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BWiki近期更新,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恢复。
全站通知:

伊尔-2 (M-82)

阅读

    

2025-09-21更新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9-21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太常寺祭酒
Disambig.png

本条目介绍的是苏联螺旋桨攻击机 伊尔-2 (M-82) 。 关于其他版本,请参阅 伊尔-2 (M-82)

 ·  ·  ·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按右上角“编辑→源代码”即可修改页面内容。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载具图鉴-机库背景.jpg
  • 简介
Il 2 m82 资料卡.png
伊尔-2 (M-82)


II 级

权重等级:

街机 历史 全真
2.72.72.7
获取方式:
礼包/活动奖励

交易所

载具历史

伊尔-2(M-82)是伊留申设计局在单发低空装甲近距支援攻击机伊尔-2的基础上,换装什韦佐夫 ASh-82IR(M-82IR)(低空调校版)气冷双排星型活塞发动机的试验型号和备选方案。该机仅处于原型试制与小批量试飞阶段,并未投入大规模生产。

伊尔-2的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对关键部位实施装甲防护,使其能够在低空近距支援任务中有效抵御地面火力打击。早期生产型号普遍采用米库林 AM-35或AM-38系列直列水冷发动机,其出色的低空推力是保障伊尔-2作战性能的关键因素。1941年德军进攻并占领苏联西南工业区后,AM-38及AM-35发动机的生产与运输体系面临中断风险。为确保伊尔-2的大规模生产不因发动机短缺而受阻,伊留申方面曾提出换装产量较高的什韦佐夫 M-82星型发动机作为备选方案。该项提议于1941年夏秋季立项并启动试制,是战争初期一项应急响应措施。

1941年夏季,伊留申方面正式向工业主管部门提出采用M-82发动机的建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发动机供应危机。相关函件于7月21日前后提交,随后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部(NKAP)下达了改装与试制指令。首架搭载M-82发动机的伊尔-2原型机于9月8日由试飞员V.K.科克基纳基(V.K. Kokkinaki)完成首飞。1941年12月中旬,空军科学研究所建议换装低空功率提升的M-82 112I(M-82IR)发动机。1942年前期,工厂和科研机构对配备的M-82IR(M-82的低空调校型)的原型机展开了多项测试,同年3月23日,由空军总司令А.А.诺维科夫批准的国家试验报告指出:"...С.В.伊留申设计的M-82发动机双座伊尔-2飞机适合投入批量生产",建议加装内部通讯系统和RPK-10无线电罗盘。根据3月28日国防委员会第1502号决议,配备M-82IR的伊尔-2在第381飞机厂投产,要求5月1日前交付首机,5-6月各生产56架。但最终考虑种种因素,4月26日国防委员会第1658号决议决定将M-82优先配备拉-5战斗机,伊尔-2 (M-82)的后续工作终止,该型号始终未实现批量生产。

在换装M-82发动机的同时,方案中还涉及将伊尔-2改为双座布局,去掉后部油箱,增设后部自卫机枪射手位,以弥补其在低空环境下易遭受战斗机攻击的弱点。后舱通常配备一挺12.7mm别列津 UBT 机枪。由于M-82为气冷星型结构,发动机舱的位置需下移且无法实现像AM-38那样的全装甲覆盖,同时设计人员也认为星型发动机在实际作战中对轻武器和破片具有更好的抗损伤能力。为维持航程,飞行员座椅下的主油箱扩容至724升,并加装油箱惰化系统,将发动机惰性废气填充油箱以提升战伤存活率。伊尔-2 (M-82)原型机前射火力则通常配备两门20mm施瓦克机炮和两挺施卡斯机枪,兼顾对地攻击和自卫需求。

M-82发动机在低空及起飞阶段的推力并未显著超越AM-38型号,加之星型发动机直径较大,并且M-82发动机与伊尔-2机身的过渡段造型不平顺,导致气动外形有所妥协,因此其爬升率和机场适应性能反而略逊于配装AM-38发动机的型号,对起飞爬升与野战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重心后移,伊尔-2(M-82)的纵向静稳定性恶化,操纵复杂性增加。到1942年中期,AM-38发动机的供应问题已得到缓解,伊尔-2已无必要换装M-82。与此同时,M-82发动机被大量应用于拉沃契金 拉-5等战斗机,其产能优先满足战斗机需求,而非用于伊尔-2的改造。此外,将现有AM-38标准的伊尔-2生产线改造成适用M-82的机型,需对机身结构、装配工艺和生产流程进行大幅调整。在战争关键阶段,此类改动可能造成生产中断或资源消耗,被认为不可接受。因此伊尔-2 (M-82)的后续研制工作终止。但是借鉴伊尔-2(M-82)添加后座自卫火力的经验,伊留申方面被要求在不停产的前提下,将现役的装配AM-38发动机的伊尔-2单座型改装为带尾部自卫火力射击位的双座型。

伊尔-2(M-82)是一条真实存在并经过原型制造与试飞验证的技术路线,但受战略资源分配、发动机产能调整以及生产线改造成本等因素制约,最终未能进入量产或列装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