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
阅读
2025-08-27更新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8-27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载具历史
曙(あけぼの/Akebono,DE-201)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战后最早自行建造并装备的护卫舰之一,也是1953年度建造计划中三艘“乙型”护卫舰里采用蒸汽轮机的试验船之一。该舰以反潜与护航为主要任务,在冷战早期承担近海反潜与护航警备职责,服役期自1956年起,至1976年退役,1981年除籍。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逐步恢复自造舰能力。1953财年预算中决定建造数艘国造护卫舰(含甲型与乙型),用于尽快建立海上防卫能力。曙为乙型中采用蒸汽轮机的单艘样舰,以便与同年计划的两艘柴油机护卫舰做推进方式对比试验。
该舰于1954年12月10日开建,1955年10月15日下水,1956年3月20日服役,1976年退役并于1981年正式除藉并解体。
“曙”号护卫舰全长91.8米,宽8.6米,吃水3.3米,采用两台石川岛制减速蒸汽轮机(艦本式衝動型衝動タービン類型)+两座福斯特惠勒锅炉双轴推进,总功率18000马力,设计极速28节。此极速亦是设计目标以满足近海高速反潜需要。
作为“乙型”护卫舰,曙以近海反潜与护航为主,承担冷战初期海自恢复期的训练、港湾警备、护航与舰队演习任务;其设计偏向沿海/近海高机动反潜行动而非远洋持续巡航,航程与续航被刻意限制以配合近海任务需求。
“曙”号护卫舰服役期约二十年,正值日本海上自卫队由初建阶段转向更大吨位驱逐舰与多用途舰艇发展的过渡期。作为当时“国造”舰艇的样舰,曙在推进系统、人员编制与舰体材料(为抵消蒸汽机重量而在上层结构采用铝合金以减轻重心)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后续舰型在推进选择与配置上便参考了此类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