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将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装备考究防空炮篇

阅读

    

2022-09-17更新

    

最新编辑:負けん気な瞳

阅读:

  

更新日期:2022-09-17

  

最新编辑:負けん気な瞳

来自碧蓝航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赫尔戈兰-图林根
Leo丶莱茵
丩卩夂忄
尼克妮可妮
負けん気な瞳
圣起司
本文由 碧蓝海事局 ASANO 原创,中枢神经第二觉醒编辑排版。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修改,转载。可在下方留言反馈。

12.7毫米机枪(美军)

背景介绍

  自上世纪30年代设计出来的,0.50(12.7毫米)勃朗宁机枪(BMG)M2仍然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重机枪。

  这款枪最初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设计的,本来是设计成一种飞机武器。设计修改后的陆用版本被指定为1921型机枪。在1932年设计再次修改,这个设计最终命名为M2hb(HB =重型枪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推出,是最常见的型号

  在上世纪30年代,这类机枪以各种形式安装在美国海军军舰当防空武器最常见的景象。

  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海军很快确定他们对现代飞机几乎无用,很快就被20毫米厄利孔机炮给取代了。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美国海军使用水冷版本的M2机枪,而飞机和小艇,如PT艇使用了轻量级风冷版本。

  今天,M2HB被无数国家广泛使用,这些武器的弹药目前在至少二十个国家制造传说中的老干妈

海军的水冷版本M2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0.50"/90 (12.7 mm) M2 Browning MG
射速 风冷型号:550发每分

水冷型号:450-600发每分
机载型号:750-850发每分

弹种 高爆破片(水冷型号)
初速 风冷型号:860米每秒

水冷型号:893米每秒
机载型号:866米每秒

最大射程 6770米
炮座型号 水冷式:MK3型单装炮座

补充注解

  注1:M2的射击速率根据武器型号和使用方式有很大的差别,陆军用的风冷型号大多都是8-10发的短点,之后就是短暂停顿。海军的水冷版本被设计成必须连续射击,以便更好的修正弹道。由于M2机枪对飞机的有效射程大约为1500米,这个距离以200节左右速度接近的飞机只有14秒的射击时间。

12.7毫米机枪(英军)

背景介绍

  维克斯公司在1926开始生产这种枪,但直到1932才开始在英国舰船上服役。二战期间,几乎所有的英国战舰都使用了这种武器,其中大部分都采用了下图的四联装炮座。

  这是一个水冷式使用弹盘供弹的机枪,其作战效能显著低于美国海军的0.50“(12.7毫米)M2勃朗宁机枪

。像美国和大多数其他国家一样,英国人发现小型口径的机枪对现代飞机是无效的。尽管如此,在战争期间他们仍然大量生产,总共生产了12500支。

  少部分这型机枪在20世纪30年代末被出口到日本,他们被改名为12毫米/ 62“HI”型。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已经被性能更好的13毫米机枪和25毫米机炮取代,只有极少量机枪被安装到舰船上测试。

  还有19支此型机枪被中国购买。

以下历史性能均是英国原版性能
WNBR 5-62 mk3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0.50"/62 (12.7 mm) Mark III
射速 450发每分
弹种 高爆破片
初速 768米每秒
最大射程 4570米
炮座型号 单装炮座:Mark VI

双联装炮座:Mark IV , Mark V , Mark VC
四联装炮座:Mark I和Mark I**, Mark II和Mark II**, Mark III

补充注解

  注1:单装炮座和双联装炮座的设计跟四联装差不多只是多了肩部枪托
  注2:每个弹盘容弹量200发足够持续20秒的射击,四联装的弹盘更换在训练有素的船员手里可以在30秒内完成
  注3:MarkVC型炮座是美国授权生产的型号,可以换装美国M2勃朗宁机枪
  注4:一般大型舰船都有四座四联装,但皇家方舟号有八座。巡洋舰一般两座到四座,驱逐舰有两座。

20毫米厄利孔高炮

  (由于厄利孔机炮背景篇幅过长这里只介绍美国的使用背景)

背景介绍

  在美国,1935年,美国海军购买了两台厄利孔20毫米1934型号的机炮,用于评估。 美国海军以其枪口初速低,射击速度不合格(每分钟射速为265)为理由,拒绝了该模型。

  随着战争的到来,海军军械局在1940年开始调查,寻找更强大的自动武器替代勃朗宁机枪。

  在评估替代品后,海军军械局的W.H.P 布兰迪建议采用瑞士制造的厄利孔。

  1940年11月9日,正式获得批准。制造业迅速开始,美国自产第一支厄利孔炮在1941年6月8日被测试。到1941年12月7日,共生产了379只。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生产速度大幅提升。直到二战结束美国共生产了124,735只厄利孔机炮。

  这种武器在美国海军非常受欢迎,易于维护和良好的射击率,这种武器取代了无效勃朗宁机枪,直到40毫米博福斯在1943年间大量生产前都是美国海军的主要防空炮。

WNUS 2cm-70 mk234 British mk2A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20 mm/70 (0.79") Mark2
射速 250-320发每分
弹种 高爆燃烧,高爆曳光,穿甲曳光
初速 835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4389米
炮座型号 单装炮:Marks 2, 4, 5, 6, 10 and 16

双联装:Marks 20 and 24 Mark 25(25型非厄利孔详细见注解)
三联装:Mark 23(从没正式量装)
四联装:Mark 15, Marks 22(22型非厄利孔详细见注解)

补充注解

注1: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提供了MK2型和MK4型厄利孔机炮
注2:射程数据仅仅是针对弹道方面。在二战中,手动瞄准的武器对飞机的有效射程很少超过910米,尽管美国海军的厄利孔机炮被设定为在1100米左右即可开火。
注3:MK23型三联装是在珍珠港期间设计的,1943年在企业号上进行了测试,随后得出了重量过大难以装载的结论,于1944年5月被取消。
注4:在战争期间,还有机载的T31 20毫米机炮被拆下来在海军舰艇上使用,它们被安装MK22型四联装炮座和MK25型双联装炮座里,它们都是用电机驱动,操作员坐在半开放的炮座里面操作,在1944年至45年期间有少部分船只装备了这类武器。


40毫米博福斯机炮

  (由于篇幅过长只沿用美军的背景)

背景介绍

  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自动防空机炮,改型博福斯机炮甚至在战后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武器被装备到绝大多数美国和英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上,它也是它们最有效的对空武器。德国人获得并使用了挪威产的博福斯机炮并将其称为4cm/56 Flak28,日本方面则照搬了再新加坡缴获的博福斯机炮设计从而生产了4cm/60五年式机炮

  美国海军在战前也对这种武器大感兴趣,1940年早些时候兵器局购入了一门用于测试的气冷式的博福斯机炮。它从瑞典出发,于1940年8月28日抵达纽约。在同一个月,荷兰护卫舰金斯伯格号在特立尼达向美国人展示了这些武器。兵器局1941年6月获得瑞典方面正式许可,虽然在此之前已经开始实际生产。

  美国海军于1942年1月试用完成第一种双联装版本博福斯机炮,在1942年4月试验完成四联装版本。其第一艘安装四联装博福斯机炮的船是炮术训练舰(前战列舰)USS怀俄明号(AG-17)于1942年6月22日。第一艘安装双连装版本的船是USS科格伦号驱逐舰(DD-606)于1942年7月1日。

  从美国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武器时直到战争结束总共有39200门此型机炮被生产出来。即使如此,直到1944年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那时,博福斯机炮才完全取代了战前的1.1寸机炮。注意美国海军从1934年到1946年建造完成的400多艘驱逐舰仅有战前建造的4艘格里德利级(DD-380)驱逐舰和战争早期被击沉的少数驱逐舰没有安装博福斯机炮,以此我们可以说明美国人生产了博福斯机炮的极为庞大的数量。

  在二战晚期,美国海军将一些20mm厄利孔机枪替换为40mm博福斯机炮,厄利孔机枪这样的较小口径的防空武器对抵挡日本神风攻击起不到多大作用。无论如何,即使如同博福斯机炮也对1945年初的自杀式空军还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为此美国海军最终在1940晚期到1950年代之间将博福斯机炮替换为新研制的三英寸速射炮。(3"/50 RF (7.62 cm))。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博福斯机炮是二战时期最好的重型机炮,美国海军将其视作一线武器仅仅只有6年时间。有一些博福斯机炮继续在美国海军的辅助舰和非现代化舰船上服役到1970年底,主要原因是三英寸速射炮(3"/50 RF (7.62 cm))的替换程序从未获得充足资金。

WNUS 4cm-56 mk12 Hornet pic.jpg

历史性能

  (以下数据用的是美国版本)

设计型号 40 mm/56 (1.57") Mark 1, Mark 2 , M1
射速 140-160发每分
弹种 高爆MK1, 高爆MK2, 穿甲M81A1和A2
初速 881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高爆10180米, 穿甲8679米
炮座型号 双联装, MK1

四联装, MK2, MK4
单装, MK3

补充注解

  注1: 1970年生产的该机型号每分钟射速提升到180发,通过使用香蕉形弹仓以接受4发弹夹的连续供弹,使弹仓永远保持20发的容量。
  注2:Mark1型从左侧上弹而Mark2型从右侧上弹。M1型由人力从左侧上弹。
  注3:大多数该型高炮使用4发弹板。填装滑轨每次可以填装两个弹板。两发炮弹发射之间可以再填入弹板。一个四发弹板重约19.0磅(8.6公斤)。
  注4:Mark4型四联装炮架是一种低重量版本的炮架,甲板下加装了大功率电机和GE RPC系统。这些炮架相对于早期版本拥有更快的俯仰和回旋速度,但是在战争结束前只完成了100座。
  注5:美国舰船上装备大量的博福斯机炮,譬如USS萨拉托加号安装了25座四联装多达100门机炮。埃克赛斯级航母安装了10-18座四联装炮架,而最多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则安装了20座。
  注6:美国海军制造了超过2300座四联装炮架,以及大约10000座双联装炮架和10000多座单装炮架。在战争时期的这种大规模生产减少了生产成本,四联装炮架的成本从86000美元下降到67250美元,双联装炮架的成本从62300美元下降到43640美元。


76毫米高射炮

背景介绍

  一系列3英寸(7.62厘米)的高射炮,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炮比以前的3英寸(7.62厘米)高射炮更简单,通过改进具有了连续射击能力。

  这些炮在20世纪30年代被广泛使用,然后在大型船上逐渐被5“/ 25(12.7厘米)单装炮所取代,但是战舰纽约和阿肯色在1943年仍然使用这个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武器广泛地用于较小的军舰,如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和辅助船只以及许多商船,在1940年至1945年之间生产了大约14000支。

  虽然被设计成双重用途武器,但是这些炮在任何一种作战中的作用都有限,因为他们发射轻型炮弹并且手动操作,这意味着它们不能用电机遥控。

  然而,VT引信的发明以及与MK51火控系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其作为防空武器的效能,给予这种武器继续发展的潜能。

  在1945年秋天,CinCPac认为,电机遥控和VT弹药的3“/ 50(7.62厘米)性能优于双联装博福斯 40毫米炮,至少相当于四联装博福斯40毫米炮。

WNUS 3-50 mk10-22 Park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3"/50 (7.62 cm) Marks 10, 17, 18, 19, 20, 21 and 22
射速 15-20发每分
弹种 穿甲,高爆,对空,对空VT引信,照明
初速 823米每秒
43°角射击射程 13350米
炮座型号 单装炮

补充注解

  注1: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战列舰通常搭载10几门这类炮。
  注2:几乎所有炮座都是手动操作的。 在1945年,MK22炮座被赋予电力驱动器,然后被指定为MK26型,仰俯速度每秒24度,旋转速度为每秒30度。

德国20毫米防空炮

背景介绍

  不要与盟军使用的厄利孔20毫米炮混淆,这些德国的20毫米武器是由莱茵金属制造的。 莱茵金属的设计是从早期的索洛图恩武器ST-5开发的。 C / 30和C / 38枪都是全自动的。

  C / 30型号容易发生卡壳,并使用一个小型弹匣(20发),这意味着频繁的重新装填。 后来的C / 38做出了重大改进,使用了40发弹匣。 这个武器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变种是Flak 35,它将四支C / 38炮组合在一个四联装炮座上上。 1944年引入了三轴稳定设计。

  C / 38也被装载在U艇上,能够承受550英尺(200米)的潜水深度。

WNGER 20mm-65 c30 Vierling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2 cm/65 (0.79") C/30

2 cm/65 (0.79") C/38 AA

射速 C/30,120发每分C/38,220发每分
弹种 高爆燃烧,穿甲燃烧
初速 高爆燃烧,835米每秒,穿甲燃烧800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4900米
炮座型号 单装, L/30

四联装,L/38
U艇二连装,LM44U
S艇单装,L41

补充注解

注1:LM44U具有操纵杆控制的液压回旋和仰俯装置,脚踏板击发装置,考虑到其复杂的机构使用的是双联装。

德国37毫米高炮

背景介绍

  这种高射武器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每个主要战舰。 它只能半自动射击,每个炮弹都必须单独装填,射速作为防空炮慢得可怕。 由于这个原因,它在战争后期被37毫米KM42和37毫米KM43所取代。

  除了正常的旋转轴和仰俯轴之外,这种武器的炮架还有第三轴,当船运动或倾斜时,该轴线稳定了炮支架。 这样可以让炮跟踪飞机而不受船舶运动的干扰。 然而,这种安装带来的问题导致在随后的37毫米炮的设计中放弃。

  37毫米/ L83 SK C / 30U设计用于U艇,适用于“湿式安装”。

  这些武器有部分出口到了西班牙。

WNGER 37mm-83 skc30 PE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3.7 cm/L83 (1.5") SK C/30

3.7 cm/L83 (1.5") SK C/30U

射速 30发每分
弹种 高爆曳光
初速 1000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8500米
炮座型号 双联装, 连装中轴式LC/30

单装, 通用炮座LC/34
U艇用单装, LC/39

补充注解

  注1:双联装有6名操作员包括装填手
  注2:双联装也被大型鱼雷艇所使用,单装型号主要给S艇和辅助船只使用


德国105毫米高炮

背景介绍

  这种武器主要用于巡洋舰和主力舰上当防空炮,尽管它可以用于对付海面目标。它是一个相当好的对空武器,但其瞄准和仰俯速度相对缓慢。

  主要是为了更换老旧的的8.8厘米(3.5“)SK C / 31。

  请注意下图中的三轴安装。这是为了能够补偿船舶的运动,从而维持目标锁定。不幸的是,这种安装被证明是容易受到电气故障的影响,因为它没有足够的防水性,并且安装在半开放式炮塔。这些早期版本的炮塔遥控操作有限。 “H”级战列舰拥有完全封闭式炮塔,但这些船只从未完工。

WNGER 41-65 skc33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10.5 cm/65 (4.1") SK C/33
射速 15-18发每分
弹种 高爆,高爆燃烧,穿甲,照明
初速 900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17700米
炮座型号 双联装, C/31, C/37, C/38

补充注解

注1:C/31最初是为88炮设计的,最后经过改造用于105炮的安装,它跟后期C/37的区别在于其比较短的护盾。
注2:双联装炮塔有6名操作员。
注3:C/38是电动遥控全封闭式炮塔,在炮塔外侧有水平自动装弹机,火炮样本和炮座样本已经被制造出来,但随着H级战列舰的取消也被取消。


美国28毫米芝加哥钢琴高炮

背景介绍

  这架武器是在1928年10月由布奥德召集董事会的时候设计的,目的是用于未来的防空战斗,这款机枪是轻型的(相较于40mm博福斯高射炮或更大的高射炮),1929年3月开始设计,并在3月份之间进行了单体(一拆四)的初步测试,直到1931年5月.后来,布奥德决定将这些武器四个一组并联,因为四联装的火力接近每分钟大约500发的单个0.50“(12.7mm)MG。 有人觉得这样的火力覆盖对付快速飞行的飞机十分有效。

  1.1“(28毫米)的炮弹与0.50英寸(12.7毫米)的机枪弹相比多了爆炸性填充物,它被” super-quick “引信触发。 1934年向海军总局报告的结论是,飞机任何部分的一击都可能导致其强制着陆。

  该武器一经通过试验即被投入生产,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军舰。 在服役的过程中,这款高射炮被认为不可靠、低效且容易干扰其他高射武器。

  在二战期间,他们并未受欢迎,20毫米的厄利孔和40毫米的博福斯迅速取代了这些28mm高射炮的位置,到1945年1月,只有一些小型船只还在使用它们。 所有留存的枪支在1945年被命令报废,但部分驱动器被保留用于安装双联装博福斯。尽管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这些缺点只不过是小问题,基本的设计是合理的,然而,这种武器仍然没有40毫米博福斯的使用范围广。

WNUS 1-1-75 mk1 Astoria fantail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1.1"/75 (28 mm) Mark 1 and Mark 2
射速 100发每分
弹种 高爆曳光
初速 823米每秒
43°角射击射程 6767米
炮座型号 四联装MK2

补充注解

注1:早期的四联装射击时振动较大,因此在炮架和底座之间安装大型钢板来加固,但这一改动增加了其重量,使其回旋性能有所下降。
注2:所有MK2炮座均采用电机遥控。在1941 - 42年,正常配置是4座四联装大型船只,1座或2座驱逐舰。 然而装备了12座的USS列克星顿(CV-2)在1942年被击沉了。


日本25毫米96式高炮

背景介绍

  1935年,由于维克斯4厘米62倍径“HI”式炮的射速慢,射程短,生产困难且不可靠,因此日本决定使用新的武器替代它。最后,一个基于法国哈奇开斯机枪的设计被选做了替代品。

  法国生产的版本,被命名为94式和95式25毫米机炮于1935年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进行了试射。日本生产的版本于1936年8月6日投入现役。日本的修改包括使用大量的不锈钢以便本炮装备在潜艇上,将一些车件改为铸件,以及使用莱茵金属式的消焰器。

  总产量高达33,000门的96式25毫米机炮广泛运用于日本海军中。日本人认为本炮是一种优秀的武器,但是这种武器的表现不论是和盟军的博福斯40毫米炮还是厄利孔20毫米炮相比都称不上良好。96式机炮的弹夹只能装15发炮弹,所以它必须经常停止射击更换弹夹。1945年时,这些武器的炮弹已经过轻而且射程也过短,因此他们已经不再能有效对抗当时美国更重更快的战机了。

  日本是二战主要海军中唯一一个没能研发并投产超过25毫米防空机炮的国家。

WNJAP 25mm-60 mg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25 mm/60 (1") Type 96 Model 1
射速 120发每分
弹种 穿甲弹,通常弹,燃烧弹,曳光弹
初速 900米每秒
50°角射击射程 7500米
炮座型号 单装,双联装,三联装

补充注解

注1:在高仰角下,抛壳系统工作不完善,因此经常会卡壳。
注2:手动操作的三联装炮座需要9名乘员来操作(1名炮长,1名指示兵,1名旋回操作手,1名俯仰操作手,以及每门炮两名装填手)。双联装炮座的编制类似(需要7名乘员)。单装炮座需要3名乘员(1名炮长,1名瞄准兵,和1名装填手)。
注3:各舰装备量
大和级:40座三联装,30座单装
长门级:30座三联装,30座单装
伊势,扶桑和金刚级:20座三联装,6座双联装,30座单装
翔鹤级:20座三联装,30座单装
小型航母:40座三联装,30座单装
一等(重型)巡洋舰:18座三联装,16座单装
二等(轻型)巡洋舰:12座三联装,10座单装
驱逐舰:4座三联装,4座双联装,10座单装
注4:日本人在本炮上发现了以下的不足
a.不论是手动的还是动力驱动的多联装炮座的旋回和俯仰速度都不够快。
b.火炮瞄准装置不足以对抗高速战机。
c.火炮震动过大,使得追随目标十分困难。
d.弹药储备装置并不合适,导致停火并极大的减少了火炮的工作时间。
e.炮口暴风对炮手和火炮装置都有影响。
注5:显然,由于日本根本没研发过特别的装填装置,所有的弹药装填都要全手动完成。


日本40毫米毘式高炮

背景介绍

  这种武器是基于英国2磅MK8型设计的,但用的却是英国2磅MK2型的炮架因此只有单装和双联装。

  从1925年到1935年,从英国进口了大约500支炮和200座炮架。日本曾尝试吧50发弹夹扩容到100发但是没有成功。

  就像所有的英国2磅炮,这种武器的炮口速度很低,有效射程很短。 因为这个原因,这些枪在1935年被96式25毫米炮替代。

WNJAP 40mm-62 HI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40 mm/62 (1.575") "HI" Type 91
射速 60-100发每分
弹种 高爆,半穿甲
初速 600米每秒
50°角射击射程 13000米
炮座型号 单装,双联装

补充注解

注1:日本版的MK8型2磅炮没有使用英国的高速高爆,弹种性能相当于英国的低速高爆。


日本76毫米单装高炮

背景介绍

  三年式和十一年式被分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造的大中型舰艇和小型舰艇,而88式则用于潜艇。

  1917年10月5日以厘米重新设计。

  虽然日本的名称是“8厘米”,但所有这些武器的实际口径是7.62厘米(3.0")。

WNJAP 3-40 3ns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8 cm/40 (3") 3rd Year Type (Model 1914)

8 cm/40 (3") 11th Year Type (Model 1922)
8 cm/40 (3") Type 88 (Model 1928)

射速 13-20发每分
弹种 0式高爆,反潜弹(详细见注解)
初速 680米每秒,反潜弹250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10800米
炮座型号 单装炮

补充注解

注1:经过大量的测试,平头的对潜弹(ASW)于1943年投入使用。在《对日海军技术调查报告》O-19中,这种武器可以在26英尺(8米深)的水深击穿:4.53英寸(11.5厘米)的低锰结构钢(和美国海军HTS钢强度类似)。但是,基于这篇文档中的其他错误,我相信这是一个从公制单位到英制单位的转换错误。而这种武器的实际穿深更可能是0.453英寸(1.15厘米)。报告中并未给出这项表现的射程。
注2:反潜弹最小射程为766码(700米)。小于这个距离发射的炮弹往往会跳弹。

日本120毫米十年式高角炮

施工中...

背景介绍

  四十五口径十年式十二厘米高角炮是四十五口径三年式十二厘米单装炮的衍生型号,许多1920-1930年代建造的巡洋舰都有装备,例如青叶级、妙高级、高雄级重巡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沿海炮兵、未进行升级改造的的巡洋舰、许多护航和辅助舰艇以及赤城号航母都装备了这种武器,此炮也被认为是非常可靠的武器。

  航母加贺在1930年代后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并用四十口径八九式12.7厘米联装炮代替了这些武器。但是,航母赤城却一直装备着这种武器(双联),直到中途岛战役。

  早期的此炮是组合式结构,而较晚的则是整体式结构,但全部使用了半自动滑动后膛挡块机构。日本一共生产了约3,000门这种火炮,其中2,320门(有资料称2,152门)在1942年至1945年之间被生产出来(许多都是给陆地防御和海防舰等小型舰艇用的)。

  下图为现存于辽宁大连的一门十年式十二厘米高角炮(赫尔戈兰-图林根 拍摄),火炮上的很多部件都已被拆除,以保证作为展览品的安全性。此武器来源难以查证,但笔者本人猜测,此炮在战争期间是作为陆基防御武器使用的。

45口径十年式12厘米高角炮.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12 cm/45 (4.7") 10th Year Type
射速 最高射速10-11发每分,持续射速6-8发每分
弹种 0式通常弹,1式通常弹,反潜弹,照明弹,新型炮弹(见注2)
初速 825-830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16000米
炮座型号 双联装:A2型

单装:B、B2、C型

补充注解

  注1.零式通常弹配备有延时引信以用作防空弹药。据战后美军报告(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19)的乐观估计,这种弹药有18米的破片杀伤半径。
  注2.“新型炮弹”是美军报告(O-19)中使用的名称,日军并没有给其明确的正式命名。这种炮弹是日本开发的用于改善火炮对空性能的炮弹(不同引信不通用途),并于战争结束前完成了最终测试,炮弹的尾部为船型,且拥有更优秀的流线型(根据“O-19报告”,其外形更像12.7厘米炮炮弹),炮弹长度为20.28英寸,重量达到了49.5磅,内部装药4.07磅。其最大射程为20500米(对海),在75度仰角时,拥有最大射高13000米。
  注3.该武器曾经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发射药在弹丸离开炮口之前没有完全燃烧,从而导致炮口初速不稳定。战争后期,引入了新型装药,在不增加膛压或炮口速度的情况下,可以使该武器的性能更稳定。

日本127毫米八九式联装高炮

背景介绍

  89式高炮是日本第一种为防空而设计的火炮。二战期间,从巡洋舰以上的大型战舰到驱逐舰和军辅船大多都装备了双联装的89式炮。并且89式炮也换下了许多之前装备在巡洋舰上的12厘米(4.7英寸)45倍径防空炮。89式的样炮于1931年完成了验证并于1932年2月6日入役。

  日本方面认为89式是一种优秀的防空炮,且射速快,在后期型上回旋和俯仰也变得十分敏捷。它的主要缺点则是相对低的炮口初速以及由此造成的射程近和射高低。与其他日本防空炮类似,89式使用了以后坐力为动力的弹簧装填机。

  这些武器的结构十分简单,主体是由自紧单管炮身,炮尾环和横楔式炮栓组成的。89式炮的总产量合计1,306门,其中836门产于1941-1945年间。362门炮装备在各地海岸,包括横须贺的96门和吴港的45门。

WNJAP 5-40 t89 Nagato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12.7 cm/40 (5") Type 89
射速 爆发射速14发每分,持续射速8发每分
弹种 0式通常弹,3式对空弹,反潜弹,照明弹
初速 725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14800米
炮座型号 双联装:A1,A1改1, A1改2, A1改3

B1
单装:B1改4

补充注解

  注1:单装炮位为手动。双联装炮位总体类似,都是使用电动油压齿轮旋回俯仰。摇架尾部装置了一个装填平台,炮耳位于滚轴上方98英寸(249厘米)。A1型炮位没有护罩,A1改1加装了护罩,A1改2的护罩形状略微不同而A1改3的护罩则被加厚了。B1型没有护罩但是其电动机功率更大,使它的俯仰及旋回更快。
  注2:1944年,大和号和武藏号战舰拆除了中部的15.5厘米60倍径(6.1英寸)三联装炮。在其原位上,大和号换装了6座双联装12.7厘米(5英寸)40倍径炮,使他拥有了总计24门12.7厘米(5英寸)40倍径炮。武藏号本来也可以得到6座新的炮位,但是这些火炮直到她战沉也没安装到位。
  注3:三艘大鲸和剑崎级的潜艇补给舰和两艘千代田级的水上飞机母舰原本装备了4门12.7厘米(5英寸)炮。在战争期间改装为航母的时候,这5艘船都改装为8门12.7厘米(5英寸)炮。

日本120毫米28联装防空火箭弹

(日文资料中一般将其称为“喷进炮”。)

背景介绍

  旧日本海军曾在二战期间开发了多种自旋稳定火箭弹,其中一些被用于陆上(岛屿)防御,而只有这一款火箭弹被用于作战舰艇的防空。
  这种联装防空火箭弹发射装置为每台28联装,大多数搭载了此武器的航母每艘装备了6台这样的发射架(左右各三)。该火箭弹具有破片燃烧战斗部,在设计上与炮射“三式弹”非常类似。战斗部由定时引信控制,可以在发射后飞出1000米或1500米处引爆(引信可设定5.5s或8.5s)。
  每发火箭弹有六个直径为0.455英寸(1.15cm)的喷嘴,倾斜角度为25度,发散度为10度。

12cm AA Rocket mounting.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12cm (4.7") Rocket gun(英文资料)
射速 人工操作:单发发射;自动开火:14发/10秒
弹种 火箭弹
初速 最大200m/s
最大射程;80°最大射高 4800米;2300米
炮座型号 28联装:Type 5(1945)*

补充注解

  注1:信浓原计划安装12台这种发射架,但是在安装之前信浓就已沉没。
  注2:这种安装架由三联装96式25mm防空机枪的安装架改造而来,可以由Ward-Leonard RPC或两名身穿重型防火服的人员控制。发射器类似于一个大盒子,每个盒子中包含四行,每行七枚火箭弹。
  注3:部分小型舰艇安装了简易发射槽,可以发射携带HE弹头的这种火箭弹。

英国40毫米砰砰炮

背景介绍

  也被称为多重砰砰炮,这种武器本质上是重新设计的2-pdr Mark II,以适应八联装安装。 Mark VIII与以前的武器相同,但是新的设计确实有一个改进的自动机制。 据推测,这种旧式2磅炮炮被选为防空武器的原因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剩下了大约200万支。

  在1930年的服役时,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武器,但到了1939年,飞机设计的迅速改进使其已经过时了,因为这种火炮的炮口速度很低,射程不尽人意,没有曳光弹弹药。 尽管如此,这些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生产,总产量是皇家海军使用的博福斯40毫米炮的数量的两倍。

  海军登记册显示,英国共制造了6,691支,其中12架是原型,另外在加拿大制造了843支。 在1944 - 45年期间,还有219架陆军版被取消了。

  小型船舶的单装炮和四联装炮1935年之后也生产,在战争期间,单装炮被广泛用作沿海护卫舰的装备。

WNBR 2pounder m8 Shropshire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2-pdr [4 cm/39 (1.575")] Mark VIII
射速 115发每分
弹种 慢速高爆,半穿甲,穿甲,高速高爆
初速 慢速高爆,585米每秒,高速高爆,701米每秒
射程 高速高爆,4572米,慢速高爆3475米
炮座型号 八联装: MK5, MK5A, MK6, MK6A, RP10遥控MK6A

四联装: MK7, RP50遥控MK7, MK7台座式
单装:MK8, MK15, MK16

补充注解

  注1:MK5不同于MK6,MK5拥有一个更重的托架和不同的射击方式。两者都由一台11马力电机驱动。在1939年装有电击发射装置的八联装炮座引入,MK5和MK6被重新命名为MK5A和MK6A。最初装备时这些武器缺少护盾,在战争期间被加装。
  注2:在战争开始时,八联装主要安装在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一些重巡上。厌战和皇家方舟号有4座八联装。战争结束时,英王乔治五世上有8座八联装,纳尔逊和伦敦级也有6座八联装。
  注3:在1935年至36年期间为小型船只设计了四联装炮座,并首次在H60驱逐舰上试验成功。到1945年9月巨像级航母,巡洋舰利物浦,约克,格拉斯哥都安装了RP50遥控MK7。

英国101毫米高炮

背景介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海军部决定将驱逐舰和巡洋舰的主要装备从后装线膛炮枪(BL)换成速射炮(QF)。 QF炮的射击速度远高于BL枪,这是与敌方驱逐舰短距离战斗的重要优势。

  MK5型于1914年首次在林仙号(一战的林仙)进行装备,后来被选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使用的高射炮。

  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MK5型是英国主要的远程防空武器,并安装在大多数的大型船只和巡洋舰上。大多数船只发射定装弹药,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巡洋舰和“V”和“W”级驱逐舰发射分装弹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大量使用,在20世纪30年代,从战舰和巡洋舰上卸下的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许多战舰重新使用,包括所有八艘“P”和四艘“O”级驱逐舰。还有一部分安装在黛多级巡洋舰和早期的“战斗”级驱逐舰。

WNBR 4-45 mk5 Sydney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4"/45 (10.2 cm) QF Mark V and Mark XV
射速 10-15发每分
弹种 高爆,半穿甲弹,榴霰弹
初速 728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14950米
炮座型号 单装开放式炮座

台座式MK1
低角中轴式MK2
高角式MK3,改1,改2, MK4
双联装炮座
高平两用甲板贯通式MK17

补充注解

  注1:在20世纪20年代,防空武器被赋予了一个复杂的高角瞄准具,但是这并不是非常成功的,随着HACS Mark I的引入而被删除。后来,对大多数老式高炮只装备了一个简单的光学瞄准器。
  注2:双联装炮共用一个炮支架


英国113毫米双联装高炮

背景介绍

  这型武器最初是为了装备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新型航空母舰,但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成的驱逐舰的标准武器,同时也装备了几艘主力舰。

  MK1型和MK3型炮被安装在双联装炮座上,并可互换,唯一的区别在于射击机制的细节。 大部分船只实际上是同时携带两种型号。

  MK4型与Mk 1和Mk3型具有弹道上的一致性,但稍作修改,以便安装在驱逐舰上使用的标准4.7“(12厘米)CP XXII的炮座。MK2型是一种陆军防空武器,一般类似于 海军型号,但没有安装在舰艇上。

  1944年,由1918年建成的几乎每一艘使用4.7英寸(12厘米)口径的英国驱逐都换成了4.5“(11.4厘米)QF, MK4型炮。原本计划是驱逐舰也会使用定装弹药,但是巡洋舰六头女妖号和卡律布狄斯的报告说,由于弹药的重量,在恶劣天气下装填会出现问题。

  由于这些是6000吨(6,100公吨)的巡洋舰,这是一个明显的结论,即更轻的驱逐舰使用将会有更糟糕的装填问题 - 皇家海军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减轻这个问题,使其能装备在驱逐舰上,皇家海军开发了一套专门4.5“(11.4厘米)炮专用的分装弹,与标准4.7英寸(12厘米)的MK19相比,这种新的驱逐舰武器的射击速度较高且具有更好的弹道性的较重的弹丸。

  所有英国4.5' '炮的实际口径为4.45' '(11.3厘米)。

WNBR 45-45 mk1 Renown pic.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4.5"/45 (11.4 cm) QF Marks I, III and IV
射速 20发每分
弹种 高爆,半穿甲
初速 746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18970米
炮座型号 单装:MK5, RP50遥控MK5

双联装:甲板贯通式MK2, RP10遥控甲板贯通式MK2改2
甲板式MK3, RP10遥控MK4, RP10遥控MK4改1

补充注解

  注1:Mark II 甲板贯通式,Mark II 甲板贯通式改2和Mark III 甲板式使用定装弹药,所有其他使用分装弹药。
  注2:MK3甲板式炮塔类似于MK2型炮塔但是是半开放结构。
  注3:MK5型和MK5型改是从4.7CPXXII炮座移接过来的,除了火炮换成4.5炮外这些新炮塔更轻一些同时拥有更短的反冲距离。虽然设计时有高平两用功能,但实际情况是+55°的射角难以防空同时降低了对飞机的瞄准速度。


英国134毫米双联装高炮

  游戏中的金134炮和紫134炮其实是一个东西。

背景介绍

  该型高炮是英王乔治五世级和前卫级战列舰的多用途(DP)副炮(即高平两用炮),同时也是黛朵级巡洋舰的主炮。

  1939年,原型炮在铁公爵号战列舰上完成了试验,1940年正式进入服役。

  对于高平两用炮来说,134mm是一个稍大的口径,但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考虑到该口径下炮弹重量更高,毁伤能力更强,而炮弹仍可人力装填。不幸的是,炮塔的原始设计狭窄,炮弹和发射药沉重,导致射速低于预期。此外,还发现炮塔缓慢的俯仰和回旋速度不足以应对现代高速飞机。

  早期黛朵级巡洋舰的A炮塔容易发生卡塞事故,在1940-1941年间发生了十三起类似的事件。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受条约限制的船舶采用了较轻的船体结构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船体在恶劣天气或高速转弯时会弯曲。在早期建成的战舰上,通过加固船首部分并更仔细地安装炮塔相关部件,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后来的舰艇在建造过程中进行了这些修改,这些巡洋舰没有遇到这种性质的问题。根据记录,在1941年冬季之后,早期建成的舰船的船长在恶劣天气下“适当地处理了它们”,这也缓解了该问题。但是,在1950年,欧律阿罗斯号的A炮塔由于故障而永久失灵。

  事实证明,这些炮塔的制造遇到了许多问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被赋予了安装此炮的最高优先级。黛朵级巡洋舰卡律布狄斯号和斯库拉号转而了八门4.5英寸(11.3cm)的火炮,另外三艘巡洋舰,包括黛朵号自己,仅配备了八门5.25英寸(13.4cm)的火炮。 1941年下半年,黛朵号安装了她的第五个炮塔,文德号在1941年3月沉没,而月神号仍然只安装了八门5.25英寸炮。后来的斯巴达人级从一开始就设计了装备8门火炮。

  后来为前卫设计的安装架具有改进的RPC系统,并与美国出色的Mark 37火控系统配合使用,该系统取消了先前炮塔中的手动引信调定装置,为炮手提供了更宽敞的工作空间。

双联装134mm高炮MK1.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5.25"/50 (13.4 cm) QF Marks I
射速 7-8轮每分钟  前卫:9轮每分钟
弹种 高爆HE,半穿甲SAP
初速 792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21397米
炮座型号 双联装:乔治五世和狮级:MKI

前卫:RP10 MKI*
黛朵级:MKII
斯巴达人级:RP10 MKII

补充注解

  注1:详细情况见“装备考究舰炮篇”--“英国双联134mm舰炮”词条

法国100毫米双联装高炮 Mle1930

  此炮虽然是史实武器,但却是与科研装备一起实装的(悲)。

背景介绍

  Model 1930型双联装100mm/45倍径高炮是一种中等射程高平两用炮。它曾用于取代黎塞留级战列舰上一些不成功的152毫米高平两用炮,还作为重型巡洋舰阿尔及利亚的副炮所使用。该武器使用了自增强套筒和半自动后膛机构。用弹簧动力辅助装填。这种火炮被安放在独立的吊架上,并发射固定弹药。

  1931型炮座是敞开式,两门1930型火炮共用一个支架,炮管轴心间距为23.6英寸(60厘米)。黎塞留身上的6座双联装1930型火炮中,有四座来自洛林号战列舰,其他两座来自马赛附近的Niolon Battery兵工厂。

  1937型炮座是封闭式安装,装备1933型火炮,分别装有套筒,但他们并没有进入服役。

双联装100mm高炮Mle1930.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100mm/45(3.9")Model 1930

100mm/45(3.9")Model 1933

射速 理论射速16轮每分钟
实际射速10轮每分钟
弹种 高爆HE OPf-Mle1928
半穿甲SAP OEA-Mle1928
破片Starshell OEcl-Mle1928
初速 765/780米每秒(SAP/HE)
45°角射击射程 15900米
炮座型号 双联装:

黎塞留级、阿尔及利亚级:Model 1931
德格拉斯、克莱蒙梭、加斯科涅:Model 1937

补充注解

  注1:黎塞留号战列舰的100mm高炮,每门火炮SAP弹药备弹量不超过10发,因为考虑到她强大的152mm副炮,这被认为是不必要的。

意大利90毫米单装高炮 OTO Mle1939

  虽然强度不低,但因为是活动限定获取,所以在游戏中存在感比较低。

背景介绍

  此炮曾作为“安德烈亚-多利亚”和“利托里奥”级战列舰的部分高平两用副炮。意大利黑科技

  此炮由Ansaldo开发,OTO Model1939型与Ansaldo Model1938型非常相似。这些火炮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但其附带稳定功能的炮塔在其诞生时过于先进,并经历了许多技术难题。炮塔在四个轴上稳定;旋转,俯仰,侧倾校正和俯仰校正。以非常复杂的布置方式使用了11个陀螺仪,以保持稳定。虽然配备了RPC系统,但此系统在1942年从杜里奥级战列舰上撤下,显然是因为海水会对其造成损伤。 利托里奥级战列舰的此炮炮塔位于更高的位置并保留了RPC系统。但即使这样,这些船也经常发生电气和机械故障。

  1938年,意大利计划将阿尔贝里科·达·巴比亚诺(Alberico da Barbiano)(佣兵队长级第一批)级改编为防空巡洋舰。这些计划包括拆除所有现有的武器,换装16门单装90mm高炮和10座20mm机枪。由于财务方面的考虑,以及为战列舰优先生产火炮的需要,因此未执行该计划。

  原始设计的炮管长度为48倍径,但生产时的长度为50倍径。

  战争期间还生产了90mm/53倍径路基火炮,这被认为是意大利最好的防空武器之一。这种武器一直服役到1950年代。

单装90mm高炮OTOmle1939.jpg

历史性能

历史型号 90mm/50(3.5") Ansaldo Model 1938

90mm/50(3.5")OTO Model 1939

射速 12轮每分钟
弹种 高爆-防空(HE AA)、照明弹
初速 860米每秒
45°角射击射程 13000米
炮座型号 单装

补充注解

  注1:熟练的炮手操作时,可以达到16轮每分钟的单炮射速,但是12轮每分钟是正常情况下的射速。
  注2:1938年,48倍径的原型炮在装甲巡洋舰圣乔治号上进行了试验。
  注3:此炮塔的稳定功能:侧倾自动修正能力和俯仰自动修正能力分别为最大±14度和±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