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阅读
2025-09-21更新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9-21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本条目介绍的是苏联螺旋桨攻击机 图-1 。 关于其他版本,请参阅 图-1。
载具历史
图-1是图波列夫设计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Tu-2中型轰炸机为基础改进而来的一款远程重型截击机原型机,主要用于夜间作战、远程护航及拦截任务。该机设计代号为ANT-63P,仅制造了一架原型机,于1947年进行了地面和飞行测试,最终因动力系统可靠性不足和技术时代变迁等原因未能投入量产。
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苏联空军对远程护航和截击机存在迫切需求。在注意到英国德·哈维兰“蚊”式轰炸机凭借木质结构和低雷达截面积取得显著战果后,苏联于1944年也尝试基于现有的图-2S轰炸机改装高速昼间轰炸机(Скоростной дневной бомбардировщик,СДБ),内部代号为“飞机63”,在设计63/2 (即“飞机63”计划的第二架原型机)时,深入研究了将其用作拦截战斗机的方案,此时,用来截击的的加强型前射武备方案已经颇具雏形,但是雷达的研制尚未完成。随后于1946年,又基于63/2原型机的机体,加装片麻岩-5雷达改造为63P。主要改装和原型机研制工作集中于1946至1947年间。Tu-1于1947年3月22日完成首飞,随后进行了数月的工厂测试和国家验收试验。同年10月至11月,项目终止。
机体结构方面,图-1基本上是在图-2的“飞机63”的第二架原型机63/2基础上改进而来,而63/2又是图-2S的改型。63/2上相对图-2S未作改动直接使用的部分包括:部分机翼、尾翼、尾轮、向下的自卫炮塔。机身中段、中翼和机尾部分有微小改动,可以在生产系列图-2S的装配架上,仅进行小幅修改,即可制造。而63P(图-1)吸收了63/2飞机和“飞机68”项目过程中获得的所有积极经验,实验样机于1946年在第156飞机制造厂制造。该飞机是通过改装实验型63/2,在改装原机过程中,将其M-39F发动机更换为克里莫夫 M-43V发动机,安装了AV-9K-22A四叶螺旋桨,又按照之前的截击机武备方案安装了2门NS-45,2门VYa-2机炮,配合1100 x 425mm机轮的新起落架支柱,新航电设备(RSB-3 bis(机载中远程无线电通信联络台), RSI-6(机载短波无线电), TON-2(咬尾警告), SCh-3(敌我识别设备))。其中,克里莫夫 M-43V发动机是一种实验性的增强型发动机,虽能为原型机提供较大推力,但未达到成熟量产标准,存在寿命短和可靠性低的问题。发动机的不可靠也是导致项目下马的一项重要技术因素。
图-1的主武器为大口径机炮组合,旨在用于拦截大型轰炸机或在迎头攻击中实现致命打击。具体配置包括两门45mm努德尔曼-苏拉诺夫NS-45机炮(布置于机头下方),以及安装在翼根处的沃尔科夫-雅尔采夫VYa-23 23mm机炮,此外还设有两挺由后座机枪手操作的12.7mm自卫机枪。这一火力配置体现了以大威力正面攻击为主,兼顾自卫的设计理念。飞机采用三人机组编制,包括飞行员和两名后舱机枪手。改装过程中还加强了乘员防护,加装了装甲背板和局部装甲,以提高在空战中对战斗机和小口径武器的生存性。
性能方面,图-1在某些速度与航程指标上表现良好,这得益于图-2平台原有的优秀基础,加之搭载大口径武器后,理论上具备打击大型目标的能力。但从技术与后勤角度看,M-43V发动机仍不成熟,寿命有限,可靠性也不佳;而苏联在战后快速进入喷气时代,活塞式的重型截击机的战略价值随之迅速下降。1946至1948年间,喷气式飞机技术迅速成熟,喷气式战斗机在速度和作战理念上显著超越活塞动力截击机,令后者的发展意义大打折扣。此外,将轰炸机平台改装为截击机,在尺寸、机动性和动力布局等方面存在固有矛盾:尽管火力强大,但在与现代化战斗机进行一对一机动空战时仍处于劣势。意识到以上的苏联当局终止了图-1项目,其未能获得量产批复。
Tu-1是战后技术快速迭代过程中一次具有过渡与试验性质的尝试。从航空技术史与机型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既验证了基于图-2平台进行多用途改型的可行性与局限性,也为图波列夫设计局及苏联航空工业在从活塞发动机向喷气发动机过渡的阶段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