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光
阅读
2024-03-17更新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3-17
最新编辑:大唐历史研究所
角色信息
文件:李怀光头像.png | 角色名 | 李怀光 | 生卒年 |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 | |
性别 | 男 | 籍贯 | 渤海国 | ||
称号 | |||||
所属势力 | 朔方军 | ||||
职位 | 朔方都虞候 | ||||
出场地图 | 赴夜南锋预热 | ||||
相关奇遇 |
角色经历
编者注:仅为概括角色大致活动表,可以简单看成官方小传脱水版(目移)
角色图片
角色小传
《剑胆琴心》
李怀光祖上乃是渤海国靺鞨族人,他本名为茹敬,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靺鞨族人,既然玄宗给他们家赐姓为李,那他便是唐朝人,朔方便是他的故乡。虽然离开渤海国时,茹敬的年纪尚小,许多的事情他都记得不是十分清晰,但塞北冬日的烈风像刀刃一般割在面颊上的感觉,和父亲手中的长剑砍在身后的黑衣人身上,在洁白的雪地上染上一抹红色,母亲紧紧地抱他在怀中,耳朵贴着母亲的胸膛,心跳如战鼓擂动,这些,茹敬至今记忆尤新。
他们应该是在幽州待过一段时间,父亲凭着力气去水路码头搬运货物,干整整一天的活,才能得到十来个铜板。母亲在集市上换回少许的米面油盐,他的碗中总会有肥肉,而父母亲的碗里总是清汤,漂着几根菜叶。住的房间狭小且昏暗,单薄的木板挡不住侵袭而来的寒意,他缩在漏着棉花的被子里打冷战,母亲在稀微的烛光下缝补衣物,父亲抚摸着膝上的月冥剑。
生活虽然清贫,但这仍是茹敬心中最为美好的时光。紧接着又是那一群黑衣人冲进家中,踢破了本来就抵挡不住寒风的门板,父亲拔剑,刀光剑影在昏暗的室内交织舞蹈。突然,茹敬听到了利器入体之声,接着是梗在喉头的母亲低呼声,他也不知道鲜血从哪里流出来,沾满了他的嘴唇、鼻梁,浸湿了他的棉袄。他像是听到了父亲的怒吼声,但年幼的他已经在惊吓之中眼神空洞,他不记得父亲的动作了,只看到倒在血泊中的母亲离自己越来越远,自己的嗓子像是被火焰灼烧,然后世界变成了一片黑暗。等他醒来的时候,是在摇晃的马车上,换了一身干净的衣物,脸颊上的血迹被擦得干干净净。父亲茹常看着他,张了张嘴,像是想说些什么,却又将头扭向了一边,伸出大手揉了自己的脑袋,带入宽厚的胸膛中。他没有看到父亲的脸上的表情,只感觉到肩头在微微耸动,他想父亲应该是在轻泣。
从马车上下来之后,与渤海国的风光迥然,干裂的风中夹杂着沙石狠狠地迎面拍来,拔地而起的岩石嶙峋突兀。他抬头问父亲这里是何处,父亲也不清楚,拦下一个路人询问,才知道此地是朔方。虽然那时的茹敬只有五岁,但一路之上的风餐露宿、担惊受怕,让他以为此地也不能久留。但父亲茹常却发现了期方是个落脚的好地方,这里民族杂居且靠近国境,纵使他是外邦人的相貌与口音,在这里也并不会被人过多地注意。
起初茹常要照顾儿子茹敬,便去了一大户人家当护卫,茹敬可以住在主人提供的下人房中。然而茹常并不知道他当护卫的这个府邸,正是现任朔方节度使的信安王李袆的王府。茹常每天深夜都会在府中一个偏僻的小院里教导儿子茹敬练剑。
恰好有一日李祎与众将宴饮,酒酣之际,信步走到这个荒废已久的小院边。皓月当空,映着池塘中的波光粼粼,照着银杏树的叶子泛着柔光,一阵疾风吹过,银杏叶旋转而下,手持月冥剑的茹常,凌空挽了数朵剑花,还没能看清他的动作,他在儿子茹敬面前轻震宝剑,从剑锦到剑尖,插满了落叶。原来就在那一瞬,茹常出剑,便将被风吹落的叶子尽数刺于剑上。信安王李祎被茹常这一招出神入化的剑法震得身上的酒醒了一半。他觉得自己这个家丁武艺不俗,待在府中看门护院实在是屈才,便问茹常可愿从军。
茹常自然是求之不得,忙叫儿子茹敬一起跪在地上,叩谢信安王的知遇之恩。信安王见茹敬长得甚是聪明伶俐,也到了该读书识字的年纪,便让他入了期方军中为成家将士的孩子们开办的私垫里学习。茹敬丧母不久,尚未从悲痛中走出,而父亲茹常在军中,也不能事事都照顾到他。朔方军将士的家眷们见茹敬这个孩子整日一个人读书练武也怪可怜的,于是便常叫自己家的孩子在回家吃饭的时候叫上茹敬一起。就这样,茹敬在众多军中姨姨、姑姑的照顾下成长起来。这些人带给他的温暖,逐渐抚平了他的丧母之痛,他也把期方真正地当作自己的家。
父亲茹常也凭借着一身好武艺,在与吐蕃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茹常以数百轻骑深入吐蕃敌阵,引诱其入流沙之中,歼敌三千余众。此功上报天听,玄宗大悦,下诏赐茹常李姓,更名为李嘉庆。茹敬也因此改名,叫了李怀光。被赐姓为李之后,李怀光对于大唐与朔方的归属感更强了。同年,七岁的李怀光入期方军骁果营从军。自李怀光从骁果营校尉教官手中接过期方军的铠甲时,他就在心底暗暗发誓,他要用手中的长剑和自己的性命守护这片带给他爱与温暖的土地。
虽然李怀光已经将自己当作了唐人,但他的心中仍放不下母亲被害一事。他屡次问父亲,当年到底发生了何事,但直到父亲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都未告诉他答案。他时常一人坐在毡帐里,擦拭父亲留下的那把月冥剑,剑身在烛火照耀下泛着如月华一般温润的光泽,映着他的眼眸。
郭子仪将军常笑着说,若单论剑法,朔方军中无人是李怀光月冥剑的敌手。浑释之将军也说,他与李嘉庆并肩沙场多年,如今李怀光的剑法远胜当年的父亲。饱读诗书的郭曜更是感慨,他从李怀光的剑法中看到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气象。后来他又与都知兵马使罗绍比试,虽然自己在第二百招时,败给了他的五钩神飞亮银枪,但罗绍叹道,李怀光的功夫已不在众多中原武林高手之下了。许多人都问过李怀光,他的剑法师承何处。他何尝没问过父亲,但父亲始终缄默,他又能如何?他回想起孩童时的经历,他猜想自己剑法的来源应与渤海国和追杀他的那群黑衣人有莫大的联系。
李怀光的父亲茹常(李嘉庆),早年为郭子仪将军麾下部将。父亲战死后,在李怀光的请求下,郭子仪让他接替了父亲游击将军之位。郭子仪将军是一位恩威并施、德才兼备的将领,似乎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失去父亲后的李怀光才十五岁,虽然他企图用在战场之上的骁勇,掩盖自己内心的悲伤。但此时的郭子仪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轻而易举地就看出李怀光的心思。
出于对麾下将领的关心,郭子仪便让长子郭曜常去他毡帐中拜访,想二人年龄相仿,彼此之间能更好地沟通。郭曜也是在孩童时期历经坎坷,几番交谈下来,都觉得对方能体念自己的心意,二人结为好友。
他们常在月下饮酒,郭曜微醺时喜作诗,李怀光便提“月冥”舞剑相和。随着李怀光与郭曜之间友情越发深厚,李怀光也常出入郭子仪府上,郭子仪欣赏他的武艺,渐渐地将他当儿子一样看待。
李怀光不仅在战场上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更因为少时历经磨难,为人自律且勤勉,他言语不多,对待麾下触犯军法之人从不姑息。郭子仪从王忠嗣处接下重担后,更是深知为帅者当有大气度,对待下属不能过于苛责,就像仆固怀恩性格刚烈,常纵容部下肆意安为,但他麾下的将士骁勇善战列朔方军首位。
郭子仪作为统帅不能过度出面,但不代表军中的法纪就此荒废,他需要物色一个人选,代他行事。而郭子仪看中之人正是李怀光。李怀光也不负郭子仪的厚望,在他掌管之下朔方军的军纪严明,军容齐整。即使是年纪长于他的契芯朗、拔野古彻、浑释之等人都对他颇为信服。
然而他主管军中法纪多载,杀伐果决,也使得他的个性中不自觉地染上了许多煞气。郭曜无法习武,但这不妨碍他发觉李怀光的剑意不如往昔纯粹,他恐好友如此下去会堕入歧途,便相劝李怀光。可李怀光认为只要是有利于朔方军之事,他便义不容辞,即使会得罪许多人,况且郭子仪将军对自己有知遇之思,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既然郭公需要有人去做这件事,那这个人必然是他李怀光。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官拜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作为郭子仪的亲信大将,被郭子仪任命为朔方都虞候。他在收复两京的作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在此时,李怀光的大帐之中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夜,李怀光照例领将士寻营后回到自己的毡帐,却发现帐中站了一个黑衣人。在那一瞬间李怀光记忆中闪过塞北的雪夜,刀光剑影,那群追杀他和父母的黑衣人,一模一样的装束。未等李怀光将手搭上剑柄,他体内不经意间蓬勃翻涌的内力,震得腰间月冥宝剑铮然出鞘。
“你到底是谁?”李怀光眼角边的刀疤开始泛红,熟悉他的人知道,这是他即将发怒的征兆。
“阿敬……”那个黑衣人掀下挡住面颊的斗篷。看到脸的一刹那,李怀光刚才如惊涛澎湃的内力,瞬间消散,他甚至向后退了两步。
“母亲?……”纵然母亲过世时李怀光只有五岁,但是他断定自己不会认错。面前的这个女人与他的母亲长得一模一样。
“这怎么可能……”李怀光毕竟依旧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很快就稳住了心神,将手中的月冥剑握得更紧,声音也不再打颤,沉声问道:“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贵干?”
“呵!果然不是当年的那个孩子了”那中年女子轻笑,用袖子拂起地上的断木,行云流水般的“舞”出了一套剑法,李怀光大惊,因为这套剑法他岂止是熟悉,这分明就是他从小随父亲修习的剑法。
“看你的样子就知道,阿常什么都没告诉你。你连这剑法叫什么都不知道吧?”
“你到底是谁……”李怀光的声音弱了几分,他知晓面前的女人,一定知道这么多年来一直困扰他的问题的答案。
“你使的剑法叫作‘泉映千山’。想知道答案,明日辰时,后山。”
“你……”未等李怀光的话说出口,女人的身体就像入水的墨一样如残影般消散开来。“泉映千山……”李怀光喃喃地念出这几个字。
第二日,李怀光如约到了后山,然后,他得知了一个让他不知道该如何接受的故事。他的父亲茹常,其实名为大茹常,是渤海国前任国王大祚荣的幼子,从小天资聪颖,大祚荣便将他送入渤海国第一武学宗派月泉宗门下习武。大茹常的悟性极高,武学进境很快,此后大祚荣便有意将他立为大子。
可大祚荣的嫡长子大武艺,也是现任的渤海国君主对父王的决定甚是不满,于是命手下追杀大茹常。纵使大茹常武艺不凡,奈何寡不敌众。大茹常的夫人,也就是李怀光的母亲,也是月泉宗门人,名为韩千惠。而站在他面前的女人正是他的姨妈,母亲的同胞姐姐韩千雅。父亲大茹常在月泉宗习武时,也有不少好友,他们对于大武艺为了王位残害同胞兄弟一事,甚为不平。
听闻大茹常携妻儿逃入了唐境,虽觉得希望渺茫,但月泉宗弟子有前来中原者,也会四下打听大茹常家眷的下落。不久前,一位来中原的月泉宗门人,路过正处在两军交战的洛阳,见到唐军之中有一位将军使用的剑法,似是月泉宗一脉的武学。于是韩千雅便依踪寻来,但看李怀光的长相便知道他是自己的侄子无疑,他与妹夫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虽说李怀光找到了失散已久的亲人,也得知当年之事的来龙去脉,但是他总觉得这件事情大过涯隐,自己的姨妈韩干雅怕是另有所图。直到李怀光发现自己帐中的机密军策被人盗走,他单骑提剑遍去,那黑衣人的身影隐入狼牙史思明的大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