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花
阅读
2025-10-02更新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阅读:
更新日期:2025-10-02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载具历史
橘花是日本在二战末期研制的首款涡轮喷气式攻击兼截击机原型机,于1945年8月7日实现首飞。截至日本无条件投降,仅有一架能够自主起飞并完成试飞的原型机被制造出来,后续未投入批量生产。
1942年,日本军方开始关注德国Me 262战斗机的试验成果。随着太平洋战局不断恶化,海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快速生产、适用于舰队突击和本土防卫的高速喷气机。同时,由于资源与熟练劳动力严重短缺,设计要求必须便于低熟练度、低技能工人大规模制造,并支持隐蔽部署,例如配备可折叠机翼。这些需求直接决定了橘花的基本尺寸与作战定位。
外观方面,橘花采用轻巧的双发布局,两台小型涡喷发动机分别吊装于机翼下方。其整体比例明显借鉴了德国Me 262的设计,但内部结构与多数细节由日本自主完成。该机在海军内部曾以“皇国二号兵器”等代号立项,为满足海军特殊作战需求而优化,机身较短,突出中低空突袭能力与简易生产特性。较短的机身和较小的翼展既减少了材料消耗,也便于隐蔽藏匿与折叠。
日本早期喷气发动机的发展经历了外形借鉴与本土化制造的道路:最初试验型号(TR-10/Ne-10)为离心式小型发动机,推力不足。为提高推力,设计人员在进气端增加轴流压缩段,发展出Ne-12及其改进型Ne-12B,然而实测推力与使用寿命仍无法满足预期。因此日本转向研制轴流式发动机石川岛Ne-20,其技术源于德国BMW 003发动机,并结合了本土加工经验。游戏中的型号采用的正是Ne-20。到1945年下半年,日本在耐热合金材料、关键机床与工业产能方面已极度匮乏,涡喷发动机叶片寿命短、试验时间有限,这些技术瓶颈导致橘花即使量产也难以保证长期可靠运行。Ne-20虽在参数上比Ne-12B有较大提升,却仍受制于材料与工艺水平的限制。
原型机制成后,试飞工作在1945年夏季展开:8月7日的首飞为一次成功的短航程试验,随后计划的第二次飞行被取消。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橘花项目彻底终止。美军在占领日本后收缴了橘花原型机与若干发动机样品(包括Ne-20等),用于技术评估,后收藏于博物馆。
橘花作为日本首型实现飞行的涡喷原型机,是战时对喷气化突袭与防御需求的一次技术探索。然而受发动机性能、材料限制以及战局影响,该机最终未能进入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