主要生产者,对牧地只有使用权,也仅有数量较少的牲畜。若遇战事,他们需自备战马、武器、食粮,随牧主征战,战利品则大多归牧主所有。故而随着漠北回鹘汗国的强大,其社会制度得以不断地、迅速地向封建社会转化。在牟羽可汗时期,回鹘汗国与唐朝的政治、经济联系空前加强。来自近邻唐朝的封建制度的影响,促进了回鹘封建制度的最后确立。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回鹘汗国的建立和社会发展,定居、半定居人口增加,工商业逐步形成,漠北回鹘汗国开始形成城镇。如回鹘都城斡耳朵八里(今蒙古国的哈喇巴喇哈逊遗址)就兴建于天宝十载(751年)。

都城及其他城镇的兴起,以及宫殿的营建,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回鹘社会由游牧向定居转化,民俗也自然会随之发生丕变。这种演进直接引起了回鹘社会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动,汗国上层转化为封建统治者。新的社会、新的秩序,需要一种新的宗教来维护,而原始的萨满教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土崩瓦解。为了适应汗国统一的进程,在意识形态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神来集中汗国的政权。



突厥


【蓝姓突厥】
所谓铁勒,是贝加尔湖之南到阿尔泰山脉一带的突厥系部族的总称,阿史那系的突厥是其中的一个部族。

【马背生涯】
突厥是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独特,狩猎既是其主要的经济活动也是军事活动。可汗组织的联合军事行动具有见机而作、便宜行事的特点。中古时期的突厥人不像唐人那样惯于定居,他们的流动性非常高,不执着于拥有自己固定的边界和领土。

突厥各部驰骋于草原之上,为了生存而争夺水源和牧场。隋及唐初的统治者很快意识到:突厥攻击中国意不在开疆拓土,军事行动不是阻止突厥最有效的方式——政治操纵将会事半功倍。

【酋邦汗国】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金山南麓的阿史那部族推翻柔然独立,成立了突厥系民族最早的正式国家——突厥(第一汗国)。伊利可汗(552-553年在位)将突厥的根据地迁徙到了乌德犍山一带,势力扩展到整个蒙古高原。

第三代可汗在位时期(553-572年),突厥进入粟特地区,与波斯萨珊王朝开始接壤。此时的突厥第一汗国是一个庞大的部族联盟,由多个出身阿史那的可汗控制,其中势力最强的西面可汗于开皇三年(583年)宣布独立。同时,隋文帝对沙钵略可汗实施军事打击,离间各个小可汗,客观上促进了突厥的东西分裂,中原政权对突厥从此开始处于优势地位,直至隋远征高句丽失败——突厥始毕可汗在大业十一年突袭隋炀帝,两方的攻守关系发生了变化。处于优势地位的突厥着手干涉华北地区,唐高祖在太原起事之前,就接受了兼有监视任务的突厥部队的支援。

太宗于贞观四年(630年)终结了突厥第一汗国,彼时降唐的突厥诸族被迫迁往黄河以北的内蒙古一带,通过云中都护府接受唐的羁縻统治;几乎在同一时期,唐通过征服一系列包括伊吾地区的七个小国、疏勒、于阗、莎车等在内的塔里木盆地附近的绿洲国家,争取了对西突厥汗国的优势。此后,唐朝在东把蒙古高原交给了以薛延陀部为盟主的铁勒诸部;在西,则先将西伊州升为正州,又在贞观十四(640年)兵不血刃地攻灭高昌,破坏了其与西突厥汗国的联盟。代表西突厥汗国统治中心部族的阿史那贺鲁最终被击败(658年)后,唐廷重置庭州,又在长安二年(702年)将庭州改为北庭都护府。接管西突厥故地的突骑施部在其后的半个世纪断续陷入了几姓相争的局面。永淳元年(682年),阿史那骨咄禄在阴山附近起兵反唐,收复了乌德犍山故地,自立为可汗,由此开创了突厥第二汗国。阿史那骨咄禄不断征伐唐朝的武周王朝,又发兵远征西突厥内氏族之一的突骑施统治的西突厥。继任者毗伽可汗在位期间(716-734年),则致力修复与唐关系,同时对于反叛的突厥国内部族进行了镇压,带来了突厥的全盛时期。

虽然同属于突厥系部族,但第二突厥汗国的统治阶层并不将九姓铁勒视为“突厥”。这时他们碑铭中所见的“突厥”一词,是一个狭义的部族-政治集团概念,只指先后建立第一、第二突厥汗国的核心部族——蓝突厥。毗伽可汗被杀(734年)以后,突厥陷入了内乱之中;天宝三载(744年),突厥被回纥取而代之,阿史那氏的突厥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党项与羌人


【汉藏间族】

羌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相传源于姜姓。与两晋时代称霸一时的氐羌人不同,党项羌是自汉魏后居于今青海、甘肃西南和四川西北的西羌诸部中分化而来,是居于这些地区的西羌北支在北周后的泛称。隋末唐初的党项,“其界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亘三千里”(注:在今四川松潘、甘肃西南的玛曲县以及青海东南部久治县一线及以西的地区)。

【百年内徙】
贞观年间起,党项各部落弃蕃附唐,随后又因吐蕃的侵扰,开始了绵延百年的向唐内迁。

贞观年间,在经历短暂的与李道彦部的龃龉之后,党项内附。松州都督府在党项居住地区先后设有二十五个羁縻州。乾封二年起,吐蕃与唐反复争夺安西四镇,党项羁縻州因此废黜,以松州拓跋部为主的部分党项人中不愿降于吐蕃,便向唐请求内徙,迁往关内道的庆州(今甘肃华池县)一带。此后,银州(今陕西横山县)、胜州(今内蒙古十二连城古城)、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也出现了部分党项人栖居的迹象。河套地区在乱前本来就是两蕃、粟特(突厥降户)杂居之处,多民族的融合或许客观上促进了党项的流迁。

【寇于京西】
安史之乱这一波及东亚的军事变乱甫一发生,党项的迁徙也开始了新变化:一方面是居于松州故地的党项人和陇右的党项人在吐蕃的侵扰下,再度内徙;另一方面,则是拓跋党项从至德以来作乱于邠、宁。乾元元年九月,招讨党项使王仲昇斩敌酋传首。这场变乱最初的发生地尚不确切,但庆州是拓跋党项的聚居地,因此它们的入寇应该就是由庆州沿宁、邠一线推进。同年,唐廷诏置振武军节度。这个位于京西北的节镇,和随后设置的其他七个节镇一起,构成了关中的新屏障。



奚与契丹


【辽西两蕃】
辽西地区的奚与契丹,在今天的唐朝并称为“两蕃”,二者共出于东部鲜卑宇文部。隋及唐初,奚人的活动范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西部到大洛泊(今内蒙达来诺尔)与突厥相接。而契丹势力范围的东部到达辽河西岸,初与高句丽政权为邻,后与安东都护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政权)相接。
【羁縻流变】
李唐试图经略辽西之初,契丹、奚人对李唐并不甚友善。

及至太宗封辽东三国,唐厥强弱关系产生了变动以后,两蕃始弃厥向唐,分别率部几次归降入朝,并在其后的军事行动中成为唐在辽西的代言人。其后,两蕃先于贞观十五年(641年)参与唐营州都督部对薛延陀的征讨,后于贞观十八年(644年)参与对高句丽的征伐,击于辽东。自薛延陀覆灭及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间,随着东北诸部向唐的趋势,两蕃诸部陆续全数归附。唐在两蕃故地广设羁縻,羁縻州多由松漠都督府与饶乐都督府领。此后直到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唐对两蕃的羁縻统治一直较为稳定,东北诸族亦因此大体上亲善唐廷。

自唐设置松漠、饶乐都督府后,两蕃的部落联盟逐渐转化为酋邦,民族政权兴起后,契丹、奚人曾发动四次较大规模的反唐军事行动:万岁通天元年的营州之乱中,契丹一度控扼营州、幽州,阻断唐朝与东北地区的陆路交通,唐廷派大军镇压,李尽忠事败后,契丹人转而依附突厥,直到开元三年(715年)才归附唐朝。开元八年(720年),契丹牙官可突干受李娑固猜忌,起兵攻击李娑固。营州都督许钦澹派安东都护薛泰率骁勇士五百人和奚王李大酺辅助李娑固讨伐可突干。

李娑固、李大酺被可突干杀死,薛泰被生擒,营州震恐。可突干立郁干为契丹主,派使者向唐请罪。玄宗赦免了可突干的罪过。开元十八年(730年),可突干胁奚众叛降突厥。历时四年,此乱平定。第四次,就是发生在天宝四年的契丹、奚叛乱。半个世纪以来的反复拉锯,破坏了松漠、饶乐地区的羁縻制度。随着开天年间的征战和东北边境的民族融合,相当一部分奚、契丹人迁徙(或被安置)于边内州。
【内外分化

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羁縻内、外蕃的方式不同,奚、契丹内外各自分化,在河北道北部幽州和营州一带边内州的奚、契丹两部(属于内蕃)被安禄山扫地为兵,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的奚、契丹(属于外蕃)则从战势与攫取财物的角度出发,与安史叛军相抗,有时亦与唐军联合。天宝十五载四月,刘正臣出任平卢节度使、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而奚王阿笃孤有意劫掠范阳财物,五月,两蕃“数出北山口至范阳,俘劫牛马子女,止城下累日”。刘正臣与两蕃,本来相合。不久后,战势倒向叛军。

于是至敌城南时,奚王阿笃孤中夜攻刘正臣,平卢兵马使李忠臣(董秦)与之战,至温泉山,破之,擒大首领阿布离。至德二载十月,皇帝李亨诏中计划“平卢节度使兼领奚、契丹五万,又收河北,天下之事,计日可平。”说明此时平卢兵马正在联合奚、契丹,准备反攻。同月,奚首领白越及契丹首领捺括等入朝。



坚昆


【李陵苗裔?】
坚昆,突厥语中称为“黠戛斯”,即汉文献中的隔昆、鬲昆、坚昆、契骨、纥骨、结骨、居勿。坚昆人的族源是否与突厥相近,他们是否属于铁勒诸部,诸说聚讼,莫衷一是。中宗景龙三年,该族使者入唐,中宗认定使者“而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是认同坚昆人为汉将李陵苗裔的说法。7世纪以来,坚昆在语族上似乎便已属于突厥语族。开天之际,他们活动的范围“直回纥西北三千里,南依贪漫山(今叶尼塞河上游的萨彦岭)”。

【独立漠北】
从汉代起直至唐初,坚昆一直处于不断受到他族统治的状态。贞观年间,随着西突厥内部不断的争斗,坚昆等部落伺机脱离了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的统治;又因东突厥统治中心被灭而摆脱了对东突厥的附属。其后兴起的薛延陀汗国,将坚昆视为自己的隶属——尽管其时坚昆三部的君主早已各自行使内部的统治权。灭薛延陀以后,唐以坚昆为名在其地设立都督府。坚昆都督府的设立,却有坚昆民族政权兴起的意味:

虽然唐朝对坚昆都督假以唐朝官职名号,但该职位可以世袭。首领仍继续以其旧俗治理并统治坚昆部众,其民不编户,即使有贡赋,也不入户部。这使坚昆首领保留了君主的地位。事实上,8世纪初,坚昆已经成为一个强盛的汗国,因此引来了第二突厥汗国在景龙年间的袭击。

【南拒强敌】
约景龙二年,为打击后突厥势力,坚昆曾与唐朝及突骑施结盟,为此遭到了后突厥的在阿尼河畔的袭击。唐朝三方联军为此再次制定了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围攻后突厥汗国的计划。约711年,后突厥又与坚昆、鞠部和阿热人进行军事较量。718年,坚昆助唐征讨后突厥,玄宗称赞其部“弧矢之利,所向无前”。坚昆与后突厥的敌对关系在744年结束——回纥与拔悉密、葛逻禄彻底消灭了突厥第二汗国。

继第二突厥汗国后,回纥称雄漠北。此时,坚昆是唯一能与之争雄的强敌。坚昆与葛逻禄于是结成了军事联盟。750年,回纥攻打属于坚昆的鞠部。而751年起,坚昆人、拔悉密人、葛逻禄与回纥正式展开了较量,回纥趁机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剑河流域。安史之乱爆发后,磨延咄可汗亲自统兵援唐,回纥后方空虚,坚昆乘势向回纥发动进攻。758年,磨延咄可汗回兵,两方于剑水(叶塞尼河流域)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