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大唐历史研究所申请创建,意在整理剑网3端游相关剧情设定,为剧情党提供参考,且暂不开放编辑组申请(人够用了)有意讨论剧情可以进群1151298075。
因剑网3年深日久,有诸多设定冲突,一切均以剑网3端游表现为主,并会注明冲突点供参考。如有已编辑内容错误,可以在该界面下留言或联系大唐历史研究所进行提交,请勿擅自更改造成编辑重复难以寻回的情况。

全站通知:

李倓

阅读

    

2024-04-04更新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4-04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来自剑网3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大唐历史研究所

角色信息

李倓头像.png 角色名 李倓 生卒年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
【为假死,现替兄工作中】
性别 籍贯 陇西成纪
称号
所属势力 九天;李唐皇室
职位 九天钧天君;建宁王
出场地图 融天岭白龙口南诏皇宫马嵬驿大明宫长安内城太原天泣林引仙水榭永王行宫·仙侣庭院上阳宫·观风殿洛阳城风云将变预热
相关奇遇


角色经历

编者注:仅为概括角色大致活动表,可以简单看成官方小传脱水版(目移)

角色图片

  • 立绘1
  • 立绘2
  • 立绘3
李倓立绘1.png
李倓立绘2.png
李倓立绘3.png


角色小传

剧情赏
李倓是李亨第三子,青年的李倓看起来英勇能干,非常有才华。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最看不得权贵之事。臣子们很愿意亲近他,而皇室成员也可以接受他,因为他没有野心。
然而隐藏在李倓心中,却是埋藏得极深的对改变整个大唐的执念。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倓出生于王府之中,生为王侯之子,可谓富贵已极。
但年幼的李倓并未得到太多家人的关注,从出身来看,李倓乃是王府之中张姓侍女所出,而他尚在襁褓之中,母亲便早早病逝。父亲李亨对李倓和其胞姐李沁并未展露过特别的喜爱。在王府之中,失去母亲,背后并无依靠的李沁与李倓姐弟,比起其他诸位兄弟的情形要凄凉许多。
李沁心智早慧,在母亲过世之后,李沁为让弟弟李倓得到良好的成长,花费了许多心力,在李倓的心里,姐姐李沁是他在这世上最为亲近之人。
在王府中,李倓在人前循规蹈矩,从不逾越,只有当他在姐姐身边时,才有片刻恢复童子应有之本心,两人在深宅之中就如此安度了数年光阴。
大唐开元年间,唐与吐蕃边疆常有纷争。开元十八年,吐蕃与唐连年争战,吐蕃请和,于是玄宗命皇甫惟明前赴吐蕃讲和。
此次议和,吐蕃取得小勃律,得到了扼守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
西域原本多个唐附属国朝贡之路被阻,转而向吐蕃进贡。唐朝西北的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所制,献贡不通” 。这使得唐王朝在这一地区的权威大大受损。
此后数年,玄宗数次遣将征讨,与吐蕃争战数次。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早年和亲出嫁给吐蕃赞普的金城公主促进之下,唐与吐蕃关系初见和缓,这远在天边的变动,却令李倓走上了与原本截然不同的道路。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为进一步促进唐蕃关系,大唐决定再行和亲之策,这一次与大唐和亲的是吐蕃重臣达扎路恭,而此次和亲,十五岁的李沁因知书达理,温婉早慧,被选为和亲郡主。
同年三月,李沁受玄宗之命,封号文华郡主,被命和亲于吐蕃。
年幼的李倓为避免与姐姐分离,数次借机拜求父亲李亨与圣上,请将姐姐留在中原,不要远送吐蕃,均未得同意。李倓年岁虽小,却自有打算,决意随姐姐远赴异域。
而李亨因对李沁姐弟并不看重,并且经过和亲郡主李沁的请求,便应允了此事。
李倓对父亲与祖父李隆基极为恼恨,在此事中,他展现出的坚定与执着,都看在了一个人的眼里,此人便是当时九天中的钧天君——邠王李守礼。
中央曰钧天,雷霆之威,帝王之气。九州浩大,皇者一族,当为天下之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历代钧天君皆是皇族中人。
按照九天的规矩,每一任九天当中必须要有个皇族,作为监视皇帝的预备人员,一旦皇威不在,皇帝个人堕落,便会由这个预备人员顶上,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然而他们又生怕重蹈杨坚的覆辙,于是决定凡是成为九天的皇室,都不能当皇帝。
当时的钧天君李守礼,生长于动荡的李唐、武周斗争的年代。
李守礼之父乃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李贤。
李贤年少时便有读书过目不忘之能,聪慧非常,容止端雅,深得高宗喜爱。上元二年,时皇太子李弘(武后长子)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
李贤文史造诣深厚,成为太子不久就诏集众多学者,如张大安等为《后汉书》作注释,史称“章怀注”,具有很高历史文献价值。
然而永隆元年(680年),武后宠臣明崇俨为盗所杀。武后怀疑是太子李贤所为,随后派人搜查太子府第,得皂甲三百余副,太子遂以谋逆罪被捕下狱。
高宗下令三司会审太子谋逆案,太子最终未能洗脱罪名,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现四川省巴中市)。
文明元年(684年),高宗驾崩,中宗继位不久就被武后废黜,另立幼子睿宗,睿宗柔弱形同傀儡,武后自此完全把持唐朝皇政。
睿宗即位初,武后派人前去搜查废太子李贤的宅第,二月二十七日,李贤在流放地被武后懿旨勒令自尽。
李贤死后,武后下旨恢复其雍王王爵,并以亲王礼在流放地下葬。
神龙元年(705年),武后驾崩,中宗继位。唐中宗念及兄弟之情,将李贤的遗体迁回长安,以亲王礼陪葬乾陵。
先天元年(712年),李贤遗孀房氏病故,唐睿宗下旨追赐李贤为“章怀太子”,房氏为“章怀太子妃”,合葬于章怀太子墓中。
有唐以来,初有玄武门之变,其后有武后争位,纷争难息,九天钧天君之位亦动荡不已。
因帝位争夺,李守礼父母早亡,父亲章怀太子李贤本才华卓著,却被陷害而被武则天夺去太子之位。李守礼被选为钧天君之后,虽履行着九天之责,实则对李唐皇室为争夺皇位互相残杀的天家规则非常不满。但他自己却因其他诸位九天的存在,空有一身本领,而无法做出任何大的举动,就连女儿金城公主被送与吐蕃和亲,自己也无法拦阻。
也正是由此,李守礼把心底潜藏多年的想法,转移到因姐姐被远嫁吐蕃,而对皇家心怀不满的李倓身上。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守礼暗中随李倓姐弟远赴西域,将年幼的李倓收为嫡传弟子,并亲传李倓武学与经国、军阵之学。
而李沁以为自己和亲对唐与吐蕃之间和平所做的贡献,都将影响弟弟李倓日后回国后的命运,故而尽其所能与吐蕃官员,属民和睦相处。
李倓随师父修习《九天兵谏·王之卷》与《罚之卷》两卷之中的精义,他的聪明与耐心得到了李守礼极大的喜爱,李倓常以学到之术,与姐姐李沁在吐蕃王朝中所遭遇到的实际情况互相印证,李沁亦颇有所得。
738年,九天中正在周游天下的玄天君罗宇受李守礼邀请,带幼徒李复前来吐蕃与李守礼会面,并决意居此数年,让两位九天继承人在兵法战阵之术上多有切磋,于是李沁姐弟与李复相熟并结交为友。
同年,李沁姐弟获知消息,父亲李亨被立为太子。
739年,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李奴奴忧郁而死,李守礼伤心其女逝去,觉异域非久居之良所,便规劝李寻机带李沁回返中原。
然而李沁以为父亲继太子之位,自己若不能令和亲功德圆满,弟弟只怕永无出头之日,任李倓数次劝说,均未应允。
金城公主去世之后,吐蕃与唐战事再度频繁,741年,吐蕃再次攻陷石堡城,其后天策府出身的大将皇甫惟明数次领军攻打石堡城。
743年,唐与吐蕃战事激烈,李沁眼见吐蕃境内因从军亲人死去而哀鸿遍野,更念及大唐军士死伤,决意尽全力止息两军之争。
李沁带李倓亲赴丈夫达扎路恭军前,请与大唐将军见面求和,但谈判之时,却被神策中人暗中激起军变,两军仓促厮杀,李沁为流矢刺中脖颈,虽连夜救治,终于未能熬过天明,就此逝去。
李沁死前叮嘱李倓,要他施展所学,辅佐大唐贤王,为李唐迎来更大的盛世。
然而此时吐蕃与大唐常有交兵,李沁之死并未得到玄宗正视,更是连吊唁信函也未曾及时发来。
李倓心伤姐姐凄惨下场,心中难以平静,他苦思数月,终于决定走上与姐姐期待相悖的道路。
姑母金城公主与姐姐李沁都因和亲之策,一生操劳国事,难以善终,而最终却因大唐将领争利而让她们的辛苦付诸东流。李倓对和亲政策痛恨莫名,他决意颠覆李唐,向送出姐姐的玄宗与整个李唐皇室报复。这时当代九天神算已被暗害致死,李守礼早有颠覆毫无亲情的李唐之念,李倓这种想法毫无疑问得到了李守礼的支持。
此时李复尚在吐蕃,于是李 向这位一直佩服的大哥求助,请李复出手与他一同为姐姐复仇。
然而李复却更为尊重李沁死前的遗愿,他认为李倓应该听从姐姐的遗言,返回大唐,辅佐父亲,让李沁九泉之下得以瞑目。
李倓未能得到李复帮助,甚为失望,他盛怒之下,与姐夫达扎路恭密议数日之后,随师父李守礼东归,决意靠自己师徒二人完成此事。
同年,李守礼将钧天君之位正式传给李倓,并且将多年积累的人脉与秘密告知李倓。
由于本代神算不在其位,李守礼与李倓商议之后,认为九天这个强大的组织虽然是他们巨大的阻碍,但同时也不乏可以利用之处。
他们决定联合九天之中有各自野心私欲的几人,铲除共同的最大阻碍,九天中的执法者——剑圣。
被袄教长老伊玛目顶替的卢延鹤自然是人选之一,而另一个,便是与剑圣有私仇的隐元会首领“无名”。
他们几人研究许久,终于从九天的宗旨与剑圣的性情之间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九天从建立之初,它的最终目标便是:建立大同美好的世界。
大同世界是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世界。
《礼记》“礼运”篇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这句话的含义分为三点:
一、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权力和财产公有, “天下为公”的性质与王权根本对立。
二、选贤举能的管理制度:民举。
三、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信与睦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而“天下为公”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天下为公”,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着,地位平等,无胁迫的可能,无依附的必要,是大同世界人际关系的总概括。
这个目标是历代九天为之投入巨大精力而难以迅速实现的,因此九天为了向这个目标靠近,制定了每一代传人必须维护的阶段性目标。
九天的阶段目标便是“平衡”
在结束了长久的战乱之后,九天发现他们最初的目标:美好的大同世界仍然遥远而不可企及,他们无法找到迅速将天下推向大同的方法……
在经过漫长的九天会议与无数争论之后,九天最终决定在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他们要凭借手中掌握的力量,尽量维系住中土的平衡,为中土向大同世界过度维系一个最佳的大势。
九天认为,长久战乱的世界是走向大同世界的阻碍,稳定和平衡才是发展的主题,因此他们暗中调节各种破坏稳定的因素,无论是正邪黑白,瘟疫灾害,或是国力过分膨胀与萎缩。
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他们约定定期召开九天会议,以决定如何引导天下大势。
在这个冷兵器称王,个人武力作用被极大加强的年代,天下兴亡与江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武林势力的崛起和覆灭,也成为九天重点关注的对象。 自从隋朝以来,武林中各大门派,帮派,教派的兴衰背后,时常有九天暗中出力推动
甚至明教退出中土,枫华谷大战,红衣教的中原传教,恶人谷的壮大,浩气盟的成立,这等大事背后都隐隐体现着九天的意志,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维系九天的理念。
李倓三人计划周详之后,便开始展开布局。他们运用积年时间调动,最终营造出中原武林百家争鸣,强盛之势远超周边诸国的景象,而大唐也渐渐迈出向南诏、吐蕃等国扩张的,难以压制的态势。
在九天密会中,无名提议,李倓与伊玛目附议,最终得出由李倓负责推动南诏反唐事件,削弱中土武林势力和皇朝兵力,利用短暂冲突,赢得长久的平静大唐之结论。但会议过程并非风平浪静,因南诏属外族,此举有勾结外族之嫌,九天内部在这一点上也存在不同意见。
李倓三人深知剑圣性情,这等援引外族入侵中土的决议,定会激起剑圣的反感,他们决意以此为引,诱杀剑圣,并趁机削弱李唐王室的统治。
然而此事却被侠客岛主方乾和鬼谋李复看破,并在剑圣踏入险地之前将此事透露给了剑圣,导致李倓、无名和伊玛目的阴谋未竟全功。
三位九天中怀有异心之人,各有心事,而无名是他们当中隐藏得最深的一人。
九天的能量,唯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参透。他们掌控着朝野上下最隐秘的消息,他们手下的密探遍布天下,市井之中,庙堂之上,各大名门正派与黑道山城之中,无不有隐元会的触手。而这所有的消息,最终都掌控在每一代的无名手中,他是黑暗世界的无冕之君王。
九天中的许多人都有着俗世中人梦寐以求的能力,而约束这样的能力,不使之与九天宗旨背离的方式,除了在甄选传人之时对下一代的品德与意志要求极高,更重要的还是依靠历代神算窥视天机的超凡手段。神算的存在,让人即使有逾越的想法,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上代的幽天君“无名”便是一个心有野心之人,每个无名都身化万千,在江湖之中拥有多个身份。上代无名除了李隆基手下重将——禁卫将领王毛仲这个朝廷上的身份以外,还有数个掌控不同力量的身份。
比如天下几大杀手组织之一的“冷血十三鹰”的大哥,比如南方最大地下赌场的主人“夜皇”,再比如北地大漠之中神出鬼没的马贼帮派的头领“野王”。不过在这些身份之中,他最喜爱的还是“王毛仲”这个名字,他代表自己的后代将告别江湖草莽,能够在朝廷上走出一条显赫的道路。
王毛仲利用自己在朝在野的强大力量,很早投身于李隆基麾下,先后为李隆基做了许多贡献:除去李隆基不方便动手的障碍,帮助皇帝暗中监听朝臣,打压江湖势力,逼迫唐简退出武林盟主之位,甚至参与平定太平公主之乱这样的大事。儿子未出世便已被玄宗封为五品官员。
然而王毛仲过于看重自己的贡献,他获得玄宗信任之后,居功自傲,开罪了玄宗的绝对亲信高力士,并且夸功为儿子求取更高的官位,这引起了玄宗的不满,最终被玄宗勒令流放,永州赐死。
身为无名的王毛仲当然不会这样死去,然而玄宗让他子孙世代高卧朝堂的美梦一举成空,他决意向玄宗复仇。但是九天之中,神算之外的阻碍——剑圣,却是他无法忽视的制约之本。王毛仲深知与剑圣对敌的风险,因此,他决定将自己选定的后继之人,下代无名候选之一——薛北辰推到台前。
王毛仲将剑圣的仇人薛北辰暗中选为无名后继者,便是为有朝一日实施自己的计划所埋藏的暗手之一。他通过各种暗示,让薛北辰以为时机已到,以替身的死去让薛北辰误以为刺杀师父得手。然后他隐身幕后,暗中调度,支援薛北辰向剑圣复仇的动作。
王毛仲隐忍十余年,终于等到时机成熟,意图与李倓联手在南诏皇宫之中谋害剑圣。不料此事被李复与方乾察觉,在剑圣入南诏皇宫前,李复亲自出手,破坏了这桩阴谋。
巴蜀风云之后,李倓与易手的隐元会再度联手,而这次的合作者,便是王毛仲,另外还有成功引起了九天内乱的伊玛目。李倓将走向怎样的未来,他与李复之间亦兄弟亦对手的纠葛会改变大唐的最终走向么?


相关挂件

云鹤呈玉祥

唐开元年间,为促进唐蕃关系,大唐决定施行和亲之策,选定李倓的姐姐李沁为文华郡主,远嫁吐蕃。此物乃李倓赠与姐姐。希望能为姐姐带来祥瑞和平安。后李沁因唐蕃战事身死战阵,年幼的李倓就此埋下颠覆天下的心愿。此物几经流转,最终回到他手中。

相关人物

祖父 李隆基【唐玄宗】
父亲 李亨【唐肃宗】
兄姊 李俶【唐代宗】;李沁【文华公主】
师父 李守礼【邠王】
好友 李复【九天玄天君;鬼谋】
九天 拓跋思南【皓天君】;柳风骨【炎天君】;赵涵雅【变天君】;李倓【钧天君】;无名【幽天君】;李复【玄天君】;周墨【阳天君】;卢延鹤【朱天君】(伊玛目假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