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D-1
阅读
2025-09-07更新
最新编辑:killerc9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9-07
最新编辑:killerc9

本条目介绍的是美国战斗机 F4D-1。 关于其他版本,请参阅F4D-1 天鲼。
介绍
F4D-1是美国VI级喷气战斗机,战斗权重12.0(街机/历史/全真)。她在"危险地带" 版本更新中加入游戏,作为2022年夏季活动的空战奖励。
基本信息
飞行性能

最大速度
在海平面 1145 千米/时
回转时间 22秒 秒
实用升限 12500米 米
爬升率 米/秒
引擎 普惠 J57P8
类型 涡扇
冷却方式 风冷
起飞重量 10.425 吨
F4D-1因其加速能力、中低速的高指向性和机动性著名。她的转向速度和推重比在游戏中同权重名列前茅。
项目 | 最大速度 (千米/时,于0米) |
实用升限 (米) |
回转时间 (秒) |
爬升率 (米/秒) |
起飞距离 (米) | |||
---|---|---|---|---|---|---|---|---|
AB | RB | AB | RB | AB | RB | |||
初始 | 1138 | 1134 | 12500 | 23.2 | 23.5 | 100.6 | 92.6 | 900 |
完全体 | 1151 | 1145 | 20.9 | 22.0 | 146.7 | 122.0 |
细节
部件 | |||||
---|---|---|---|---|---|
作战襟翼 | 起飞襟翼 | 着陆襟翼 | 减速板 | 制动装置 | 减速伞 |
![]() |
![]() |
![]() |
![]() |
![]() |
![]() |
机体限制 | ||||||
---|---|---|---|---|---|---|
机翼(km/h) | 起落架(km/h) | 襟翼(km/h) | 最大过载 | |||
作战 | 起飞 | 着陆 | + | - | ||
1283(1.55M) | 407 | 2524 | N/A | 2320 | ~8.6 | ~3.4 |
最佳速度(km/h) | |||
---|---|---|---|
副翼 | 方向舵 | 升降舵 | 散热器 |
<850 | <700 | <700 | N/A |
发动机性能
引擎 | 飞机重量 | ||||||
---|---|---|---|---|---|---|---|
引擎型号 | 数目 | 基础重量 | 机翼载荷(全燃料) | ||||
普惠 J57P8 | 1 | 7130千克 | 190 千克/米2 | ||||
发动机数据 | 携带燃料总重量 (未携带武器) | 最大起飞 重量 | |||||
重量 (每个) | 发动机类型 | 8分钟燃料 | 20分钟燃料 | 25分钟燃料 | |||
2122千克 | 加力单轴低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 | 7811千克 | 8733千克 | 9133千克 | 10425千克 | ||
0 m 时的发动机最大推力 (历史/全真) | 0 m 时的推重比 (加力) | ||||||
节流阀 | 100% | 加力 | 8分钟 燃料 | 20分钟燃料 | 24分钟燃料 | 最大起飞重量 | |
静止 | 4250 千克力 | 7270 千克力 | 0.93 | 0.83 | 0.80 | 0.70 | |
最优 | 4475 千克力 (1000千米/时) |
8104 千克力 (1200 千米/时) |
1.04 | 0.93 | 0.89 | 0.78 |
生存性和防护
成员数量 1
解体速度
机体 1285 千米/时
起落架 407 千米/时
改装件和经济
最高维修费 白板 → 完全体
街机 3195 → 4316
历史 9366 → 12653
全真 10077 → 13614
改装件总成本 170000
263000
护身符 2600
成员组培训费 150000
专家 520000
王牌 2400
王牌(研发点) 950000
战斗收益 街机 / 历史 / 全真
130% / 380% / 600%
220% / 220% / 220%
载具武备
CCIP (炮弹) | CCIP (火箭弹) | CCIP (炸弹) | CCRP (炸弹) |
---|---|---|---|
![]() |
![]() |
![]() |
![]() |
进攻性武器
弹药 65x4 发
射速 996 发/分钟
F4D-1 能选择如下预设挂载:
- 20mm Browning-Colt Mk12 Mod 0 机炮 x 4, 位于机翼中段 (65发x4 , 共计260发)
- AIM-9B x 2 位于机翼下方
挂载
F4D-1的默认挂载包括:
- AIM-9B 响尾蛇 空对空导弹 x 2
自定义挂载选项
1 | 2 | 3 | ![]() |
4 | ![]() |
5 | 6 | 7 | ||
---|---|---|---|---|---|---|---|---|---|---|
对空中目标 | ||||||||||
AIM-9B x 2 | ![]() |
![]() |
||||||||
AIM-9B x 6 | ![]() |
![]() |
![]() |
![]() |
||||||
对地面目标 | ||||||||||
FFAR 太空飞鼠 x 42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
FFAR 太空飞鼠 x 114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无框|50px|link= |
游戏攻略
F4D-1 天鲼,正如她名字所说的,她是一架酷似蝠鲼的大三角翼舰载机,得益于巨大的翼面的机体,她可以很好地进行机动。曾经由于机体强度不足,这架飞机极其容易拉断机翼,但是在加强机体强度和添加高速锁舵机制后此问题得到完全解决,9.0-10.0BR数一数二的这加速能力使她可以在多数情况下甚至比超音速飞机更加早进入作战甜区。柯尔特MK12机炮虽然备弹较少但是弹道和射击相应时间都较为良好(推荐使用通用或默认弹链),合理分配炮弹的情况下哪怕是本版本20mm机炮毁伤普遍不足的现状下也有较好的击杀效率。同时虽然对地弹道计算机被删除,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大量太空飞鼠造成对地有效杀伤。 这架飞机的空战玩法也很简单,运用美系飞机的老套路,依靠自身强大的发动机升上高空,使用自身加速与导弹的优势将敌人击杀于格斗距离外、同时通过优秀的高速性能和瞬盘能力击落一些低速目标。
优缺点
优点:
- 高推重比
- 拥有4颗AIM-9B空空导弹
- 优秀的低空性能
- 机炮手感良好
- 火箭弹携带量大
- 雷达搜索距离远
缺点:
- 没有对地弹道计算机
- 中低速格斗掉速过快
- 发动机加力耗油如喝水
- 高速机动差,难以抓到导弹发射窗口
- 备弹少
载具历史
1947年1月,美国海军签发了一份招标书,要求研制一种能够在100英里雷达探测范围内追击并击落以925.75 千米/小时的速度,12192米的高度接近的敌方轰炸机的陆基或者舰载喷气截击机。这要求飞机能够在5分钟内爬升到40000英尺高度并且在那个高度进行作战任务。道格拉斯公司推出了一个纯粹的三角翼截击机方案,并赋予公司编号D-571。最先的D-571的设计由A.M.O·史密斯和罗伯特·格兰特·.史密斯完成。此方案采用带尾翼的长直三角翼布局,外观上与以前的飞机相比,看不出明显的机身,就像一只正在进化成鸟的爬虫,几乎就是一个“飞翼”。这种布局几乎是翻版了德国战时利皮施那些未完成的先进喷气战斗机的设计。 1947年6月16日,海军航空署(BuAer)在众多提案中选择了道格拉斯公司的方案,并与之签署了一份预研合同。整个工程项目完全由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艾尔斯贡多工厂的首席工程师被称为“攻击机先生(Mr.Attacker)”的爱德华·海因曼领导。早期方案不能令人满意,研究小组转而欣赏半无尾三角翼布局。主要变动有机翼被设计得更为轻薄,具有低展弦比,翼尖较圆滑的类似心形的大后掠角三角形中单翼,且外翼段可以折叠,以方便在舰上停放;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由位于机身两侧从 机翼前缘缝翼开始到后缘副翼为止的进气道供气;机翼后边缘靠近排气口的位置装上了可上下偏转海狸尾,以增加起飞时的升力;由于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都有很大的仰角,为避免机尾触碰航母甲板,又在机身后部加装了可收放的尾轮。经过这样的变化,方案编号演变为 D-571-4,海军批准了道格拉斯的方案。 1948年12月16日,海军给与道格拉斯制造两架原型机的合同,并赋予原型机型号为XF4D-1,其中“D”代表道格拉斯公司,而海军航空署编号为BuNo124586和BuNo124587。由于外形为三角性机翼,机翼外缘为弧形,类似于鳐鱼(ray fish)或蝠鲼(manta ray),因而就取了个“Skyray”的绰号,而英语里“ray”有光的意思,所以翻译时就称其为“天光”。原型机的建造在秘密的条件下进行,并于1950年完成了机体制造。但原定安装的威斯汀豪斯公司(西屋)具有7000磅推力的XJ40-WE-6发动机一时还不能提供使用。这就迫使道格拉斯公司不得不让所有的原型机使用艾利逊J35-A-17发动机进行先期测试,该发动机推力仅22.3千牛,这样的性能使得飞机严重动力不足(tips:F4D-1最终服役生涯短暂一大原因是量产型的发动机依旧性能不佳)。 1954年6月5日,首架生产型F4D-1“天光”(BuNo130740)首飞,并在平飞中就突破了音障,成为海军第一种在水平飞行中超过音速的作战飞机。 1956年4月,F4D-1开始交付美国军方,延迟的原因是发动机开发的延误。 1956年4月16日,加利福尼亚莫菲特海军航空站为基地的海军第3混编飞行中队(VC-3)第一个接收F4D-1,不过这些飞机仅是用以进行先期服役评估之用。 1956年中期,弗吉尼亚奥谢纳海军航空站(NAS Oceana in Virginia)的VF-74飞行中队是第一个真正装备F4D-1的作战部队 1957年初,“天光”开始进入海军陆战队服役,第一个接收飞机的是位于北卡罗来纳切里点海军陆战队航空站(Cherry Point MCAS)的VMF-115飞行中队。一支海军“天光”飞行中队VFAW-3(其前身是 VC-3)被编入北美空防体系中,受空军的指挥。该中队担负拦截从美国西南角侵入美国领空的入侵飞机的任务,驻扎在加利福尼亚圣迭戈北岛的海军航空站。这些“天光”在与空军的截击机的同台竞技中,取得了与之毫不逊色的成绩:该部队两次获得了体系内战斗效率与出勤准备方面的最高荣誉,胜过了其他在 NORAD 中全部由空军组成的飞行中队。 1958年12月,订购的全部420架天光全部制造完毕(不包括早先的两架原型机),全部是F4D-1标准,最后一架于1958年12月22日交付,另有230架的订单被取消。 1964年2月29日,F4D-1全部退役。在服役期间从未真正参与过实战,也没有出口客户。道格拉斯公司曾经研究过针对海外潜在客户(主要是印度)需求的出口型号,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文字内容来源于https://baike.baidu.com/item/F-6%E6%88%98%E6%96%97%E6%9C%BA/12712481)