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尘
阅读
2025-11-05更新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阅读:
更新日期:2025-11-05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角色小传
人物剧情赏
景龙元年,一个裹着金丝绣纹锦缎的男婴被遗弃在泉州城南的蜘蛛巷口。巷中贫民本觉这是烫手山芋,是见识最广的老水手胡翁一锤定音:“留下。这等人家,遗落明珠,他日来寻,就是我们全巷的造化。”众人素来信服他,便轮流照料起来,以期重酬。然而十余年过去,“赏银”未至,这个名为“顾尘”的孩子却在这污浊泥泞中,吃着百家饭长大,将此地视作了唯一的家。
蜘蛛巷里的胡翁,因腿疾不良于行,却是巷子里最受尊敬的人。他曾随商队远洋,见识过星垂平野的深海与烈日灼人的无风带。每当夕阳西下,他便坐在巷口老槐树下,给围坐的孩子们讲述海外奇谭。顾尘对此最为着迷,总爱追问细节,胡翁也不嫌烦,耐心解释,若实在说不清,便笑眯眯地道:“哎呀,时间太长了,翁也记不清咯。”在顾尘心中,胡翁是这片泥泞巷弄里,待他最好之人。
胡翁去后,其孙阿庆夜夜惊惧哭闹。为安抚阿庆,也为了填补那份突然的空寂,顾尘便开始学着胡翁的样子,给巷中孩子们讲起故事。起初只是复述记忆里的海外奇谭,后来他跑到港口,听各路水手闲谈,将真真假假的见闻记下,再带回巷中。日子久了,他便得了“小先生”的名号。
某日,顾尘亲耳从一名老水手口中证实,胡翁最引以为傲的“西海之国人寿千岁”确属虚妄时,他怔在码头,心头如堵巨石。那年,泉州港贸易日益繁盛,蜘蛛巷周边也愈发喧嚣,南来北往的货商、水手带来了更多确切的消息。胡翁那些曾令孩子们神往的经历,被一一印证为虚构。巷民们再谈起胡翁,少了些尊敬,多了些戏谑。每闻此类议论,顾尘心里便不是滋味——那个曾耐心为他解惑、给予他温暖的长者,如今却成了众人口中的笑谈。然而,更令他难受的是,他自己在复述那些故事时,心底也常会闪过一丝怀疑。这份不由自主的质疑,让他深感愧疚,仿佛背叛了那份难得的真心。
一日归巷途中,常与他一块听书的云游修士叫住了他道:“千岁之人虽假,却非无稽之谈,西海之极有国续千年,名与事若能传世,又何异于长生?胡翁所言虽非实,情却为真。你敬他,是敬其善,非信其言。"
一语如清风拂过,顾尘心头一轻。胡翁的故事或许不真,但那份温暖他孤童年岁的情意,却再真实不过。他未对阿庆说破童话,但自此,他讲述的故事,渐渐从飘渺的异域传说,转向了巷中邻里更能感知的江湖侠影、人间悲欢。
开元七年秋,罕见的飓风席卷泉州。风灾过后,洪水随至,暑热蒸腾,疫病在蜘蛛巷悄然蔓延。官府为保仕途与商路,竞下令封巷断粮,更将此地污为“神弃之所”,煽动周边焚巷灭秽。
绝望笼罩之际,顾尘编织了一个故事。他称梦中得见司掌“净秽”的“慈明元君”,元君赐下仙诀:饮青蒿水、洒扫庭除,静候三日。但他深知这渺茫的希望需要现实的支撑,便将所需药材写成字条,裹以油纸,塞进竹筒,让它顺流而出——这何尝不是一种投向未知的祈愿,期盼能遇到一丝善意的回响?三日后,果然有位白衣女子携药而来——正是无相楼的花虹雨。
事后,花虹雨对着一脸惊愕的顾尘笑道:“小先生,你编了个好故事。但需谨记,故事终是故事。"
此后,“慈明元君”成了蜘蛛巷笃信的守护神,香火不绝。顾尘目睹此景,心中并无喜悦,反生迷茫:他为救人种下的虚妄之种,是否正将乡邻引向另一重蒙昧?
不久,顾尘悄然离开蜘蛛巷,动身前往无相楼。他心中所求,并非武功绝学,而是一个答案:故事可度人,亦可惑人,其间界限,究竟何在?
相关武器
相关人物
| 师父 | 花虹雨 |
| 同门 | 江菱歌【无相楼楼主】 |
| 弟子 | 王玄砚【九天·幽天君】 |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7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