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yuki丸子申请于2020年03月03日创建,现站长辉錵。WIKI正在急速更新中,请大家多多关注收藏,也欢迎加入我们来一起完善。

本WIKI编辑权限开放,如遇Chrome浏览器登陆后无法编辑点这里 BWIKI反馈留言板

BWIKI收藏到桌面的方法说明

全站通知:

T-34/现实原型

阅读

    

2024-08-23更新

    

最新编辑:Kpz-3476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8-23

  

最新编辑:Kpz-3476

来自灰烬战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Kpz-3476
bili14359602309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角色信息 空艇数据 现实原型 历程 测评 画廊

苏维埃钢铁洪流

T-34坦克(俄语:T-34 Средний танк),是一款苏联于二战前研发的中型坦克。由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制造厂供应。至二战结束时,主要型号T-34/76和T-34/85坦克的总产量就超过了4万辆,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也是二战期间苏联钢铁洪流的主要组成部分。

T-34坦克出现时纳粹德国缺乏有效对付的武器,而它的76毫米火炮却能轻松击穿同时期德军的主力坦克。它的出现对纳粹德国造成了很强的冲击,进而使纳粹德国加快了豹式坦克的研发。随着德军对坦克的升级改造,加上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等坦克陆续投入战场,T-34的优势逐渐丧失。为了应对发生变化的战场环境,苏联将T-34/76坦克进行了火力上的升级,为其装上一门85毫米火炮,这种的T-34坦克称为T-34/85坦克。二战后也仅有T-54/55坦克的产量超越了T-34坦克[9]。T-34坦克还拥有为数众多的衍生型号,如SU-85、SU-100坦克歼击车,以及SU-122突击炮等,T-34的炮塔有二个舱盖。

一辆保存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T-34/85坦克

二战后,苏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停止T-34坦克的生产,还将T-34坦克的部分生产线移到了自己的卫星国中。北朝鲜、中华人民共和国、北越、埃及等国家都曾接收过苏联的T-34坦克,其中部分国家还对T-34坦克进行过改造。T-34坦克活跃于冷战前期的军事冲突中。六日战争后,T-34坦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时至今日都仍在使用T-34坦克。虽然T-34坦克乘员拥有舒适性差、制造粗糙等缺陷,但这并不影响许多将领及学者对T-34坦克作出的评价。T-34坦克对后世的坦克设计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苏联于冷战期间研发的一系列主战坦克都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T-34坦克的部分设计思路。

发展历史

由左至右,BT-7M、A-20、T-34/76M1940、T-34/76M1941

在西班牙内战中,苏联的BT坦克和T-26坦克表现并不突出,因为它们常常会被反坦克武器所击毁。西班牙内战后,苏联装甲部队理事会主席巴普洛夫就断言,作战车辆的装甲防护脆弱将会为未来的苏联红军的机械化部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他建议苏联红军开发一种新型的坦克。

为此,在1938年至1939年期间,先后有三种设计计划被批准,这三种设计计划分别是A-20、A-30和A-32。其中,A-20坦克安装了45毫米火炮,并使用了轮履两用式行走装置。但终因装甲和火力薄弱而被淘汰。而A-30坦克则因为坦克无法承受住76.2毫米火炮的后坐力加之炮塔过小造成乘员不能很方便的操作火炮而被淘汰。最终,苏联选中了A-32坦克,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T-34坦克。这三种设计除了A-32曾经少量投产过之外,其余均仅停留在原型车阶段。

T-34的原型车A-32
早期型的T-34/76
后期型的T-34/85

在1939年12月19日的一次会议中,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向斯大林建议,在不明显影响机动力和综合性能的情况下,对A-32坦克进行武器升级。斯大林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同意了制造这种坦克的计划。因为当时欧战已经爆发,所以苏联人民委员会防御委员会要求中型工业委员会在1940年时生产出200辆这种坦克。在科什金早些时候的建议下,这款坦克被命名为“T-34”坦克,以纪念苏联1934年发布的大规模发展装甲军法令。

按照要求,T-34坦克需要采用比A-32坦克更厚的装甲,更加强力的火炮以及更加可靠的传动装置。莫洛佐夫领导的设计小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最终,在1940年1月,苏联生产出了两辆T-34坦克的原型车。科什金为了测试这款坦克,率部将原型车从哈尔科夫/哈尔科夫一路开到莫斯科。随后,这两辆原型车又被送到冬季战争的前线。但是,在这两辆原型车抵达之前战事就已经结束。不过,科什金和他的设计组还是在芬兰透过用T-34原型车的火炮轰击已为苏军所占领的碉堡来展示T-34坦克武器系统的威力。随后,T-34坦克的原型车又在明斯克、基辅、哈尔科夫接受了进一步的测试。最终,T-34坦克的原型车的图样设计工作于1940年6月完成。第一批T-34坦克同年9月下线。

T-34线图.jpg

因为德国入侵的原因,苏联不得不将军事工业移至乌拉尔、伏尔加河、东西伯利亚及中亚一带。其中,T-34坦克的生产线被转移到了下塔吉克河地区。在此地区,T-34坦克的生产工作主要交给妇女、老人和十来岁的青少年。这些工人的生活条件很差,有时候必须要自己种庄稼才能糊口。

后来,为了使T-34坦克的生产简化,苏联人又为T-34坦克设计出一种生产工艺更加简单的铸造炮塔。一部分T-34 1940年型和T-34 1941年型装备了这种炮塔。而T-34 1942年型的生产工艺则进一步简化。就拿火炮来说,T-34 1942年型的火炮共有614个部件,而稍早时候生产的T-34 1941年型的坦克炮则由861个部件组成。另外,作为苏联人不断简化生产工艺的结果,1942年T-34坦克的生产成本由上一年(1941年)的26万卢布降低到19.3万卢布。

T-34-85

随着二战的进行,德军开始将诸如豹式坦克、虎式坦克这样装备有重型装甲的坦克投入战争中。而苏联的T-34/76坦克所装备的76毫米火炮对付这些坦克时难免显得疲软。而且,T-34/76坦克的双人炮塔的作战效率并不高(在双人炮塔里车长要在负责指挥的同时为主炮装填炮弹,简易的光学潜望镜视界不及德军坦克,缺乏无线电设备难以与其它坦克及空军和炮兵协调)。因此,苏联人决定对T-34坦克进行升级。这款坦克安装了一个三人炮塔,主炮是KV-85坦克上的85毫米火炮。这门火炮是改装自苏联的M-1939型防空炮,其炮口初速度可达797米/秒,有机会在200米距离击穿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前装甲。

性能

T-34坦克可被分成配备76.2毫米口径主炮的T-34/76和85毫米口径主炮的T-34/85,其设计是在BT系列坦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尤其采用克里斯蒂悬挂和倾斜装甲(32度倾斜角,车首装甲厚度47mm,等同94mm的等效厚度),这也影响了德军的豹式坦克的设计,T-34的动力是采用V-2-34型V型12缸柴油发动机,较不易燃的柴油作为燃料。而且驱动履带的驱动轮也和动力舱一样在车尾,这可省略把发动机动力传送至前方驾驶舱的传动轴(当时其他国家的坦克皆是驱动轮在前方)而可减低车身高度,由于在冬季战争的教训,T-34采用了较为寛阔的履带(约50厘米)而令它较不易陷入积雪、烂泥土路当中。T-34/76采用双人炮塔,车长除了对外搜索敌人和指挥之外还要负责兼任炮手,作战效率因此较低,故T-34/85把炮塔重新设计而成为三人炮塔(车长、炮手和装填手),因此作战时效率提升,相比起德军坦克,T-34各项细部设计皆较为简单粗糙,坦克兵在使用时较为不舒适,但好处是易于大量生产。

T-34.5.jpg

火力

早期生产的T-34 1940年型安装的是短身管型的76.2毫米L-11 1938年型火炮,其身管长为30.5倍径。后来,一个名叫“格拉宾”的设计组找到了一种更好的名为“F-32”的火炮。这种火炮最初是装在KV-1上的,但在1940年底,该设计组的一名设计师穆拉维耶夫(英语:P.Muraviev)对F-32火炮加以改进后研发出了可供T-34坦克使用的F-34式火炮,其身管长度为42倍径。首批安装F-34式火炮的T-34坦克(即T-34 1941年型)于1941年2月下线。

F-34式火炮如发射BR-350P式硬芯穿甲弹(APCR)的话,能在500米的距离上击穿92毫米的装甲——这足以对付1941-1942年间德军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通常,一辆T-34/76坦克能携带77发炮弹,而T-34 1943年型则可以携带100发炮弹。其中,在车体侧翼装填手脚部的位置上有3发常备弹,在车长旁边的车体内壁上会有6发常备弹。而其它弹药则储存于车体内的一个用氯丁橡胶制的垫子盖住的舱板内。不过,如果要取用弹药的话,丢在底板上的橡胶垫子难免会影响车组乘员的作战效率。

而为对付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这样的重型坦克,苏联人从1943年起开始为T-34坦克换装85毫米火炮,即T-34/85坦克。其安装的85毫米ZIS-53型长管火炮穿透力与破坏力比起原来的76毫米火炮有了极大的提升。

首批T-34 1940年型坦克的炮塔后部装有一挺DP机枪,其有效射程可达800米,射速可达600发/分钟(为防止卡壳或枪管过热通常限制在125发/分钟)。这挺机枪使用单独的光学瞄准镜。

机动

T-34所装备的V2柴油机

T-34坦克由一台500匹(合330千瓦)的V-2-34型V型12缸柴油机提供动力。其最大时速可达50千米/小时。另外,T-34的爬坡角度上限最高为40度。同时,该坦克还安装了克里斯蒂悬挂装置,这一悬挂系统使得T-34即使是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也能保持高速行驶。其拥有5对大直径负重轮,在第二、三负重轮间留有空隙。每一个车轮都有独立的悬挂设备。为了减少受到攻击的几率,动力链轮安装在后部。因为采用宽履带的原因,其对地压强得以减小,并且使得其可以轻松地穿过泥泞地和雪地。另外,T-34坦克固定履带销的方法也非常巧妙——虽然没有固定设施,但是,在车体两侧的后部装有弯曲的滑动板——它可以使得通过它的履带销立即被挡回原位。

装甲

T-34坦克的车体装备全倾斜式装甲。装甲采用焊接连接,其材质为均质轧钢板。其前装甲和侧装甲厚达45毫米,后装甲厚达40毫米,顶部装甲则为20毫米。

T-34坦克最初采用焊接炮塔,但后来却改为更容易生产的铸造炮塔。驾驶员可以通过前面的驾驶窗进入坦克。

T-34坦克的驾驶系统由两个操纵杆、一个离合器和配套的脚踏板组成。因为变速器和传动轮后置,离驾驶座距离较远,这两部分以传动杆和液压管连接,驾驶员在操作坦克时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且时有故障发生。为了解决可能发生的控制器卡住的问题,T-34坦克的驾驶员常常会带上一个木槌。如果控制器卡住了,驾驶员就可以用它来敲击控制器让它得以重新动起来。另外,坦克还配有两瓶压缩空气,用来在寒冷天气下启动坦克。

一辆已被德军掳获的T-34/76坦克,注意其炮塔上的大型十字标记

苏军在二战中大量使用了T-34坦克。根据苏联的战术思路,以T-34坦克组成的机动部队需要在突击部队撕开敌军防线后,以极高的速度突入敌军大后方,进行纵深作战。因为苏联缺少装甲运兵车,T-34亦常常承担运送步兵的任务苏联特色的人肉反应装甲

T-34坦克最初并未配有无线电台。苏军装甲兵最初仅能用旗语进行交流。不过,1941年开始,连指挥车和少量的排指挥车搭载了一台71-TK-3式无线电台。从1942年苏军开始大量引入9R式无线电台开始,情况进一步得到好转。9R式无线电台的理论通信范围为24公里,在移动中则是8公里。1943年,大部分的T-34坦克都装上了无线电台。

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在T-34坦克出现后,认为当时的德国坦克与T-34坦克存在很大差距。他曾经在1941年末这样写到:“前线的军官们希望能直接仿制T-34坦克,他们认为这是重振德军装甲部队低落士气的最快捷的方法。”,他本人也对直接仿制T-34坦克表示支持。但最后纳粹德国并未推出任何T-34坦克的仿制型,因为纳粹德国缺少制造T-34所需的合金材料,纳粹德国仿制T-34发动机的计划也因为种种原因而搁置。惟纳粹德国将T-34坦克的部分技术应用到了黑豹坦克虎式坦克上。此外,T-34坦克的出现也使纳粹德国加速了黑豹坦克的研制进程。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有过壮烈又荒谬的场景,例如坦克工厂的一部分被德军步兵攻进来,苏联步兵则在厂区内进行顽抗,而工厂的另一部分T-34的生产线还在持续生产,许多刚下线的T-34引擎一发动就直接冲出去对抗德国人,这些马上就近支援前线的T-34几乎都没做火炮归零,甚至可能连炮弹都没有装载,导致许多T-34的生存时间常常可以用秒计算。

而因为战事严苛导致T-34的生产品质一直无法提升,虽有8.4万的生产数仍被德国击毁接近5万辆,但得益于其制作工艺坚固耐用,许多T-34都是在惨烈对抗战后于夜间被拖回己方阵线连夜维修,隔日配上新的坦克组员就又可以继续作战,这让车辆维修较难与人员补充不易的德国倍感压力。苏联为此甚至有发展专用的洗车机专门来快速冲洗掉被击毁坦克中的组员尸块好方便后续维修工作,而车组员也偶尔会在车内不易清洁的角落发现前任组员残留的尸块。

衍生型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