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大唐历史研究所申请创建,意在整理剑网3端游相关剧情设定,为剧情党提供参考,且暂不开放编辑组申请(人够用了)有意讨论剧情可以进群1151298075。
因剑网3年深日久,有诸多设定冲突,一切均以剑网3端游表现为主,并会注明冲突点供参考。如有已编辑内容错误,可以在该界面下留言或联系大唐历史研究所进行提交,请勿擅自更改造成编辑重复难以寻回的情况。

全站通知:

李复

阅读

    

2024-04-04更新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4-04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来自剑网3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大唐历史研究所

角色信息

文件:李复头像.png 角色名 李复 生卒年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
性别 籍贯
称号 鬼谋
所属势力 九天苍云堡
职位 九天玄天君;苍云客卿
出场地图 稻香村洛阳纯阳寇岛长安普通日轮山城英雄日轮山城普通风雨稻香村英雄风雨稻香村龙门荒漠战宝迦兰融天岭黑龙沼成都唐门苍山洱海南诏皇宫马嵬驿大明宫风雪稻香村引仙水榭五台山太原上阳宫·观风殿上阳宫·双曜亭洛阳城稻香秘事
相关奇遇 故园风雨


角色经历

编者注:仅为概括角色大致活动表,可以简单看成官方小传脱水版(目移)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出生,取代『朱天君』的伊玛目欲除“鬼谋”『玄天君』,放出李靖后人李策即为『玄天君』的消息,引来西域武林黑榜高手劫杀李策,抢夺《九天兵鉴》兵之卷;
李策携妻张湘云、子李复逃亡至稻香村北山重伤而亡,张湘云母子被过路的唐简所救。后玄天君罗宇寻得李复母子,张湘云为唐简建衣冠冢,内存《空冥诀》,一行人暂避稻香村;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张湘云思念亡夫,抑郁而去;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随罗宇学习武学兵法及《九天兵鉴》;此为推栏小传,另有古早论坛《剑网3编年史》:“李复四岁随师父学习《九天兵鉴》”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复随罗宇游历大唐南北十五道,东西五十关,大唐地势李复烂熟于心;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玄天君罗宇受李守礼之邀,携李复前往吐蕃与李倓在兵法战阵之术上切磋。
李复(15岁)与李倓(11岁)结交为友;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复(19岁)于长安初遇秋叶青(15岁),秋叶青对李复一见倾心,于是离家出走,追随李复。(此为《隐元年鉴》记载)
李复初至稻香村,助唐简退隐江湖,唐简“葬身”稻香村;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罗宇病逝,李复接任鬼谋一位。因巨大的反差造成迷茫,李复从吐蕃返回开始游历江湖。
李复于长安初遇秋叶青,秋叶青对李复一见倾心,于是离家出走,追随李复。(此为推栏人物小传记载);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为调查太平公主后人消息,李复(23岁)再回稻香村,担任『军师』对抗山贼,但其计划被打乱,后离开稻香村;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为查李重茂之事前往寇岛和日轮山城,发现李重茂并非良主,失望而归;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为查八重妙法村正之事返回稻香村(即普通风雨稻香村英雄风雨稻香村),救下并安置刘洋后离开,
收到隐元会传信,前往龙门荒漠调查明教圣火令;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在成都揭穿李倓南诏剑神的身份,并在黑龙沼得知李倓等人想对付剑圣的计划后,先后出现在南诏皇宫、苍山洱海等地,观察局势;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李复出现在马嵬驿,观察李倓的动向,
去风雪稻香村追查『隐大人令』,得知王毛仲是当年杀害父亲、追杀母亲和自己的元凶。
伊玛目与无名、李倓等人意图在大明宫中谋害剑圣,被李复与方乾等人识破,在大明宫里安禄山的加冕之礼上,指引闯入宫中的江湖侠士阻止了这场阴谋;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前往引仙水榭解救周墨,后得知襄阳王李玚绑架了商会成员,同周墨一起前去永王行宫营救,得知李白已经成为永王幕僚;
六月,作为苍云客卿参与太原之战·夜守孤城太原之战·逐虎驱狼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原属朔方军统辖的振武军分置为节度。同风夜北一同西去金河;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听闻李俶中毒之事,匆匆回返长安;


角色小传

推栏小传
李靖与红拂女的后人,李靖曾任隋马邑郡太守佐官,曾任九天鬼谋。在九天认斩下的可了李渊的天子之命以后,李靖归唐,参与平定中原割据势力。凭借《九天兵鉴》中的兵法,李靖南伐萧铣,东讨辅公,功勋显赫。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 ,李靖出战突厥,生擒颉利可汗,肃清北境。曾任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授其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转战千里,平息吐谷浑。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绘像于凌烟阁。前。作为李靖一脉的传人,鬼谋的继任者——李复的师父罗宇同时也是他的抚养人,一直就在给他灌输着一种兵家的思想:用兵的不得已性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察、百战百胜非善战也,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又言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行大事者不拘小节,避免李复因为重情义而失却九天绝对中立的立场。
国家的重担,社稷的安康,这些迫使李复从小就开始学习读书识字。五岁时就已经开始学习《九天兵鉴》,比起其他九天,鬼谋需要知道的事最多,但是失去的也最多。与其说李复从小就失去了自己,不如说他从来就没有发现过自己。
李复的童年几乎都在学习中度过,稍微长大了一些之后,师父又带着李复跋山涉水,遍历大唐天下,南北十五道,东西五十关,都留下了李复的足迹。等到李复二十岁时,整个大唐以及周边的地图都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何处有天险,何处有关卡,何处宜正攻,何处可奇袭,这些都早已被李复烂熟于心。但是,年轻的李复并没有明白,为何他需要知道这么多?他之所以没有发出一丝疑问,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从小开始,他就照着别人安排的路行走着,“真是好孩子”、“真是乖孩子”,师长的夸赞是他不断学习的动力。年幼的他隐隐约约中明白,只要他照着别人的安排去做事,就可以得到大家的夸奖。
世上的事分三种——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所谓自己的事,例如:我要做什么,我该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所谓别人的事,例如:别人怎么看我,别人会怎么想,别人会怎么说;所谓老天爷的事,例如:今天刮什么风,明天天气如何,后天会不会打雷。世人烦恼多是因为没做好自己的事,老是想着别人的事,总是担心老天爷的事。
年轻的李复也正是这样,在二十岁以前,他没有自己,他都是在为别人活着,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希望自己能够让别人开心,直到二十岁的到来。
天宝二年,李复的师父病故,李复正式成为九天鬼谋。巨大地位反差使李复难以接受,失去了师父之后更是让李复无所适从,上代鬼谋是个好师父,却不是个好的抚养人,他教会了李复用兵治国之道,却没有教会李复做人之道,一下子地位的提升以及失去了管教,都使李复感到迷茫和困惑。无所适从的李复决定在游历的过程中实践自己所学,遵从师父遗命,知晓把控天下大势,在限制皇权的前提下富国强民,追求大同世界。
李复的第一站是举世闻名的大唐都城长安,在这里他看到了隐藏在无限繁华之下的盛世危机——昔日的大唐尚武精神被奢靡的生活逐渐消磨褪色,达官贵人纸醉金迷,与此相对的是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的民不聊生。原本掌控大唐军权的开国功勋之后皆不思进取,边将多为胡人且拥兵过重,朝堂党同伐异。按照九天的观点,此时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更换统治阶层,为华夏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时候了。李复想起多年前师父罗宇带他前赴吐蕃与故友上任均天君相见之时遇见的那个同伴,那个同样身为九天传人的皇族少年--李倓,他虽然出身皇室,却比起自己更早的对这个江山产生了不满,而李倓的姐姐,那个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女子李沁,就是死在这样的王朝大国政令铁则之下。
在长安,李复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女子--秋叶青。秋叶青原本是长安的一个官家小姐,她虽然有个极为特别、不同凡俗的哥哥,却并没有把她带离锦衣玉食的生活和各色人等的宠溺奉承。
那日正值长安元宵灯会,秋叶青因为不喜欢和其他的官家小姐扎堆而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女四处赏灯。主仆两人远远地看见前面的灯楼围着一大群人,而且不停地传来叫好之声。两人都有些喜欢看热闹的少年心性,便不由自主地凑过去看热闹。原来竟是一位书生模样的翩翩佳公子在与灯楼家的一众书生斗诗,已经连破十八人。通过打听才得知,这个年轻书生名叫李复,在观灯之时感慨长安如今一片奢靡萎顿之风,连小小的灯楼也不例外。这话立刻激起了在周围赏灯的青年才俊们的强烈反应,大家怎能容忍宇内明珠的长安受此等风评。于是众人纷纷诘问李复,说他是沽名钓誉故而大言不惭。李复笑道,不但是这风物,便是人也一般形容了。如此一来,更是同炸开了锅一般,怒不可遏的众人开始破口大骂。若非周遭大量士子在场弹压,估计有人当场就动手了。这时士子首领出来邀战——若是李复能在下面的斗诗较量中赢过众人,那便罢了,若是败了便乖乖地向大家,向长安道歉,李复允了。
于是适才的画面出现了,连着十八位才子上来与李复斗诗,然而无论在立意还是气势上竟无一人能出李复之右。此时秋叶青娇斥道:“好一个夸夸其谈的书生,大唐的江山是打出来的,不是诗文堆砌出来的,有本事就来斗斗兵法,吟诗这种黄口小孩都会的东西能说明什么?”起初那些提议斗诗的文士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但一看是艳满长安的秋叶青出来讲话,都掩面退下。而那些喜欢谈论兵道的才俊们却一脸兴奋,争相附和秋叶青的话,并推举出几位公认的兵法家来与李复论道。李复却不理这些,只道“若是四镇节度使齐反,长安何存”,随后飘然而去。众人一时语塞,继而大笑李复无知,大唐如今国势正隆,待边将不薄,怎会有人造反,还是四镇同反?
秋叶青原本以为李复会像斗诗一般与诸人斗法,想不到李复居然不管不顾地走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都没有看自己一眼。好奇加不甘让她急忙追上李复,质问他为什么不敢论兵,居然不战而逃。李复却淡淡地道:“同一群将要丧身兵燹的人谈论兵法,有必要么?当然,也包括你。”秋叶青又一次吃瘪,这大大地打击了她那颗高傲的心,李复那种冷淡甚至略带鄙视的眼神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然而他身上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气质,俊秀儒雅而又气宇轩昂的风度却让人对他发不起火来,甚至暗暗地有些心折。
秋叶青性子十分倔强,打定主意要将李复这个“假正经”给收服,不然自己脸可就丢大了。于是打听到李复逗留的客栈之后,居然摆脱贴身丫鬟收拾些细软逃出家门,从此赖上了李复。
李复也是一个怪人,劝说秋叶青一次未果之后便索性不管了,连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话也没有说过,他甚至没有想过秋叶青跟其他人有何不同,只顾着思考师父给自己留下的使命。其实李复不与人论兵也有原因,他认为没有经过实战的坐而论道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他决定再次游历天下寻找机会实践自己所学。而且李复还带着一个隐藏得更深的目的--寻找能够取代唐玄宗或者抗衡他,给大唐带来生存危机感,重新激发华夏活力的人。作为地位超然的九天,他内心对皇室并不以为然,甚至敢于直呼皇帝姓名。开始他把目标定为废帝李重茂,毕竟作为曾经的皇帝,他的上位不会引起大的动荡。而且若是假自己之手上位的话,九天的理念也会得到更好的实现,他来长安就是为了查到李重茂退位后的下落。
长安的追查并不顺利,李重茂的下落没有得到,倒是得知了一些与“太平公主余孽”有关的秘辛。同时为了摆脱秋叶青,他决定先去秘辛所指的稻香村走一趟,他在襁褓之中时曾与这村庄颇有渊源,这次也希望能从那里获得新的线索。可惜他低估了秋叶青的决心,后者居然凭借着自己不错的习武底子一路跟着李复到了稻香村。
此时的稻香村并不太平,正值山贼围村,村内人心惶煌,李复见此情境却颇为兴奋,他认为这是锻炼兵法和平衡之术的大好机会。于是他以“军师”身份向稻香村村长刘洋出主意守村,待得村内有能力打通出路,前往县衙报信之前,又到山贼营地献计围村,可谓是左右逢源,将平衡之策运用得炉火纯青。可惜稻香村内出现了一个二楞子,和王大石这个莽夫一起先烧董豹,后诛董虎,将李复的计划彻底打乱--董虎董豹作为八角寨二当家董龙的亲弟弟,对于他们的死董龙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假如董龙率八角寨来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纵然李复智计百出也无济于事。先前李复从村长及陈商的只言片语中得知李重茂与这稻香村并无瓜葛,于是他决定取道长安前往纯阳,顺道将秋叶青遣还长安,毕竟身边跟着个女子诸事不便。之前在往稻香村的途中,他曾听说纯阳当年有一桩惊天大案与李重茂的去向有直接关系。
可是似乎秋叶青也害怕回到长安之后被家人发现,居然从李复身旁暂时消失了。李复在长安眼见玉泉山庄的庄主高力士的义子恶霸高天和,杨玉环的侄儿杨城壁做尽巧取豪夺,坑蒙拐骗之事,却以孟尝信陵自居。在略施巧计除去高天和之后,对权贵子弟深恶痛绝的李复启程前往纯阳。或许这种厌恶无形之中转嫁到了同为官家出身的秋叶青身上吧,只是李复自己不曾觉得,一直以为自己在理性任事而已。
不得不说秋叶青有几分本事,在长安不见人影的她在李复前脚踏出长安之后就跟了上来。李复只是苦笑但也不以为意,他生性洒脱,不想逃避任何东西,不论是人还是责任。
出乎李复意料的是,稻香村跟随董虎的那伙山贼居然有一部分出现在纯阳,原来他们在董虎丧生之后打听到了新的“生财之道”--神龙帮放出了纯阳有宝藏的消息,号召各处的山贼和鸡鸣狗盗之辈前往淘宝。纯阳因为有纯阳真人坐镇,历来都是山贼匪寇们望而生畏的地方,即便吕纯阳现在多数时间都在云游四海,但是纯阳五子也早已名声在外。这个神龙帮是什么来头居然敢来纯阳拔虎须?李复思量之下托人前往试探神龙帮头目们的武功,这才发现所谓的神龙帮根本就是神策军假扮的,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追拿“叛逆”谢云流,那些被吸引来的山贼不过是用来迷惑纯阳众人的棋子。
而秋叶青此时却完全没有在意什么神龙帮还是神策军,她听说纯阳道士们追求的是那长生之道,便不惜代价地央沉湎于炼丹之道的王阳帮她炼制长生之药一-这是为李复而求的。她害怕将来有一天自己睁开眼就再也看不到李复,甚至再也找不到他了。“只要这个呆瓜能一直好好活着,哪怕他不愿理我,我也总有办法和他在一起”,这就是秋叶青简单而天真的想法。“长生之药?这世上怎会有长生之药,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那丫头净是喜欢胡思乱想。人生在世,终有一天灰飞烟灭,何必如此执着?最后,伤的只是自己。”李复说这些话的时候分明有些动容,语调伤感,可是他还是若无其事般把长生之药甩入崖底......无从知道当时的秋叶青内心如何地动摇与挣扎,又或者她从来没有在意过他的态度,在意的只是每日都能让他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吧。
通过纯阳的谢云流门下得,谢云流当年叛离纯阳之后便逃亡至东瀛某个岛上,而且很有可能和废帝李重茂一起,因为他们曾过从甚密,谢云流背叛师门与李重茂被废有直接关系。后来李重茂之兄李重福叛乱,封李重茂为皇太弟,兵败之后由谢云流护送李重茂逃脱。据说李重茂现在在一个叫做日轮山城的地方,但是没有人知道怎么去那里。
李复却道有志者事竟成,他决定出海寻找这一条重要线索。海上岛屿与来来往往的船只那么多,总能找到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出海之前,秋叶青不再像以前一般只是默默跟随,她主动找到李复要求一同前往,说是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有出过海,希望能够和李复一同去海外,相互之间也能有个照应。李复照样没有说出什么反对的话来,他没有这个习惯。
在几个岛屿和港口打听无果之后,李复辗转来到了寇岛。在这里他遇到了两个人一-少年老成的源明雅和德高望重的法如大师,在前者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般地心智过人却比自己多了分跳脱之气,他们边下棋打哑谜边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寇岛上演的一出“七宗罪”般的闹剧。在后者那里他得知了确实存在日轮山城这个地方,而且寇岛上的两股海寇势力都归日轮山城管辖。只不过要得知日轮山城的真正所在,还需要获得专门的海图,而那份原始海图已经被分为四份分散四处,势必要花费些时间和精力来收集。不过既然知道大致的下落,余下的事情却也难不倒九天的鬼谋,只不过是多花少花时间的区别了。
预料到日轮山城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李复破天荒地主动提出让秋叶青不要跟随,秋叶青倒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答应留在寇岛等候。
在日轮山城得到的消息居然比李复想知道的还要多:李复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李重茂,令他失望的是李重茂并没有能够掌控的势力,他不是日轮山城的主人,名义上的都不是,名义上的主人是那个叫做源明雅的少年。更重要的是李重茂似乎已经心灰意冷,没有了那种重新振作励精图治的动力,权力欲望过剩的帝王固然是九天所忌惮的,不过作为前进动力的欲望都不存在,这样的人物又如何能一展鬼谋的抱负呢?失望的李复劝诫李重茂离开这个危险的是非之地,因为他发现了日轮山城的真正主人是一八重妙法村正,此人居然与稻香村的老村民有旧,而且这种关系明显是敌对的。李复感到稻香村像一个魔咒一样伴随着自己阴魂不散,他决定好好料理此事,最起码也要将这个八重妙法村正擒住问个清楚。可是八重妙法显然也是个老狐狸,在李复引来的中原侠客闯入日轮山城之后不久,他就带着草雉剑逃之天夭。李复无奈之下,决定先往稻香村一探究竟,秋叶青以自己同为稻香村故人为由跟随前往。
在稻香村,李复智计惊退了追杀少年毛毛莫雨的一干叛军,并且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老村长刘洋。原来当年遣散村民之后自感愧疚的刘洋决定与稻香村共存亡,令人惊讶的是董龙居然没有如预想般率领大队人马屠村,只是发生了一起莫名其妙的火灾。刘洋惟恐董龙使诈,却也不敢找回村民,只是每天在战战兢兢中守护着稻香村。
而不久前一队如狼似虎的叛军杀入了稻香村,将整个稻香村翻了个底朝天,并且要刘洋交代唐简遗物的下落,那个包裹早就遗失了,刘洋又如何能说出它的下落来,于是被叛军拘禁。若非看刘老村长身子经不住刑罚,估计早已经被叛军折磨得伤痕累累了。旁人不知道这群叛军的来历,李复却知道。想必那个董龙知道自己弟弟的死讯之后怒不可遏,率领众山贼杀奔稻香村,但是转念一想唐简当年如何威风,他的遗物若是大张旗鼓来取,想必要落入十二连环坞的头目宫傲等人手中,还不如自己偷偷一人来取。
于是董龙寻了个借口独自一人夜探稻香村,好不容易寻到了大侠墓机关所在,见到的却是空空如也的土坑,东西早已消失不见。失望至极的董龙趁夜闯入稻香村却发现村内一片死寂,想是村民害怕自己威名望风而逃了,无处发泄之下他放了一把火就走。董龙虽然对此事守口如瓶,但是他的手下却难做到如此一次前往总舵缴纳贡品的时候,让宇文兄弟知道了唐简遗物在稻香村的事。一直不甘心屈居十二连环坞的宇文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也不与董龙招呼一番,径直派嫡系手下大张旗鼓地搜索稻香村。而此时正值毛毛莫雨等人在江湖侠士的帮助下重返稻香村,所以才有了李复等人在稻香村的见闻。李复笑道“纵能阴忍坚强,见小利而忘形者,终非图大事之人",想到自己为了这些人来回奔波,顿觉大为不值。安顿好刘洋之后,李复得到了一封神秘的信笺,阅后即焚,启程赶往长安。
信内交代的东西很简单,李复一直在关注的东西出现了。“这世间果然没有能瞒住他们的事情啊!”李复叹道。他说的是隐元会,虽然因为对方每次都是戴着面具出现而没有见过那位会首的面容,李复却每每觉得此人深不可测,丝毫不敢小觑对方。单从隐元会极其强大的情报收集之中,那位“无名”会首的能力便能略见一斑了。
李复交托给隐元会的任务,是追查当年“大光明寺事件”后遗留在中原的圣火令下落。当年明教教主陆危楼以一人之力携明教东进大唐,不出数年明教便发展成为数一数二的,教武合一的庞然大物,实在有枭雄之姿。可惜威风太盛而不知收敛,最终差点被连根拔起,落荒西遁,连圣火令都来不及全带走,更不要说那些积攒的财宝了。“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想来以陆危楼之心智已然明了失败之因,而在卧薪尝胆。只可惜虽壮心不已,然良骥已老,希望之后还有少年英才应运而生!”李复这么想着,他并没有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已然垂垂老矣的陆危楼身上的想法。 在信件交代的地方,他找到了那个名唤谷烟河的明教特使。纵然谷烟河心思缜密,小心谨慎,可是在鬼谋那丝毫不似迁腐读书人的酒豪风格刻意结交下,二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李复本意以兄弟互称,谷烟河却据不肯受,说是自己一个大粗人,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能够与李复一起饮酒就是最大的荣幸,不敢僭称大哥。李复知道此人尚未对自己完全交心,倒也不愿意逼迫过甚,只是含笑给对方留下通信方式,日后若有困难尽可找自己帮忙,若是想喝酒也行。话说到这个份上谷烟河自然没有拒绝之理,只道李复果然气度超卓,值得信赖。
二人分手后,谷烟河不久后即被各大势力追杀。为了将圣火令带回明教,特致信李复,约定龙门荒漠相见,说有要事相托。李复趁着和秋叶青一起,将被狼牙军追杀的两名吕氏幼子送出玉门关的机会,他来到龙门,在玩家的帮助下取得圣火令,并且在龙门客栈老板娘相助下顺利出关。此时,李复称呼秋叶青为青儿。——南屏山(秋叶青) (救治重病的秋叶青,被其执着打动,接纳她以伴侣身份的存在。)
神算批语:江水洗心,江月昭肝,争南访北,不难不难。


相关武器

黑云孤雁

盾高三尺八寸,重五十六斤八两。刀长五尺九寸,重十八斤二两。黑云低,孤雁轻,恨未消,人断肠。雁门关之役后,李复将“幽霜玄甲图”交给了玄甲苍云军后,除去请霸刀山庄代为打造的玄甲外,长孙忘情也决定结合图纸,利用苍云堡地下的玄甲冶炼厂和冰洞打造新的武器。这一次武器打造由风夜北亲自主持,集合了苍云军的众多工匠共同制作。原料主要为雁门关一役中折损的战甲,并加以曾经唐太宗李世民赏赐的东海玄铁进行重铸。此盾刀边缘形如黑云,又如雁首,故名“黑云孤雁”。

四面边声

盾高五尺五寸,重二十七斤六两。刀长七尺六寸,重十五斤,采羌人精金打造。乾元元年,回纥叶护太子失踪,生死未卜。乾元元年,原属朔方军统辖的振武军分置为节度。鬼谋李复西去金河,风夜北执意跟随。乾元元年夏,党项羌寇边。江湖传闻,朔方军王仲昇访苍云,与燕忘情一会,失意而归。乾元元年秋,传首敌酋。时任党项招讨使的王仲昇赠与苍云客卿李复此物,以为答谢。

相关装备

不足贵·同

郭子仪接到李复的来信后,便已洞悉一切,遂对军将谎称,是自己主动请罪罢帅,实则已为李光弼接管朔方开始谋算铺路;而李光弼抵达洛阳,以军法严纪,力斩张用济,亦为郭子仪斩断了君王猜忌的隐患。外人只知他二人政意不和,却不知武将间的出生入死、同战同袍,况其一片忠勇皆为大唐。

相关挂件

寒影

李复乃李靖与红拂女的后人,李靖曾任隋马邑郡太守佐官,更是上任九天鬼谋。在九天认可了李渊的天子之命以后,李靖归唐,参与平定中原割据势力武德八年,李靖出战突厥,生擒颉利可汗,肃清北境。此役李靖得寒影匕一柄,藏于鞘中,无丝毫杀意,剑刃出鞘则寒光可照影,刃利可催城。 后此匕由上代鬼谋罗宇交予李复。

千载烟埃

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魏襄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未经秦火,得见天日,为官收之,曰《竹书纪年》。然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剑旁又得竹书一册,每取视之,皆有不同,或为传奇志异,或为说幻言情,书中所载千变万化,皆为荒诞不经之语。武帝以为此物不详,命藏于武库,后武库毁,此册流落江湖,隋初时为玄天君李靖所得,现存于李复之手。 当年王侯安在哉?宣尼史迁亦烟埃。欲书不腐千年册,说幻言情两莫猜。

相关家具

演武棋子·李复

“九天”之一的“玄天君”,李靖与红拂女的后人,“鬼谋”的继任者。李复从小就开始学习读书识字,工于谋略,诗书典籍无一不通,精湛武艺更是使他跻身江湖顶尖高手之列。李复公开出手的次数很多,他的仇家却总是摸不透他的弱点,盖因此人精通百家绝学,每次击退敌人的招式都大相径庭。

演武棋子·秋叶青

“秋水侠女”秋叶青,原本是长安的一个官家小姐。家中战备文臣武将皆有,她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和各色人等的宠溺奉承,对此颇不以为然,但李复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一切。性格倔强的秋叶青心折于这个不与众类的男子,下定决心踏上了追随他的江湖旅途。秋叶青曾得东海方玉茹传授武艺,又有蓬莱海雕助阵,在江湖上也逐渐闯出了自己的名气。

相关人物

父母 李策;张湘云
师父 罗宇【上代玄天君】
好友 李倓【建宁王】;
恋人 秋叶青【秋水侠女】
九天 拓跋思南【皓天君】;柳风骨【炎天君】;赵涵雅【变天君】;李倓【钧天君】;无名【幽天君】;李复【玄天君】;周墨【阳天君】;伊玛目【朱天君】(伊玛目假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