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BWiki近期更新,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恢复。
全站通知:

AMX 10M

阅读

    

2025-09-21更新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9-21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太常寺祭酒
Disambig.png

本条目介绍的是法国坦克歼击车 AMX 10M 。 关于其他版本,请参阅 AMX 10M

 ·  ·  ·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按右上角“编辑→源代码”即可修改页面内容。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载具图鉴-车库背景.jpg
  • 简介
Fr amx 10m acra 资料卡.png
AMX 10M
V 级

权重等级:

街机 历史 全真
7.37.37.3
研发点需求:
4,8000Specs-Card-Exp.png
价格:
27,0000Specs-Card-Lion.png

载具历史

AMX 10M坦克歼击车(Chasseur de char AMX-10M ACRA)是法国在冷战时期基于AMX-10系列履带式装甲车平台研制的一种实验坦克歼击车方案,其核心设计理念是发射一种称为“ACRA”(反坦克快速自行推进弹药, Anti-Char Rapide Autopropulsé)的炮射导弹或火箭推进榴弹。该方案旨在通过一门142mm滑膛炮发射管,兼容发射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或无制导火箭推进榴弹,从而将导弹的射程与命中时间压缩至接近常规炮弹水平,以实现远距离对装甲目标的高效毁伤能力。

冷战背景下,北约在欧洲战场面临大量苏制坦克的威胁,既需保持部队机动性,又需在防御作战中依托远射程武器阻截敌方主战坦克。炮射导弹理论上可兼顾火炮系统的机械优势(如闭舱射击)与精确命中移动或远距离目标的能力,因此,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各国纷纷投身“炮射导弹”的研发浪潮(如美国的MGM-51 橡树棍导弹系统),法国也在此背景下探索高速炮射导弹技术路线,弥补传统穿甲弹与远程反坦克导弹之间的战术空白,这也正是ACRA计划试图实现的目标。ACRA项目最初由法国国营皮托兵工厂(Atelier de construction de Puteaux,APX)牵头研制,后于1971年并入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公司(Groupement Industriel des Armements Terrestres,GIAT,即今Nexter集团)的研发体系。

ACRA项目最早始于1961年皮托兵工厂开展的前期研究,曾分别基于AMX-10履带式装甲车和AMX-30主战坦克打造试验平台(例如AMX-30 ACRA就是在AMX-30坦克底盘上改装炮塔的试验车)。针对AMX-10系列的改装车型也就是AMX-10M ARCA。该实验车型以AMX-10P步兵战车的底盘为基础改造而成,保留了原车的发动机、底盘结构和部分自卫武器(例如车顶的20mm机炮),但车身布局经重新设计,以容纳142mm发射系统、弹药舱和制导设备。首台原型车于1970年完成建造,1971年又追加制造两辆用于后续试验。

导弹在离开发射管后通过固体火箭发动机加速至更高速度(500m/s)。制导系统采用激光照射与弹体被动接收机制,其中激光指示与制导元件由法国自行研发,包括使用法国激光工业公司(Compagnie industrielle des lasers,CILAS)制造的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Nd:YAG),这款40W激光器安装在火炮防盾内部,且透镜配有护盖保护,这一激光制导体系也是法国在六七十年代激光制导技术领域的重要实践。

该项目最终因以下几方面制约而逐步终止:一是导弹及其制导/瞄准系统成本过高。多份资料显示,单枚制导导弹造价极为昂贵,单发价值约100万法国法郎;二是战术灵活性不足。该导弹难以由直升机搭载发射,且激光制导要求发射车在命中前持续照射目标,限制了车辆在射击后的机动规避能力。鉴于上述因素,法国国防部门于1971至1972年间决定不再将ACRA系统列入正式装备序列,尽管相关试验仍持续至1974年。

AMX-10M ACRA及其母项目ACRA,是法国冷战装备史上一次高技术探索的典型代表。它尝试将当时最前沿的炮射导弹概念与本国工业在激光、弹药和发射机构等方面的技术能力相结合,并进行了相当规模的试验验证。然而,在成本效益与战术适用性评估中,该方案未能达到装备要求,因而未进入量产阶段。从理论上看,ACRA的炮射导弹设计能够增强对重型装甲目标的穿透能力,并以相对较高初速缩短导弹飞行时间、提高命中率,同时保留传统火炮系统在闭舱射击、弹药储存和平台防护等方面的优势。但实践中,它暴露出成本过高、可靠性不足、发射后需持续照射导致机动性受限,以及系统过度复杂等问题。最终在1970年代的技术与经济权衡中,法国及其合作伙伴转向发展更实用的远程反坦克导弹(如欧洲导弹公司的霍特导弹)及改进型常规火炮与火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