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BWiki近期更新,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恢复。
全站通知:

紫电二一型甲

阅读

    

2025-08-29更新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8-29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F-41地心鸦
太常寺祭酒

载具历史

川西 紫电二一型甲是以紫电二一型为基础开发的战斗轰炸机改型,也被用作拦截高空的B-29轰炸机。该机型于1944年至1945年间投入生产,曾参与日本本土防空作战和冲绳战役等后期战斗。它在保留紫电二一型优良近战格斗能力的同时,强化了机翼挂载能力和外挂武器配置,以更好地执行防空和对地攻击任务。

作为紫电二一型的衍生型号,紫电二一型甲在其基础型号量产后不久便作为战斗轰炸型同步推进改进,并于1944至1945年间逐步列装部队并投入实战。

该机型延用了紫电二一型的下单翼布局与中岛“誉”系列星型发动机,以维持较好的爬升和速度性能——尽管发动机可靠性问题依然存在。紫电二一型甲主要改进了外挂挂架结构和尾翼设计,在增强挂载能力的同时兼顾飞行稳定性与操纵平衡。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机翼下的挂架(可携带多枚小型炸弹或两枚250公斤大型炸弹),并对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进行小幅修改,以维持原有的飞行控制特性。这些改进使其在执行战斗轰炸任务时具备更高的载弹灵活性。

紫电二一型甲继承了紫电改系列在近距空战中的优势:机身稳固、翼下火力强大、中速操控性能出色,使其在面对F6F、F4U等盟军主力战机时不落下风。但其高空性能,尤其是发动机在高海拔条件下的表现,仍逊于盟军大型活塞机,也难以满足高空拦截需求,因此对抗B-29高空轰炸任务时效果有限。受限于产量与后勤保障因素——主要由于B-29对工厂的战略轰炸和资源短缺——紫电二一型甲多配发于精锐部队,如第343航空队,在1945年的本土防空和冲绳周边空战中仍可见其身影。

紫电二一型甲可视为紫电家族后期改进思路的代表:在一款已有竞争力的单座战斗机基础上,通过增强挂载能力,扩展为兼具对地攻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从战术与技术层面看,该机型体现了战争后期日军“以火力和机动弥补数量与高空性能劣势”的作战策略——虽在近距离空战和对地支援中表现优异,但仍因发动机可靠性不足、资源匮乏以及盟军制空权和战略轰炸的压制,未能改变整体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